一种现浇楼板地面找平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2744发布日期:2024-04-08 13:4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浇楼板地面找平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现浇楼面找平,尤其是涉及一种现浇楼板地面找平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更快更好的提供优质建筑,在楼房楼面建造的过程中采用装配式建造,在建造的过程中将叠合板拼接在一起后再向叠合板上浇筑混凝土,再对混凝土进行找平,如申请号cn202110039399.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化施工楼面找平装置,在对楼面进行找平的过程中,震动装置下侧没有支撑结构,在对楼面进行振动找平的过程中会因混凝土局部铺设不均,造成找平后的楼面高低出现较大差距造成楼面凹凸不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浇楼板地面找平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以解决“震动装置下侧没有支撑结构在对楼面进行振动找平的过程中会因混凝土局部铺设不均,造成找平后的楼面高低出现较大差距造成楼面凹凸不平”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现浇楼板地面找平施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现浇楼板地面找平施工设备,包括限定混凝土厚度的限位组件,在所述限位组件上放置有找平机构,所述找平机构用于将铺设叠合板上的混凝土振捣均匀;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叠合板与叠合板之间;所述找平机构包括振捣架体、安装在振捣架体一侧安装有用于推平混凝土的铲平斗和安装在振捣架体远离铲平斗一侧的刮平板;所述振捣架体内安装有控制铲平斗翻转的第一翻转件;所述振捣架体内安装有控制刮平板翻转的第二翻转件;在限位组件上端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叠合板平行。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振捣架体上安装用于推平混凝土的铲平斗,在找平机构移动的过程中铲平斗将叠合板上堆积较多的混凝土推向混凝土较低的地放,使混凝土均匀平铺在叠合板上;

5、第一翻转件控制铲平斗角度,使铲平斗与支撑条上侧保持一定距离,使经过铲平后的混凝土保持均匀厚度,使振捣后的混凝土均匀的平铺在叠合板上。

6、第二翻转件控制刮平板翻转,上刮平板与混凝土相贴合,将振捣后的混凝土刮平。

7、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安装在叠合板下侧的贴合板、多根固定在贴合板上的牵引杆、贴合在叠合板上侧的拉紧杆、安装在牵引杆上的牵引螺母和安装在牵引杆定端的支撑条;所述牵引杆长度相等;所述牵引螺母用于调节拉紧杆与贴合板之间距离,使拉紧杆与贴合板产生夹紧力,将限位组件锁紧在相邻的叠合板之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板与叠合板的下侧相贴合,牵引杆穿过叠合板与叠合板之间的缝隙,再将牵引杆穿过拉紧杆并用牵引螺母锁紧;使限位组件锁紧在相邻的叠合板之间,最后将支撑条安装在牵引杆上端,牵引杆长度相同,因此将支撑条安装在牵引杆顶端后支撑条与贴合板之间相互平行,因此支撑条与叠合板也为平行结构,从而将找平机构从限位组件上侧进行振捣,振捣后的混凝土与支撑条上侧相平齐,从而使浇筑在叠合板上侧的混凝土铺设更加均匀,找平后减小因为混凝土铺设不均造成楼面凹凸不平的情况。

9、通过贴合板与叠合板的下侧相贴合,拉紧杆与叠合板上侧相贴合,牵引杆穿过叠合板与叠合板之间的缝隙,从而使叠合板拼接后更加整齐。

10、可选的,所述支撑条与牵引杆相接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接牵引杆的卡接槽;所述支撑条上固定有与拉紧杆相抵接的抵接杆;所述拉紧杆与抵接杆相接的一侧开设有使抵接杆插入的抵接卡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杆顶端卡接在卡接槽中,抵接杆卡接在抵接卡槽中,便于支撑条快速安装。

12、在牵引杆与抵接杆的作用下支撑条与拉紧杆之间形成多点支撑,使支撑条安装后结构更加稳定。

13、可选的,所述拉紧杆两端开设有与混凝土衔架相连接的连接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衔架卡接在拉紧杆两端开设的连接槽中,混凝土衔架限定了拉紧杆发生水平位移,使拉紧杆、牵引杆、支撑条结构更加稳定,使支撑条在振动过程中不会发生较大偏移,使找平后的楼面更加平整。

15、可选的,在所述振捣架体上安装有用于产生振动的振动发生组件;所述振动发生组件包括安装在振捣架体上的转轴、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偏振板和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振捣架体上安装有为驱动件、第一翻转件以及第二翻转件供电的电池。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转轴高速转动,安装在转轴上的偏振板产生惯性,使振捣架体产生振动,对混凝土捣实,使混凝土内的气体排出;通过电池供电,减少了电线的使用。

17、可选的,在所述振捣架体内开设有振动腔;所述转轴及偏振板安装在振动腔内;振动腔端部通过封堵环封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和偏振板在震动腔内工作,振动腔端部被封堵环封堵,转轴穿过封堵环,通过驱动件驱动,从而减少混凝土进入,减少沙石对转轴及偏振板的影响,使找平机构工作更稳定。

19、可选的,所述振捣架体两侧安装有牵引耳。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牵引绳固定一端固定在牵引耳上,通过牵引设备对找平机构进行牵引,使振捣在支撑条上侧水平移动。

21、可选的,所述振捣架体底部为平整结构,两侧为翘起结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振捣架体移动的过程中将混凝土压在振捣架体下侧,在振捣架体移动的过程中倾斜部分与混凝土接触后,产生的振动使高出支撑条上侧的部分振动后高度下降,经过平整部分整平,最后经过刮平板刮平,从而使正平后的混凝土表面更加平整。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现浇楼板地面找平施工设备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4、一种现浇楼板地面找平施工设备的施工方法,采用上述的现浇楼板地面找平施工设备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25、步骤一,限位组件安装:首先将牵引杆穿过叠合板之间的缝隙,再将拉紧杆穿在牵引杆上,使贴合板、牵引杆及拉紧杆之间形成“土”字结构,叠合板夹紧在拉紧杆与贴合板之间;再将牵引螺母与牵引杆锁紧,使拉紧杆与贴合板之间产生夹紧力,最后将支撑条卡接在牵引杆上端;

26、步骤二,叠合板上表面的清扫:先用扫帚将叠合板表面的沙子清理干净,再用吸尘器对叠合板上表面细灰进行清理;

27、步骤三,叠合板表面打湿:通过喷淋设备对叠合板表面进行喷水,使叠合板充分吸水;

28、步骤四,向叠合板上侧浇筑混凝土:通过混凝土泵将混凝土浇在叠合板上侧,混凝土的厚度高出支撑条上侧一至三厘米;

29、步骤五,找平机构调节:将振捣架体放置在混凝土上,振捣架体下侧与限位组件相平行;

30、步骤六,铲平斗调节:通过第一翻转件控制铲平斗翻转,使铲平斗下侧高出支撑条上侧一至三厘米;

31、步骤七,刮平板调节;通过第二翻转件控制刮平板与支撑条上侧相贴合;

32、步骤八,找平机构移动;将牵引绳锁紧在牵引耳上,通过牵引设备对找平机构进行牵引,使找平机构移动对混凝土捣实,同时使铲平斗对高出设定高度部分的混凝土推到低处;刮平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振捣后的混凝土进行刮平。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4、在振捣前先将限位组件固定安装在叠合板上,将叠合板上侧的灰尘清理干净,减少叠合板上侧的灰尘对叠合板与混凝土粘合造成影响;在铺设混凝土之前向叠合板上喷淋水,使叠合板充分吸水后再向叠合板上浇筑混凝土,使叠合板不会过多的从新浇筑的混凝土内吸水,使新浇筑的混凝土可以充分反应,从而达到预期的强度。将浇筑的混凝土高出支撑条上侧一到三厘米,使混凝土经过振动后下降到接近与支撑条上侧平齐的位置,使振捣后的混凝土更加平整。

35、将找平机构放置在混凝土上,振捣架体经过震动后向下移动,下侧与限位组件相平行,使振捣架体下移后贴合在支撑条上。

36、将铲平斗下侧高出支撑条上侧一至三厘米,将高出部分推移走,使振捣架体振捣后混凝土下降到与支撑条上侧平齐位置从而使找平更加平整,误差更小。

3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8、1.贴合板与叠合板的下侧相贴合,牵引杆穿过叠合板与叠合板之间的缝隙,再将牵引杆穿过拉紧杆并用牵引螺母锁紧;牵引杆被锁紧在叠合板上,最后将支撑条安装在牵引杆上端,牵引杆长度相同,因此将支撑条安装在牵引杆顶端后支撑条与贴合板之间相互平行,因此支撑条与叠合板也为平行结构,从而将找平机构从限位组件上侧进行振捣时以支撑条作为参考平面,振捣后的混凝土与支撑条上侧相平齐,从而使浇筑在叠合板上侧的混凝土铺设更加均匀,找平后减少因为混凝土铺设不均造成楼面凹凸不平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