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59708发布日期:2024-04-18 20:3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型厂房和公共设施的建设需求不断增加。钢结构因其具有轻质、高强、抗震、绿色环保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在大跨度厂房建设中,采用钢结构施工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采用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钢结构施工方法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可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提高我国钢结构技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方法具有较低的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绿色建筑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2、钢结构是一种由钢制成的建筑结构,具有许多优点,如轻质、高强度、耐腐蚀、易于加工、易于运输等。钢结构的基本概念是指由钢制成的建筑结构,而其特点则是指钢结构所具有的独特性质。钢结构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轻质和高强度。与传统的混凝土或砖石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更轻的重量,因此可以在相同面积下使用较少的材料来建造建筑物。同时,钢结构的强度也较高,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和风荷载等外力。

3、现有的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工序穿插、施工复杂,施工设备过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工序穿插、施工复杂,施工设备过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工期长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4、s10:施工人员根据屋盖桁架整体布置构建大跨度厂房钢结构三维模型,在所述大跨度厂房三维模型上将钢屋盖整体按内侧封边桁架的分布划分各分区界线;

5、s20: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场地、施工环境确定该大跨度厂房钢结构的施工顺序;

6、s30:施工人员根据所述大跨度厂房三维模型的结构制备每部分的钢桁架;

7、s40:在大跨度厂房的下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按照施工顺序依次按照钢桁架;

8、s50:在所述钢桁架完成后进行屋盖结构的安装;

9、s60:进一步加固所述钢桁架与所述大跨度厂房的连接节点处,完成大跨度厂房钢结构的施工。

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方法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施工人员根据屋盖桁架整体布置构建大跨度厂房钢结构三维模型,在所述大跨度厂房三维模型上将钢屋盖整体按内侧封边桁架的分布划分各分区界线,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各个分区的结构和施工内容,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使得各分区施工过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施工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使得各分区使用的材料更加明确,有利于材料管理和调配,使得各分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更加明确,有利于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通过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场地、施工环境确定该大跨度厂房钢结构的施工顺序,使得各个施工环节能够相互配合,提高施工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材料、人工、设备等的重复使用,从而降低施工成本,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有序进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通过施工人员根据所述大跨度厂房三维模型的结构制备每部分的钢桁架,减小高空作业的风险;通过在大跨度厂房的下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按照施工顺序依次按照钢桁架,在所述钢桁架完成后进行屋盖结构的安装,能够解决现有的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工序穿插、施工复杂,施工设备过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工期长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加固所述钢桁架与所述大跨度厂房的连接节点处,完成大跨度厂房钢结构的施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整个大跨度厂房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整个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外部荷载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从而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和工期,提高整个结构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减少维护和维修的频率和成本。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种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方法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2、其中,所述在大跨度厂房的下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按照施工顺序依次按照钢桁架的具体步骤包括:

13、第一步,在大跨度厂房的下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开始屋盖桁架拼装;

14、第二步,履带吊进场安装施工顺序依次在场内的不同位置吊装内侧重型封边桁架分段,同时拉设好缆风绳;

15、第三步,将吊装的钢桁架移动到大跨度厂房的顶部指定位置后进行初步固定;

16、第四步,在所述钢桁架之间补装联系杆。

17、进一步的,所述钢桁架的吊装采用扁担梁,用于保证钢桁架吊装过程中侧向的稳定性;

18、所述扁担梁的长度为桁架长度的一半,所述扁担梁的上部设置有两个内侧吊装点,用于将所述扁担梁与所述履带吊的连接;所述扁担梁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外侧吊点,用于将所述扁担梁与所述钢桁架固定连接;

19、所述履带吊的吊装支点、所述扁担梁的中心点以及所述钢桁架的重心点均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20、所述履带吊、所述扁担梁以及所述钢桁架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

21、所述内侧封边桁架分为2-4段吊装,屋盖结构分区整体吊装。

22、进一步的,所述内侧吊点对称设置在所述扁担梁的顶部占所述扁担梁距离边缘1/9-1/10的位置处,所述外侧吊点对称设置在所述扁担梁距离端部1m的位置处;

23、所述外侧吊点对称向两侧位置伸出两段所述钢丝绳,两个所述外侧吊点分别向外伸出的4段钢丝绳依次与所述钢桁架固定连接,用于保证所述钢桁架的吊装稳定性;

24、所述钢丝绳与水平方向夹角控制在30°到60°之间。

25、进一步的,所述拉设好缆风绳的具体步骤包括:

26、所述钢桁架吊装到位后,在端部设置斜撑,并在安装的同时拉设好缆风绳,用于增强平面桁架侧向刚度,保证侧向稳定;

27、所述缆风绳每榀桁架2道,等间距布置,上拉结点为所述钢桁架的桁架上弦,下拉结点在下部混凝土结构上用化学锚栓做埋件;

28、所述斜撑固定在所述钢桁架的侧边与所述大跨度厂房的下部主体的上部位置,用于支撑固定所述钢桁架。

29、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钢桁架完成后进行屋盖结构的安装的具体步骤为:

30、在所述钢桁架施工完成后通过高空补杆的方式将次桁架、屋面檩条通过履带吊吊装到指定位置,进行安装固定。

31、进一步的,所述施工人员根据屋盖桁架整体布置构建大跨度厂房钢结构三维模型,在所述大跨度厂房三维模型上将钢屋盖整体按内侧封边桁架的分布划分各分区界线的具体步骤包括:

32、第一步,施工人员根据屋盖桁架整体布置构建大跨度厂房钢结构三维模型;

33、第二步,施工人员复核所述大跨度厂房钢结构三维模型的尺寸限定后在所述大跨度厂房钢结构三维模型上绘制出内侧封边桁架的位置和分布;

34、第三步,施工人员将内侧封边桁架的节点处确定为每个分区界线的位置;

35、第四步,施工人员检查并确认每个分区界线的位置和形状,在所述大跨度厂房三维模型上将钢屋盖整体按内侧封边桁架的分布划分各分区界线。

36、所述施工人员根据屋盖桁架整体布置构建大跨度厂房钢结构三维模型的具体步骤包括:

37、第一步,根据大跨度厂房钢结构的设计图纸采用层级分类的方法进行逐级分类,提出一种基于信息组织的编码规则,对大跨度厂房钢结构各部分进行编码;

38、第二步,对大跨度厂房钢结构各部分的参数进行统一规范,创建共享参数文件,在不同的族和项目中使用;

39、第三步,根据上述的分类结果,基于revit软件平台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上的方案构建大跨度厂房钢结构各部分的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分类汇总,建立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族库;

40、第四步,根据大跨度厂房钢结构实际情况调用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族库中的各部件,通过外部数据文件驱动,实现对大跨度厂房钢结构参数的修改,生成对应实例;

41、第五步,进行统一装配,形成完整的大跨度厂房钢结构三维模型。

42、进一步的,所述施工人员根据所述大跨度厂房三维模型的结构制备每部分的钢桁架的具体步骤包括:

43、第一步,施工人员根据大跨度厂房的结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钢桁架类型和规格;

44、第二步,根据大跨度厂房的受力要求和跨度,设计钢桁架的截面形状;

45、第三步,根据大跨度厂房的受力特点和结构形式,选择合适的节点形式;

46、第四步,根据所述大跨度厂房三维模型的结构浇筑所述刚桁架。

47、进一步的,所述进一步加固所述钢桁架与所述大跨度厂房的连接节点处,完成大跨度厂房钢结构的施工的具体步骤包括:

48、第一步,在所述钢桁架与所述大跨度厂房的连接节点处涂覆保护涂层,减小老化、生锈的风险;

49、第二步,在所述钢桁架与所述大跨度厂房的连接节点处固定密封钢板,用于避免灰尘进入;

50、第三步,在所述钢结构与所述大跨度厂房的连接节点处加固两个固定螺栓,进一步对其节点处进行加固。

51、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钢桁架与所述大跨度厂房的连接节点处涂覆保护涂层,减小老化、生锈的风险的具体步骤包括:

52、通过静电喷涂的方式依次在所述钢桁架与所述大跨度厂房的连接节点处的表面、缝隙、通孔位置涂覆保护涂层;

53、所述保护涂层为粉末涂层,用于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涂层。

54、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施工人员根据屋盖桁架整体布置构建大跨度厂房钢结构三维模型,在所述大跨度厂房三维模型上将钢屋盖整体按内侧封边桁架的分布划分各分区界线,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各个分区的结构和施工内容,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使得各分区施工过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施工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使得各分区使用的材料更加明确,有利于材料管理和调配,使得各分区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更加明确,有利于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通过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场地、施工环境确定该大跨度厂房钢结构的施工顺序,使得各个施工环节能够相互配合,提高施工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材料、人工、设备等的重复使用,从而降低施工成本,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有序进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通过施工人员根据所述大跨度厂房三维模型的结构制备每部分的钢桁架,减小高空作业的风险;通过在大跨度厂房的下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按照施工顺序依次按照钢桁架,在所述钢桁架完成后进行屋盖结构的安装,能够解决现有的大跨度厂房钢结构施工工序穿插、施工复杂,施工设备过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工期长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加固所述钢桁架与所述大跨度厂房的连接节点处,完成大跨度厂房钢结构的施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整个大跨度厂房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整个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外部荷载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从而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和工期,提高整个结构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减少维护和维修的频率和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