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及支设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35725发布日期:2024-05-17 13:2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及支设组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土木建筑,尤其是一种能够实现快速装拆的梁板模板及支设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1、梁板等混凝土构件的模板是承重模板,模板下方需要钢管式脚手架或者套管式钢立柱等支撑该模板以及模板内的混凝土和钢筋的重量。该支撑体系的钢管间距较密,为保证其稳定性需要设置水平和斜撑,不利于操作人员通行。

2、楼板和梁的底模板为一体搭设,模板拆除时不能拆除其中一部分,不利于楼板模板的早拆和周转。常用的梁板模板是用多块组合钢模板用卡具拼装或竹木胶合板用钉子散装,工效低,工作量大。例如在专利cn112144865a中,公开了一种早拆模板支撑体系,包括顶板模板支撑体系和梁模板支撑体系;所述顶板模板支撑体系包括多个顶板模板,相邻两个所述顶板模板之间设有板带,所述顶板模板的底部与水平设置的木方一连接,所述木方一与水平设置的木方二连接,所述木方一与木方二垂直,所述板带的底部设有早拆头,所述早拆头的底端与早拆支撑的顶端连接;所述梁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梁底模板和梁侧模板,所述梁侧模板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梁底模板的两端连接,所述梁侧模板的外侧与水平设置的梁侧木方一连接,所述梁侧木方一与竖直设置的梁侧木方二连接,所述梁底模板的中部与梁底木方一连接,所述梁底模板的两侧分别与梁底木方二连接,所述梁底木方一的底部与梁底支撑连接,所述梁底木方二的底部与水平设置的钢管一连接,所述钢管一与碗扣支撑一的上部连接,所述碗扣支撑一的顶部设有u托一,所述u托一与所述木方二连接。该专利中的支撑采用钢管方木等支撑,钢管的刚度不可调,且钢管支撑需要设置若干个,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同时侧模版与底模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也比较复杂,施工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快速装拆的梁板模板及支设组装方法。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包括支架部分、楼板模板和梁模板;

4、所述的支架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门型斜框,每个门型斜框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斜撑,两组支架斜撑的顶部通过转轴相连,中间部分通过水平杆相连,转动转轴可以调节两组支架斜撑之间的交叉角度,且在两组支架斜撑之间设置固定其交叉角度的固定装置;在转轴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套管,在套管上设置有底座,在楼板模板和梁模板的底部设置有内插管芯,所述的内插管芯可以插入所述的底座;

5、所述的楼板模板底部设置有套箍,套箍与插杆配合,用于连接相邻的楼板模板;

6、所述的梁模板包括底模板和侧模板,所述的底模板和侧模板之间、侧模板与楼板模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或者插接。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组支架斜撑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支架斜撑,每个支架斜撑顶端设置钻孔,顶部转轴穿过钻孔,且支架斜撑的中部连接水平杆。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组支架斜撑之间通过两个水平杆相连。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拉杆、卡具和固定件,拉杆一端与其中一个水平杆固定,另一端穿入卡具,所述的卡具固定在另外一个水平杆上,固定件固定卡具与拉杆。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底模板和侧模板之间、侧模板与楼板模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时,侧模板的四个角部设置上端向上伸出,下端向下伸出的连接销键,在每个连接销键上设置水平孔,水平孔内穿入水平转轴;在底模侧边和楼板模板侧边连接销键的两侧设置半圆型套环,水平转轴穿入套环内,转轴两端用螺帽固定,可实现侧模与底模和楼板模板之间的转动。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侧模板外侧和楼板模板底面设置固定环,支模时在侧模固定环和楼板模板底面固定环之间设置梁板间斜撑,可以固定模板位置,防止模板间随意转动。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当底模板和侧模板之间、侧模板与楼板模板之间插接时,所述的底模板为中空的水平模板;所述的侧模板包括上侧模板和下侧模板,所述的上侧模板为中空的竖向模板,下侧模板为实心的l型模板;竖向模板与楼板模板固定,l型模板一部分插装在水平模板且固定连接,另一部分插装在竖向模板且固定连接。

13、第二方面,本发明基于上述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还公开了一种支设组装方法;具体如下:

14、首先布设梁模板,再向两侧布设楼板模板;在楼板模板与竖向构件剩余空间用不同宽度的墙板补板补空;

15、根据模板的设计布局图,在地面上用放线设备画出梁模板、楼板模板位置的控制线;

16、然后支设模板,先将门型斜框移动至控制线附近,调整支架斜撑之间的夹角,使得安装楼板或梁的模板后的高度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固定门型斜框;

17、在门型斜框的转轴上安装吊锤,移动支架,将两端的吊锤与地面控制线对齐;

18、将楼板模板或梁模板下端的内插管芯插入支架部分的底座,调整模板的水平度;楼板模板或梁模板两端用临时钢立柱顶紧;将相邻的楼板模板或梁模板找平后,在相邻楼板模板的底部套箍内插入插杆,撤除板端临时钢立柱;对于墙板补板,找平后也与相邻楼板模板的底部套箍内插入插杆,实现连接和支撑。

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对于铰式连接梁模板,在侧模板外侧和楼板模板底面固定环之间设置梁板间斜撑,可以固定模板位置。

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抽出式连接梁模板,在外层铁皮与l型实心模板的对应圆孔中插入插销,以固定模板内空部分和实心模板的位置。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采用门型斜框作为模板支撑体系,通过改变两个门型斜框之间夹角,能更加精准地调整模板高度的变化,支撑体系更稳定,与楼板模板、梁模板配合使用,在达到支撑要求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本发明对所述的楼板模板进行改进,在其底部设置有套箍,套箍与插杆配合,可以快速实现相邻楼板模板;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对梁模板进行改进,梁模板的底模板和侧模板之间、侧模板与楼板模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或者插接,使得整个模板的安装和拆除更加方便,可实现其中任意一块模板单元的拆装,不会对相邻单元产生影响,因此也可实现了部分楼板模板的提前拆除,加快了模板的周转,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23、抽出式连接梁模板可是实现梁高度和宽度的任意调整,实现了一套模板浇筑多种类型的梁的截面。本体系支撑之间有较大间距,相比钢管支撑体系更方便工人通行和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包括支架部分、楼板模板和梁模板;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每组支架斜撑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支架斜撑,每个支架斜撑顶端设置钻孔,顶部转轴穿过钻孔,且支架斜撑的中部连接水平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其特征在于,两组支架斜撑之间通过两个水平杆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拉杆、卡具和固定件,拉杆一端与其中一个水平杆固定,另一端穿入卡具,所述的卡具固定在另外一个水平杆上,固定件固定卡具与拉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其特征在于,当底模板和侧模板之间、侧模板与楼板模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时,侧模板的四个角部设置上端向上伸出,下端向下伸出的连接销键,在每个连接销键上设置水平孔,水平孔内穿入水平转轴;在底模侧边和楼板模板侧边连接销键的两侧设置半圆型套环,水平转轴穿入套环内,转轴两端用螺帽固定,可实现侧模与底模和楼板模板之间的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其特征在于,在侧模板外侧和楼板模板底面设置固定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其特征在于,当底模板和侧模板之间、侧模板与楼板模板之间插接时,所述的底模板为中空的水平模板;所述的侧模板包括上侧模板和下侧模板,所述的上侧模板为中空的竖向模板,下侧模板为实心的l型模板;竖向模板与楼板模板固定,l型模板一部分插装在水平模板且固定连接,另一部分插装在竖向模板且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的支设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的支设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铰链连接的梁模板,在侧模板外侧和楼板模板底面固定环之间设置梁板间斜撑。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的支设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抽出式梁板模板,通过插销固定各个模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装拆式梁板模板及支设组装方法,包括支架部分、楼板模板和梁模板;所述的支架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门型斜框,每个门型斜框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支架斜撑,两组支架斜撑的顶部通过转轴相连,中间部分通过水平杆相连,转动转轴可以调节两组支架斜撑之间的交叉角度,且在两组支架斜撑之间设置固定其交叉角度的固定装置;在转轴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套管,在套管上设置有底座,在楼板模板和梁模板的底部设置有内插管芯,内插管芯可以插入所述的底座;楼板模板底部设置有套箍,套箍与插杆配合,用于连接相邻的楼板模板;梁模板包括底模板和侧模板,所述的底模板和侧模板之间、侧模板与楼板模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或者插接。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斌,贾强,陈生田,闫凯,杨位珂,王孝波,王伟伟,孙哲,李延,孟祥林,吕世华,储如蝉,邵方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四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