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屏防护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84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荧光屏防护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荧光屏前的防护镜,特别是一种设置于彩色电视机或工业计算机荧光屏前的防护镜。
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在17000~30000伏高压和高频下工作,会产生X射线和紫外线。它会穿透过荧光屏向前辐射。其射线对人体造成危害。本发明人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八日申请的申请号为87212561实用新型专利《用于荧光屏前的防护镜》中提出的防护镜是在玻璃表面上喷涂一层重铅薄层,然后在重铅薄层上再涂复一层硅酮保护膜。此种防护镜的透明度高,防护能力强。然而这种防护镜需要经过两道喷涂工序,因而制造工艺比较复杂,从而成本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荧光屏防护镜,既能达到透明度高和对X射线和紫外线防护能力强的效果,又能使其制造的工艺简单而降低其制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防护镜是将一块防护X射线和紫外线辐射的玻璃,由支架支承在荧光屏前或直接固定在机壳上而设置在荧光屏前。其特点是该防护X射线和紫外线辐射的玻璃是在一块玻璃表面上喷涂一层氯化锡、或氧化铅、或氯化锑、或醋酸铅、或硝酸铅、或硝酸银所形成的锡、或铅、或锑、或银的金属化合物涂层。由于这种玻璃喷涂了一层金属化合物涂层,能很有效地阻挡X射线和紫外线。其金属化合物涂层厚度很薄,一般为0.002~0.04毫米为宜,其透明度很好。所用的氯化锡可以是四氯化锡或氯化亚锡。所用的氧化铅可以是二氧化铅或一氧化铅或四氧化三铅。
这种防护X射线和紫外线的玻璃,生产方法是制备金属化合物喷涂液,即将氯化锡在室温或18~20℃下溶解于酒精中,氯化锡与酒精的比例按重量计为12~6;或者在常温或加热200℃下将氧化铅溶于酸中,氧化铅与酸的比例按重量计为12~3;或者将醋酸铅在20~150℃下溶解于酸中,醋酸铅与酸的比例按重量计为12~3;或者将硝酸铅或硝酸银在常温或18~20℃下,溶解于水中,与水的比例按重量计为130~50。再制备牢固性添加物喷涂液,即将氟化氰氨或氟化氨在常温或加热至100℃下溶解于水中,与水的比例按重量计为12~6。喷涂方法是先将玻璃加热至500~700℃,然后先喷已制备好的牢固性添加物喷涂液,随后再喷已制备好的金属化合物喷涂液;也可以在金属化合物喷涂液中添加8~10%的牢固性添加物喷涂液进行一次性喷涂。牢固性添加物对玻璃表面起腐蚀作用,从而使金属化合物涂层与玻璃表面牢固结合。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设置在荧光屏前的防护镜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图2是防护X射线和紫外线辐射玻璃的横截面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参见
图1和图2,一块防护X射线和紫外线辐射玻璃1夹紧于支架2而竖立着。其防护X射线和紫外线辐射玻璃1是一块普通玻璃3表面上喷涂一层金属化合物涂层4,该金属化合物为四氯化锡,涂层厚度为0.01毫米,玻璃3的厚度为3、2毫米。经实验测试结果,射线吸收率为81%,防护效果良好,透明度高。本产品适用于各种荧光屏前使用,尤其适用于彩电和工业电子计算机荧光屏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点不但防护能力强和透明度高,而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荧光屏前的防护镜,包括一块防护X射线和紫外线辐射的玻璃1,该玻璃1由支架2支承安置在荧光屏前或直接固定在机壳上而设置在荧光屏前,其特征在于防护X射线和紫外线的玻璃1是在玻璃3表面上喷涂一层氯化锡、或氧化铅、或氯化锑、或醋酸铅或硝酸铅、或硝酸银所形成的锡、或铅、或锑、或银的金属化合物涂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镜,其特征在于金属化合物涂层4厚度为0.002~0.04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镜,其特征在于氯化锡为四氯化锡或氯化亚锡,氧化铅为二氧化铅或一氧化铅或四氧化三铅。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荧光屏前的防护镜,是一块防护X射线和紫外线辐射的玻璃,由支架支承或直接固定在机壳上而设置在荧光屏前。这种防护玻璃是在一块玻璃的表面上喷涂一层氯化锡、氯化锑、氧化铅、醋酸铅、硝酸铅或硝酸银形成的锡、锑、铅或银化合物涂层。本实用新型工艺简便,成本低,而其产品透明度高,防护能力强。适用于各种荧光屏前,尤其适用于彩电和工业计算机的荧光屏前。
文档编号C03C17/06GK2064891SQ8922092
公开日1990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8日
发明者徐国庆 申请人:徐国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