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防水粉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906698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用防水粉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用粉状防水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目前,建筑工程上使用的防水材料种类繁多,有防水油膏、卷材、片材等。除制备复杂外,性能价格比也不太理想。近年来,粉状防水材料已经问世。中国专利CN87101009。A公开了一种拒水粉及其生产方法。该拒水粉具有耐老化,不易变质,防水效果好等特点。它以氧化钙、脂肪酸和铵水为原料,经皂化、消化、脱水、烘干等工艺制成。少量的氢氧化钙与脂肪酸反应,生成脂肪酸钙,脂肪酸钙将大量的没起反应的氢氧化钙粒子包围起来,形成了以氢氧化钙粒子为核,外表具有憎水作用的新颗粒。真起防水作用的是颗粒外表面的脂肪酸钙,而大量的氢氧化钙只起载体作用。这样,造成氢氧化钙的浪费,使拒水粉的原料成本增高。另外,该专利提供的拒水粉生产方法为湿法,其消化、脱水、烘干过程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同时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大面积的场地,从而使生产成本增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建筑用防水粉,该防水粉以价格极低的原料作为脂肪酸钙的载体,从而生产出成本较低,价格便宜的防水粉。
本发明的防水粉是由以工业烧结废渣细粒为核心,外表被脂肪酸钙所包围的基本颗粒所组成。本发明的防水粉的基本颗粒是以工业烧结废渣细粒为载体,由于工业烧结废渣细颗粒表面凹凸不平,孔隙较多,因而能够吸附大量的氢氧化钙,使细粒被氢氧化钙所包裹,这些氢氧化钙与脂肪酸铵发生反应,在细粒表面形成了脂肪酸钙层,脂肪酸钙的长碳链具有憎水作用。由这样的基本颗粒组成的粉剂,具有明显的防水效果。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如下将细度80目以上的工业烧结废渣与有效成分含量80%以上的氢氧化钙(熟石灰)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制备好的脂肪酸铵溶液,并充分搅拌。使氢氧化钙与脂肪酸铵反应,生成脂肪酸钙。再将呈糊状的产品进行烘干,即得粉状的防水粉。本发明防水粉的配方重量比为脂肪酸铵∶氢氧化钙∶工业烧结废渣=1∶2~40∶2~40。脂肪酸铵是由脂肪酸和稀铵水按重量比1∶0。1~0。9的比例混合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防水粉,由于大量采用了来源丰富、成本极廉的工业烧结废渣(主要是电厂的粉煤灰、烧结的硫铁矿渣、炉灰等)作为原料,使得产品原料成本降低,此外,由于采用新的工艺,减少了加热、消化、冷却、脱水工艺过程,缩短了生产周期。与湿法生产相比,节省了设备及厂房、场地的投资90%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防水粉比同类产品降低成本15-20%。本发明的产品的结构形成除吸附作用外,工业烧结废渣所含的氧化物(氧化硅氧化镁、三氧化二铁等)还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所以,本发明的产品结构牢固,不易受潮湿,温度等外界条件影响,性能稳定。本发明的产品除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外,还具有体轻、透气性好等优点。
实施例例1、按脂肪酸∶水∶铵水重量比为1∶25∶05制备出脂肪酸铵溶液备用。将细度为80目以上的1公斤烧结硫铁矿渣与2公斤的氢氧化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5公斤的脂肪酸铵溶液充分搅拌、呈糊状后停止搅拌,进行烘干,制得防水粉。
例2、将细度为100目以上的15公斤炉灰与20公斤氢氧化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按例1提供的比例制备的脂肪酸铵溶液35公斤充分搅拌,呈糊状后停止搅拌,进行烘干,制得防水粉。
例3、将细度为100目以上的200公斤粉煤与200公斤氢氧化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按例1提供好的比例制备的脂肪酸铵溶液400公斤充分搅拌,呈糊状后停止搅拌进行烘干,制得防水粉。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用防水粉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防水粉是由以工业烧结废渣为核心,外表被脂肪酸钙所包围的基本颗粒所组成;所说的方法是先将工业烧结废渣与氢氧化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脂肪酸铵溶液,充分搅拌成糊状,烘干后便得到防水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防水粉的配方重量比为脂肪酸铵∶氢氧化钙∶工业烧结废渣=1∶2~40∶2~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氧化钙的有效成分含量应在80%以上,氢氧化钙、工业烧结废渣的细度应在80目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工业烧结废渣为烧结硫铁矿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工业烧结废渣为炉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工业烧结废渣为粉煤灰。
全文摘要
建筑用防水粉及其生产方法。该防水粉是以工业烧结废渣、氢氧化钙和脂肪酸铵为原料,其基本颗粒的构成是以工业烧结废渣为核心,其外包裹一层具有憎水性能的脂肪酸钙,其生产方法是将工业烧结废渣与氢氧化钙混合后加入脂肪酸铵,搅拌均匀,干燥便得到防水粉。本发明的产品加入了大量的废渣,因此原料成本较低。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不需要制成浆料,因此减少了升温、脱水等生产过程,节约时间,缩短生产周期,与湿法生产相比,节约设备、场地投资90%以上。使防水粉成本大大降低。
文档编号C04B18/02GK1078245SQ9210343
公开日1993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7日
发明者孙丽珉 申请人:孙丽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