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棚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969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棚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组合而成的可移动式房屋。
目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需要在工地,市场等搭建临时棚屋的现象愈来愈多,而临时棚屋一般都不是长久建筑物的,用过一段时间后就得拆除,这样,既浪费材料,烂砖破瓦又造成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拼装容易,拆卸方便的组合式棚屋。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利用套夹将支撑架与墙板连为一体,依次拼装成各类棚屋。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装拆容易,运输方便,可大可小,移动灵活等优点,适合于作为各类临时棚屋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见附
图1,2,本实用新型由支撑架(1),墙板(2)、门(3)、窗(4)、插销(5)、房顶(6)、套夹(7)、套圈(8)组成。一头大一头小的管状支撑架(1)相互套接,并通过其上的螺钉紧定,两头为环状的套夹(7)分别套在两支撑架(1)上,并将墙板(2)螺纹固定在套夹(7)上,套圈(8)将贴靠在一起的支撑架(1)连为一体,门(3)、窗(4)通过铰链固定在支撑架(1)上,房顶(6)通过插销(5)与支撑架(1)连为一体。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套夹(7)、套圈(8)依次将支撑架(1),墙板(2)连为一整体。将门(3)、窗(4)装于支撑架(1)上,通过插销(5)将房顶(6)固定在支撑架(1)上,这样,一间临时性的组合式棚屋就搭建好了;若不使用,依次顺序拆除下来即可。
权利要求1.组合式棚屋,包括支撑架(1)、墙板(2)门(3)、窗(4)、插销(5)、房顶(6)、套夹(7)、套圈(8),其特征在于一头大一头小的管状支撑架(1)相互套接,并通过其上的螺钉紧定,两头为环状的套夹(7)分别套在两支撑架(1)上,并将墙板(2)螺纹固定在套夹(7)上,套圈(8)将贴靠在一起的支撑架(1)连为一体,门(3),窗(4)通过铰链固定在支撑架(1)上,房顶(6)通过插销(5)与支撑架(1)连为一体。
专利摘要组合式棚屋,涉及一种通过组合而成的移动式房屋。主要由支撑架,墙板等组成,利用套夹将支撑架与墙板连为一体,即可依次拼装成各类棚屋。具有结构简单,装拆容易,运输方便,可大可小,移动灵活等优点,适合作为各类临时棚屋使用。
文档编号E04H1/02GK2129794SQ9221747
公开日1993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27日
发明者刘聃 申请人:刘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