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之模板夹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21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之模板夹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撑固模板的夹固器。
常规的用以将穿设于模板内的钢筋夹固住以撑固模板的夹固器10,如


图1、2所示,包含有一底座12;一座体14,大致呈冂形,与该底座12一体成形,其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16,后端设有一孔道18与该底座12所设之圆孔13相通,而前端则向前延伸成一对舌部20;一压杆22,通过一轴销23枢设在该容纳空间16内,其底缘设有与该孔道18相对的齿状掣动部(未示出);一扭力弹簧24,其螺旋部25套在枢设在该对舌部20上的另一轴销26上,这弹簧的一端形成一钩部27抵压在该压杆22上,另一端则抵靠在该底座12上,用以给该压杆22提供一弹性抵靠力。使用时,将该夹固器10之底座12平置于模板28上,如图3所示,令贯穿模板28的钢筋29穿过该圆孔13与该孔道18,并使该压杆22的掣动部抵压住钢筋29,将其夹固在该孔道18里。如此,藉由两个夹固器10分别夹固着一根钢筋的两个凸露端从而将模板固持住。
上述结构在使用上及组装上存在下述缺点一.上述扭力弹簧24的两个抵靠端均为单线,单线受力所形成的应力及应变均较大,对其强度、使用状况及使用寿命均不佳;再者,由于该弹簧24的两个抵靠端位于其螺旋部25两侧,故在弹簧24受力时,其两端会形成一产生角位移的力偶,易造成该压杆22偏移,以致稳定性不佳。
二.该压杆22与该弹簧18通过两轴销23、26分别枢设在该座体14及其舌部20上,制造装配都较为繁琐,提高了制造成本。
三.该座体14前端须再延伸成一对舌部20以枢设该弹簧18,增加材料成本;而且用两个轴销分别枢装该压杆22与弹簧18亦造成成本增加。
四.从图2可见,该座体14为使该压杆22不在轴销23上摇晃偏摆,其两个侧臂14a向内凹入以约束压杆22。在灌浆作业时,水泥易渗入压杆22与座体14间,由于该二者间之间隙狭小且接合面积大,渗入之水泥不易去除而固定附着在压杆22与座体14间,使压杆22被固持在座体14内,影响操作。
五.图3示出夹固器10的使用状态,由于灌浆后模板28承受相当大之液压,夹固器所承受之压力极大,因此夹固器之齿状掣动部(未示出)会紧密咬合着钢筋29,须先以榔头敲动该压杆22使之略微松动,人手始能将压杆22扳动以取下夹固器,但在敲动压杆时,极易由于不留意而敲到弹簧24的钩部27,由于弹簧24系以高碳钢制成,因而比较脆,钩部27被敲打时容易断裂。
六.该弹簧24之钩部27至螺旋部25之间的长度甚长,且呈一规则卷绕,如图4所示,容易弹性疲乏,无法顶压压杆22回复定位。
七.该夹固器10在受外力撞击时或在搬运过程中掉落地面时,弹簧24的钩部27容易因受震荡而自压杆22上脱落,增加使用之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模板夹固器,对构件加以改进,使之具有较佳之机械性质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模板夹固器,简化装配手续与减少材料之耗费,俾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模板夹固器,使附著于压杆与座体间之水泥易被去除。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模板夹固器,灌浆完毕取下该夹固器时,其弹簧不会出现被敲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之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模板夹固器,令抵压于压杆之抵压端不易脱离压杆。
为达成上述诸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良的模板夹固器,包含有一底座,在底面设有一通孔;一座体,横断面大致呈冂形,自该底座向上延伸,其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并在后端形成一孔道与该底座的通孔相通;一压杆,其底缘设有一齿状掣动部,该压杆通过一轴销枢设在该容纳空间内,该掣动部与该孔道相对;一扭力弹簧,设在该底座与该座体之间,用以给该压杆提供弹性顶靠力;其特征在于该弹簧包含有两个环形螺旋部,该两螺旋部一端延伸成一共同的、呈冂形的抵压部,在另一端分别延伸成平行的抵靠部,该弹簧容设在该容纳空间内,该两螺旋部套设于该轴销上,该抵压部贴扣住该压杆的顶缘,该两抵靠部抵靠在预定部位上。
通过以上构造,该弹簧呈对称结构,使其线体具有较佳之机械性,并据以使该压杆不发生偏移;且该弹簧与该压杆共用一轴销,简化组装程序与减小该座体之体积,以节省制造、材料成本;弹簧之抵压部贴扣在该压杆上,不会出现脱落、被敲断以及弹性疲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板夹固器,其另一特征在于该座体两内壁面在预定位置上向内伸出成一直立之凸肋,用以约束该压杆;该弹簧之抵靠部抵靠着该两凸肋。
藉此,该两凸肋限制着压杆使之不会出现偏移。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模板夹固器,其又一特征在于该座体两内侧面间具有相等宽度。
藉此,压杆与座体间具有较大之间隙,易于将固定附着在其内之水泥去除。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之功效,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模板夹固器的透视图2是
图1的模板夹固器的俯视图;图3是
图1的模板夹固器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
图1所示的扭力弹簧的透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组合透视图;图6是图5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图5的俯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首先参阅图5、6与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良模板夹固器30包含有一底座40,大致呈矩形,在底面上设有一通孔42。
一座体50,其横断面大致呈冂形,自该底座40顶面向上延伸,与该底座40一体成形,其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52,并在后端形成一孔道54与该底座的通孔42相通,其中该座体50二侧壁51上均设有一横向穿孔56,该二侧壁51之内壁面保持一等宽间隔,在各穿孔56后侧与该孔道54间分别设有一直立的凸肋57。
一压杆60,其底端设有一枢装孔62,在底缘后侧设有一呈渐开线展开的齿状掣动部64,该压杆60容设于该容纳空间52内并在两凸肋57之间受其约束而不致偏摆晃动,该掣动部64与该孔道54相对。
一扭力弹簧70,包含有两个环形螺旋部72,该两螺旋部72一端向上延伸成一共同的、呈冂形的抵压部74,在另一端分别向下延伸成相互平行之抵靠部76,该弹簧70容设在该容纳空间52内。一轴销78穿过该座体50的穿孔56、该弹簧70的两个螺旋部72、与该压杆60的枢装孔62,装配完后对轴销一端进行铆合,以使压杆60与弹簧70一同枢设在该座体50上,其中,弹簧的两个螺旋部72套设在该轴销78上并位于该压杆60两侧,弹簧的抵压部74贴扣住该压杆60的顶缘,弹簧的两个抵靠部76的前端分别抵靠在两凸肋57上。该弹簧70的弹力给该压杆60提供一个保持压向该孔道54的弹性顶靠力,使该掣动部64深入该孔道54内。
使用时,如图8所示,先将压杆60之自由端朝前扳动,使该掣动部64离开该孔道54,然后令穿过两模板80之间的钢筋82的伸出端自该底座40的通孔42穿入该孔道54内,待底座40平置于一模板80上后,撤去扳动该扳压杆60的力,使该弹簧70促动该掣动部64将钢筋82夹固在该孔道54内,藉由两个夹固器30分别夹固钢筋82两端即可撑固两块模板80,以实施灌浆作业。
欲取下该夹固器30时,先以榔头敲动压杆60,解除该掣动部64与钢筋82在灌浆后所呈现之紧密咬合状态,以使用手能扳动压杆60以取下夹固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所达致的优点在于一.该弹簧70的结构是双线对称结构,受力可由双线平均分担,因此在相同受力状态下,其应力较小,对于线体所造成之应变量亦较小,且其提供予压杆60的力的强度亦较现有的好。再者,由于该弹簧70是对称结构,故其受力时所形成之力矩稳定,不会形成角位移之力偶,因此不会使该压杆60产生偏移,稳定性佳。
二.该压杆60与该弹簧70共用一轴销枢装在该座体50上,组装、铆接手续简化许多,降低制造成本。
三.该座体50无需像现有的那样再延伸出舌部20(见
图1)以供弹簧70装设,因而可节省材料,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竞争力。
四.该座体50的两个侧壁51的内壁面上向内伸出两个对设的直立的凸肋57,有效地约束该压杆60使之不会偏移;而该弹簧70的两个螺旋部72亦有约束压杆60的作用。
五.座体50的两个侧壁51与压杆60间具有相当大的间隙,附著于其内之水泥可以轻易被敲离。
六.弹簧70的抵压部74贴扣住压杆60的周面,并无向外凸露,以榔头敲动压杆时,不会敲断弹簧70。
七.该抵压部74的长度较短,不易弹性疲乏,故解除夹固状态时,能提供适当弹力使压杆60回复定位。
八.该抵压部74贴扣在压杆60上,不会由于震动而脱出压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消除了现有技术结构的诸多缺点,实具有进步性、创造性与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模板夹固器,包含有一底座,在底面设有一通孔;一座体,横断面大致呈ㄇ形,自该底座向上延伸,其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并在后端形成一孔道与该底座的通孔相通;一压杆,其底缘设有一齿状掣动部,该压杆底端通过一轴销枢设在该容纳空间内,该掣动部与该孔道相对;一扭力弹簧,设在该底座与该座体之间,用以给该压杆提供弹性顶靠力,使该掣动部得以深入该孔道;其特征在于该弹簧包含有两个环形螺旋部,该两螺旋部一端延伸成一共同的、呈ㄇ形的抵压部,在另一端分别延伸成平行的抵靠部,该弹簧容设在该容纳空间内,其两螺旋部套设在枢装该压杆的轴销上并位于该压杆两侧,其抵压部贴扣住该压杆的顶缘,其两个抵靠部抵靠在预定部位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模板夹固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两内壁面在该容纳空间与孔道之间向内伸出一条用以约束该压杆的直立的凸肋,该弹簧的两个抵靠部分别抵靠着该两凸肋。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模板夹固器,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两个侧面间具有相等宽度。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模板夹固器,包含底面设有通孔的底座,断面呈形从底座向上伸出的、内部形成容纳空间、后端形成与通孔相通的孔道的座体,底缘设有与孔道相对的齿状掣动部、通过轴销枢设在容纳空间内的压杆,和一个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包含有两个环形螺旋部,其一端延伸成一共同的、形抵压部,另一端分别延伸成平行抵靠部,弹簧设在容纳空间内,两螺旋部套设在轴销上,抵压部贴扣着压杆的顶缘,两抵靠部抵靠在预定部位以给压杆提供弹性顶靠力。
文档编号E04G17/075GK2134448SQ9223240
公开日1993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1日
发明者施龙井 申请人:实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