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支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230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管支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支柱,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管调整部的钢管支柱。
一般建筑制造工程,常应用到钢管支柱来支载板模,而一般的钢管支柱1,请参阅


图1所示,其钢管支柱1大体上是由内管2及外管3所组合而成,而内管2是具有适当的管长,其顶端焊固上顶板21,且其内管2的管壁径向开设有呈等轴距排列的调整孔240;外管3(请参阅图2所示)则是由下段的长管部31与上段的调整部340焊固而构成,调整部340并可配合螺帽4的螺设,而长管部31底端则固接下撑板33,而调整部340沿轴向开设有长条槽34,外管3可供内管2的置入,且藉由固定栓5的插入外管3的长条槽34及内管2的调整孔240上,则当旋动螺帽4时,将使螺帽4能主上顶撑固定栓5,以迫使内管2顺势往上顶持移动,而达到钢管支柱1的支载功能;上述的钢管支柱虽具有结构简单的使用方便性,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仍有很多未尽理想的缺陷而需解决1、通常外管3的调整部340因制成方螺牙状的螺纹段,而方螺牙在车制时因具有一定的齿深,所以外管3上段的调整部340管壁厚度必较外管3下段的长管部31管壁厚度大(若较小则螺纹段的强度会不够),所以,外管3的调整部340与长管部31因管径的不同(如长管部与调整部的管径相同,则将浪费材料),而必须采用焊接加工,以将其焊固为一体,如此,则将因为焊接处6有容易脆断的现象,会使外管3不具有结构上的强度,而无法发挥其支载功能。
2、外管3的调整部340与长管部31是用焊接处理,因多一道焊接过程而使得加工成本增高。
3、因外管3的调整部340是制成方螺牙状的螺纹段,所以在实际使用时,调整部340的螺纹段所沾附的泥浆往往因调整部340呈方螺牙状的关系,而不易将泥浆剥落、使其脱离,如此一来将造成整个外管3的调整部340沾满包覆上的泥浆,而未能达到拆卸便捷的使用;在追求理想、实用与进步的今日,上述的卸陷就成为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支柱,其外管的长管部及调整部是由同一管体制作而成,所以使整体的外管具有极佳的结构强度,而不易受负载脆断,可发挥其支载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支柱,其外管的调整部是经辊压成型,而制成珠牙状的螺纹段,所以外管调整部在使用中所沾附的泥浆容易被剥落、使其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支柱,其外管的长管部及调整部,为相同管径的管材料所一体制成,所以可节省材料的浪费,且可避免多一道焊接加工,而可降低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管支柱,其是由内管及外管所组合而成;所述内管的顶端固接有一上顶板,且其内管壁径向开设有呈等轴距排列的调整孔;所述外管的下段形成长管部,而其上段则形成调整部,所述调整部受螺帽的螺设,所述长管部底端固接有一下撑板,而所述调整部沿轴向开设有长条槽,所述内管置入所述外管,且藉由固定栓插置入所述外管的长条槽及所述内管的调整孔上,因此,当旋动螺帽时,将使所述螺帽能往上顶撑所述固定栓,以迫使所述内管顺势往上顶持移动,以达到所述钢管支柱的支载功能;其主要特征是所述外管的长管部及调整部是由同一管体一体成型制作而成,且其中所述调整部是制成具有珠牙状的螺纹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其中所述外管的调整部所形成的螺纹段,其珠牙是形成半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十分明显的。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方案,其是由内管及外管所组合而成;而内管具有预定的管长,且其顶端固接一上顶板,其内管壁径向开设有呈等轴距排列的调整孔;而外管的下段形成长管部,而上段则形成调整部,并可配合螺帽的螺设,长管部底端固接一下撑板,而调整部沿轴向开设有长条槽,外管可供内管的置入,且藉由固定栓的插入外管的长条槽及内管的调整孔上,当旋动该螺帽时,将可使螺帽能往上顶撑固定栓,以迫使内管顺势往上顶持移动,以达到钢管支柱的支载功能;其主要特征是外管的长管部及调整部是由同一管体制作而成,且其中调整部是经辊压成型,并制成具有珠牙状的螺纹段;因此,藉由外管的特殊结构设计,可使其具有很好的支载强度而不易脆断,且可使外管调整部所沾染的泥浆容易被剥落、去除。因此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支柱,藉由外管的特殊结构设计、可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上、具有下列的优点及功效1、外管的长管部及调整部是由同一管体制作而成,所以具整体性的外管具有极佳的结构强度,而不易受负载脆断(以往的外管极易从焊接长管部与调整部的焊接处断裂),可发挥其良好的支载功能。
2、外管的调整部是经辊压成型,而制成珠牙状(半圆弧状)的螺纹段,所以外管的调整部在使用中所沾附的板模泥浆极易被剥落、使其被去除,因调整部形成具有半圆弧状的螺纹,所以泥浆沾附上时,只要轻轻敲击即可使其脱落,而不像以往的方螺牙状的调整部,难以剥落、去除。
3、因为外管的长管部及调整部,为相同管径的管材料所一体制成,所以可节省材料的浪费,且可避免多一道的焊接加工,而降低加工成本。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支柱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以往钢管支柱的装设示意图。
图2是以往钢管支柱的外管调整部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管调整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请参阅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支柱10是由内管20及外管30所组合而成;而内管20具有预定的管长,其顶端固接有上顶板201,上顶板201是用以顶撑上板模(图未示),且其内管20的管壁径向开设有呈等轴距排列的调整孔202;外管30的下段形成长管部301,而上段则形成调整部302,并可配合螺帽40的螺设,长管部301底端固接有下撑板304,而调整部302沿轴向开设一长条槽303,使得外管30可供内管20的置入,且藉由固定栓50的插置入外管30的长条槽303及内管20的调整孔202上,当旋动螺帽40时,将使螺帽40能往上顶撑固定栓50,以迫使内管20顺势往上顶持移动,以达到钢管支柱10的支载功能;以上所述的构造原理大致与以往的相同,在此不再作进一步的叙述;而现仅就本实用新型的特征部份加以特别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外管30的长管部301及调整部302为相同壁厚的管材料所制设成一体,且其中调整部302是配合内模且经辊轮(图未示)作辊压成型,而制成具有珠牙状(半圆弧状)的螺纹段。
本实用新型的外管30的调整部302因为经辊压成型,所以,调整部302所形成的螺牙具有一定的牙深,且因为外管30的上段经辊轮重力辊压后,其外管30的管壁材料因受压挤可延伸形成具有螺牙的上半部份,所以不会有以往用车制螺纹产生的浪费材料的情形,因此,当本实用新型的外管30上段欲辊压形成具有螺牙的调整部302时,其外管30上段的壁厚与下段的长管部301壁厚一样即可,也就是说调整部302与长管部301是采用相同壁厚的管材料一体制成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支柱,其是由内管及外管所组合而成;所述内管的顶端固接有一上顶板,且其内管壁径向开设有呈等轴距排列的调整孔;所述外管的下段形成长管部,而其上段则形成调整部,所述调整部受螺帽的螺设,所述长管部底端固接有一下撑板,而所述调整部沿轴向开设有长条槽,所述内管置入所述外管,且藉由固定栓插置入所述外管的长条槽及所述内管的调整孔上,因此,当旋动螺帽时,将使所述螺帽能往上顶撑所述固定栓,以迫使所述内管顺势往上顶持移动,以达到所述钢管支柱的支载功能;其主要特征是所述外管的长管部及调整部是由同一管体一体成型制作而成,且其中所述调整部是制成具有珠牙状的螺纹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支柱,其特征是所述外管的调整部所形成的螺纹段,其珠牙是形成半圆弧状。
专利摘要一种钢管支柱,由内管及外管组合而成;内管的顶端固接上顶板,其内管壁开设调整孔;外管的下段形成长管部、上段形成调整部,长管部及调整部是由同一管体制作且经辊压成型,调整部制成具有珠牙状的螺纹段,可配合螺帽的螺设,长管部底端固接下撑板,调整部开设有长条槽;内管置入外管时,藉由固定栓插入长条槽及调整孔上固定,在旋动螺帽时,将使螺帽顶撑固定栓,使内管往上顶持,达到钢管支柱的支载功能;其结构强度好,不易受负载脆断,可节省材料,降低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E04G25/08GK2155405SQ9321522
公开日1994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6日
发明者杨庆宇 申请人:杨庆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