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精整机电液比例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016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钢管精整机电液比例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加工领域,涉及液压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精整机电液比例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钢管精整机液压系统通过调整液压系统远程调压阀,调整系统压力来控制模具上行的距离。对同一种规格的钢管来说,压力越高,模具上行压制钢管时的距离越大,压力越小模具上行压制钢管时的距离越小。此种控制方式需要工人首先通过人为的去测量找出钢管需要精整矫圆段,其次不断调整系统压力,逐渐使钢管达到所要求的圆度。这种液压控制系统不仅对工人熟练程度要求较高,而且一根钢管的任意一段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然后逐次反复的进行精整矫圆,操作难度大,生产效率低,精度差,很难适应大规模生产,且目前使用的开关阀及逻辑阀组成的精整机液压控制系统,造成整机液压系统冲击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钢管精整机电液比例液压控制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钢管精整机电液比例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安装有双联叶片泵油泵电机组和柱塞泵油泵电机组,双联叶片泵油泵电机组分别与双联叶片泵小泵高压滤油器和双联叶片泵大泵高压滤油器连接,双联叶片泵大泵高压滤油器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A口、双联叶片泵大泵卸荷阀相连接,双联叶片泵大泵卸荷阀与冷却器连接后接至油箱,第二单向阀的B 口分别与比例换向阀的P 口、第一单向阀的B 口相接,第一单向阀的A 口分别与柱塞泵高压滤油器、柱塞泵卸荷阀相连接,柱塞泵卸荷阀接至油箱,柱塞泵高压滤油器与所述的柱塞泵油泵电机组相接后接至油箱;比例换向阀的P 口还与比例溢流阀的A 口相连接,比例换向阀的T 口接至油箱,比例换向阀的B 口分别与安全阀、两个快速缸的上腔相接,比例换向阀的A 口分别与柱塞缸进油阀的A 口、第三单向阀的A 口、背压阀的B 口相接;背压阀的A 口与单向阀的K 口相接,第三单向阀的B 口通过管路分别与两个快速缸的下腔相接,此管路中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柱塞缸进油阀的B 口通过管路接至柱塞缸的下腔,此管路中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柱塞缸进油阀的另一 B 口分别与卸荷阀的A 口和K 口相接,卸荷阀的B 口与低压直动式溢流阀相接;柱塞缸安装有充液阀,充液阀分别与减震喉、单向节流阀相接,减震喉与截止阀连接后通至油箱,单向节流阀与电磁阀的B 口相接,电磁阀的T 口接至油箱,电磁阀的P 口分两路,第一路与柱塞缸进油阀的K 口相接、第二路与蓄能器相接,蓄能器分别与蓄能器截止阀、蓄能器安全阀、第三压力传感器相接,压力传感器与压力表相接,蓄能器截止阀与单向阀相接,单向阀分别与双联叶片泵小泵高压滤油器、叶片泵小泵卸荷阀相接;叶片泵小泵卸荷阀接至油箱。
[0006]柱塞泵高压滤油器与第一单向阀的A 口连接管路中设有压力测试点Ml、双联叶片泵大泵高压滤油器与第二单向阀的A 口连接管路中设有压力测试点M2、双联叶片泵小泵高压滤油器与单向阀的连接管路中设有压力测试点M3;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的管路设有压力测试点MX1、比例换向阀的B 口与两个快速缸的上腔相接的管路中设有压力测试点MX3、及安装第二压力传感器的管路中设有压力测试点MX2。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采用大通径比例换向阀与两通插装阀分别与两个快速缸与柱塞缸相连,运动部件部分装有拉线式编码器实时检测运动部件的位置,反馈给数控系统,数控系统通过控制比例换向阀控制油液的流向及大小,最终控制运动部件的位置,最终达到精确定位的目的,此系统能够高精度重复定位,减少了人工操作,实现对钢管进行逐段的精整,达到提高钢管圆度的目的,精度高;系统压力的调整采用比例溢流阀,实现压力的无级调整,进一步减少了人工操作,使操作流程进一步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利用比例换向阀的线性特性,实现对运动部件的加速、减速运动及无级调速的功能,可减少系统的换向冲击、惯性冲击及卸荷时高压冲击,可实现机床的柔性控制。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图。
[0009]附图标记:1-柱塞泵卸荷阀;2_柱塞泵高压滤油器;3_柱塞泵油泵电机组;
[0010]4-第一单向阀;5_双联叶片泵大泵卸荷阀;6_冷却器;7_双联叶片泵大泵高压滤油器;8_第二单向阀;9_双联叶片泵油泵电机组;10_双联叶片泵小泵高压滤油器;11_叶片泵小泵卸荷阀;12_单向阀;13_蓄能器截止阀;14_蓄能器安全阀;15_第三压力传感器;16-压力表;17_比例溢流阀;18-蓄能器;19-背压阀;20_电磁阀;21_第三单向阀;22-单向节流阀;23_第一压力传感器;24-截止阀;25_减震喉;26-充液阀;27、30_快速缸;28_柱塞缸;29_活动横梁及精整模具;31_拉线式编码器;32_压力表;33_第二压力传感器;34_柱塞缸进油阀;35_卸荷阀;36_低压直动式溢流阀;37_安全阀;38_比例换向阀;39_压力表;40-油箱;M1、M2、M3、MX1、MX2、MX3均为压力测试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2]一种钢管精整机电液比例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安装有双联叶片泵油泵电机组和柱塞泵油泵电机组,双联叶片泵油泵电机组分别于双联叶片泵小泵高压滤油器和双联叶片泵大泵高压滤油器连接,双联叶片泵大泵高压滤油器分别与第二单向阀的A口、双联叶片泵大泵卸荷阀相连接,双联叶片泵大泵卸荷阀与冷却器连接后接至油箱,第二单向阀的B 口分别与比例换向阀的P 口、第一单向阀的B 口相接,第一单向阀的A 口分别于柱塞泵高压滤油器、柱塞泵卸荷阀相连接,柱塞泵卸荷阀接至油箱,柱塞泵高压滤油器与柱塞泵油泵电机组相接后接至油箱;比例换向阀的P 口还与比例溢流阀的A 口相连接,比例换向阀的T 口接至油箱,比例换向阀的B 口分别与安全阀、两个快速缸的上腔相接,比例换向阀的A 口分别与柱塞缸进油阀的A 口、第三单向阀的A 口、背压阀的B 口相接;背压阀的A口与单向阀的K 口相接,第三单向阀的B 口通过管路分别与两个快速缸的下腔相接,此管路中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柱塞缸进油阀的B 口通过管路接至柱塞缸的下腔,此管路中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柱塞缸进油阀的另一 B 口分别与卸荷阀的A 口和K 口相接,卸荷阀的B 口与低压直动式溢流阀相接;柱塞缸安装有充液阀,充液阀分别于减震喉、单向节流阀相接,减震喉与截止阀连接后通至油箱,单向节流阀与电磁阀的B 口相接,电磁阀的T 口接至油箱,电磁阀的P 口分两路,第一路与柱塞缸进油阀的K 口相接、第二路与蓄能器相接,蓄能器分别与蓄能器截止阀、蓄能器安全阀、第三压力传感器相接,第三压力传感器与压力表相接,蓄能器截止阀与单向阀相接,单向阀分别与双联叶片泵小泵高压滤油器、叶片泵小泵卸荷阀相接;叶片泵小泵卸荷阀接至油箱。柱塞泵高压滤油器与第一单向阀的A 口连接管路中、双联叶片泵大泵高压滤油器与第二单向阀的A 口连接管路中、双联叶片泵小泵高压滤油器与单向阀的连接管路中均设有压力测试点;安装第一压力传感器的管路、比例换向阀的B 口与两个快速缸的上腔相接的管路、及安装压力传感器的管路中均设有压力测试点。
[0013]完成钢管精整机精整模具的快上,工进、压制、保压、卸荷及返程。
[0014]快上:比例溢流阀1Y1、比例换向阀1Y3、电磁阀YV1、YV2得电,双联叶片泵油泵电机组9的叶片泵,柱塞泵油泵电机组3的柱塞泵打出的油液,经第二单向阀8与第一单向阀4的A 口进入B 口进入比例换向阀38的P 口和比例溢流阀17的A 口,由于此时比例溢流阀17处于关闭状态,所以比例溢流阀17的A 口与B 口不同,所以油液进入比例换向阀38的P口,此时由于比例换向阀处于换向位置,即P与A通,B与T通的状态,因此油液通过比例换向阀P 口进入比例换向阀A 口,比例换向阀A 口与阀21 A 口、阀19B 口相连,阀21开启,阀19处于关闭状态。油液通过第三单向阀21A 口进入第三单向阀21B 口,第三单向阀21B 口与两个快速缸27、30无杆腔相连,油液进入两个快速缸无杆腔,快速缸快速上行,快速缸带动柱塞缸28快速上行,充液阀26自吸打开,油箱40中大量的油液经截止阀24、减震喉25、充液阀26进入柱塞缸,快速缸上腔的油液经比例换向阀B 口回油箱,实现精整模具的快速上行。
[0015]工进:比例溢流阀IYl、比例换向阀1Y3、电磁阀YV1、YV2、YV4得电,柱塞缸进油阀34开启,双联叶片泵油泵电机组9带动的叶片泵,柱塞泵油泵电机组3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