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94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用板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板材,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新颖、方便嵌接成大面积以作为建筑物上的稳固又坚实的庇蓬或壁面、而具创新性与进步性的建筑用板材。
传统的附属于建筑物上用作遮风挡雨的雨庇、蓬架或类似蓬庇物,其基本结构大都是以金属杆焊接成金属支架、再在此金属支架上安装透明波纹板来组成;这种传统雨庇、蓬架在安装组合时,因为需要使用金属支架作为支架体,而金属支架需依照指定的形状焊接组合成形,故在安装与制造上非常不便。
装设透明波纹板于金属支架上时,传统方式是必需在透明波纹板上钻孔,再用紧固零件将透明波纹板跟金属支架连接起来,并且还需在适当位置设置排水槽等等设施,使得传统雨庇或蓬架的安装更形费时费事,且价格高昂;再者,这种由塑料为主体的蓬架具易燃性,非但不能隔热、抗热,遇高温时(例如火灾)也很容易变形损毁,甚至成为助燃物,因而不够安全。
一般建筑物的间隔墙,大都是使用水泥及砖块结构,这种水泥与砖块堆砌而成的建筑物壁面不但重量较重,且施工麻烦,需要较多的工人,工期长,更有施工时容易污染环境等等缺点;另一缺点是,使用作为室内间隔墙时,一旦施工完毕,其所间隔的空间即被固定住,不能再作机动调节,若此一间隔空间需要再作变化,则必需将已完工的墙面打掉重新规划、重新施工而非常不便,更不符合经济性。虽然业界也有采用金属骨架与石膏板片组成的轻型间隔墙来取代水泥与砖块的室内间隔,但是,在墙面的固定与整体稳定性、强固性方面,石膏板片所组成的轻型间隔墙即不够理想,而且这种轻型间隔墙的组件多而复杂,组装时需要专业技术工人,而不能达到DIY(Do It Yourself自已动手)作业。
为了改善上述传统缺点及不便,要求提供一种创新设计的建筑用板材,特别是指一种结构新颖、具有质轻、隔热抗热优点、可方便嵌接成大面积以作为建筑物上的稳固又坚实的庇蓬或壁面、而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建筑用板材。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板材,一种质轻、稳固又坚实的结构,能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的防火、抗热蓬蔽或墙面,组装简便,而具有进步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板材,它能通过将多块板材方便快速地嵌接成大面积板件,使其可应用于各种不同形态的雨庇、蓬架或屋顶、墙面,而极具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这种建筑用板材包括由一个凹侧架、一个凸侧架、多个C形架所组成的基架,在此基架外部铺设上面金属层、底面金属层与侧面金属层,在由外部的金属层围成的封闭空间内充填以PU充填物,其中凹侧架是一长条形的中空C形架体,由金属材料制成,C形开口端向内形成凹槽,在C形开口端背面的架体上等距地设有多个插接孔,用以插置各个横置的C形架;凸侧架是一长条形的中空凸形架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外侧端向外凸出形成凸缘,在凸缘背面的架体上对应于凹侧架上的各插接孔的位置上设有相同数量的插接孔,用以插置各个横置的C形架;由金属材料制成的C形架在两端分别插设在凹、凸侧架的插接孔内,并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使C形架跟两侧架一起构成建筑用板材的稳固的基架;上面金属层由金属板冲压成型,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侧架的上端面上;该上面金属层在其板面上以等距设置多个凸出于板面的纵向凸缘,每一凸缘在两侧分别设有向下斜的斜面,相邻凸缘之间设有多个纵向凹槽;底面金属层由金属板冲压成型,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侧架的底端面上;该底面金属层在其板面上以等距设置多个凹、凸相间的纵向槽纹;侧面金属层的外轮廓依据上面金属层与底面金属层的横截面轮廓以及凹、凸侧架的相应横截面轮廓裁切成型,恰可焊接固定在前后端面上,使各表面金属层包覆着基架,其内部形成纳置PU充填物的空间;藉此装置,在相邻的板材之间设置T形垫,令T形垫的上端平面覆盖在两块板材的外接合面上,而T形垫的垂直向下段则夹在凹、凸侧架的相应对接端面之间,即能将多件板材连续嵌接成大面积板件,快速组成建筑物上的庇、蓬面,或作为建筑物的屋顶、墙面。
以下将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组件与结构特征。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板材的透视图;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板材的各组成件;图3是两块板材与中间T形垫结合前的示意图;图4是两块板材通过T形垫装配结合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板材11,包括由一个凹侧架13、一个凸侧架14、多个C形架15所组成的基架,在此基架外部铺设上面金属层16、底面金属层17与侧面金属层18,在由外部的金属层围成的封闭空间内充填以PU充填物19。其中凹侧架13是一长条形的中空C形架体,由金属材料制成,C形开口端向内形成凹槽21,在C形开口端背面的架体上等距地设有多个插接孔20,用以插置各个横置的C形架15;凸侧架14是一长条形的中空凸形架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外侧端向外凸出形成凸缘22,在凸缘22背面的架体上对应于凹侧架13上的各插接孔20的位置上设有相同数量的插接孔(在图2中未示出),用以插置各个横置的C形架15;由金属材料制成的C形架15在两端分别插设在凹、凸侧架的插接孔20内,并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使C形架15跟两侧架13、14一起构成建筑用板材11的稳固的基架;上面金属层16由金属板冲压成型,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侧架13、14的上端面上;该上面金属层16在其板面上以等距设置多个凸出于板面的纵向凸缘24,每一凸缘24在两侧分别设有向下斜的斜面,相邻凸缘24之间设有多个纵向凹槽23;底面金属层17由金属板冲压成型,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侧架13、14的底端面上;该底面金属层17在其板面上以等距设置多个凹、凸相间的纵向槽纹25;侧面金属层18的外轮廓依据上面金属层16与底面金属层17的横截面轮廓以及凹、凸侧架的相应横截面轮廓裁切成型,恰可焊接固定在前后端面上,使各表面金属层包覆着基架,其内部形成纳置PU充填物19的空间。
如上所述的板材结构,组装完成后的整体如
图1所示,形成一质轻、稳固又坚实的结构体。具有凸缘24与凹槽23的表面,可提供优良的导水作用。由于内部空间充填有PU充填物,使板材具有抗热与隔热功能,并藉基架的支撑而使整体具有相当的强度;又由于两侧端分别设有凹槽21与凸缘22,因此毋须使用工具就能将多件板材运续嵌接成大面积板件。
如图3、4所示,板材连续嵌接时,相邻的板材之间可设置T形垫12,令T形垫12的上端平面覆盖在两块板材的外接合面上,而T形垫12的垂直向下段则夹在凹、凸侧架的相应对接端面之间,用作密封止漏,更能增进两者之间的嵌合紧密度;并因结合方便,而能使多块板材可快速组成建筑物上具防火、抗热功能的庇、蓬面,或作为建筑物的屋顶、墙面。
实际制造时,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可制成多组固定长度规格、如1米、1.5米、2米、3米,其横向则可按需要自行嵌接组装,板材的厚度也可制成多种规格,以分别应用于不同场合。
因此,如上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以基架与PU充填物、外部金属层所构成的建筑用板材,其整体结构实属创新,前所未见,能适用于多种不同用途,能改善旧式庇、蓬、屋顶或墙面的缺点,能简化制造与安装,确实是一种具有首创性与实用性的建筑用板材。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用板材,包括由一个凹侧架、一个凹侧架、多个C形架所组成的基架,在此基架外部铺设上面金属层、底面金属层与侧面金属层,在由外部的金属层围成的封闭空间内充填以PU充填物,其特征在于凹侧架是一长条形的中空C形架体,由金属材料制成,C形开口端向内形成凹槽,在C形开口端背面的架体上等距地设有多个插接孔,用以插置各个横置的C形架;凸侧架是一长条形的中空凸形架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外侧端向外凸出形成凸缘,在凸缘背面的架体上对应于凹侧架上的各插接孔的位置上设有相同数量的插接孔,用以插置各个横置的C形架;由金属材料制成的C形架在两端分别插设在凹、凸侧架的插接孔内,并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使C形架跟两侧架一起构成建筑用板材的稳固的基架;上面金属层由金属板冲压成型,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侧架的上端面上;该上面金属层在其板面上以等距设置多个凸出于板面的纵向凸缘,每一凸缘在两侧分别设有向下斜的斜面,相邻凸缘之间设有多个纵向凹槽;底面金属层由金属板冲压成型,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侧架的底端面上;该底面金属层在其板面上以等距设置多个凹、凸相间的纵向槽纹;侧面金属层的外轮廓依据上面金属层与底面金属层的横截面轮廓以及凹、凸侧架的相应横截面轮廓裁切成型,恰可焊接固定在前后端面上,使各表面金属层包覆着基架,其内部形成纳置PU充填物的空间;藉此装置,在相邻的板材之间设置T形垫,令T形垫的上端平面覆盖在两块板材的外接合面上,而T形垫的垂直向下段则夹在凹、凸侧架的相应对接端面之间,即能将多件板材连续嵌接成大面积板件,快速组成建筑物上的庇、蓬面,或作为建筑物的屋顶、墙面。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用板材,包括由凹、凸侧架与多个C形架组成的基架,在基架外部铺设金属层,在由金属层围成的封闭空间内充填以PU充填物,从而构成一种质轻、稳固又坚实的结构。由于两侧架分别具有凹槽与凸缘,使板材能够多块连续嵌接成大面积板件,两相邻板材之间在嵌接时嵌入T形垫,用作密封止漏,使多块板材可快速组合,形成建筑物上具防火、抗热功能的雨庇、屋顶、或墙面。
文档编号E04B1/02GK2218784SQ9422108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3日
发明者陈天文 申请人:陈天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