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外墙外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45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外墙外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保温建筑用板,尤其是房屋建筑外墙外部粘合的复合保温建筑用板。适用于住宅外墙、各类公共建筑外墙保温以及工业建筑外墙保温。
在需要冬季采暖的地区,现有房屋保温的方法除了使用采暖设备外,多对外墙采用加厚墙,如外墙多使用50—72cm厚度的粘土砖墙或混凝土墙,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外墙厚度大,侵占了有效使用面积,大量使用粘土会破坏耕地。除此之外,更加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粘土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保温效果差,在冬季,为了保持一定的室温,需要增加燃料消耗量并增设取暖设备。因此近来建筑业修筑房屋外墙的新思路是增加外墙11的热阻性能,减少冬季燃料消耗,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的贴于外墙外部的复合型外墙外保温板,与同等厚度的外墙11相比较,保温性能提高6倍以上。同时做到少破坏耕地,减少建筑面积,增加房屋有效使用面积。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1.一种轻型外墙外保温板,包括底层与面层,其特征在于由胶水泥砂浆层1、水、水泥与树脂粘胶剂层2、玻璃丝网格布层3、水、水泥与树脂胶粘剂混合层4、自熄型聚苯乙烯保温层5、水、水泥与树脂胶粘剂混合层6、玻璃丝网格布层7水、水泥与树脂胶粘剂层8、胶水泥砂浆层9、依次叠合形成9层结构的复合板。水、水泥与树脂胶粘剂混合层2、4、6、8为水与树脂胶粘剂按1∶1重量比组份配合的混合层。胶水泥砂浆层1、9为水泥水砂重量比为1∶1.5和树脂胶粘剂与水比为1∶1,搅拌形成的水泥砂浆层。玻璃丝网格布层3、7为抗碱玻璃丝网格布。自熄型聚苯乙烯保温层5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本实用新型利用一般工业材料,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结构简单,施工简易。且热阻值高,根据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按照GB10294-88标准检测,400×400×38mm板的热阻值为0.805m2K/N,用该板与24CM粘土砖墙或20CM钢筋混凝土墙复合时,(不计空气间层)复合墙体的热阻分别为1.10和0.920m2·K/W,均超过62CM的粘土砖墙,且物理力学性能全部满足标准要求。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使用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3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图2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图2C截面示意图。
图6实施例面层示意图。
图7实施例底层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实施例。
参见
图1—7本实用新型为九层材料,经过10吨压力机高压在模型中压制成型复合板,面层即胶水泥砂浆层1为高强胶水泥砂浆,其表面具有平整饰面装修的效果。
在实施例中,成型轻型外墙外保温板的尺寸为395×395毫米,厚度40毫米,重量2.3公斤,与粘土墙或混凝土墙11粘结的工艺与墙面外粘结白瓷砖相同,在每一块外墙外保温板的四周都用1∶1水泥砂浆勾缝14。在施工中,对于特殊尺寸要求的异形板,可以用云石机切割。图3、4显示了外保温板的转角度处为45°拼缝连接10。C—C截面是建筑物窗户处的剖视图。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外保温板13与窗台15的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在夏季也是隔热墙,只要窗户密闭,同样可以阻隔外部暑气进入室内,如打开窗户,室内可以保持良好的通风。
实施例参见图6—7,面层的四个侧边向外倾斜,中为水泥砂浆勾缝14底层的底面留2mm凹槽12以便填满粘结剂并与外墙结合紧密。
权利要求1.一种轻型外墙外保温板,包括底层与面层,其特征在于由胶水泥砂浆层(1)、水、水泥与树脂粘胶剂层(2)、玻璃丝网格布层(3)、水、水泥与树脂胶粘剂混合层(4)、自熄型聚苯乙烯保温层(5)、水、水泥与树脂胶粘剂混合层(6)、玻璃丝网格布层(7)水、水泥与树脂胶粘剂层(8)、胶水泥砂浆层(9)、依次叠合形成9层结构的复合板。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外墙外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水水泥与树脂胶粘剂混合层(2)、(4)、(6)、(8)为水与树脂胶粘剂按1∶1重量比组份配合的混合层。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外墙外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胶水泥砂浆层(1)、(9)为水泥水砂重量比为1∶1.5和树脂胶粘剂与水重量比为1∶1,搅拌形成的胶水泥砂浆层。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外墙外保温板,其特征在于玻璃丝网格布层(3)、(7)为抗碱玻璃丝网格布。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外墙外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自熄型聚苯乙烯保温层(5)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专利摘要一种外墙外保温板,由胶水泥砂浆层,水、水泥与胶粘剂混合层,玻璃丝网格布层、水、水泥与胶粘剂混合层,自熄型聚苯乙烯保温层,水、水泥与树脂胶粘剂层,玻璃丝网格布层、水、水泥与树脂胶粘剂层、胶水泥砂浆层依次叠合形成的9层结构复合板,热阻值高,保温性能好,大幅度减少外墙厚度。房间有效利用面积增大,结构简单,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E04B1/76GK2226094SQ9521243
公开日1996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7日
发明者杨书文, 辛振华 申请人:北京市大兴振华冷藏保温配件厂, 杨书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