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254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受力钢筋与模板之间的定位夹具。
目前,土木、水利工程建设所采用的结构绝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时,为了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确保钢筋骨架外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施工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受力钢筋与模板之间垫放水泥砂浆垫块或混凝土垫块,一种是焊接钢筋架。然而,第一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在实际施工时,水泥砂浆垫块或混凝土垫块常常经不住施工振动,易挤碎或移位,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的精度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会产生露筋等影响结构寿命的后果;第二种方法虽然比较可靠,但费工费料,增加了工程成本和施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钢筋定位夹具,它能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定位稳固可靠,也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的精度得到保证,且施工简单、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它是由带开口的并通过开口能将钢筋嵌入的夹环,夹环外设有符合结构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的辐肋,辐肋顶端设有外环,外环上设有经得住施工振动和挤压依旧牢固支承在模板上的支撑组成。当绑扎钢筋骨架时,在钢筋上相隔一定间距处套上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然后组装好模板,即可保证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定位稳固可靠,而且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的精度也得到了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在塑料厂批量生产。
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夹具不光可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缺陷,而且施工十分方便,只要在钢筋上相隔一定间距处套上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然后组装好模板,就能确保所浇筑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施工精度及受力钢筋不移位。
3.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不但可以将辐肋到支撑的总长度设计成50mm、35mm、25mm和15mm等以符合基础、梁、柱、楼板、悬挑板、抗震剪力墙等的不同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而且其形状也可按上述不同构件类型和不同部位的需要,将幅肋制成围绕夹环360度、180度、90度、45度等。在墙、板结构中,也可采用将两个夹具成对使用,用连杆连为一体,既可保证保护层厚度,又可保证墙、板厚度和墙、板内钢筋网片的间距。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车轮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花瓣形结构示意图图3.为辐肋围绕夹环呈180度水车轮形结构示意图图4.为辐肋围绕夹环呈180度花瓣形结构示意图图5.为辐肋围绕夹环呈90度水车轮形结构示意图图6.为辐肋围绕夹环呈90度花瓣形结构示意图图7.为辐肋围绕夹环呈45度水车轮形结构示意图图8.为辐肋围绕夹环呈45度花瓣形结构示意图图9.为将本实用新型用于梁、柱构件中钢筋的定位示意图图10.为将本实用新型用于楼板和悬挑内钢筋的定位示意图图11.为将本实用新型用于混凝土墙体内钢筋的定位示意图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5由夹环1、辐肋2、外环3、支撑4组成。
先根据工程建设所用的钢筋混凝土的受力钢筋的直径大小确定带开口的夹环1的内径,可以将若干相邻直径,如14mm和16mm的钢筋组成一组,共用内径同一规格的夹环1。然后分别按钢筋混凝土基础梁、柱、楼板、悬挑或墙等不同构件类型、用途及刚度之需将夹环1外的辐肋2设计成与夹环1呈360度、180度、90度、45度和符合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35mm、25mm和15mm要求的辐肋2,辐肋2的顶端设有外环3,外环3上还设有能抵抗钢筋受到振动和挤压仍能将定位夹具5支承在模板13上的支撑4。
实施例2将本实用新型5用于由梁或柱的纵向受力钢筋6、梁或柱内的箍筋7组成的钢筋混凝土梁或柱上时,先按照受力钢筋6的直径大小确定夹环1内径,然后按梁或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要求和受力性能要求制得与夹环1呈360度的辐肋2,辐肋2外设有呈花瓣形或水车轮形的支撑4组成本实用新型5。只要在梁的底角部和顶角部或柱的四角的四根纵向受力钢筋6上,边绑扎梁或柱的箍筋7,边按3米左右间距套上本实用新型的夹具5,即可保证梁或柱的混凝土受力的纵向受力钢筋6在模板13内的位置,也能保证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辐肋2也可以采用180度或90度。
实施例3将本实用新型5用于钢筋混凝土楼板或悬挑时,楼板或悬挑中往往布置有受力主筋8和分布钢筋9。可先按照板内受力主筋8的直径大小确定夹环1内径,然后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5mm要求和单向板、双向板的力学性能,在夹环1外制得与夹环1呈180度、90度或45度的辐肋2,在辐肋2外设有外环3和支撑4。在绑扎单向楼板钢筋骨架时,按1-3米间距在受力主筋8上套上本实用新型5,在绑扎双向楼板钢筋骨架时,在下层的板内受力主筋8上,按1-3米间距套上本实用新型5,在绑扎悬挑板钢筋骨架时,由于钢筋混凝土悬挑板受力钢筋8的端部一般多设置直勾,可保证板的有效高度,但由于钢筋自重等因素,当悬挑较大时,钢筋的绕曲变形会使板的有效高度减小,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结构安全,因此按1-3米间距在板内受力主筋8上,套上本实用新型5,即可保证悬挑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
实施例4由墙板内水平分布钢筋10和墙板内竖向分布钢筋11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墙板中的应用,先按钢筋直径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确定夹环1、辐肋2的形状和大小。只要在墙板内水平分布钢筋10上每隔0.6-2米布置对称的本实用新型定位夹具5,并且用连杆12将两个定位夹具5相连接,就能有效地保证墙保护层厚度15mm要求,同时又能保证墙内钢筋网片的间距。
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定位夹具,其特征是由带开口的并通过开口能将钢筋嵌入的夹环(1)、夹环(1)外设有辐肋(2)、辐肋(2)顶端设有外环(3)、外环(3)上设有支撑(4)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定位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辐肋(2)与夹环(1)可按需设计成360度、180度、90度、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定位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4)可以是花瓣形的,也可以是水车形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受力钢筋与模板之间的定位夹具。由带开口的夹环、夹环外的辐肋、辐肋顶端的外环及外环上的支撑组成。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施工方便,只要在钢筋上相隔一定间距处套上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然后组装好模板,就能确保所浇筑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施工精度及受力钢筋不移位。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基础、梁、柱、楼板、悬挑板、抗震剪力墙等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文档编号E04C5/16GK2362937SQ9822458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16日
发明者张建荣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