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用自然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71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屋顶用自然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通风装置,尤指一种屋顶用自然通风装置。
由于环保的抗争,造成电力开发速度缓慢,使往后电力的使用会日益匮乏,而有限电的困扰,所以房屋、厂房使用冷气空调或电扇做为排气降温设备,除有停电的问题外,亦因空间过于广大,会有不合经济及速度缓慢的缺失,乃有再加改良设计的必要。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积十几年从事通风装置设备制作、设计的经验,悉心研究,竭尽心智,针对以上的缺失,寻求改良的方法,并经过多次的实验试做,而终于创作设计出此一屋顶用自然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对屋内、厂房等处的排气降温效果不佳与不经济的缺失而加以改良设计,进而提供一种屋顶用自然通风装置,使无需耗费任何能源即可经济实用地实现房屋内的排气降温。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屋顶用自然通风装置,乃于屋顶的顶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通孔侧缘并向上翻折形成有挡缘,而于通孔上以框架罩盖锁固有一上方开有通风口的中空罩壳加以罩覆,罩壳中于通孔相对位置处的上方,则以梁架支撑有斜向的遮雨导水蓬,遮雨导水蓬与罩壳间并留有通气孔道,以使室内的空气可利用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经屋顶的通孔与罩壳内的通气孔道,由罩壳上方的通风口排出至室外,使无需使用能源,即可自然促使室内热气排至室外,而降低室内的温度,达到空气流通并节约能源的经济实用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有益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1……罩壳2……遮雨导水蓬3……屋顶4……通孔5……挡缘6……框架7……通风口 8……梁架10……通气孔道请配合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罩壳1及遮雨导水蓬2所组合组成;其是于屋顶3的顶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4,通孔4侧缘并向上翻折形成有挡缘5,而于通孔4上以框架6罩盖锁固有一上方开有通风口7的中空罩壳1加以罩覆,罩壳1中于通孔4相对位置处的上方,则以梁架8支撑有斜向的遮雨导水蓬2,遮雨导水蓬2与罩壳1间并留有通气孔道10,以使空气得以流通。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以使室内的热空气上升集聚流往屋顶3的顶端,而经由通孔4与罩壳1内的通气孔道10,由罩壳1上方的通风口7排出至室外,而清凉空气则由门窗流入加以补充,使无需使用能源,即可自然促使室内热气排放至室外,而达降低室内温度与增进空气流通的效用;当雨天下雨时,雨水虽会经由通风口7落入罩壳1内,但为遮雨导水蓬2所阻拦,不会经由屋顶3的通孔4掉落至屋内,而遮雨导水蓬2阻拦的雨水,顺着斜面流落至屋顶3通孔4的外侧,由于挡缘5的阻隔,雨水会经由框架6促使罩壳1与屋顶3间产生的间隙,而顺着屋顶3向侧方滴落至地面,所以亦可达到防止雨水滴入的目的,而具节约能源的经济功能。
权利要求一种屋顶用自然通风装置,其特征是于屋顶的顶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通孔侧缘并向上翻折形成有挡缘,而于通孔上以框架罩盖锁固有一上方开有通风口的中空罩壳加以罩覆,罩壳中于通孔相对位置处的上方,则以梁架支撑有斜向的遮雨导水蓬,遮雨导水蓬与罩壳间并留有通气孔道。
专利摘要一种屋顶用自然通风装置,是于屋顶的顶端开设有与屋外连通的通孔,通孔侧缘并向上翻折形成有挡缘,于通孔上以框架罩盖锁固有一上方开有通风口的中空罩壳加以罩覆,罩壳中于通孔相对位置处的上方,以梁架支撑有斜向的遮雨导水蓬,遮雨导水蓬与罩壳间并留有通气孔道,室内空气可利用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经通气孔道由罩壳上方的通风口排出至室外,无需使用电力即可自然促使室内热气排放至室外,降低室内的温度及加强空气流通,具有节约能源的经济实用效益。
文档编号E04D13/00GK2367669SQ9920462
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10日
发明者陶静文 申请人:陶静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