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防雨百叶的通风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3988阅读:1412来源:国知局
设有防雨百叶的通风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的通风技术,具体是一种设有防雨百叶的通风井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地下室的风机房中通常设有用于通风换气的通风井。为了采风或排风,通风井在高于室外地坪一定高度的位置设有通风口。为了防止雨水由暴露在室外的通风口进入通风井,需要在通风口处安装防雨百叶,如图1所示,防雨百叶200设置在通风口 100上,使得通风口 100同时兼具通风换气和防雨功能,但是这样的结构设置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3]第一、仍有部分雨水能穿过通风井进入风机房,影响风机房内设备的使用寿命。虽然通风口中设有防雨百叶,但百叶毕竟不是完全封闭的隔板,因此,即便设置百叶的叶片较多,也会有少量雨水穿过百叶进入风机房,尤其在风大雨急的恶劣天气情况(例如台风)下,进入风机房的雨水更多。由于风机房内多为电气设备及金属材料的器件,而雨水的进入会导致风机房内的湿度增加,这无疑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也可能造成金属材料的腐蚀生锈,从而缩短风机房内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4]第二、防雨百叶的结构本身导致通风口的防雨能力与通风能力相互制约。当通风井对防雨要求较高时,防雨百叶的叶片设置较为密集,此时,防雨百叶对通风口的自然风有较大阻力,影响通风量。当通风井对通风量要求较高时,防雨百叶的叶片密度设置较为稀疏,此时,防雨百叶的防雨能力降低。由于防雨百叶的通风系数通常为0.5-0.6,因此无论怎样设计防雨百叶的叶片,其对通风口处的通风情况均有较大阻力,使得通风量减少。
[0005]第三、通风井的通风口大小在建筑施工完成后即已确定,即便后续发现由于防雨百叶的结构不符合设计要求而导致通风量减少,也无法更改通风口的大小,若重新施工设计通风口则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并不可行。
[0006]综上所述,目前在通风口中安装防雨百叶的设计并不合理,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雨百叶的通风井结构,既具有良好的防雨效果,又能保证足够的通风量。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提供一种设有防雨百叶的通风井结构,所述通风井结构包括通风井,所述通风井下部设于地下室风机房顶面的下方并连通于地下室风机房,所述通风井上部凸出于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向上设置,所述通风井的上部由若干侧壁和一顶板围合而成,至少其中一侧壁上设有连通于外部环境的通风口;所述通风井结构还包括围合在所述通风口外部的防护墙体,所述防护墙体上设有防雨百叶,所述防雨百叶与所述通风口位置相对,且所述防雨百叶的面积大于对应的所述通风口面积。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墙体包括若干防护侧墙、一防护顶板和一防护底板,所述防护侧墙、所述防护顶板和所述防护底板围合形成一集水腔体,其中一所述防护侧墙与设有所述通风口的侧壁共用同一面墙体。
[0011 ]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的上方设有室外地坪层,所述通风口的下侧边高于所述室外地坪层的表面至少1000mm。
[0012]可选地,所述防护侧墙的下端固接于所述防护底板,所述防护底板设置在所述室外地坪层的表面上方。
[0013]可选地,所述防护侧墙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为所述防护底板,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与所述防护底板共用同一面层。
[0014]可选地,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上方设有室外地坪层,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朝向开有所述通风口的通风井侧壁方向的一侧向上凸出形成一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面与所述室外地坪层的表面在同一高度,所述凸台的侧面紧贴于所述室外地坪层的侧边,所述防护侧墙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凸台的顶面,所述凸台的顶面为所述防护底板,所述凸台的顶面与所述防护底板共用同一面层。
[0015]进一步可选地,设有所述通风口的侧壁的下端与所述凸台的顶面为一体化结构,且该侧壁穿过所述凸台的顶面向下延伸至地下室风机房的墙体中,所述凸台的顶面、所述凸台的侧面和设有所述通风口的侧壁围合形成一连通于地下室风机房的空腔。
[0016]进一步可选地,设有所述通风口的侧壁的下端与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为一体化结构,且该侧壁穿过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向下延伸至地下室风机房的墙体中,所述凸台的顶面、所述凸台的侧面、所述地下室风机房顶面和设有所述通风口的侧壁围合形成一密闭的空腔。
[0017]进一步地,设有所述通风口的侧壁与同该侧壁位置相对的所述防护侧墙之间的距离为400-700mm。
[0018]优选地,设有所述通风口的侧壁与同该侧壁位置相对的所述防护侧墙之间的距离为600mmo
[0019]进一步地,所述防雨百叶的面积为S1,所述通风口的开口面积为S2,S12 1.5XS2。
[0020]优选地,S1= 2XS2。
[0021]进一步地,与所述通风口位置相对的所述防护侧墙全部设置为防雨百叶。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底板的上方设有找坡层。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0023]第一、避免雨水进入通风井。本发明将通风井的通风口与防雨百叶分开设置,在防雨百叶与通风口之间设置用于存积雨水的集水腔体。即便在风大雨急的天气里,雨水只能穿过防雨百叶,落入集水腔体,不会进入通风井,更不会进入地下室风机房,从而避免对风机房内电气设备或金属器件造成影响。
[0024]第二、具有防雨功能的同时,保证进入通风井的通风量。在本发明中,由于防雨百叶独立于通风口设置,因此,即便防雨百叶的通风量有一定折损,但可以通过扩大防雨百叶的面积,增大防雨百叶的总通风量,进而满足通风口的通风量,保证通风井对通风量的要求。
[0025]第三、施工方便。本发明无需在已施工完成的通风口处进行防雨改造,只需在通风口外部另设防雨百叶及其相关结构即可,因此,省去了拆建原通风井的工程,施工更为方便。
[0026]第四、便于排水。本发明中,通过将防雨百叶的下端与防护底板固定连接,并在防护底板上方设置找坡层,使得集水腔体的排水变得十分容易。从找坡层中导出的雨水可直接通过防雨百叶的叶片间隙流出,而无需另设排水装置。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现有技术中设有防雨百叶的通风井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2是实施例二设有防雨百叶的通风井结构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中B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4是图2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未示出找坡层和室外地坪层)。
[0031]图5是图2中B部分结构的实现方式之一。
[0032]图6是图2中B部分结构的实现方式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用于说明各部件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特别限定各部件或组成部分的具体安装方位。
[0034]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5]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或组成部分,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部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