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坠器,具体地,涉及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
【背景技术】
[0002]升降梯脚手架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一种高层建筑外防护脚手架,自带升降动力,可沿建筑结构外慢速爬升或下,升降梯脚手架在提升、下降和使用过程中,要求设置防下坠落的安全构件。目前大部分升降梯脚手架设置了防坠落装置用于架体坠落时的紧急制动,这些防坠落装置均具有一定缺陷,如公开号203924665U中公布的名称为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重力摆块防坠落附墙支座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中摆块为分体结构,由防坠摆块和触发摆块结合而成,由于建筑工地工作环境恶劣,如触发摆块被卡或锈蚀不能复位将失去防坠功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
[0004]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所述的升降梯包括两根升降梯竖杆与多根升降梯横档,所述的防坠器固定在建筑物的外立面上,所述的防坠器可上下往复的套设在升降梯竖杆上,升降梯竖杆可在防坠器中上下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坠器包括支架盒、限位轮组、摆块,所述的限位轮组与摆块均设置在支架盒内,所述的限位轮组包括四组,每组限位轮组均包括前侧限位轮、后侧限位轮,所述的前侧限位轮与后侧限位轮对称设置在升降梯竖杆的两侧,所述的摆块设在四组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中间。
[0005]所述限位轮组包括左上限位轮组、左下限位轮组、右上限位轮组及右下限位轮组,所述的左上限位轮组与左下限位轮组分别设在防坠器左侧升降梯竖杆上,所述的左上限位轮组设在左下限位轮组正上方,所述的右上限位轮组与右下限位轮组分别设在防坠器右侧升降梯竖杆上,所述的右上限位轮组设在右下限位轮组正上方。
[0006]所述的摆块设在左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左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右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及右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中间。
[0007]所述的左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与右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同轴设置,所述的左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与右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同轴设置。
[0008]所述摆块的摆块轴设置在左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轴与左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轴中间。
[0009]所述摆块的前端重量大于后端重量,所述的摆块前端与后端的上表面均设有一个平面。
[0010]所述支架盒前侧面上半部设有挡板,所述摆块水平防坠时,摆块前端的水平面卡在挡板下方,摆块后端的平面卡在升降梯横档下方。
[0011]所述的限位轮组还包括第五限位轮组,该第五限位轮组设在支架盒上方,且轴线与其他四组限位轮组垂直。
[0012]所述摆块的轴孔内设有多条存油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摆块为一体结构,不易发生断裂等情况,且能适应建筑工地工作环境的恶劣,不会发生被卡或锈蚀不能复位的情况,防坠功能完善。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向上运动示意图之一;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向上运动示意图之二 ;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向上运动示意图之三;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向下运动示意图之一;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向下运动示意图之二 ;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向下运动示意图之三;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水平防坠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I为升降梯竖杆;
[0025]2为升降梯横档;
[0026]3为限位轮组;
[0027]4为限位轮轴;
[0028]5为挡板;
[0029]6为摆块轴;
[0030]7为摆块;
[0031]8为支架盒;
[0032]9为第五限位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4]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升降梯包括两根升降梯竖杆I与多根升降梯横档2,升降梯二竖杆插入防坠器的五组限位轮中,可作上下慢速往复运动,防坠器包括支架盒8、限位轮组3、摆块7,限位轮组3与摆块7均设置在支架盒8内,限位轮组3包括四组,每组限位轮组均包括前上侧限位轮组、后上侧限位轮组,前下侧限位轮组与后下侧限位轮组,设置在升降梯竖杆I的两侧;另外还包括第五限位轮组9,该限位轮组的轴线与支架盒内四组限位轮组的轴线成90度角,限制升降梯竖杆I的另一侧面的摆动。
[0035]摆块7设在四组限位轮组3的前侧限位轮的中心位置。
[0036]限位轮组3整体呈长方体设置,包括位于左上角的左上限位轮组、左下角的左下限位轮组、右上角的右上限位轮组及右下角的右下限位轮组,左上限位轮组与左下限位轮组分别设在防坠器左侧升降梯竖杆上,左上限位轮组设在左下限位轮组正上方,右上限位轮组与右下限位轮组分别设在防坠器右侧升降梯竖杆上,右上限位轮组设在右下限位轮组正上方。
[0037]摆块7设在左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左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右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及右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中间。左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与右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同轴设置,左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与右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同轴设置。摆块7的摆块轴6设置在左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轴4与左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轴中间,三根轴处于同一平面。
[0038]摆块7为一个呈Y字形块状物体,前下端重量大于后上端重量,摆块7前端与后端的上表面均设有一个平面,且前端的平面与后端的水平面处于同一平面。支架盒8前侧面上半部设有挡板5,用来在摆块实施防坠功能时限定摆块的位置。
[0039]如图2-4所示,防坠器相对于升降梯向下缓慢运动,摆块7为自由状态位置,靠自重复位。
[0040]如图5-7所示,防坠器相对于升降梯向上缓慢运动,摆块7为自由状态位置,靠自重复位。
[0041]如图8所示,升降梯相对于防坠器向下坠落,摆块7前端的平面卡在挡板5下方,摆块7后端的平面卡在升降梯横档2下方。
[0042]摆块7的轴孔内设有多条存油槽,安装时涂润滑脂,油槽内油脂可起到摆块与摆块轴的良好润滑.再因为摆块孔与摆块轴6的接触面积减小,孔与轴的摩擦力也减小,所以摆块复位可靠性更高。
[00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主权项】
1.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所述的升降梯包括两根升降梯竖杆与多根升降梯横档,所述的防坠器可上下往复的套设在升降梯竖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坠器包括支架盒、限位轮组、摆块,所述的限位轮组与摆块均设置在支架盒内,所述的限位轮组包括四组,每组限位轮组均包括前侧限位轮、后侧限位轮,所述的前侧限位轮与后侧限位轮对称设置在升降梯竖杆的两侧,所述的摆块设在四组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轮组包括左上限位轮组、左下限位轮组、右上限位轮组及右下限位轮组,所述的左上限位轮组与左下限位轮组分别设在防坠器左侧升降梯竖杆上,所述的左上限位轮组设在左下限位轮组正上方,所述的右上限位轮组与右下限位轮组分别设在防坠器右侧升降梯竖杆上,所述的右上限位轮组设在右下限位轮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块设在左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左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右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及右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与右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同轴设置,所述的左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与右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块的摆块轴设置在左上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轴与左下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轴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块的前端重量大于后端重量,所述的摆块前端与后端的上表面均设有一个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盒前侧面上半部设有挡板,所述摆块水平防坠时,摆块前端的水平面卡在挡板下方,摆块后端的平面卡在升降梯横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轮组还包括第五限位轮组,该第五限位轮组设在支架盒上方,且轴线与其他四组限位轮组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块的轴孔内设有多条存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升降梯的差速防坠器,所述的升降梯包括两根升降梯竖杆与多根升降梯横档,所述的防坠器可上下往复的套设在升降梯竖杆上,所述的防坠器包括支架盒、限位轮组、摆块,所述的限位轮组与摆块均设置在支架盒内,所述的限位轮组包括四组,每组限位轮组均包括前侧限位轮、后侧限位轮,所述的前侧限位轮与后侧限位轮对称设置在升降梯竖杆的两侧,所述的摆块设在四组限位轮组的前侧限位轮中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摆块为一体结构,不易发生断裂等情况,且能适应建筑工地工作环境的恶劣,不会发生被卡或锈蚀不能复位的情况,防坠功能完善。
【IPC分类】E04G3-32
【公开号】CN204418631
【申请号】CN201520042455
【发明人】葛永良
【申请人】杭州恒力机械厂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