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7819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4]所述第一移动屋盖11、第二移动屋盖12、屋体4、固定屋盖3的非透明区域、第一伸缩平台51、第二伸缩平台52和第三伸缩平台53均采用若干板块拼装组成,根据现场空间实际情况,若干板块采用扣合的方式任意组合连接,拼装成大小合适的生态屋,并且建成后可拆除并进行二次组装,大大解决了传统房屋在建设过程中,物料运输量大,室内外空间变化和组合不灵活,建成后不便于拆装和移动的问题。所述板块可采用木材,也可采用合成材料等其他材料。所述板块与生态屋内部之间设置有防水层。
[0025]所述支撑部件7采用高度可调节支架,根据现场地形,选择合适数量安装于屋体4底部。如图3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设有支撑部件的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的结构示意图。在现场地形不平时,逐个调整每个支架的高度,使之与其所处位置水平面高度相适应,从而架空生态屋,保证生态屋平稳安装;现场地形平稳的情况则不需要安装支撑部件7。
[0026]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第二驱动机构22均包括滑轨、嵌入滑轨内的滑块、以及驱动滑块在滑轨内移位的电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中,滑轨连接屋体4,滑块连接移动屋盖,电机工作带动滑块在滑轨内移动,进而带动移动屋盖向屋体4两侧水平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2中,滑轨连接屋体4,滑块连接伸缩平台,电机工作带动滑块在滑轨内移动,进而带动伸缩平台从屋体4底部伸出,向屋体4两侧及正面水平移动。
[0027]正常情况下,第一移动屋盖11和第二移动屋盖12完全覆盖于固定屋盖3上,完全遮挡固定屋盖3的透明区域31,第一伸缩平台51、第二伸缩平台52、第三伸缩平台53嵌入屋体4下方。当使用者需要透明屋顶时,可以通过电动方式启动第一驱动机构21和第二驱动机构22,第一驱动机构21带动移动屋盖11和移动屋盖12分别向屋体4两侧反方向水平移动,从而部分或完全露出固定屋盖3的透明区域31;同时,第二驱动机构22带动第一伸缩平台51、第二伸缩平台52、第三伸缩平台53从屋体4底部伸出,向屋体4两侧及正面水平移动。从而获得透明屋顶,实现在室内休息时可以享受白天的阳光及夜晚的星空。当使用者不再需要透明屋顶时,控制驱动机构电机反向旋转,移动屋盖和伸缩平台复位。当2块移动屋盖发生移动、部分屋盖从屋体伸出时,其伸出部分形成有顶半室外休闲空间。
[0028]实施例二
[0029]请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设有1块移动屋盖的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的结构示意图。
[0030]本实施例中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设有1块移动屋盖和1块伸缩平台,其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动作为单块的移动屋盖向屋体的一侧水平移动,同时单块的伸缩平台从屋体底部移出。
[003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伸缩平台数量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
[003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手动控制。
[003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带有透明区域的固定屋盖与可移动的移动屋盖相结合,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移动移动屋盖,部分或完全露出固定屋盖的透明区域,获得透明屋顶,保证人们在室内休息时可以享受白天的阳光及夜晚的星空;也可以选择不移动移动屋盖,获得传统的全覆盖屋顶,保证一个完全不受打扰的封闭环境。同时,环保节能设备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电力输入需求和废物废水产生量;伸缩平台的增加,完善了生态屋的性能,并与移动屋盖相互组合,增强了生态屋空间变化的多样性;根据现场地形选择性安装的支撑和拉接固件,提高了生态屋安装、移动的灵活性。
[0034]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主权项】
1.一种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屋体、固定屋盖和移动屋盖,所述固定屋盖与屋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屋盖设有透明区域,所述移动屋盖安装于屋体顶部且设于固定屋盖上方,所述固定屋盖与移动屋盖之间形成保温隔热空气间层,所述屋体上安装有控制移动屋盖水平移位的第一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个高度可调节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数量安装于屋体底部,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屋体和/或移动屋盖上的环保设备,所述环保设备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处理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屋体上的伸缩平台,所述屋体上还安装有控制伸缩平台嵌入屋体下方或延伸至屋体一侧的第二驱动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包括滑轨、嵌入滑轨内的滑块、以及驱动滑块在滑轨内移位的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屋盖的数量为1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屋盖最大移动距离为固定屋盖透明区域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屋盖的数量为2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其特征在于,所述2块移动屋盖最大移动距离之和为固定屋盖透明区域的长度。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移动屋盖及固定屋盖的非透明区域均采用若干板块拼装组成,板块与生态屋内部之间设置有防水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构件可移动式全景观生态屋,包括屋体、固定屋盖和移动屋盖,所述固定屋盖与屋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屋盖设有透明区域,所述移动屋盖安装于屋体顶部且设于固定屋盖上方,所述屋体上安装有控制移动屋盖水平移位的第一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透明区域的固定屋盖与可移动的移动屋盖相结合,既可以获得不受打扰的封闭环境,又可以在室内享受白天的阳光及夜晚的星空。同时,环保节能设备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电力输入需求和废物废水产生量;伸缩平台的增加,完善了生态屋的性能,并与移动屋盖相互组合,增强了生态屋空间变化的多样性;根据现场地形选择性安装的支撑和拉接固件,提高了生态屋安装、移动的灵活性。
【IPC分类】E04B1/76, E04B1/343, E04B1/64, E04B7/16
【公开号】CN205088789
【申请号】CN201520902908
【发明人】杨振之, 赵洪宇
【申请人】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