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965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尤其涉及智能锁具。
现有机械锁具由锁壳、执手、锁舌、风扣、拨叉等组成,其不足之处是一锁一匙,使人们要带大串锁匙,颇感不便,现有的智能锁主要包括锁壳、锁舌、执手、电子组件、电源、克服了一锁一匙的缺点,但作为执行机构的离合器与执手装置在外门板上成一体,同装在内门板上的锁体分离为两体,易被破坏、不安全、锁的结构较为复杂,此外离合器执行开启功能期间,其继电器线圈需持续通电,而且吸合离合器需较大功率,因此耗电较大,为控制通电时间,只得把锁做成这样当锁打开后,须几秒钟内推开门,否则即断电,门自动重锁,这于使用者很不方便,尤其对脑手反应不敏捷者更感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锁开启后,任意时间内推开门不会因断电重锁,继电器也装置在内门板的锁体中,两者合为一体的耗电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安性能好的智能锁。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而达到。
本改进的智能锁,由大锁舌、执手、执行构件、电子线路、电源、脱扣连杆、执手连杆、联接扣、锁扣、保险扣、小锁舌、锁壳组成,执行构件是脱扣继电器,装置在锁壳内,联接扣有立轴,立轴嵌靠脱扣连杆的缺口并穿过置于脱扣连杆上的大锁舌的小孔槽,脱扣继电器的线圈连接电子线路的信号输出,其衔铁的扣边与脱扣连杆的扣点可相扣或相脱离,脱扣连杆一端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上弹簧的外端顶在固定的档板上,另一端设有保险扣,同大锁舌的一扣点可相扣或相脱离,锁扣装置在小锁舌装置与大锁舌之间,小锁舌可伸推其上的触点,其上的扣点能同大锁舌另一扣点相扣或脱离,执手连杆同执手连接,并具有能推动脱扣连杆的端面,能拖带联接扣立轴的拖带点,大锁舌弹簧装置在弹簧座上。
本实用新型优点耗电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安性能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新型改进的智能锁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智能锁电路图附图3-10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智能锁主要部件示意图。
图3是脱扣杆10,图4是大锁舌6,图5是锁扣4,图6是小锁舌装置图7是联接扣9图8是保险扣5,图9是执手连杆16,
图10是脱扣继电器15。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大锁舌6、执手、执行机构、电子线路13、电源、脱扣连杆10、执手连杆16、联接扣9、锁扣4、小锁舌3、锁壳1组成,执行构件是脱扣继电器15,也装置在内门板上的锁壳1内,两者成为一体,提高保安性又简化结构,联接扣9的主轴C嵌靠脱扣连杆10的缺口C,并穿过置于脱扣连杆10上的大锁舌6的小孔槽C,脱扣继电器15的线圈连接电子线路13的信号输出端,其衔铁的一边为卷折边作为扣边G与脱扣连杆10的扣点G可相扣或相脱离,脱扣连杆10的一端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上弹簧12的外端顶在固定的档板14上,另一端设有保险扣装置,保险扣装置由固定在脱扣连杆10端部的弹簧座、弹簧17,保险扣5组成,弹簧17置于弹簧座内,其外端装置保险扣5,保险扣5同大锁舌6的扣点E相扣或相离,小锁舌装置由小锁舌3,小锁舌座2、弹簧20、档圈19组成,小锁舌座2固定在锁壳1上,弹簧20置于弹簧座内,小锁舌3穿过弹簧20至座外,由位在座孔外的档圈19档住,使小锁舌3不会外脱,锁扣装置由撑簧18锁扣4组成,锁扣4有触点D、扣点F,装置在大锁舌6与小锁舌3之间,使小锁舌装置3的小锁舌3可伸推锁扣4上的触点D,在撑簧18的作用下,其扣点F可同大锁舌扣点F相扣或相脱离,执手的方形杆同执手连杆16的方孔配合,能带动执手连杆16转动,使执手连杆16的A端能将脱扣连杆10向右推移,使执手连杆16的拖带点C拖带联接扣9的立轴C以致大锁舌6能内缩,7为大锁舌弹簧,8为大锁舌弹簧7的弹簧座,电子线路组件装置在锁壳1内。如图2所示,虚框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图,虚框2为智能锁钥匙电连接图,申请人已在中国专利号ZL99239841.X中予以记述,C1、C2、B1组成电源电路,晶体XT是单片机48R12内振荡电路,IC3是存储器,为24C16集成块,R3、N1为信号放大。
本实用新型处在闭锁状态时,大锁舌6的舌头伸出锁壳外,脱扣继电器15的衔铁释放,其扣边G同脱扣连杆10的扣点G相扣,脱扣连杆10上的保险扣5同大锁舌6的扣点E相扣,联结扣9的立轴C在大锁舌6的小孔槽C右侧,同执手连杆16的扣点C相脱离,锁扣4的扣点F同大锁舌1的扣点F也相脱离,当开锁时,将智能钥匙插入执手的锁孔中,单片机IC2在48R12存储器IC3中寻找是否存在有与插入钥匙密码相同的密码,如有相同密码,48R12从单片机脚7输出及号,经R3、N1放大输入脱扣继电器J即15,脱扣继电器15的衔铁吸合,扣点G脱扣,弹簧12将脱扣连杆10左推,脱扣连杆10右端部压住衔铁,联接扣9的立轴C左移同执手连杆C相扣,保险扣5同大锁舌扣点E脱扣,由于脱扣连杆右端部压住衔铁,信号即使消失也能处于锁开状态,故省电,当要推开门时,旋转执手、执手连杆16的C把大锁舌6拉入锁壳1、扣点F相扣、其A点将脱扣连杆10右推,脱扣继电器15衔铁释放、G点相扣,当再关门时,由于小锁舌3同门框挤压而缩入锁壳1并推动D由撑簧18作用扣点F脱扣,大锁舌6外伸,脱扣连杆10由锁扣弹簧座的作用右移,保险扣5同大锁舌6的扣点E相扣,脱扣继电器衔铁扣点G相扣,于是又锁住,如果室内要开锁信号可以同室外开门一样插入智能钥匙而获得,也可另设信号源使脱扣继电器吸合。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智能锁,由大锁舌、执手、执行构件、电子线路、电源、脱扣连杆、执手连杆、联接扣、锁扣、保险扣、小锁舌、锁壳组成,其特征在于;执行构件是脱扣继电器(15),装置在锁壳(1)内,联接扣(4)有立轴C,立轴C嵌靠脱扣连杆(10)的缺口C并穿过置于脱扣连杆(10)上的大锁舌(6)小孔槽C,脱扣继电器(15)的线圈连接电子线路的信号输出,其衔铁的扣边G与脱扣连杆(10)的扣点G可相扣或相脱离,脱扣连杆(10)一端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上弹簧(12)的外端顶在固定的档板上(14),另一端设有保险扣(5),同大锁舌(6)的扣点E可相扣或相脱离,锁扣(4)装置在小锁舌装置与大锁舌(6)之间,小锁舌(3)可伸推其上的触点D,其上的扣点F能同大锁舌扣点F相扣或相脱离,执手连杆(16)同执手连接,并具有能推动脱扣连杆(10)的A端,能拖带联接扣(9)立轴C的拖带点C,大锁舌弹簧(7)装置在弹簧座(8)上。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智能锁,由大锁舌6、执手、执行构件、电子线路13、保险扣5、电源、脱扣连10、执手连杆16、联接扣9、锁扣4、小锁舌3、锁壳1组成,其特征是:其执行机构脱扣继电器15装置在锁壳内、闭锁状态时、大锁舌6伸出锁壳外,脱扣继电器15的衔铁释放,其扣边G同脱扣连杆10的扣点G相脱扣,保险扣5同大锁舌6的扣点E相扣,联接扣9的立轴C在大锁舌6的小孔槽C的右侧,锁扣的扣点F同大锁舌F相脱离,优点:耗电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安性能好。
文档编号E05B47/02GK2424270SQ0021808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5日
发明者白直杨 申请人:白直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