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乐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73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乐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椅,特别是一种其坐面可与其下部底座作相对弧线运动、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达到快乐康健的健乐椅。
在现行的技术方案中,市面上流行的各类摇椅,其下端部均呈月牙形弧面而在地面上作往复滚动运行,其缺点是对地面平整度要求苛刻,磨擦力大、摇动时较为费力;另外,因其底部与地面为刚性接触,摇动时不仅噪音大,而且因刚性碰撞而给人带来不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在其底座的上部经一组摇壁动配合装有一摇动支座、进而可使其与下部底座作相对弧线运动、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达到快乐康健的健乐椅。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解决方案是所提供的健乐椅,包括一个底座、一个摇动支座和一个脚板支架,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底座为一矩形框架,其框架的底面设有一组脚垫,其框架前、后边框的上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设有两个上垂直支柱,其上垂直支柱的上端分别经支柱转轴动配合与摇壁的上端头相连、摇壁的下端头经摇壁转轴动配合与摇动支座相连,所述摇动支座为一长方体形框架,其长方体形框架上端前、后边框的下端面分别对称固定设有两个下垂直支柱,其下垂直支柱的下端分别经摇壁转轴动配合与所述摇臂的下端头相连,其长方体形框架上端前、后边框的上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设有一个扶手支撑杆,其扶手支撑杆的上端头固定设有一个可与扶手动配合相连的安装插头,其长方体形框架上端前、后边框的侧壁处分别经靠背转轴动配合装有一个靠背支架,其靠背支架的前、后边框上分别经扶手转轴动配合与扶手的右端头相连,其靠背支架上端的横向边框上设有一个靠枕,其长方体形框架下端前、后边框的左端头动配合装有一个可在其内伸、缩的脚板支架,所述脚板支架的左端部设有一个脚板,其前、后两个边框可沿其上的脚板支架转轴向上翻转,其脚板亦可沿其上的脚板转轴向上翻转,所述前、后两个扶手左端部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一组可与所述扶手支撑杆上端头的安装插头动配合相连的扶手插孔,其右端头分别经扶手转轴与所述靠背支架的前、后边框动配合相连,所述摇动支座与所述靠背支架的上表面设有一个坐靠垫,所述底座左、右两个上垂直支柱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小于)所述摇动支座左、右两个下垂直支柱之间的距离。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参见
图1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底座5、一个摇动支座11和一个脚板支架1,所述底座5为一矩形框架,其框架的下底面设有一组脚垫6,其框架前、后边框的上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设有两个上垂直支柱7,其上垂直支柱7的上端分别经支柱转轴8动配合与摇壁9的上端头相连、摇臂9的下端头经摇臂转轴10动配合与摇动支座11相连,所述摇动支座11为一长方体形框架,其方长体形框架上端前、后边框的下端面分别对称固定设有两个下垂直支柱19,其下垂直支柱19的下端分别经摇臂转轴10动配合与所述摇臂9的下端头相连,其长方体形框架上端前、后边框的上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设有一个扶手支撑杆12,其扶手支撑杆12的上端头固定设有一个可与扶手15动配合相连的安装插头13,其长方体形框架上端前、后边框的侧壁处分别经靠背转轴16动配合装有一个靠背支架17,其靠背支架17的前、后边框上分别经扶手转轴18动配合与扶手15的右端头相连,其靠背支架17上端的横向边框上设有一个靠枕20,其长方体形框架下端前、后边框的左端头动配合装有一个可在其内伸、缩的脚板支架1,所述脚板支架1的左端部设有一个脚板2,其前、后两个边框可沿其上的脚板支架转轴4向上翻转,其脚板2亦可沿其上的脚板转轴3向上翻转,所述前、后两个扶手15左端部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一组可与所述扶手支撑杆12上端头的安装插头13动配合相连的扶手插孔14,其右端头分别经扶手转轴18与所述靠背支架17的前、后边框动配合相连,所述摇动支座11与所述靠背支架17的上表面设有一个坐靠垫21,所述底座5左、右两个上垂直支柱7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小于)所述摇动支座11左、右两个下垂直支柱19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人先躺坐于摇动支座11及靠背支架17上表面的坐靠垫21上,将腿向左伸出并将脚置于脚板2上,用脚轻微抖动一下脚板2,摇动支座11便带动人体沿左、右方向作往复弧线运动。当摇动支座11向左运动时,其左端下垂直支柱19的下端头以左摇臂转轴10为轴心带动与其相连的左摇臂9的下端头向左下方作弧线运动,左摇壁9的上端头则以左支柱转轴8为轴心而转动,同时,其右端下垂直支柱19的下端头便以右摇臂转轴10为轴心带动与其相连的右摇臂9的下端头向左上方作弧线运动,右摇臂9的上端头则以右支柱转轴8为轴心而转动,完成了摇动支座11左端向左下方位移、右端向左上方位移而在底座5的上方向左作相对弧线运动的过程;当摇动支座11向右运动时,其左端下垂直支柱19的下端头便以左摇臂转轴10为轴心带动与其相连的左摇臂9的下端头向右上方作弧线运动,同时,其右端下垂直支柱19的下端头便以右摇臂转轴10为轴心带动与其相连的右摇臂9的下端头向右下方作弧线运动,完成了摇动支座11左端向右上方位移、右端向右下方位移而在底座5的上方向右作相对弧线运动的过程。如此反复,所述摇动支座11便在底座5的上方沿左、右方向作相对交替的弧线运动,躺坐其上的人既可感受到弧线摇动的乐趣,亦可促进其血液循环,达到健身强体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操作使用时,可通过调节其扶手15下端面扶手插孔14与扶手支撑杆12上端头的安装插头13的相对位置,即可调节靠背支架17的倾斜角度;伸、缩脚板支架1右端前、后边框在摇动支座11左下端前、后边框内的相对位置,即可完成脚板支架1向左伸出的长度;经脚板支架转轴4可调节脚板支架1与水平面的夹角;经脚板转轴3可调节脚板2与水平面的夹角。用完后,可将本实用新型的靠背支架17向左折合,将脚板支架1向右收缩,以减小其体积而便于放置。
结合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相比现行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合理、使用方便;2.通过摇臂带动摇动支座作弧线运动,摩擦力小、摇动轻便灵活;3.不受场地限制,既可用于室内地板,又可用于户外场地。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宾馆、医院、茶社、娱乐场、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家庭等场所,亦可取代现行的各类摇椅。
权利要求1.一种健乐椅,包括一个底座(5)、一个摇动支座(11)和一个脚板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为一矩形框架,其框架的下底面设有一组脚垫(6),其框架前、后边框的上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设有两个上垂直支柱(7),其上垂直支柱(7)的上端分别经支柱转轴(8)动配合与摇臂(9)的上端头相连、摇臂(9)的下端头经摇臂转轴(10)动配合与摇动支座(11)相连,所述摇动支座(11)为一长方体形框架,其长方体形框架上端前、后边框的下端面分别对称固定设有两个下垂直支柱(19),其下垂直支柱(19)的下端分别经摇臂转轴(10)动配合与所述摇臂(9)的下端头相连,其长方体形框架上端前、后边框的上表面分别对称固定设有一个扶手支撑杆(12),其扶手支撑杆(12)的上端头固定设有一个可与扶手(15)动配合相连的安装插头(13),其长方体形框架上端前、后边框的侧壁处分别经靠背转轴(16)动配合装有一个靠背支架(17),其靠背支架(17)的前、后边框上分别经扶手转轴(18)动配合与扶手(15)的右端头相连,其靠背支架(17)上端的横向边框上设有一个靠枕(20),其长方体形框架下端前、后边框的左端头动配合装有一个可在其内伸、缩的脚板支架(1),所述脚板支架(1)的左端部设有一个脚板(2),其前、后两个边框可沿其上的脚板支架转轴(4)向上翻转,其脚板(2)亦可沿其上的脚板转轴(3)向上翻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两个扶手(15)左端部的下表面分别设有一组可与所述扶手支撑杆(12)上端头的安装插头(13)动配合相连的扶手插孔(14),其右端头分别经扶手转轴(18)与所述靠背支架(17)的前、后边框动配合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动支座(11)与所述靠背支架(17)的上表面设有一个坐靠垫(21)。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健乐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左、右两个上垂直支柱(7)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小于)所述摇动支座(11)左、右两个下垂直支柱(19)之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椅,特别是一种其坐面可与其下部底座作相对弧线运动的健乐椅。它包括一个底座、一个摇动支座和一个脚板支架,所述底座为一矩形框架,其上设有一组可与摇臂一端动配合连接的上垂直支柱,所述摇动支座为一长方形体框架,其长方体形框架上设有一组可与摇臂另一端动配合连接的下垂直支柱,具有结构合理、摇动轻便灵活以及不受场地限制等特点,可广泛用于茶社、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家庭等场所,亦可取代现行的各类摇椅。
文档编号A47C3/02GK2436015SQ0022663
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0日
发明者李刊军 申请人:李刊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