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具的锁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410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锁具的锁心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的锁心结构,尤指一种使锁心在上锁时具有双重的卡掣效果,使窃贼不易开锁而增加防盗效果的锁具。
锁具的种类众多,并依其用途各有不同的使用特性,其中有一种锁心结构(如图7所示)适用在钢索锁使用。该锁具在套筒10内套设锁心20,而锁心20由旋转体201、固定体202、底销203、锁销204和弹簧205组成,该旋转体201上具有锁孔供钥匙插入,并可将旋转体201套入固定体202中,而旋转体201与固定体202上都设有数个对应的贯孔2011和2021,在贯孔2011和2021中套入长短不同的底销203和锁销204与弹簧205,并将一盖片2022盖合在固定体202的贯孔2021顶侧,以便将贯孔2021封闭,同时,转动体201的另一端可连动一卡掣杆2012,而卡掣杆2012可伸入套筒10中,籍以卡掣锁头30;藉此,当钥匙伸入旋转体201的钥匙孔后,即可将底销203和锁销204上推(如图8所示),以使底销203和锁销204的交接处呈平齐状相对于旋转体201和固定体202交界处,即可转动旋转体201而带动卡掣杆2012缩入而开锁。
但是,上述锁具在使用上锁时,由于锁销伸出在旋转体和固定体的贯孔之间,而使旋转体无法转动而达到上锁的功能,因此,当窃贼以开锁工具开锁时,并不需将底销和锁销准确推到定位(即不需十分准确地将底销和锁销的交接处平齐地推到旋转体和固定体的交界处),只要使底销与锁销的交接处呈略为平齐状并位于旋转体和固定体的交界处附近,即可用强力将旋转体转动,而将锁具打开,因此,防盗效果仍有待加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锁具的锁心结构,其在上锁后,同时具有锁销组和卡掣片的双重卡掣锁固效果,在窃贼以开锁工具开锁时,需非常准确的将锁销组的各底销和锁销抵推至定位,方可使卡掣片活动和底销与锁销的交接处通过固定体与活动体的交界处而转动旋转体开锁,进而增加窃贼开锁的难度以增加锁具的防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锁具的锁心结构,由固定体、旋转体、卡掣片、锁销组配合一钥匙组成,其中,固定体与旋转体上设相通的贯孔与通孔可容置锁销组的底销、锁销和弹簧,而旋转体可组设在固定体的容槽中转动,并在旋转体上设钥匙孔,以供表面具有凹坑的钥匙插入,并在钥匙插入时可抵推锁销组到定位而开锁,其特征在于旋转体的一侧剖设有一贯穿旋转体的插槽,插槽中可供一卡掣片插设;插槽的外周缘形成嵌槽供一盖片嵌设,卡掣片的中央设一方形孔供锁销组的底销通过,锁销组的底销中段凹设环沟可在开锁时对应于卡掣片的方形孔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盗效果明显增强。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俯视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状态正视剖面示意图(开锁时)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状态侧视剖面示意图(开锁时)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开锁后转动旋转体时的示意图图7为已有锁具立体分解图图8为已有锁具组合剖面示意图(开锁时)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锁具的锁心由固定体1、旋转体2、卡掣片3、锁销组4配合一钥匙5组成;其中固定体1恰可供套设在锁具的锁壳中(图中未示),其内设有一容槽11,并在容槽11一侧凹设一卡掣凹槽12,而卡掣凹槽12的两侧形成斜面部121;同时,在固定体1的顶侧凸条部13上设数个贯孔131,各贯孔131可连通至容槽11内,并在凸条部13的顶侧端面形成嵌槽132,以供一固定片133盖合固定其上;而容槽11中恰可供旋转体2套置其中;旋转体2供穿套在固定体1的容槽11内,可在容槽11中转动,而旋转体2上具有数个与固定体1的贯孔131相对应的通孔21,并在旋转体2的一侧剖设有一贯穿旋转体2的插槽22,而插槽22与各通孔21间形成十字相交,插槽22内可供卡掣片3插设,并在插槽22的一例外周缘形成嵌槽221,以供一盖片222嵌设其上,而旋转体2上设有一钥匙孔23,钥匙孔23可连通到各通孔21的底侧并供的钥匙5伸入;卡掣片3可供插置在旋转体2的插槽22中,且其一侧端面两旁形成抵靠缘31,并在抵靠缘31上供弹簧32的一端抵靠,以便藉弹簧32的另一端抵靠在旋转体2的盖片222上而提供卡掣片3向外的力,并使卡掣片3的另一侧端面可伸入固定体1卡掣凹槽12中;同时,卡掣片2中央表面设一方形孔33,方形孔33恰可供锁销组4的底销41穿过;锁销组4由底销41与锁销42和弹簧43组成;底销41、锁销42可分别具有不同的长度而配合弹簧43可依序组设容置在固定体1和旋转体2的贯孔131和通孔21中,且弹簧4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固定体1的固定片133底侧和锁销42的顶侧之间,而保持底销41与锁销42有一向下的弹力;另外,底销41由直杆段411、环沟412和半圆球状的受抵端413构成,而环沟412的宽度与卡掣片3的厚度略同,且受抵端413可在钥匙5插入钥匙孔23时,轻易将锁销组4向上抵推;钥匙5可供伸入旋转体2的钥匙孔23中,其前端形成斜面段51,并在钥匙5的表面设数个深浅不一的凹坑52。
组合时,如图2和图3所示,先将卡掣片3连同弹簧32置入旋转体2的插槽22中,并使弹簧32一端抵靠在卡掣片3两侧的抵靠缘31上,再将盖片222固设在嵌槽221上;再将旋转体2连同组设其上的卡掣片3组设在固定体1的容槽11中,并使卡掣片3的一侧进入固定体1的卡掣凹槽12中,此时,可使卡掣片3上的方形孔33和旋转体2通孔21恰可对正固定体1的贯孔131之后,将锁销组4的底销41与锁销42和弹簧43依序装入固定体1和旋转体2的贯孔131和通孔21中,再将固定片133盖合固设在固定体1的嵌槽132上,此时,锁销组4的底销41可通过卡掣片3的方形孔33,即可将固定体1和旋转体2与其他元件所组成的锁心组设在锁壳(图中未示)而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
在平时的上锁状态时,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锁销组4的底销41的直杆段411恰好进入卡掣片3的方形孔33中,同时,锁销42亦下降同时进入固定体1和旋转体2的贯孔131与通孔21中,而位于旋转体2与固定体1的交界处,因此,如未能插入正确的钥匙,就无法使卡掣片3脱离固定体1的卡掣凹槽12,因而会因卡掣片3和锁销42的阻挡而无法转动旋转体2而开锁。
如欲开锁而插入正确的钥匙时,如图4和图5所示,因钥匙5的斜面段51进入旋转体2的钥匙孔23中而接触到底销41的受抵端413时,可将锁销组4向上顶起,并当钥匙5的凹坑52进入所相对应的底销41下方时,即可将原本长短不一的底销41托起不同的高度,而使各底销41上的环沟412对齐且对应在卡掣片3的方形孔33的高度上,同时,底销41和锁销42的交接处亦呈平齐状对齐在固定体1和旋转体2的交界处;继之,在转动旋转体2时,卡掣片3因其方形孔33对应在各底销41的环沟412上而使卡掣片3可活动,即可在旋转体2转动时,使卡掣片2沿着卡掣凹槽12旁的斜面部121而脱离卡掣凹槽12(如图6所示)而转动旋转体2开锁。
权利要求1.一种锁具的锁心结构,由固定体、旋转体、卡掣片、锁销组配合一钥匙组成,其中,固定体与旋转体上设相通的贯孔与通孔可容置锁销组的底销、锁销和弹簧,而旋转体可组设在固定体的容槽中转动,并在旋转体上设钥匙孔,以供表面具有凹坑的钥匙插入,并在钥匙插入时可抵推锁销组到定位而开锁,其特征在于旋转体的一侧剖设有一贯穿旋转体的插槽,插槽中可供一卡掣片插设;插槽的外周缘形成嵌槽供一盖片嵌设,卡掣片的中央设一方形孔供锁销组的底销通过,锁销组的底销中段凹设环沟可在开锁时对应于卡掣片的方形孔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的锁心结构,由固定体、旋转体、卡掣片、锁销组配合一其上具有数凹坑的钥匙组成;固定体与旋转体上设相对应的贯孔,供锁销组的底销与锁销套置,而底销上剖设有一环沟;旋转体上一侧再剖设有一贯穿旋转体的插槽,插槽可供一表面具有方形孔的十掣片套入组设,同时,旋转体可套设在固定体的容柜内,而容槽的一侧具有一卡掣凹槽,可供卡掣片的一侧伸入;藉此,当拔出钥匙时,可使底销卡掣在卡掣片的方形孔中,而使卡掣片的另一侧卡掣在固定体的卡掣凹槽中,藉以配合锁销组的锁固而形成双重卡掣的锁心结构。
文档编号E05B27/10GK2484382SQ01226518
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5日
发明者林明光 申请人:林明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