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向叶片空转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849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双方向叶片空转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方向叶片空转锁,包括具有内孔的锁芯壳体,锁芯壳体内孔中设置有锁芯和离合,锁芯设有若干条叶片槽,锁芯外面上设有轴向穿过叶片槽的匙槽,每个叶片槽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叶片以及叶片复位弹簧,叶片上设置有与匙槽对应的匙孔,在匙孔内设置有与钥匙驱动纹配合的定位块,锁芯外侧沿轴向设置有与叶片槽连通的活动销槽,活动销槽中设置有活动销,活动销靠近内侧的截面为V形,锁芯设置有盖在活动销槽外侧的压板,压板与活动销之间设置有活动销弹簧,叶片靠近活动销槽的一侧设置有可供活动销卡入的V形槽,离合靠近锁芯的一端设置有离合槽,当活动销卡入V形槽时,活动销尾端同时卡入离合槽。本实用新型防盗防撬性能大有提升。
【专利说明】
双方向叶片空转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方向叶片空转锁。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504360A公开了一种防盗锁头,包括壳体、锁芯和弹子、卡键机构,锁芯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其中锁芯包括圆柱状内锁芯和圆筒形外锁芯,内锁芯的外表面平行设置若干条与轴线垂直的环行沟槽,每条环行沟槽内对称设置一对弧形滑动片和一根弹簧,每对弧形滑动片的外缘分别设置一键槽;所述弹子、卡键机构包括两根条形卡键和若干对弹子,两根条形卡键与轴线平行设置于外锁芯两侧的滑槽内,壳体内壁与滑槽相应位置设置卡键凹槽,弹子设置于壳体内的卡键凹槽处。在插入正确的钥匙后,钥匙的两个侧边作用于弧形滑动片的尾端,弧形滑动片沿环形沟槽移动将弹簧压缩,弧形滑动片外缘处的键槽移至一条直线上,卡键落入键槽内,内锁芯和外锁芯才能在壳体内转动,进而打开锁具。此种结构只有插入正确的钥匙才能转动锁芯,插入其他异物不能转动锁芯。如果将强度较大的物体插入锁孔,使用暴力就可将锁芯破坏而打开锁具,防盗防撬性能不强,虽然使用暴力不一定能撬开锁具,但同时也会造成锁芯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方向叶片空转锁,其无论钥匙驱动纹正确与否,锁芯均能在锁芯壳体内转动,其防盗防撬性能大有提升。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提供一种双方向叶片空转锁,包括具有内孔的锁芯壳体,所述锁芯壳体内孔中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可转动的锁芯和离合,所述锁芯沿轴向间隔设有若干条叶片槽,锁芯外面上设有轴向穿过叶片槽的匙槽,每个叶片槽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叶片以及叶片复位弹簧,所述叶片上设置有与匙槽对应的匙孔,在匙孔内设置有与钥匙驱动纹配合的定位块,所述锁芯外侧沿轴向设置有与叶片槽连通的活动销槽,活动销槽中设置有活动销,活动销靠近内侧的截面为V形,所述锁芯设置有盖在活动销槽外侧的压板,压板与活动销之间设置有活动销弹簧,所述叶片靠近活动销槽的一侧设置有可供活动销卡入的V形槽,所述离合靠近锁芯的一端设置有离合槽,当所述活动销卡入V形槽时,活动销的尾端同时卡入所述离合槽。
[0006]所述锁芯沿轴向设置有隔片插槽,隔片插槽中设置有弹簧隔片,所述叶片复位弹簧一端顶在所述弹簧隔片上。
[0007]其中,所述叶片包括左单向叶片,左单向叶片的匙孔左侧设置有定位块。
[0008]其中,所述叶片包括右单向叶片,右单向叶片的匙孔右侧设置有定位块。
[0009]其中,所述叶片包括双向叶片,双向叶片的匙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
[0010]其中,所述锁芯和离合之间设置有异物挡片。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在匙槽中插入错误的钥匙或其他异物时,锁芯也可在锁芯壳体内转动,但是各叶片上的V形槽不会处于同一直线上,活动销无法落入V形槽中,不能完成开锁动作,此时锁芯与锁芯壳体在锁芯壳体内呈空转状态,防止使用暴力将锁芯破坏。此外,叶片采用双方向叶片,以左右方向锁住排列,其防盗性能大有提升。
【附图说明】
[0012]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3]图1是双方向叶片空转锁的锁芯与离合的立体图。
[0014]图2是双方向叶片空转锁的锁芯与离合的剖视图。
[0015]图3是双方向叶片空转锁的锁芯与与叶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双方向叶片空转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双方向叶片空转锁配套钥匙正面示意图。
[0018]图6是双方向叶片空转锁配套钥匙反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方向叶片空转锁,包括具有内孔的锁芯壳体I,所述锁芯壳体I内孔中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可转动的锁芯2和离合3。所述锁芯2沿轴向间隔设有若干条叶片槽4,锁芯2外面上设有轴向穿过叶片槽4的匙槽5,每个叶片槽4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叶片6以及叶片复位弹簧7,所述叶片6上设置有与匙槽5对应的匙孔8,叶片复位弹簧7使各个叶片复位至匙孔8处于一条直线上,便于钥匙的插入。在匙孔8内设置有与钥匙驱动纹配合的定位块15,插入钥匙时,钥匙驱动纹与定位块15抵触,驱动叶片6向左或向右移动。所述锁芯2外侧沿轴向设置有与叶片槽4连通的活动销槽9,活动销槽9中设置有活动销10,活动销10靠近内侧的截面为V形,所述锁芯2设置有盖在活动销槽9外侧的压板11,压板11与活动销10之间设置有活动销弹簧12,活动销弹簧12使活动销10保持向内的压力。所述叶片6靠近活动销槽9的一侧设置有可供活动销10卡入的V形槽13,所述离合3靠近锁芯2的一端设置有离合槽14,当所有的叶片的V形槽13对齐时,所述活动销10在活动销弹簧12的作用下卡入V形槽13时,活动销10的尾端同时卡入所述离合槽14,转动钥匙即可开锁。在匙槽中插入错误的钥匙或其他异物时,锁芯也可在锁芯壳体内转动,但是各叶片上的V形槽不会处于同一直线上,活动销无法落入V形槽中,此时不能完成开锁动作,此时锁芯与锁芯壳体在锁芯壳体内呈空转状态,防止使用暴力将锁芯破坏。
[0021]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芯2沿轴向设置有隔片插槽17,隔片插槽17中设置有弹簧隔片18,所述叶片复位弹簧7—端顶在所述弹簧隔片18上。
[0022]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叶片6包括左单向叶片,左单向叶片的匙孔8左侧设置有定位块15。所述叶片6包括右单向叶片,右单向叶片的匙孔8右侧设置有定位块15。所述叶片6包括双向叶片,双向叶片的匙孔8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15。由叶片采用双方向叶片,以左右方向锁住排列,其防盗性能大有提升。
[0023]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芯2和离合3之间设置有异物挡片16。异物挡片作用是用来挡住外来异物从匙槽直接插入到离合槽14中,提高防盗开性能。
[0024]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配套的钥匙,正面设置有左驱动纹19、右驱动纹20、上驱动纹21,反面设置有下驱动纹22。各驱动纹用于与叶片的定位块15配合。
[0025]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列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双方向叶片空转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孔的锁芯壳体(I),所述锁芯壳体(I)内孔中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可转动的锁芯(2)和离合(3),所述锁芯(2)沿轴向间隔设有若干条叶片槽(4),锁芯(2)外面上设有轴向穿过叶片槽(4)的匙槽(5),每个叶片槽(4)内设有可左右移动的叶片(6)以及叶片复位弹簧(7),所述叶片(6)上设置有与匙槽(5)对应的匙孔(8),在匙孔(8)内设置有与钥匙驱动纹配合的定位块(15),所述锁芯(2)外侧沿轴向设置有与叶片槽(4)连通的活动销槽(9),活动销槽(9)中设置有活动销(10),活动销(10)靠近内侧的截面为V形,所述锁芯(2)设置有盖在活动销槽(9)外侧的压板(11),压板(11)与活动销(10)之间设置有活动销弹簧(12),所述叶片(6)靠近活动销槽(9)的一侧设置有可供活动销(10)卡入的V形槽(13),所述离合(3)靠近锁芯(2)的一端设置有离合槽(14),当所述活动销(10)卡入V形槽(13)时,活动销(10)的尾端同时卡入所述离合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方向叶片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2)沿轴向设置有隔片插槽(17),隔片插槽(17)中设置有弹簧隔片(18),所述叶片复位弹簧(7)—端顶在所述弹貪隔片(1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方向叶片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6)包括左单向叶片,左单向叶片的匙孔(8)左侧设置有定位块(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方向叶片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6)包括右单向叶片,右单向叶片的匙孔(8)右侧设置有定位块(15)。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方向叶片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6)包括双向叶片,双向叶片的匙孔(8)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方向叶片空转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2)和离合(3)之间设置有异物挡片(16)。
【文档编号】E05B29/10GK205502764SQ201620291909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9日
【发明人】符景杰
【申请人】符景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