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05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携带式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般市面上所贩卖,提供人们选择使用的简便型折叠椅,通常为椅背角度固定的,其对于使用者的舒适需求显然不足,所以有少数折叠椅改进该固定椅背角度的缺点,增加调整椅背角度的设计,提供可调整椅背角度的简便型折叠椅。
然而,该可调整椅背角度的简易型折叠椅,在调整时,使用者必须离开椅座方才可以调整椅背至适当角度,此种调整椅背的设计,对于使用者来说并非理想的方式,尤其是,当使用者很舒适地坐或躺在折叠椅之时,又要离开椅子重新调整更适合的角度,无非是打断原为坐或躺的舒适感觉,使用者当然会倍感不便,甚至是不愉快。
基于上述公用折叠椅对于使用者在调整椅背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针对公用折叠椅的缺点加以研究改进,提供使用者一种方便调整椅背角度及椅座、脚靠可以分离使用的携带式折叠椅。
本创作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在脚架体的背支杆设有活动的控制杆件,该控制杆件设有复数个定位槽,使用者无需离开该椅座面即可随时扳动该控制杆件调整该椅座面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中该椅座部与该脚靠部可以使用的需求而结合或完全分离。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包含有一椅座部及一脚靠部,其中该椅座部是由脚架体、椅座面、手扶面组成,该脚架体包含有复数支的背支杆、侧支杆、后支杆、前去杆,其藉由复数个组接头及铆钉组合而成可相对旋转收合,脚架体上方套合组装椅座面,该椅座面之后端部设有复数个扣具槽供扣合头枕的扣钩,该手扶面后端穿设于脚架体的背支杆,其前端套设于前支杆的上端,椅座面的前端设有复数个扣具槽及一个拉链,脚靠面的前端组合于支架体的组接头。
为使审查员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说细说明如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接头(107)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接头(108)与控制杆件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接头(109)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接头(204)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整至另一角度的侧视图;图9是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合的侧视图。
图号说明1椅座部 10 脚架体101 背支杆 1011 折合连杆102 侧支杆103 后支杆104 前支杆105 控制杆件1051 沟槽 1052 定位槽106 组接头107 组接头1071 螺合孔 1072 螺合柱108 组接头 1080 穿孔1081 定位杆109 组接头1091 开口槽 1092 弧槽11 椅座面111 套合槽112 穿孔 113 扣具槽114 拉链 115 扣具槽116 穿孔 12 手扶面121 穿孔 122 套合槽13 头枕 131 扣钩2脚靠部 20 支架体201 前支架202 侧支架
2021 球状接头 203折合杆204 组接头2041 穿孔2042 开口槽205组接头21脚靠面210穿孔211 扣钩 212拉链如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包含有一椅座部及一脚靠部,其中该椅座部(1)是由脚架体(10)、椅座面(11)、手扶面(12)组成;该脚架座部(10)包含有二支以上的背支杆(101)、侧支杆(102)、后支杆(103)、前支杆(104),该二支背支杆(101)之间以一折合连杆(1011)连接,背支杆(101)铆合连接有活动的控制杆(105),该控制杆件(105)开设有沟槽(1051),该沟槽(1051)设置有复数个定位槽(1052),背支杆(101)下端以铆钉组合于侧支杆(102),该二支侧支杆(102)中段以铆钉组合,侧支杆(102)的上、下端分别组装于组接头(106)、(107)、(108)、(109),再分别与后支杆(103)、前支杆(104)上下端组合;如图3所示,侧支杆(102)、前支杆(104)铆合于组接头(107),该组接头(107)另设有螺合孔(1071);如图4所示,该组接头(108)分别铆接侧支杆(102)与后支杆(103),组接头(108)设有一穿孔(1080)及组设一定位杆(1081),该定位杆(1081)穿设于前述控制杆件(105)的沟槽(1051)中;再如图5所示,该组接头(109)设有开口槽(1091)及弧槽(1092),其分别铆接组合侧支杆(102)前支杆(104)。
脚架体(20)的背支杆(101)、侧支杆(102)、后支杆(103)、前支杆(104)藉由组接头(106)、(107)、(108)、(109)及铆钉组合,形成可以相对旋转收合的形态,如图9所示。
该椅座面(11),其软性的布面材质所构成,椅座面(11)后端两侧设有套合槽(111),该套合槽(11)套合于脚架体(10)的背支杆(101)的上端,椅座面(11)的后端部连结设置复数个扣具槽(113),该扣具槽(113)可供扣合头枕(13)的扣钩(131),椅座面(11)的前端及中间两侧设有穿孔(112)、(116),该穿孔(112)、(116)穿组于前支杆(104)、侧支杆(102)的上端;椅座面(11)的前端设有复数个扣具槽(115)及一个拉链(114),供组装结合于脚靠部(2)的脚靠面(21)。
该手扶面(12),其是软性的布面材质所构成,后端具有穿孔(121)其穿设于脚架体(10)的背支杆(101),手扶面(12)的前端设有套合槽(122),套合组设于前支杆(104)弯折的上端。
该脚靠部(2),是由支架体(20)及脚靠面(21)所组成;该支架体(20),其包含有二支以上的前支架(201)、侧支架(202),该前支架(201)以铆钉结合于中段,前支架(201)的两端连接组接头(204)、(205),组接头(204)再连接组合侧支架(202)的上端,该侧支架(202)的下端连接有一个球状接头(2021),参考图3,该球状接头(2021)套入于螺合柱(1702)的凹槽中,以铆钉连接一折合杆(203)的两端连结于组接头(205)及侧支架(202)的中段,该支架体(20)藉由该复数个组接头(204)、(205)及铆钉组装,而形成可收合的状态,参考图9。
该脚靠面(21),其是软性布面材质所构成,脚靠面(21)的后端结合有复数个扣钩(211)及一个拉链(212),脚靠面(21)之前端设有穿孔(210),该穿孔(210)对应于组接头(204)的穿孔(2041)以螺丝、螺帽组合于组接头(204),参考图6。
请再参考图7、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特别在于,该脚架体(10)背支杆(101)设有控制杆件(105),藉由该控制杆件(105)沟槽(1501)所设置的复数个定位槽(1052),配合组接头(108)的定位杆(1081),使用者在无需离开该椅座面(11)的情况下,可随时扳动该控制杆件(105)使定位杆(1081)嵌入选定的定位槽(1052)中,调整该椅座面(11)角度。
再参考
图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椅座面(11)的拉链(114)、扣具槽(115)与脚靠面(21)的拉链(212)、扣钩(211)结合或分离,同时将支架体(20)侧支架(202)所组设的螺合柱(1072)与脚架体(10)组接头(107)的螺合孔(1071)结合或分离,藉使该椅座部(1)与该脚靠部(2)可以依使用的需求而结合或完全分离。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说明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包含有一椅座部及一脚靠部,其中该椅座部是由脚架体、椅座面、手扶面组成;该脚架体包含有二支以上的背支杆、侧支杆、后支杆、前支杆,该二支背支杆之间以一折合连杆连接,背支杆铆合连接有活动控制杆件,该控制杆件开设有沟槽,该沟槽设置有复数个定位槽,背支杆下端以铆钉组合于侧支杆,该二支侧支杆中段以铆钉组合,侧支杆的上、下端分别组装于组接头(106)、(107)、(108)、(109),再分别与后支杆、前支杆上下端组合,形成可以相对旋转收合的形态;组接头(108)组设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穿设于前述控制杆件的沟槽中;该椅座面,其后端两侧结合于脚架体的背支杆的上端,椅座面的前端及中段两侧分别组于前支杆及侧支杆的上端;该手扶面,其后端组合于脚架体的背支杆,前端组设于前支杆的上端;该脚靠部,系由支架体及脚靠面所组成;该支架体,其包含有二支以上的前支架、侧支架,藉由该复数个组接头(204)、(205)及铆钉组装,而形成可收合的状态;该脚靠面,其后端可结合于椅座部的椅座面,脚靠面的前端组合于组接头(204);其特征在于该脚架体的背支杆设有控制杆件,藉由该控制杆件所设置的复数个定位槽,配合组接头(108)的定位杆,使用者可随时扳动该控制杆件使定位杆嵌入选定的定位槽中,调整该椅座面的角度。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脚架体的侧支杆、前支杆分别铆接于组接头(107),该组接头(107)另设有螺合孔供组合脚靠部支架体的侧支架连接的螺合柱。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特征在于组接头(108)分别铆接侧支杆与后支杆。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组接头(109)设有开口槽及弧槽,其分别铆接组合侧支杆及前支杆。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椅座面的后端两侧设有套合槽套合于脚架体的背支杆的上端,椅座面的前端及中段两侧设有穿孔穿组于前支杆及侧支杆的上端。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椅座面的后端部连结设置复数个扣具槽,该扣具槽可供扣合头枕的扣钩。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手扶面的后端具有穿孔穿设于脚架体的背支杆,手扶面的前端设有套合槽,套合组设于前支杆弯折的上端。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支架体前支架以铆钉结合于中段,前支架的两端连接于组接头(204)、(205),组接头(204)再连接组合侧支架的上端,该侧支架的下端连接有一球状接头,该球状接头套入于螺合柱的凹槽中,以铆钉连接一折合杆的两端连结于组接头(205)及侧支架的中段,该支架体藉由该复数个组接头(204)、(205)及铆钉组装,而形成可收合的状态。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脚靠面的前端设有穿孔,该穿孔对应于组接头(204)的穿孔以螺丝、螺帽组合于组接头。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特征在于该椅座面前端设有复数个扣具槽及一个拉链,供组装结合于脚靠部的脚靠面,该脚靠面后端结合有复数个扣钩及一个拉链,将椅座面的拉链、扣具槽与脚靠面的拉链、扣钩结合或分离,同时将支架体侧支架所组设的螺合柱与脚架体组接头(107)的螺合孔结合或分离;使该椅座部与该脚靠部,可以依使用的需求而结合或完全分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携带式折叠椅,其包含有一椅座部及一脚靠部,其中该椅座部系由脚架体、椅座面、手扶面组成,该脚架体的背支杆设有活动的控制杆件,该控制杆件设有复数个定位槽,使用者无需离开该椅座面即可随时扳动该控制杆件调整该椅座面的角度,同时该椅座部与该脚靠部可以依使用的需求而结合或完全分离。
文档编号A47C4/00GK2498919SQ0122746
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0日
发明者辜宏仁 申请人:威来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