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拉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01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拉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开关诸如门窗之类的平板拉动器。
现有技术中,用于开关门窗的控制装置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机械式控制装置,采用弹簧或地心引力装置来关闭被打开的门或窗;也可采用马达并通过传动链或带驱动的装置,它通常被安装在门或窗的上部或下部。但是,机械式控制装置要求使用非常复杂制动系统,因而制造成本非常高;此外,当使用者推开门窗时,他必须克服沉重的弹簧或地心引力才可推开门窗,这对于儿童和老人是非常不方便的。
另一种是自动门窗控制装置是即可以自动关也可开门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采用光电或人体感应器来感应的人的确经过而触发其控制电路而使门自动打开最后关闭的系统,如美国专利4738052和4893435。但这种类型的系统只适合特定尺寸的门窗,因而制造成本非常高且不适合各种其它不同尺寸的门窗的使用。此外,它们只适合于直拉式门窗不适合旋拉式门窗。虽然旋拉式门窗控制装置也已开发出来了,如美国专利5006766,但它们结构是笨重和复杂的,造成其安装和使用的难度和不方便。此外由于哪样的设计造成其较大的体积也不适合用于在其前面安装保护网而留下非常小的空间的窗户。此外目前还没有一个自动门窗控制装置即可以作控制直拉式门窗又可以控制旋拉式门窗。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用作控制直拉式门窗又可以控制旋拉式门窗的平板拉动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开口的外壳和机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电驱动装置由固定安装在外壳内的马达和齿轮组、控制马达停止运转的制动装置和绕线导引机构构成;所述绕线导引机构由拉动线缆、在外壳内的绕线机构和导引机构组成;拉动线缆的一端固定在绕线机构上,并缠绕在绕线机构上,而另一端穿出外壳的开口连接到平板或平板框架上;绕线机构与所述马达通过齿轮组耦合并被其驱动旋转;导引机构定位于外壳内开口处并导引和支撑着拉动缆拉出开口的角度范围为0-180度。因此,一旦外力朝着将拉动线缆从上述的开口拉出的方向推动平板时,绕线机构将被带动以同样的方向旋转;一旦拉动线缆由马达和齿轮组驱动而被绕线机构缠绕卷回时,绕线机构将以相反的方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绕线机构和导引机构由一个绕线鼓组成,该绕线鼓与齿轮组耦合,拉动线缆缠绕在此绕线鼓上。因此拉动线缆即缠绕在此绕线鼓上,又被其支撑和导引,沿着180度的宽角度范围拉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引机构由一个滑轮组成,该滑轮围绕着一个固定在所述开口附近的一个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引机构由两滑轮组成,两个滑轮各围绕着一个固定在上述开口附近的一个轴旋转,且它们并排地定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拉动线缆穿过它们中间形成的缝隙并穿出所述的开口,其中一个滑轮支撑和导引所说的拉动线缆0到90度角度的拉动方向,另一个支撑导引90-180度的拉动方向。因此这两个滑轮共同支撑和导引拉动线缆0-180度的拉动方向。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功能提高,所述的导引机构还具有一个安装在壳外的滑轮,滑轮处设有一个防止拉动线缆脱落的保护装置,滑轮轴固定在一不可移动的平板框上,所述的拉动线缆在壳外绕过该滑轮并连接到平板上。当拉动线缆被拉入时,这个滑轮支撑和导引其拉向相反方向,因而改变平板的拉动方向。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功能提高,所述的导引机构还具有一个安装在壳外的滑轮,滑轮处设有一个防止拉动线缆脱落的保护装置,滑轮轴固定在两个具有同一导轨的平板的其中一个上,所说的拉动线缆绕过并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平板上。当拉动线缆向两者的中间位置拉进时,此滑轮支撑和导引它拉向相反方向,因此两个平板被同时拉向两者的中间位置或并闭位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功能提高,所述的导引机构还具有一安装在壳外的滑轮,滑轮处设有一防止线缆脱落的保护装置,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线缆,其一端连接在具有同一导轨的两个平板的其中一个上,另一端绕过滑轮并连接在另一平板上,滑轮轴固定在支撑两平板的不可移动的平板框上,定位在前者平板外侧,当拉动线缆向两者的中间拉进前者平板时,这两个平板被同时相向拉向两者的中间位置或并闭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的齿轮组中具有一对传动角度为90度的齿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装置是由一个内置的限位开关和触发杆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装置是由一个限位开关或者光电传感器或是位置传感器触发,这些触发元件通过电线接于外壳外,或是安装在外壳上的一个可旋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导引机构,它可导引和支撑着拉动缆拉出开口的角度范围为0-180度,因此既可以用作控制直拉式门窗又可以控制旋拉式门窗,也可以用于其他如屏幕之类的平面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可以不受约束地安装在门窗或平板的附近的地方,且安装十分方便灵活。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个具有内置停止开关且可被一拉动线缆上的圆柱形卡帽触发的平板拉动器的立体图。
图1a为同
图1一样的平板拉动器的拉动器的立体图,但其内置停止开关的安装方向与
图1中的相反。
图2是
图1中的平板拉动器沿着直线A-A的俯视剖面图。
图3是
图1的平板拉动器沿着直线B-B的右侧视剖面图。
图4是
图1中的平板拉动器沿着直线A-A的俯视剖面图,和图3的区别是,其采用一对伞齿轮且其马达转动方向和齿轮箱的传动方向垂直。
图5是
图1的平板拉动器沿着直线B-B的右侧视剖面图,和图2的区别是,其采用一对伞齿轮且其马达转动方向和齿轮箱的传动方向垂直。
图6是停止开关的结构及其支撑架的详细描述的立体图。
图7是图2中的平板拉动器沿着圆线放大了的俯视剖面图。
图8是
图1中平板拉动器的正视局部剖面图,它描述了停止开关的底部结构。
图9是
图1中的平板拉动器的控制电路图。
图10是将
图1a中的平板拉动器用于窗户第一个应用立体图。
图11
图1中的平板拉动器用于窗户第二个应用立体图。
图12
图1中的平板拉动器用于窗户第三个应用立体图。
图13
图1a中的平板拉动器用于窗户第四个应用立体图。
图14将
图1a中的平板拉动器用于窗户第五个应用立体图。
图15将
图1a中的平板拉动器用于窗户第六个应用立体图。
图16将
图1中的平板拉动器用于窗户第七个应用立体图。
图17是采用外接停止开关的平板拉动器的立体图。
图18是将
图17中的平板拉动器用于直拉式窗户的应用立体图。
图19是采用外接且可旋转定位的停止开关的平板拉动器的立体图。
图20是外接且可旋转定位的停止开关的旋转机构的立体图。
图21是
图19中的平板拉动器其可旋转定位的停止开关的局部剖面图。
图22是将
图19中的平板拉动器用于直拉式窗户的应用立体图,其采用一制动器来触发停止开关。
图23是具有两套马达,齿轮箱,停止开关并排安置的但共用一个控制电路的平板拉板拉动器的俯视剖面图。
图24是将图23中的平板拉动器用于旋拉式窗户的应用立体图,其采用一制动器来触发停止开关。
图25是展示了一具有较大的为拉动线缆运动的槽口和一个可移开的保护盖的平板拉动器的立体图。
图26是图25中的平板拉动器的上部左视剖面图。
图27是采用电流传感器作为停止开关来停止马达的电路图。
图28是采用电流传感器作为停止开关来停止马达的连接电路图。
图29是将具有电流和位置传感器的平板拉动器安装在窗户上的图。
图30是一个不同机构的平板拉动器的立体图。
图31是图30中的平板拉动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32是图30中的平板拉动器侧剖面图。
图33是图30中的平板拉动器内的支架。

图1所示,平板拉动器10,包括驱动器1,拉动线缆2,固定垫圈3和停止开关4。
图1a所示另一种平板控制器10,其停止开关4a安装在相反方向。图2和3详细地展示驱动器1的结构,它包含减速齿轮箱11和马达12,导引滑轮13,绕线鼓14,控制电路15和外壳16。马达12具有一输出轴121。在绕线鼓14中心横向上装有轴141。此轴141可被固定在外壳16相对的壳壁上或安装在壳壁的轴承上(无画出)。前者允许绕线鼓14围绕轴141旋转。而后者需要两者被连接在一起并固定在轴承上旋转。马达12将由控制电路15控制和驱动。控制电路15并不一定必须安装在外壳16内。它也可被安装在另外一个壳体中并通过适当电线与马达12和其它安装在外壳16的电元件连接。

图1,1a,2和3所示,外壳16是扁平的长方形的盒子,在外壳16的一端开有L形槽口161。槽口161其中一部分被开在此扁平的外壳16的较窄一边,且几乎横跨全部宽度。而其另一部分延伸到外壳16的较长一边的一小部分。停止开关4被安装在靠近槽口161内侧,停止开关4有一触动旋臂41,触动旋臂41具有和槽口161一样的延伸长度和L形曲线形状。沿着触动旋臂41开有一较小L形槽口411。因为槽口161是开向两个方向的,因此槽口411也有两个开口方向,一个是开在外壳16的较窄一边槽口411’,另一个是开在外壳16的较长一边槽口411″。拉动线缆2从驱动器1的外壳16内通过槽口411穿出来。槽口411″的最右边应超过导引滑轮13的垂直中心线一定长度。这两个槽口411’和411″朝向合开口长度保证了拉动线缆2可以可以多方向和以一接近180度的角度通过缠绕导引滑轮13被拉进或拉出。由于这样的特点使此平板拉动器10具有多种灵活用途和功能。这将在以下段落中进行讨论。
外壳16有三个安装孔162以便安装平板拉动器10和适应不同用途使用。停止开关4和槽口161可以设置在外壳16中线的上方或者它的下方。如果停止开关4和槽口161是处在它的上方,安装孔162将设置在其下面。这种将停止开关4(即槽口161和槽口411)和安装孔162相对位置的设计,将很容易地使平板拉动器10实现在下面将讨论的不同的用途的(窗户)安装和操作的要求,不管是已装好或同时装的。但是,无论怎样,其他不同于安装孔162来安装平板拉动器10的方法也能很容易被熟知此类技术的设计人员考虑到这些不同的用途后加以完成。
拉动线缆2是一种软性的绳索,可以用金属,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绕线鼓14的不同直径和拉动线缆2围绕其缠绕的圈数将给出不同的拉动线缆2总长度。从绕线鼓14内拉伸出的不同长度的拉动线缆2也将给出不同的最大平板操作距离,以达到可以灵活操作不同尺寸的平板(如窗户)目的。这将在以后的段落中详细讨论。在拉动线缆2末端安装一个圆柱形卡帽2a和固定垫圈3,前者的直径比拉动线缆2的直径和槽口411的开口宽度要大。固定垫圈3将用螺丝固定在平板上,如窗户或门等,以使驱动器1和它们连接起来并传送驱动动力。固定垫圈3也可用一种可随意按键脱钩的锁环来代替,其与安装在被驱动的平板上的一个圆环结合使用,就可使使用者很容易地使拉动线缆2和平板脱离,从而使像窗户或门这样的平板在不使用平板拉动器10也可轻易将其拆除。
图2-8详细描述了停止开关4的结构。由这些图可看出,停止开关4还包含弹簧42,轴43,限位开关44和支架45。图6清楚描述了支架45是由一个C形支撑件451和两个向下弯出的部分452组成。通过两个向下弯出的部分452上的孔453,支架45用铆钉铆或螺丝固定在外壳16两边的墙壁上。位于C形支撑件451的上部和下部之间,装有一个用底部带有螺纹的螺栓作成的滑轮轴131,滑轮13被套入并围绕其旋转(图6无画出,参见图2和3),并通过置于滑轮轴131底部131’的一个间隔器132对其产生支持,定位作用。滑轮13的最边缘穿过槽口41并伸出外壳16一定的距离,因此当拉动线缆2缠绕其上被拉进拉出时,它将以接近180度的大角度支撑并导引拉动线缆2的运动。滑轮轴131底部131’通过在C形支撑件451的底部上的一个孔延伸往下并最后通过一螺丝帽133锁紧固定。间隔器132的直径小于滑轮13的直径,因而给向内和向外运动的触动旋臂41一活动空间,同时它还以较小的转动摩擦支撑滑轮13。在C形支撑件451的中部有一通孔455以便允许拉动线缆2通过。在C形支撑件451的上部空间处,通过孔454用螺丝442安装有一限位开关44。
从图2,6和7可以更清楚看到,另外一个轴43也被装于C形支撑件451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但是它的顶部被延伸到C形支撑件451的上部的外面,以便安装弹簧42。触动旋臂41延垂直方向有一长孔,此孔套入轴43内并围绕其旋转。弹簧42被套入轴43突出来的顶部,而弹簧42延伸出的一端被固定在轴43顶部,如图7所示。同时弹簧42的另一端被搭在触动旋臂41的长壁内侧以使它被推向外侧。触动旋臂41的另一端延着槽口161的延伸并最后插入外壳16的内侧,从而使弹簧42不会将触动旋臂41推出外壳16。触动旋臂41的内侧顶靠在限位开关44的触臂441上。因此,当触动旋臂41围绕着轴43被向内推进时,它将向右推动触臂441,从而触发限位开关44。由于停止开关4上述的槽孔结构,圆柱形卡帽2a在被从多个不同角度和方向拉入时,也可以推动触发触动旋臂41和触发限位开关44。这将再进一步地使此平板拉动器10为适合以下将讨论的多种灵活用途成为可能。此外,选择的弹簧42的弹力应大于拉动线缆2的移动摩擦力,但是小于马达的驱动力。因此,拉动线缆2的移动摩擦力不会拉动和触发停止开关4,但只有马达的驱动力通过圆柱形卡帽2a才能拉动和触发停止开关4。当拉动线缆2,即圆柱形卡帽2a被拉出向外时,触动旋臂41和关键杠杆441被弹簧42推回到原始位置以备下次触发。
如图2和3所示,齿轮箱11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成。其一端通过在马达轴121上的马达齿轮111与马达结合,而另一端其一大齿轮112安装在绕线鼓14的轴141上。在这两个齿轮的中间可有另外几组齿轮互相绞合在一起。齿轮组的数量是由减速和力矩要求决定。这很容易被熟知此类技术的设计人员考虑到这些因素加以选择。马达轴121上的齿轮111再和齿轮113耦合。最后一级的大齿轮112事实上是和绕线鼓14连合在一起并围绕着同一绕线鼓14的轴141旋转的。两者可用铸模做成为一体或用适当的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如以图2和3为例,齿轮箱11有三级,当马达12以反时针方向旋转时,绕线鼓14通过齿轮的动力传输将延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便拉进拉动线缆2进而触发停止开关4。
图4和5描述了另一种齿轮箱11’,它采用一伞形齿轮作为马达齿轮111’。与此马达齿轮111’相绞合的是一伞形大齿轮112″。两个伞齿轮的动力传送是以90度的角度进行的。因此,马达12’的运转方向是和齿轮箱11’运转方向垂直的。也可采用其它动力传送角度为90度的齿轮如蜗旋或皇冠齿轮,且这一对齿轮也可以设置在齿轮箱11’的其它齿级位置。但是不管怎样,对于这样的三级减速齿轮箱,当马达12’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绕线鼓14’通过齿轮的动力传输也将延顺时针方向旋转以达到以上同样的目的。
由于一般马达的长度大于其直径,用伞齿轮可减少外壳16的宽度,进而减少驱动器1的总体宽度。因此平板拉动器10可被安装在那些窗或门周围空间有限地方使用。这一较小的宽度的优势在我们讨论其不同的用途时将显而易见。一般用手转动马达轴所遇到的摩擦是非常小的,只要齿轮箱11的减速比设计在适当的值以下,一般的人都能从驱动器1内拉出拉动线缆2。
图1a展示了另外一种停止开关4朝向不同的驱动器1的设计,因而它的拉动线缆2具有不同的操作朝向和角度。详细设计结构将不在此讨论,但对于那些熟知此类技术的设计人员很容易地将齿轮箱11,马达12和绕线鼓14通过将其围绕中心线Q旋转180度来重新定位而实现。如按
图1a所示的停止开关4位置(位于中心线Q上方),拉动线缆2将同样地将从绕线鼓14的上方缠绕拉出并通过与其在几乎一样水平高度的滑轮13。
图9展示了详细的平板拉动器10的控制电路15的电路图。电路是采用直流马达为例来讨论。交流马达也可采用但电路将会不同。控制电路15包含微处理器121,马达12,限位开关44,手动开关122,触发传感器123(如下雨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定时器和遥控器等等),场效应管124和电阻125和126。电源可为直流电源5伏特给控制信号电和12伏特路给功率驱动电路。场效应管的门极124被连接到微处理器121的其中一I/O(输出)端口,而它的源极接地。马达的其中一端口12被连接到12伏特电源而另一个被连接到场效应管124的漏极。手动开关122的其中一端口和限位开关44的常开接点被分别连接到微处理器121的其中一I/O(输入)端口。同时它们也通过电阻器125和126被分别地连接到5V电源,而它们的另一端全部接地。触发传感器123也有相似的接线方式。不同触发传感器会有不同,或者需要电源进行运作或通过电阻连接到电源正极。当限位开关44的触臂441被压下时,限位开关44被从开断状态切换到接通,这就向微处理器121传送一脉冲信号。控制电路15的运作原理和过程将被讨论如下。
在讨论前,我们假定拉动线缆2已被拉出一定的长度,即圆柱形卡帽2a已离开停止开关4一段距离。当触发传感器123被触发时,它将产生一脉冲信号给微处理器121。按照微处理器121编好的程序此时它的与场效应管124相接的输出端将从’开断切换到’接通’,因此场效应管124导通,马达12启动。马达端口的极性是这样连接的当按图9的方向通以电压时,马达12将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或马达12’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它将驱动齿轮箱11(或齿轮箱11’)。进而按顺时针方向驱动绕线鼓14而卷回拉动线缆2,直到停止开关4被圆柱形卡帽2a压进而触发限位开关44并产生一脉冲信号给微处理器121。按照程序,微处理器121检测到这样的信号时,它将切断它连接到场效应管124的输出,因而后者将被从导通状态切换到开断,从而切断马达12和齿轮箱11和绕线鼓14。但是,如果拉动线缆2未被拉出一定的距离和圆柱形卡帽2a仍压在停止开关4上,微处理器121将不会检测到任何从接至停止开关4的输入端口上的脉冲信号。按照程序即使当触发传感器123被触发时,它也将不做任何反应。手动开关122是用来手动启动和操作以代替由触发传感器123触发的自动操作。其运作原理和过程和以上描述的是一样的。
下面我们将以窗框固定在内墙上的和有多副窗扇的旋拉式窗和直拉式窗为例,并结合各种关闭的操作和应用及采用安装在壳外的导引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讨论。但是此发明的原理也是适用于其他平板如门等的操作和使用的。
图10展示了一扇装有平板拉动器10的直拉式窗户20,驱动器1安装在它的窗框201的下底框上,窗框201有保护边201’以防止窗扇202滑出。固定垫圈3被按装在窗扇202的玻璃框上,其安装位置定位应和槽口411,即槽口411’,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拉动线缆2也与其保持在相同水平线上。这样的安装将保证平滑拉动拉动线缆2,以及避免由于弯曲的拉动线缆2在触动旋臂41上产生太大的摩擦力而导致错误触发。前述所提到的槽口411在中心线Q上而安装孔162在其下的相对位置结构帮助实现了这样目的。显而易见地一旦驱动器1通过安装孔162被安装(螺栓或其它紧固件)在窗框201的下底框上的适当位置,槽口411’将很容易地被保证是高过保护边201’的。因此如按照上述的安装要求安装,将最终保持拉动线缆2或它的运动方向保持在同水平线上。另外,驱动器1和固定垫圈3的相对固定位置应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在窗扇202完全关闭位置,从槽口411’到固定垫圈3的距离应比从圆柱形卡帽2a到固定垫圈3的距离小。这将保证一个正确合理的工作距离给圆柱形卡帽2a以便其在窗扇20几乎被关闭的瞬间顺利触发停止开关4。具体的平板拉动器10操作过程将详述如下。
在平板拉动器10启动前,窗扇202已经被用手推打开,即拉动线缆2已被从其内拉出及控制电路15处在准备启动状态。当平板拉动器10通过触发传感器123被控制电路15启动时,拉动线缆2将被拉回到左边方向,因此,窗扇202被拉到关闭位置。当它几乎被关闭时,圆柱形卡帽2a将接触到槽口411’并且推动停止开关4,即限位开关44,从’开断’到’关闭’,从而停止马达12或12’的运转。最后窗扇202停止并关闭。
在一些住宅墙内窗前处,安装有安全窗栅或防盗网,因此在其和窗户之间的缝隙很小。驱动器1的窄宽度设计将使这样条件下的安装和操作成为可能和容易。
图11展示了安装有平板拉动器10和一个安装在壳外导引装置的直拉式窗户21。它共有两个同样宽度的窗扇213’和213”。它的驱动器1被安装在窗框211的左边框上,其槽口411″的朝向向外且其定位于在窗框211边缘的外侧以配合滑轮装置212的使用。如
图11所示,滑轮装置212被安装在窗框211的上框中间偏右的位置上,而拉动线缆2缠绕过滑轮装置212并向后拉回并最后通过固定垫圈3固定在窗扇213’的左边的玻璃框上。滑轮装置212装置有一个半圆形的护罩212a以防止拉动线缆2滑落出其滑轮212b。护罩212a和滑轮轴2/2c固定在一起或将其注塑成一体然后用螺丝214将其固定在窗框211的上框上。在此用法中,圆柱形卡帽2a被安装在拉动线缆2上的位置离固定垫圈3的距离与窗扇213”的宽度大约相等或略长,以保证其在窗扇213’被关闭的瞬间触发停止开关4。具体的安装位置要求和操作过程与
图10中描述相同。
图12展示了安装有平板拉动器10的直拉式窗户22。驱动器1被安装在可被拉动的窗扇221的右边的玻璃框上,且槽口411″是朝向左方的。固定垫圈3被安装在窗框222上框的内边上,这从窗框222保护边222’被部分移去后的
图12可以看到。当然固定垫圈3也可被固定在保护边222’的外边上(如点线所画)。这样,平板拉动器10将被安装在偏离窗扇221的玻璃框边的中线并伸出一定的距离以避免拉动线缆2被窗框摩擦到。因为平板拉动器10是被安装在窗扇221上,它将和它一起移动。其它具体的安装位置要求和操作过程与
图10和11中描述相同或类似。很明显,拉动线缆2是从槽口411″拉出,且圆柱形卡帽2a是顶着槽口411″触发的, 而不是441’。以上两个
图11和12的不同的用途来看,再一次展示了驱动器1狭窄宽度的优势。如果不是这样,窗扇将在其被完全被打开前已被窗框挡住。所以此狭窄宽度的优势可以使窗扇打的最大。
图13展示了安装有平板拉动器10的旋拉式窗户23。它的驱动器1安装在它的窗框231的下底框上,且槽口411″是朝向窗扇232,即两个窗扇232’和232″。固定垫圈3被按装在窗扇232’的玻璃框下的底边上,其安装位置定位在与槽口411,即槽口411″,同一水平线上,以保证拉动线缆2也与其保持在相同水平线上。其具体的安装位置要求和操作过程与
图10中描述相同或类似。为取得最大拉力驱动器1应被安装越接近于窗户23的中心越好,但以不被窗扇232″妨碍到拉动线缆2的操作为准。从这一用途可看出同样负载采用这样结构的平板拉动器的马达可以做的比较(美国专利5006766下的设计)小,因而其成本和外形尺寸也比较小。由于这样的定位,当窗扇232’被拉向内时,拉动线缆2被从槽口411″拉出拉进,且圆柱形卡帽2a是顶着槽口411″触发的,而不是441’。
图14展示了有四个窗扇241的直拉式窗户24及借助一个安装在壳外导引装置用平板拉动器10同时操作其中两个窗扇的一种实施例。它的驱动器1安装在它的窗框242的下底框上,且槽口411″是朝向窗扇241。在这种用法上,一个和滑轮装置212结构相同的滑轮装置243被安装在窗扇241’的下框上,而拉动线缆2缠绕过滑轮装置243并向后拉回并最后通过固定垫圈3固定在窗扇241″的右边的玻璃框上。圆柱形卡帽244是固定在滑轮装置243的象半圆形的护罩212a一样的护罩上(无细画出),且其上有一较大直径的孔以使拉动线缆2穿过和运动。圆柱形卡帽244和滑轮243被固定在窗扇241’的位置应与槽口411,即槽口411’在相同水平线上。它们将应被定位在当窗扇241’和241″几乎被完全关闭时,圆柱形卡帽244应顶到槽口411’。这将保证圆柱形卡帽244在窗扇20几乎被关闭的瞬间顺利触发停止开关4。另外,在窗框242的上框上,安装以一个定位阻停器245而在窗扇241’和241″上各安装有定位阻停器246’和246″。这些定位阻停器的安装目的是避免当一扇窗扇如241’被推打开时,另一个如241″也跟着走而起不到开窗的作用。具体的操作过程将详述如下。当窗扇241’被推打开时,由于定位阻停器245和246″,窗扇241″被顶住而不会跟着走。窗扇241’将通过滑轮243拉出拉动线缆2。而当窗扇241″被推打开时,定位阻停器245和246’将阻止窗扇241’跟随。因此,拉动线缆2将绕过滑轮243被拉出,并和移动的窗扇241″一起向左移动。如要同时打开两个窗扇241’和241″,这两扇窗户必须被同时推向两侧。当两扇窗户被完全打开时,拉动线缆2已被延伸了窗扇三倍的长度(假设它们有相同宽度)。因此,这种使用方法,要求拉动线缆2的长度比上述方法多两倍。
图15展示
图14情况下的另外一种实施例。同样直拉式窗户25有四个窗扇251及用平板拉动器10同时操作其中两个窗扇 。它的驱动器1通过固定垫圈3安装在它的窗框252的下底框上,且槽口411″是朝向窗扇241″。它们的定位和操作方式与
图10中描述相似。不同的是一个与
图12中的滑轮212相同的滑轮装置253通过一个垫板254安装在窗框252上,其相对中心线A的定位距离与四个窗扇251的宽度相同(假设它们有相同的宽度)。拉动线缆255被缠绕过滑轮装置253并向后拉回并最后通过固定垫圈256’固定在窗扇251’的玻璃窗框左上角上而另一端通过固定垫圈256″固定在窗扇251″的玻璃窗框右上角上。拉动线缆25的长度大约与窗扇251’和251″宽度的总和相等。如
图15所示,只有当窗扇251″被推开时,窗扇251’才被通过拉动线缆255绕过滑轮253而拉开。当平板拉动器10被驱动而向内拉动拉动线缆2时,它将拉动窗扇251’到关闭的位置。与此同时,窗扇251’通过拉动线缆255绕过滑轮253将窗扇251″拉到关闭的位置。平板拉动器10可用在
图11和12描述的操作方法,并借助上述滑轮253和拉动线缆255等,来同时操作四扇窗户的其中两个窗扇。
图16展示了安装有平板拉动器10的有三个窗扇261和轨道的直拉式窗户26。它的驱动器1安装在它的窗框262的下底框上。而拉动线缆2的一端通过固定垫圈3被固定在窗扇261’(在右边)的下框上。其具体的安装位置要求和操作过程与
图10中描述相同或类似。这种直拉式窗户人工的操作过程是当一扇窗扇261’被用手推至关闭位置,窗扇261″(在中间)将被通过在安装在窗扇261’和窗扇261″上的一对卡扣也被拉到其关闭位置。当用平板拉动器10进行操作这类拉窗时,其将与人工操作的过程相同。
平板拉动器10,即驱动器1除了可以安装在如
图10,13,14,15和16的位置外,也可以安装在窗框的上框上。这特别适合如门和其它相似的平板拉动操作。
图17展示了此发明采用平板拉动器70的一个实施例,即采用一种将停止开关71安装在驱动器72外的结构的平板拉动器70。如
图17所示,停止开关71是一个限位开关,其具有一触臂711。此停止开关71被安装在一个半开口矩形合73内,此半开口731开在矩形合73的上部以方便触臂711被触发。矩形合73有两个安装孔732,其定位和停止开关71的安装孔713的位置相同(仅一个孔可被看到),从而形成两通孔结构以便按安装停止开关71。停止开关71通过电线74与驱动器72连接。如
图17所详示的停止开关71,电线74穿入矩形合73并与停止开关71的端子712连接在一起。在这一实施例中,驱动器72也有一槽口721以便拉动线缆75被拉出和拉入。槽口721具有和在
图1中描述的平板拉动器10的槽口161相同外形和定位朝向,但是触动旋臂41已无需使用,因而槽口721的开口高度可以窄些。另外,圆柱形卡帽2a也无需使用,但是仍需一个固定垫圈76,其仍然被安装在拉动线缆75上。因为停止开关71可随电线74的延伸收缩随意地被安装在任何地方,这就大大便利了停止开关71的准确定位安装以保证可用被操作的窗扇的框架表面来触发触臂711。下面将以窗户为例作以详细描述。
图18展示了安装有平板拉动器70的一直拉式窗户27。它的驱动器72安装在它的窗框271的下底框上。而固定垫圈76被固定在窗扇272的下框上。停止开关71也被通过L形状的支撑架273安装在它的窗框271的下底框上。其安装位置定位应和窗扇272的下框在同一水平线上(X轴方向),以保证窗扇的框架表面可触动到触臂711。此外它也应被定位(Y轴方向)在窗框271的下底框的左角上,即窗扇272被完全关闭时的位置,并且触臂711也应伸出合理的长度(Z轴方向)进入窗扇272被打开的空隙。所有这些将保证窗扇272在它几乎被关闭时触发停止开关71并把信号传送给驱动器72以关闭驱动马达(无画出)。将停止开关安装在驱动器外面实施例比前述安装在其内的更具灵活性或更适合在那些不适合圆柱形卡帽21使用的地方,如在前述
图12中,当窗扇和窗框的缝隙非常小时的情景。此实施例用于
图10,11,12,13,14,15和16所示的用途时,就是将停止开关71定位安装在窗框沿着图中所示的线A位置上。此线A给这些不同用途下当窗户在将近关闭瞬间而保证触发停止开关71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定位位置。但是,相比前面讨论的停止开关4和圆柱形卡帽21,停止开关71的定位位置并不是非常严格的。为适应不同用途或窗户尺寸下的不同长度的电线74和比较好看整洁的布线,电线74可以以尽可能长的长度卷入一个象绕线鼓14一样的的绕线鼓内。如要避免在
图12中的电线74不必要的运动,也可将停止开关71安装在窗扇221的框架上。这时,触臂711将被窗框222的上部右边框的内表面触动。
平板拉动器70的停止开关71也可被光电传感器取代来用于以上所描述的不同的用途。因此通过按进或放开窗框来触发限位开关的制动方式将变成用光电传感器通过其发射器的发射光束并由窗框表面反射最后由接收器来接测此反射光束来触发控制电路完成。它也可以被位置传感器所代替,如磁性位置开关传感器,它有两个部分,一是磁铁,另一个是开关。使用这种磁性位置开关传感器具体的设计和结构应很容易地被熟知此类技术的设计人员考虑到上述不同的用途后加以完成。本实施例的灵活性不仅局限在上述的应用情况。只要被拉动的平板在可移动到的位置内和上述限位开关或光电传感器的信号线缆有足够的长度,及移动的平板可按上述方式直接或间接的使它们触发,它就可以在任何项设置上制停定位。这就意味着被拉动的平板如窗门不必一定制停定位在一个点或在关闭的位置,也可以是其它不同的位置。这样就使此发明有更多其它用途。
图19展示了此发明采用平板拉动器80的一个实施例,它具有一个停止开关81,后者安装在其驱动器82的外壳壳体上的。同样的,驱动器82有一槽口821以便让拉动线缆83被拉进和拉出。因此它具有与上述提到槽口721相同功能和外形。停止开关81也和上述停止开关71一样有一个触臂811。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20和21所示,停止开关81是通过于一个可旋转装置84和驱动器82连接起来的。这样就使停止开关81可定位在不同的位置以适合不同的触发角度的要求。
如图20和21所示,可旋转装置84被安装在驱动器82之内并定位在停止开关81下面。它包含一安装支架841,轴842,雄性定位盘843和雌性定位盘844,弹簧845和弹簧支撑盘846。轴842和雄性定位盘843可用注塑做成一体。轴842向上延伸穿过驱动器82上部的一个孔(无画出),而安装支架841最后用一螺丝与轴842连接起来。采用螺栓并通过在安装支架841和停止开关81的两个孔,两者被连接起来。轴842也向下延伸并穿过雌性定位盘844的中心孔。在轴842的底部是与弹簧支撑盘846通过螺丝其它固定方式连接。弹簧845缠绕着轴842并定位于弹簧支撑盘846和雌性定位盘844之间。图21也进一步展示了一个滑轮822和它的安装支架823,其功能和设计与前述平板拉动器10的相同或类似。按装驱动器82的孔824也是定位在滑轮822和槽口821下面,以便达到同样的相对于窗框和窗扇的玻璃框之间的最佳定位。当然驱动器82会比以前高过窗框上边更多。在雄性定位盘843有一整圈小圆柱。而雌性定位盘844上有一整圈与这些小圆柱一样半径相同数量的孔。所有的孔和小圆柱被排列成相同的间距和在相同圆径上以便小圆柱被顺畅地和让两个定位盘以不同旋转角度插入孔内。这些孔最好在其孔圆边做成斜边以便让小圆柱被容易地导引入孔。此外,更为理想的是小圆柱的头部做成半球形使其更易进入孔内。为调整停止开关81的朝向角度,首先将它,即雄性定位盘843拉向上,然后将其旋转至所要求的角度,最后将其放下使雄性定位盘843和雌性定位盘844在最接近的孔和小圆柱的位置定位镶合。
图22展示了安装有平板拉动器80的具有两扇窗扇281的窗户28。它的驱动器82安装在它的窗框282的下底框上。而拉动线缆83的一端和制动器283一起用螺丝被固定在窗扇281的下框上。制动器283的尺寸大的足以在拉动线缆83向左方拉动窗扇281时触动到触臂811。安装定位平板拉动器80和制动器283(也即拉动线缆83)需以以下方式进行当窗扇281在接近停止的瞬间,制动器283将触动和触发停止开关81。通过适当地调整制动器283的定位角度,平板拉动器80可以用于如在
图10,12,14,15和16中所示的不同用途。如
图13所示的旋拉式窗户,因窗扇232’的下框可用作来触动停止开关81,因而就不必使用制动器283。但在
图11所示的用途,因停止开关81和窗扇213’有一段距离,就不适合使用平板拉动器80。
借助于可旋转装置84,光电传感器也可取代停止开关81来操作以上提到的各种用途。这时制动器283或窗扇281的下框(
图13所示的旋拉式窗户)将用来反射从光电传感器的发射器产生的光束给接收器最后传送给控制电路。它也可以被位置传感器所代替,如磁性位置开关传感器,它有两个分,一是磁铁,另一个是开关。使用这种磁性位置开关传感器的具体的设计和结构应很容易地被熟知此类技术的设计人员考虑到上述不同的用途后加以完成。如将停止开关81换成安装在如
图19点线画出的位置,这时平板拉动器80也可象平板拉动器70一样在不必使用制动器283的情况下用于在
图10,14,15和16的用途。但是其停止开关81必须被调整到面对窗扇的前面且这样的平板拉动器也需进行适当的定位,即安装在A线上,以保证让窗扇的窗框触发停止开关81。此外触臂811也应伸出足够的长度以便窗扇触动它或放开它。如采用光电传感器,同样也将进行同样的调整。
图23展示了具有两个齿轮箱91和91’的平板拉动器90和马达92和92’及停止开关93和93’的结构,两组中一个在外壳94的右边而另一个在左边。一个共用的控制电路95被安装在中间位置。具有这种结构的平板拉动器90非常适合于如图24所示的具有两扇窗扇291和291’的旋拉式窗户29。由于其专用用途,它的停止开关93和93’也即它为拉动线缆96和96’进出的槽口(图中无示出)只需朝向一个方向,即朝向窗扇291和291’的方向。停止开关93和93’是由触动旋臂931和931’和限位开关932和932’等构成并具有上述的平板拉动器10的类似的结构和功能。相同类型的拉动线缆96和96’分别地缠绕在相同类型的绕线鼓97和97’并拉出绕过滑轮98和98’,最后被分别连接到窗扇291和291’的下框上。由于双元件设计结构,任一个窗扇291和291’都可以被用手分别地推打开或一个被打开而另一个仍然关闭。不管窗扇291和291’被分别地开到什么位置,在一触发传感器触发控制电路95后,它们都将被拉向到关闭的位置。在位于拉动线缆96的圆柱形卡帽961和96’上的(后者在图24无示出)触发了停止开关93和93’的瞬间,它们将停止在各自完全关闭的位置。在这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95将增加两个输入I/O,一个给增加的限位开关另一个给增加的手动开关。它也将增加一个输出I/O给增加的场效应管以驱动增加的马达。为此实施例的微处理器的程序的设计,也能很容易被熟知此类技术的设计人员加以完成。
图25和26展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平板拉动器100采用绕线鼓101代替滑轮来导引拉动线缆102朝多个方向大角度地拉进拉出。如图25所示,短边(侧面)槽口103的垂直边位于绕线鼓101的左边表面的左侧一定距离。长边(正面)槽口104的垂直边位于绕线鼓101的轴105的轴线的右边一定距离。另外绕线鼓101的表面向前突出一定的距离。所有的这些都保证了拉动线缆102具有180度的拉动角度。为避免灰尘进入外壳106里面影响驱动元件的工作性能,此实施例采用了一个可移动的保护盖107。它在其底部和上部在左边各有两个圆柱形的销钉108。销钉108可以被压进并借助其孔内底部藏入的弹簧自动弹回原位。在槽口103和槽口104的上部和下部各有两个对应的孔109以接受销钉108的插入。如果平板拉动器100的用途要求拉动线缆102穿过槽口103,保护盖107就应在插入后挡住槽口104。反之,如是槽口104、槽口103将被挡住。另外保护盖107也有助于防止拉动线缆102松散而绞缠在一起。
此实施例采用了类似的齿轮箱110,马达111和控制电路112以取得相同操作功能。虽然可以在槽口103和104位置安装各一个和停止开关4一样的停止开关,但其结构将便得非常复杂和昂贵。因此停止开关71和81或用在下一个段落将被讨论的电流传感器作为停止开关将更适合于平板拉动器100。此外,利用平板拉动器100和壳外导引装置的实施例的不同的窗户用途将和以上讨论的相同。
图27展示了一个采用电流传感器127作为停止开关来停止马达的实施例。电流传感器127的两个端口连接于场效应管的源极124和地之间,电流传感器127的第三个端口被连接到与限位开关44所接相同微-处理器121的I/O端口(输入)。
图28进一步描述了电流传感器127的详细的电路图。它的传感器电阻器152被连接位于场效应管124的源极和地之间。电阻器153的一端口被连接到场效应管124的源极和传感器电阻器152之间的连接点,而另一端被连接到比较器157的反相输入极并通过电容器154接地。电阻器155和156形成一电压分配器,而比较器157的正相输入极连接到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因此在比较器157的正相输入极形成一基准参考电压。当马达的电流上升到某一个值且其通过电阻器152形成的电压高过上面提到的参考电压和比较器157的最低触发电压的总和时,比较器157将将其输出从’高’转成’低’。微处理器121将接收到这一信号,而其控制程序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制作,即当它接收到这一信号时,它将其输出从’高’转成’低’从而切断场效应管124。最终,它将停止运转的马达。下面将根据不同的用途来讨论电流传感器127的工作方式。
我们可以用在
图10中描述的直拉式窗户和在
图13中描述的旋拉式窗户来讨论用电流传感器127的平板拉动器的不同操作用途。这样的平板拉动器外观形状和尺寸可以做的和平板拉动器10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别就是此实施例中的平板拉动器没有如停止开关4和圆柱形卡帽2a一样的任何机械操作的停止开关和圆柱形卡帽。但其他如平板拉动器的定位和安装将类似或相同。同样,我们先假定拉动线缆2已被拉出一定的长度。当触发传感器123被触发,通过相同程序,马达12将开始运转。然后窗扇202被拉向关闭的位置。在窗扇202左边玻璃框接触到窗框201的左边框的瞬间,由于不断增加的顶靠窗扇202的阻力,因而增加了在马达12上的负载,最后导致其电流增加。一旦其产生的电压 高过上面提到的电压的总和时,比较器157将从’高’转成’低’,因此微处理器121将检测这个信号并切断场效应管124。最后马达12和窗扇202将停住。如将用电流传感器127的平板拉动器用于
图13中所示的用途,它将和上所述讨论的情形非常相似。其按装和定位将和在前面为
图13所讨论的类似或一样。同样地,当触发传感器123被触发,通过相同程序,马达12将开始运转并将窗扇202拉向关闭的位置。在窗扇232’的玻璃框接触到窗框231的瞬间,同样地由于不断增加的顶靠窗扇232’的阻力,因而增加了在马达12上的负载,最后导致其电流增加。一旦其产生的电压 高过上面提到的电压的总和时,比较器157将从’高’转成’低’,因此微处理器121将检测这个信号并切断场效应管124。最后马达12和窗扇232’将停住。如将用电流传感器127的平板拉动器用于
图11,12,14,15和16中所示的用途,它将和上所述讨论的情形类似或一样,在此将不被作进一步的讨论。同样如采用一个象定位阻停器245和246’(246”)一样的阻停器,只要被拉动的平板在可移动到的位置内,它就可以在任何预设的位置上通过阻停器之间的阻力制停定位。这就意味着被拉动的平板如窗门不必一定制停定位在一个点或在关闭的位置,也可以在其它不同的位置。
在以上描述中都假定拉动线缆2已被拉出外壳外面一定的长度,也即窗扇已经被打开一定的距离。但如果它以被关闭,以上述提到的控制电路设计,微处理器121将无法区分和判断窗户的窗扇是否已被关或开。因此,当触发传感器123被触发或手动开关122被按下时,它将反应并启动。但是它将立即检测到从电流传感器127产生的过电流信号而切断马达12。为避免上述提到的无意义的平板拉动器的触发和操作,可采用一位置传感器来通知微处理器121那一扇窗户已被打开来解决。图27中用点线画出了其和控制电路的连接线路。我们将以磁性位置开关128为例来讨论,当然其他类型和此有相同功能的传感器也是可以使用的。如图29所示,磁性位置开关128有两个部分,一是磁铁128″,另一个是开关128’。开关128’可以是常开接点开关,因此,它构成一和手动开关122串联加入一电阻并连接到5V电源的同样的支电路。其一端口被连接到微处理器121的一个I/O端口(输入)而另一个接地。如图29所示,磁铁128″被安装在一扇窗扇上,而开关128’可以被安装在平板拉动器1上。这两个元件应以这样的方式定位,即在窗扇被拉向关闭的位置时,这两个元件应被拉的足够靠近以便开关128’感应到磁铁128″的磁场变化而促使其常开接点从’开断’到’接合’。另外,一旦窗扇被推开一定的距离,磁铁128″将离开开关128’相等的距离,因此开关128’的常开接点将从’接合’转变成’开断’。在这实施例中,微处理器121将以以下方式编程即只有在它检测到开关128’的常开接点从’接合’转变成’开断’后,它才处于准备状态,即才可以反应手动开关122或触发传感器123的信号。采用这样的元件和如此编程,即可消除了无意义的触发和操作。伺服和步进马达控制也可被采用以省去限位开关和它的复杂结构的触发装置。但由于昂贵的伺服和步进马达及它们的控制电路,将使其产品制造成本比用电流传感器127来停止窗扇高出很多。
图30-33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0所示,其平板拉动器50具有外壳51。如图31所示,在外壳51内安装有马达52,齿轮箱53,拉动线缆54,绕线鼓55和滑轮装置56,控制电路57和四个连接齿轮箱53和滑轮装置56的螺丝58(仅三个显示出)。在这实施例中,马达52的轴通过一小齿轮(无示出)和齿轮箱53绞合,且它的轴向和齿轮箱53的键卡位轴531平行。齿轮箱53可以是那种圆形(或长方形)普通标准的齿轮箱,通常是由一系列齿轮组构成,其轴和马达52的轴和键卡位轴531平行。绕线鼓55中心具有一个扁形键孔551,借助它绕线鼓55和键卡位轴531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如图32和33所示,滑轮装置56有一个倒置的U形支架561,其具有较长的侧板571,中间板572和较短的侧板573。较长的侧板571有四个螺丝孔574以便使螺丝58穿过并拧入四个在齿轮箱53上的螺丝线孔(无示出),以使U形支架561和其固定。在中间板572上,有两个螺丝线孔575。这些孔有一定的定位间距以便并排地按装两个滑轮562在滑轮轴563上,和使两个滑轮562中间的缝隙保证最小。滑轮轴563有螺纹的上部被拧入并从孔575伸出,最后在中间板572上部被螺母563’拧紧。两个滑轮轴563的另一端带有一圆底盘563”,其直径大于滑轮轴563的直径。滑轮轴的长度相同。采用这样的结构,两个滑轮562就可以被平行地支撑在中间板572和圆底盘563”的中间。较长的侧板571和较短的侧板573上各有一个孔576和577,以便轴564借助这些孔安装在这两个侧板上。安装方法可以采用铆钉连接的方式将轴564的两端铆定在孔576和577内。滑轮565套在轴564上并围绕其旋转。轴564是采用表面光滑的金属材料,以便轴564可以顺滑的在其上水平移动。键卡位轴531通过较长的侧板571上的孔578与绕线鼓55相连接。外壳51由一对半开的和用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合子组成,并最后用4个螺丝511将此两个合子紧固在一起。在外壳51两侧上各有一注模成形的圆弧面512,安装孔513和为拉动线缆54拉进拉出的槽口514。
图32是装配后的结构图。它展示了滑轮562(仅其中一个显示出)定位安装在槽口514的附近,绕线鼓55的定位是位于两个圆弧面512之间。如图31和32所示,拉动线缆54的一端是固定在绕线鼓55上并缠绕在绕线鼓55上。它的另一端从绕线鼓55拉出并缠绕过滑轮565和穿过由两个滑轮562的C形槽形成的缝隙,最后从位于缝隙附近的槽口514处穿出至外壳51壳体外。从图32可进一步看清楚圆弧面512的作用,即它可以保证和防止拉动线缆54松散和互相缠绕最后卡在外壳51内。圆弧面512里面和绕线鼓55的两个保护边552的最外边之间的缝隙必须比拉动线缆54的直径小。和圆弧面512类似圆弧墙也可以设置于外壳16内并围绕绕线14和满足同样的结构,从而使平板拉动器10具有同样的保护作用。它或与外壳16注塑形成一体或采用一圆环并固定在外壳16的内墙上。
从图32可见滑轮562的外缘圆边562从槽口514伸出壳体外面一端距离,以便拉动线缆54和平板拉动器10的一样在180度的角度范围被拉进和拉出。从图29可看出,当它被以小于90度的角度被拉动时,它被顶靠在右边滑轮562上。而当它被以大于90度的角度被拉动时,它被顶靠在左边滑轮562上。这样的结构将可以达到和平板拉动器10相同操作性能。因此平板拉动器50也可以用于上述
图10-16中不同的用途。但与平板拉动器10不同的是它的槽口514不需要做成L形。带有电源线57’的控制电路57可以采用象如图9或图27相同电路来控制。如采用前者,应使用安装在壳外的限位开关或传感器作为停止开关。因为结构空间不允许安装这样内置的装置。而后者的停止开关是电流传感器127。控制电路57也可安装在外壳51的外面并放入另外一个外壳(无示出)。这样的结构安排只需要一电缆将外壳51内的马达52和此控制电路57连接起来。所有以上讨论的平板拉动器都能被通过采用可移动卷曲的电缆和适当的布线安装在可移动的平板如窗户或门上。
以上谨对一些最佳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对于那些熟知此类技术的设计人员,许多此发明精神下的其它变化的实施例将可轻而易举的做出的。而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范筹之内,不管它们是否已被直接或间接地被描述或暗示。
权利要求1.一种平板拉动器,包括设有开口的外壳和机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电驱动装置由固定安装在外壳内的马达、齿轮组、控制马达停止运转的制动装置和绕线导引机构构成;所述绕线导引机构由拉动线缆、在外壳内的绕线机构和导引机构组成;拉动线缆缠绕在绕线机构上,其中一端固定在绕线机构上,另一端经外壳的开口连接到平板或平板框架上;绕线机构与所述马达通过齿轮组耦合并被其驱动旋转;导引机构定位于外壳内开口处并导引和支撑着拉动缆拉出开口的角度范围为0-18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拉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机构和导引机构由一个绕线鼓组成,该绕线鼓与齿轮组耦合,拉动线缆缠绕在此绕线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拉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机构由一个滑轮组成,该滑轮围绕着一个固定在所述开口附近的一个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拉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机构由两滑轮组成,两个滑轮各围绕着一个固定在上述开口附近的一个轴旋转,且它们并排地定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拉动线缆穿过它们中间形成的缝隙并穿出所述的开口,其中一个滑轮支撑和导引拉动线缆0到90度角度的拉动方向,另一个支撑导引90-180度的拉动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拉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机构还具有一个安装在壳外的滑轮,滑轮处设有一个防止拉动线缆脱落的保护装置,滑轮轴固定在一个不可移动的支撑平板的框上,所述的拉动线缆在壳外绕过该滑轮并连接到平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拉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机构也还具有一个安装在壳外的滑轮,滑轮处设有一个防止拉动线缆脱落的保护装置,滑轮轴固定在两个具有同一导轨的平板的其中一个上,拉动线缆绕过该滑轮并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平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拉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引机构还具有一个安装在壳外的滑轮,滑轮处设有一个防止线缆脱落的保护装置,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线缆,其一端连接在具有同一导轨的两个平板的其中一个上,另一端绕过滑轮并连接在另一平板上,滑轮轴固定在支撑两平板的不可移动的平板框上,定位在前一个平板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拉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组中具有一对传动角度为90度的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拉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装置是由一个内置的限位开关和触发杆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拉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装置由一个限位开关或者光电传感器或位置传感器触发,所述触发元件通过电线接于外壳外,或是安装在外壳上的一个可旋转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拉动器,包括设有开口的外壳和机电驱动装置,所述机电驱动装置由固定安装在外壳内的马达、齿轮组、控制马达停止运转的制动装置和绕线导引机构构成;所述绕线导引机构由拉动线缆、在外壳内的绕线机构和导引机构组成;拉动线缆缠绕在绕线机构上,其中一端固定在绕线机构上,另一端经外壳的开口连接到平板或平板框架上;绕线机构与所述马达通过齿轮组耦合并被其驱动旋转;导引机构定位于外壳内开口处并导引和支撑着拉动缆拉出开口的角度范围为0—180度。本实用新型既可以用作控制直拉式门窗又可以控制旋拉式门窗,也可以用于其他如屏幕之类的平面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安装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E05F15/10GK2514087SQ01258089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0日
发明者黄大智 申请人:黄大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