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016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摇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床。
现有技术中,童床为了实现可摇的功能,在床体上设置一个摇篮,使得它可以摆动。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专利号为96230472.7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特点是摇篮通过两对连接件与床架相连接,且连接件一端可转动地与床架相连接,连接件另一端可转动地与摇篮相连接。附图4显示了一种摇床的结构图,其底部的床架为两个倒“U”形的床腿和连接两侧的床腿的框形连接件,这种结构使得床架的用材多,成本上升,框形的连接件不易进行拆卸,因此包装运输体积大,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方便、生产成本低的摇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是一种摇床,它包括支撑床体、摆动床体,所述的支撑床体与摆动床体通过两对摆杆相连接,所述的每根摆杆的下端部与摆动床体相铰接,所述的摆杆的上端部与支撑床体相铰接;所述的支撑床体包括两侧的倒“U”形支撑床体腿、用于连接所述的支撑床体腿的一根支撑杆,所述的支撑床体腿与支撑杆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支撑床体腿与支撑杆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因此拆卸螺栓后,支撑床体腿与支撑杆之间可以分离,进而减小了包装体积。只用一根支撑杆进行两侧的支撑床体腿的连接,因此材料得以节省,可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摆动床体拆下后,支撑床体的立体结构图;附图3为附图2的A-A方向剖视图;附图4为现有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其中[1]、床围栏;[2]、第一摆杆;[3]、摆动床体;[4]、支撑床体腿;[5]、第二摆杆;[6]、床板撑杆;[7]、下延伸段;[8]、支撑杆;[9]、加强连接件;[10]、床体腿的横杆;[12]、螺栓;[13]、套管;实施例参见附
图1至附图3,特别是参见附图2,一种摇床,它包括支撑床体、摆动床体[3],所述的支撑床体与摆动床体[3]通过两对摆杆相连接,所述的每根摆杆的下端部与摆动床体[3]相铰接,所述的摆杆的上端部与支撑床体相铰接;所述的支撑床体包括两侧的倒“U”形支撑床体腿[4]、用于连接所述的支撑床体腿[4]的一根支撑杆[8],所述的支撑床体腿[4]与支撑杆[8]之间通过螺栓[12]相固定连接。每侧的支撑床体腿[4]由两边竖立的腿部及床体腿的横杆[10]所组成。
所述的支撑床体腿[4]上固定有套管[13],所述的支撑杆[8]的端部插在所述的套管[13]内,并且用螺栓[12]穿过套管[13]和支撑杆[8]将其相固定。为了增强支撑杆[8]与支撑床体腿[4]的连接强度,所述的套管[13]、套管[13]两侧的支撑床体腿[4]上固定有加强连接件[9],使得支撑杆[8]与支撑床体腿[4]之间的连接部位变大,改善支撑杆[8]及支撑床体腿[4]的连接部位的受力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摇床,它包括支撑床体、摆动床体[3],所述的支撑床体与摆动床体[3]通过两对摆杆相连接,所述的每根摆杆的下端部与摆动床体[3]相铰接,所述的摆杆的上端部与支撑床体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床体包括两侧的倒“U”形支撑床体腿[4]、用于连接所述的支撑床体腿[4]的一根支撑杆[8],所述的支撑床体腿[4]与支撑杆[8]之间通过螺栓[12]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床体腿[4]上固定有套管[13],所述的支撑杆[8]的端部插在所述的套管[13]内,并且用螺栓[12]穿过套管[13]和支撑杆[8]将其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13]、套管[13]两侧的支撑床体腿[4]上固定有加强连接件[9]。
专利摘要一种摇床,它包括支撑床体、摆动床体[3],所述的支撑床体与摆动床体[3]通过两对摆杆相连接,所述的每根摆杆的下端部与摆动床体[3]相铰接,所述的摆杆的上端部与支撑床体相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床体包括两侧的倒“U”形支撑床体腿[4]、用于连接所述的支撑床体腿[4]的一根支撑杆[8],所述的支撑床体腿[4]与支撑杆[8]之间通过螺栓[12]相固定连接。由于支撑床体腿与支撑杆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因此拆卸螺栓后,支撑床体腿与支撑杆之间可以分离,进而减小了包装体积。
文档编号A47D9/02GK2502586SQ01262518
公开日2002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30日
发明者宋郑还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