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活动栅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350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关活动栅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涉及应用于建筑窗体外部及阳台安装使用的配套产品,具体是一种开关活动栅栏。
技术背景现有活动栅栏的开关定位机构采用的是摆动式定位条和起圆形点状接触作用的弹簧,开启时用手压住定位条,即可向上提起栅栏,到一定位置时,松开定位条,弹簧复位,与栅栏边框进行圆形点状接触,依靠摩擦力将栅栏定位。这种结构存在的缺陷是定位条对位不准确,容易出现脱滑、变形等问题;弹簧的作用点易出现偏移,作用力不均,在实际使用中有卡塞,弹簧变形失效等缺点。因此,现有活动栅栏普遍存在开关不顺、定位不稳定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关顺畅自如,定位准确稳定的开关活动栅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开关活动栅栏,包括栅栏框、活动栅栏、固定栅栏、滑道板和开关定位机构。其中,开关定位机构设置于活动栅栏与滑道板对应的两侧框上,开关定位机构由外壳、活动压板、活动锁条、弹簧和滑道板上设置的定位孔构成,活动压板安装在与外壳连接的销轴上,一端抵住弹簧,另一端有联动的活动锁条,活动锁条的锁舌卡锁于滑道板的定位孔中。
所述的活动锁条的锁舌上部为斜面或弧面,弹簧为矩形弹簧,外侧固定有弹簧定位板。
另外,活动压板与活动锁条的结合有两种形式,较好的一种是由活动轴实现连接,另一种则为直接固定的一体结构。
当使用者需开启栅栏时,用手压动活动压板,使顶住活动压板的弹簧被压缩,活动压板绕销轴转动,带动另一端的活动锁条,此时,若活动锁条为活动轴连接的,则会做水平收缩移动,若为固定一体的,则做适当的弧线运行,两种运动都使活动锁条移离定位孔,活动栅栏则可做上下或左右自由移动。当需要将栅栏固定在某一位置时,松开活动压板,由弹簧的复位力推动活动压板反转,带动活动锁条回移,锁舌伸进定位孔,将栅栏卡锁住。另外,由于活动锁条上部的斜面或弧面,使栅栏在向开启方向移动时能自动脱离定位孔,无需压动活动压板,使用就更显方便。采用矩形弹簧,受力均匀,不会出现作用点偏移现象。
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开关方便,定位准确,不易脱滑、卡塞的特点,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启状态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关闭状态的整体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定位机构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定位机构的正面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定位机构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开关活动栅栏的栅栏框14通过四周的安装孔15安装到建筑物上,安装孔15由盖板16遮挡。栅栏框14内安装固定栅栏12和活动栅栏13,活动栅栏13通过两边的滑道板9实现上下滑动。滑道板9上开有定位方孔10。开关定位机构17安装在活动栅栏13两边框的下端。栅栏框14的还安装有定位暗锁11,在栅栏全关闭时,对活动栅栏13进行锁定。
参见图3、图4和图5,开关定位机构由外壳1、活动压板5、活动锁条2、矩形弹簧8和滑道板上设置的定位方孔10构成。活动压板5安装在与外壳连接的销轴3上,它的一端抵住矩形弹簧8,矩形弹簧8的上侧有固定的弹簧定位板7对其进行定位,活动压板5另一端通过活动轴6联接活动锁条2,活动锁条2的锁舌卡锁于滑道板的定位孔10中。活动锁条2的锁舌设计为弧面。整个开关定位机构是通过两侧的固定螺孔4安装到活动栅栏上。
权利要求1.开关活动栅栏,包括栅栏框、活动栅栏、固定栅栏、滑道板和开关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开关定位机构设置于活动栅栏与滑道板对应的两侧框上,开关定位机构由外壳、活动压板、活动锁条、弹簧和滑道板上设置的定位孔构成,活动压板安装在与外壳固定的销轴上,一端抵住弹簧,另一端有联动的活动锁条,活动锁条的锁舌卡锁于滑道板的定位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活动栅栏,其特征在于活动锁条的锁舌上部为斜面或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活动栅栏,其特征在于弹簧为矩形弹簧,外侧固定有弹簧定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开关活动栅栏,其特征在于活动压板与活动锁条由活动轴实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开关活动栅栏,其特征在于活动压板与活动锁条为固定的一体结构。
专利摘要开关活动栅栏,包括栅栏框、活动栅栏、固定栅栏、滑道板和开关定位机构。其中,开关定位机构设置于活动栅栏与滑道板对应的两侧框上,开关定位机构由外壳、活动压板、活动锁条、弹簧和滑道板上设置的定位孔构成,活动压板安装在与外壳连接的销轴上,一端抵住弹簧,另一端有联动的活动锁条,活动锁条的锁舌卡锁于滑道板的定位孔中。所述的活动锁条的锁舌上部为斜面或弧面,弹簧为矩形弹簧,外侧固定有弹簧定位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开关方便,定位准确,不易脱滑、卡塞的特点,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E05C17/60GK2612781SQ0325046
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6日
发明者李光荣 申请人:李光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