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卸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253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快卸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柜上的配件,尤其是控制门开、关的快卸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器柜门的锁门大部分采用卡锁和密码锁等各种方式,密码锁等开启麻烦、成本高,而卡锁等虽然简单,但锁设不紧固。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91218192.3,名称为“碰闭式家具锁”的专利。它通过在带有方锁舌的锁舌板侧旁设有一端面为圆弧面的触发舌,利用触发舌在抽屉(或柜门)关闭时受力而动作,来启动锁舌板自动弹出锁闭,从而实现自动碰壁上锁的目的,虽然使用方便,但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快卸门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有卡设于门上固定片1,固定片1固定面2有孔21,固定面2的两个侧端设小于90°夹角的弹片22,其特征在于与孔21配合有螺钉3。
螺钉3的前端有两个与弹片22对应的凹槽31。
弹片22前端有倒钩23。
螺钉3的后端有拉环31。
在螺钉3的中部有环槽,环槽中卡有挡片32。
采用上述结构后,将固定片直接装与通讯设备及其它电器柜门下辅助固定板上,将弯曲的固定片圆孔侧边进出的弹片扣入辅助固定板内,把装配好的螺钉和拉手组合件装于对应门板圆孔上,从杆底部套入挡片,并使其卡入螺钉的顶部环槽位(即可将螺钉、拉手固定在门板上),如需将门板固定在机柜上,可将螺钉(带门板)按入固定片中并旋转使螺钉的两凹槽卡入固定片弹片前端,此时门板被锁在机柜上;如需打开门板只需扣入拉手并旋转螺钉的无凹槽部分与固定片的前端部分接触,向外拉即可使门板脱开机柜。
本实用新型技术结构简单、外观美观大方,固定可靠,拆卸方便,经久而耐用,长期使用不易松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安装在柜门下辅助板的固定片1,固定片1截面呈三角形,其中相近的两个边前端有倒钩23,形成弹片22,倒钩23便于固定片1固定紧固。三角形的另一边形成了固定面2,固定面2上升有孔21,孔21最好为圆形,与之配合有圆形拉杆3,拉杆的前端对应弹片22与倒钩23构成的突出部分设有凹槽31,使在锁门时弹出22卡入凹槽31中。
在上述方案中,拉杆3的中部可以设有环槽,在装配拉杆3时,在环槽卡有一档片32,使拉杆3固定于门上。
在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拉杆3的后端加一拉环,便于开门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快卸门锁,包括有卡设于门上固定片(1),其特征在于固定片(1)固定面(2)有孔(21),固定面(2)的两个侧端设小于90°夹角的弹片(22),与孔(21)配合有螺钉(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卸门锁,其特征在于螺钉(3)的前端有两个与弹片(22)对应的凹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卸门锁,其特征在于弹片(22)前端有倒钩(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卸门锁,其特征在于螺钉(3)的后端有拉环(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卸门锁,其特征在于在螺钉(3)的中部有环槽,环槽中卡有挡片(3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卸门锁,解决了一般电器框门锁设计复杂的问题,包括有一种快卸门锁,包括有卡设于门上固定片1,其特征在于固定片1固定面2有孔21,固定面2的两个侧端设小于90°夹角的弹片22,与孔21配合有螺钉3,螺钉3的前端有两个与弹片22对应的凹槽31,具有结构简单,锁闭紧固,开启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E05C19/00GK2639477SQ0327376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1日
发明者乔梁 申请人:乔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