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81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百叶窗帘有关,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按,现今的百叶窗帘大致具有一固定于窗户顶缘的上轨(head rail),以及一设于该上轨下方的叶片组件,该叶片组件可受外力作用而改变其遮蔽窗户的状态(如叶片的上下升降或倾斜角度的改变)。
百叶窗帘的型态可概分有外露拉绳及无外露拉绳两种。其中有外露拉绳的百叶窗帘,是在上轨内设置与叶片组件连接的连动机构,并设一由上轨一端垂下的外露拉绳供使用者拉动,以控制叶片组件伸展(一般为下降)或缩合(一般为上升),并由另一由上轨垂下的调整杆供使用者旋动,以控叶片的倾斜角度。由于窗帘的外露拉绳可能与人体发生纠缠意外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有外露拉绳的百叶窗帘已逐渐为一般人所舍弃。
因此,近来业界已致力于无外露拉绳百叶窗的研发,而有多种不同型态的百叶窗帘公开,如利用弹簧与叶片组件的重力平衡,使叶片组件可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维持于当时高度,且不需利用外露拉绳来控制叶片组件的升降;或利用定位绳的张力将窗帘的下轨(bottom roil)托撑于预定高度;然而,无论利用弹簧或定位绳,皆会有弹性疲乏或定位绳松弛的情形发生,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也因此有许多业者,已利用外露的操杆与上轨内连动机构的配合来取代外露的拉绳,而可加以控制叶片组件的升降,如法国公开第2692002号专利,以避免前述有外露拉绳百叶窗帘的纠缠意外或无解决外露拉绳百叶窗帘的弹性疲乏问题,但此一操控杆仅能应用作为控制百叶窗帘叶片组件的升降所用,而欲调整百叶窗帘叶片组件的倾斜角度时,则必须由另外设置的一外露调整杆来加以控制,且比一调整杆亦必须与上轨中所另外设置的一调整机构来加以配合,方能达成调整叶片组件倾斜的目的,因此不仅其构件过于繁杂,且升降与调频的分开控制,在使用上亦相当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可使窗帘无外露的拉绳存在,以避免人(特别是幼童)与外露拉绳发生纠缠的意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可以单一驱动源来控制窗帘叶片的升降及倾斜角度的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前述百叶窗帘包含一上轨及一叶片组件,该叶片组件置设于该上轨下方;该控制结构包含有一传动装置,设于该上轨,至少具有一与该叶片组件连接而可控制该叶片组件作上下升降的调幅组件、一与该叶片组连接而可控制该叶片组件于预定角度内倾摆的调频组件,以及一与该调幅组件及该调频组件连接而控制该调幅组件与该调频组件是否同动的离合组件;一连动装置,设于该上轨,至少具有一可受外力驱转的入力件,以及一随该入力件对应转动的引动件;该引动件与该传动装置连接,当该引动件转动时可带动该传动装置作动;一操控装置,与该连动装置的入力件连接,用以供使用者操控,使可由该操控装置的受控旋转而迫使该连动装置的入力件对应转动。
其中该入力件是以原地旋转的方式枢设于该上轨内,其轴心大致呈纵向,该入力件的上段设有一双螺纹的蜗杆;该引动件为一蜗轮,轴心呈左右向,枢设于该上轨内并与该蜗杆啮合;该连动装置还包含有一轴杆,横向枢设于该上轨内,并与该蜗轮的轴心及该调幅组件连接。
其中该操控装置为一杆体,自该入力件所一体延伸而成,并穿出于该上轨之外,供使用者操控。
其中该操控装置为一杆体,其一端形成有一第一接合部,另一端用以供使用者握持;该入力件的底端形成有一可与该第一接合部对应啮接的第二接合部,且该第二接合部外露于该上轨的下方,使该由该第一接合部与该第二接合部的啮接,而由使用者驱控该入力件转动。
其中该操控装置的一端具有一马达,另一端则设置一可受该马达驱转的出力件,使可由该出力件与该入力件的结合,而以电动的方式出力控制该叶片组件的升降及倾摆。
其中该调幅组件具有一调幅轮,该调幅轮内部形成有一通贯两相对轴端面的非圆形轴孔;该连动装置还具有一断面形状与该轴孔断面形状相同的轴杆,该轴杆与该引动件连接,使可由该轴杆与该轴孔的套接,而连接该调幅组件与该连动组件。
其中该调幅组件具有一调幅轮;该离合组件具有一支撑座,该支撑座形成有一凹孔,用以供该调幅轮置于其中,以局限该调幅轮的位置。
其中该调频组件具有一调频轮,该调频轮内部设有一圆孔,可供该调幅轮套入于其中;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限制件,锁置于该支撑座上,使该调频轮可受该限制件所局限,而不致自该调幅轮上脱离。
其中该调幅轮具有一沟槽,位在该支撑座的凹孔中;该调频组件具有一调频轮,该调频轮上设有一凹槽;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弹簧及一连动件,该弹簧置设于该调幅轮的沟槽中,并以其一端抵靠于该沟槽的底部,该连动件置于该幅轮的沟槽中,并以其一端与该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使该连动可受该弹簧的弹力所抵推,而以其一部份位在该调频轮的凹槽内,使该调幅轮与该调频轮间可由该连动件的连结而形成同动的状态。
其中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挡块,锁固于该支撑座形成有凹孔的端面上,其具有一呈半圆形的缺口,且该缺口的二侧端处,分别形成有一往下及往该凹孔倾斜的斜面,使该连动件与该斜面接抵时,可受该斜面的限制而与该调频轮分离,使该调频轮与该调幅轮间形成不同动的状态。
其中该调幅组件具有一调幅轮,该调幅轮的外表面上环设有一外螺纹段;该离合组件具有一支撑座,该支撑座内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的内壁环设有一内螺纹段,而可以该内螺纹段与该外螺纹段螺接,使该调幅轮可同时相对该支撑座作径向的旋转及轴向的位移。
其中该调幅轮上还设有一沟槽;该调频组件具有一调频轮,该调频轮上形成有一凹槽,该调频轮以轴向贯穿的圆孔穿套于该调幅轮上;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连动件,该连动件同置于该调幅轮的沟槽及该调频轮的凹槽中,使该调幅轮与该调频轮便可由该连动件的连结而呈同动状态。
其中该支撑座还形成有一与该穿孔连通的凹孔,该离合组件则还具有一弹簧及一压环,该弹簧穿套于该调幅组件的调幅轮上,而置于该支撑座的凹孔中,并以其一端抵靠于该凹孔与该穿孔间的壁面上,该压环穿套于该调幅轮上,并以其一端与该弹簧的另一端抵靠,该压环的另一端则抵靠于该连动件上,使可由弹簧的弹力将该压环抵推而压制于该连动件上,使该连动件可受压而以其一部份置入于该调幅轮的沟槽中,并以另一部份置入于该调频轮的凹槽中。
其中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挡块,该挡块锁固于该支撑座上并形成有二斜面,使该连动件转至与该斜面接触时,可自该调频轮的凹槽中脱出,使该调幅轮与该调频轮间可不受该连动件的连结,而呈分离不同动的状态。
其中该调幅组件具有一调幅轮,该调幅轮由一柱体一卷线轮及一结合件所组成,该柱体与该连动装置连结,且其外部上形成有一凹槽;该结合件置设于该凹槽中,且其一部份凸伸于该凹槽之外,该卷线轮内部形成有一第一内孔及一孔径大于该第一内孔的第二内孔,该第二内孔的内壁面上凸设有一凸块,该第一内孔可套设于该柱体上,使该第二内孔与对应于该凹槽,使该凸块与该结合件相互抵触时,该柱体与该卷线轮可呈同动。
其中该柱体形成有一非圆形断面的轴孔;该连动装置具有一与该轴孔断面形状相同的轴杆,使可由该轴杆与该轴孔的套接,而使该传动装置与该连动装置间成同动的状态。
其中该卷线轮的第二内孔与该柱体间形成有一空隙,此一空隙可使该卷线轮的凸块与该柱体上的结合件有一不为接触的空转期,可使该柱体与该卷线轮间呈不连动的状态。
其中该柱体的外部可界定出一结合部,该卷线轮的第一内孔孔径略等于该结合合的外径,而套设于该结合部上,使该卷线轮不致有松动的情形。
其中该柱体外部并可还界定出一套合部及一挡部,该挡部环凸于该套合部与该结合部间;该调频组件具有一调频轮,该调频轮内部贯穿有一第三内孔,用以套设于兹柱体的套合部外,使该调频轮可与该挡部间接触而产生摩擦力。
其中该离合组件具有一支撑座、一弹簧及限制件;该支撑座的二端面分别往内延伸形有孔径不一且相互连通的一穿孔及一凹孔;该弹簧置于该支撑座的凹孔中,并以其一端抵靠于该凹孔与该穿孔间的壁面上,另一端则抵推于该调频轮上,使该调频轮可与该柱体的挡部抵接,而由该弹簧所产生的弹力对该调频轮产生推力,使该调频轮与该调幅轮的挡部间可由其摩擦力而形成紧抵连动的状态。
其中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限制件,该限制件锁置于该支撑座上,使该调频轮可受该限制件所局限,而不致自该调幅轮上脱落。
其中该调频轮的一端面上设有一凸部,该支撑座形成有凹孔的端面二侧上还分别形成有一肩部,使得该调频轮的凸部对向于该支撑座形成有肩部的端面上,而可由该调频轮上的凸部与该支撑座肩部间的抵接作用,使得该调频轮止位于该抵接位置,使该调频轮与该调幅轮间形成分离不同动状态。
其中凸部与支座撑抵接的反作用力大于该调频轮与该调幅轮挡部间的摩擦力。
其中该连动装置还具有一自锁组件,使该入力件可顺利带动该引动件转动,而无法由引动件带动该入力件转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与一百叶窗帘结合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4为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于收绳状态时的作动示意图。
图6及图7为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中调幅组件、调频组件与离合组件间的侧视作动示意图。
图8及图9为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中调幅组件、调频组件与离合组件间的剖视作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拖例与一百叶窗帘结合的使用状态图。
图11为图10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图10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13为图10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0所示较佳实施例于收绳状态时的作动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与一百叶窗帘结合的使用状态图。
图16为图15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7为图15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18为图15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9及图20为图15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剖视作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目的有深刻的了解与认同,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100),该控制结构(100)可运用于一公知的百叶窗帘(1),该窗帘(1)主要包含有一上轨(2)及一叶片组件(3),该上轨(2)横向固设于窗户(图中未示)的顶缘位置,该叶片组件(3)具有一位在该上轨(2)下方的下轨(4)、若干位在该上轨(2)与该下轨(4)间并由上而下依序横向排列的叶片(5)、各呈一左一右分别纵向贯穿该各叶片(5)的二调幅拉绳(6),且该各调幅拉绳(6)的底端固定于该下轨(4)上,其顶端则伸入于该上轨(2)之中,以及各呈一左一右纵向连接于该各叶片(5)及下轨(4)两相对侧缘的二调频拉绳(7),且该各调频扭绳(7)的两端皆伸入于该上轨(2)之中,使该窗帘(100)可受外力的作用而改变遮蔽的状态。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结构(100),包含有一设于该窗帘(1)上轨(2)中的传动装置(10)、一设于该上轨(2)中并与该传动装置(10)连结的连动装置(20)、以及一与该连动装置(20)连接并供使用者操控的操控装置(30)。
请参阅图1,该连动装置(20)包含有一入力件(21),该入力件(21)概呈杆状,以可以原地旋转的方式枢设于该窗帘(1)上轨(2)内的最右端,其轴心大致呈纵向,底端凸露于该上轨(2)的下方外部,该入力件(21)的上段设有一双螺纹的蜗杆(22);一引动件(24),为一蜗轮(23),轴心呈左右向,枢设于该入力件(21)后方并与该蜗杆(22)啮合;一轴杆(25),为非圆形断面的杆体,横向枢设于该上轨(2)内,与该蜗轮(23)的轴心连接。
请参阅图1至图3,该传动装置(10)包含有二调幅组件(11)、二调频组件(13)以及二离合组件(15);为各别设置于该上轨(2)中,并分别与一左一右的调幅拉绳(6)及调频拉绳(7)的位置对应。
该各调幅组件(11)分别具有一调幅轮(12),该调幅轮(12)为一长轴向的圆柱体,其内部形成有一通贯两轴端呈非圆形而与该轴杆(25)断面形状吃合的轴孔(121),用以供该轴杆(25)穿入,使该调幅轮(12)可与该轴杆(25)同动,该调幅轮(12)的外部则可依序界定出一头部(122)、一外径小于该头部(122)的身部(123)、一锥部(124)及一尾部(125),其中该锥部(124)上形成有一往该身部(123)倾斜的锥面,其位置与该调幅拉绳(6)的位置对应,该头部(122)上形成有一自与该身部(123)邻接处往该头部(122)轴向延伸的沟槽(126);将伸入于该上轨(2)中的调幅拉绳(6)顶端固接于该尾部(125)自由端的一固定点(127)上(如图3所示)。
该各调频组件(13)分别具有一调频轮(14),该调频轮(14)外部可界定出一身段(141)及一与该身段(141)连接的头段(142),该身段(141)的自由端缘上往内延伸而形成有一凹槽(143),该头段(142)的外径大于该身段(141)的外径,该调频轮(14)的轴向内部贯通有一圆孔(144),套设于该调幅轮(12)的身部(123)外,并由该身段(141)与该调幅轮(12)的头部(122)对向;将伸入于该上轨(2)的调频拉绳(7)两端分别固接于该头段(142)的二固定点(145)上(如图2及图3所示)。
该各离合组件(15)分别具有一支撑座(151)、一弹簧(152)、一挡块(153)、一连动件(154)及一限制件(155);该支撑座(151)固置于该上轨(2)中,并由其两相对端分别往内延伸而形成相互连通的一穿孔(151a)及一凹孔(151b),该穿孔(151a)的内径小于该调幅轮(12)头部(122)的外径,该凹孔(151b)的内径则大于或等于该调幅轮(12)头部(122)的外径,使该头部(122)可置入于该凹孔(151b)中;该弹簧(152)置设于该调幅轮(12)的沟槽(126)中,并以其一端抵靠于该沟槽(126)的底部;该挡块(153)锁固于该支撑座(151)形成有凹孔(151b)的端面上,具有一呈半圆形的缺口(153a),该挡块(153)与该支撑座(151)邻接的端面并自该缺口(153a)的二侧处,分别形成有一同时往下及往该凹孔(151b)方向倾斜的斜面(153b)(153c);该连动件(154)嵌置于该调幅轮(12)的沟槽(126)中,并以其一端与该弹簧(152)的另一端抵接,使该连动件(154)可受该弹簧(152)的弹力所抵推,而以其一部份嵌卡于该调频轮(14)的凹槽(143)内,使可由该连动件(154)的连结使该调幅轮(12)与该调频轮(14)间形成同动的状态;该限制件(155)锁置于该支撑座(151)上,使该调频轮(14)可受该限制件(155)所局限,而不致自该调幅轮(12)上脱落。
该操控装置(30),为一杆体,由该连动装置(20)的入力件(21)底端所一体向下延伸一预定的长度而成,使可供使用者操控。
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控制结构(100)的各部构件及其组成方式,接著再将其作动方式介绍如下在调幅控制方面(控制叶片上升或下降)首先,在欲收合窗帘叶片(5)时,由使用者拣控该操控装置(30)旋转,而带动该入力件(21)、蜗杆(22)、蜗轮(23)及轴杆(25)进行转动,使该调幅轮(12)可由与该轴杆(25)间的紧密配接而同时转动,并将所固接的调幅拉绳(6)收卷于上,且该调幅拉绳(6)在受收卷时(如图5所示),先卷绕于该锥部(124)的锥面上,再逐渐平整地滑入于该尾部(125)上,如此便可由该调幅拉绳(6)的收卷而将该下轨(4)拉起,进而由该下轨(4)将各叶片(5)依序收合,以达控制窗帘叶片(5)上升高度的调整。
此时,由于该调幅轮(12)与该调频轮(14)间,是由该连动件(154)的连结而呈连动的状态,因此在该调幅轮(12)初始转动时,会先带动该调频轮(14)旋转,使由该调频扭绳(7)牵动该各叶片(5)作倾摆的动作,而当该调频轮(14)旋转至将该连动件(154)与该挡块(153)的一斜面(153b)接触时(如图6及图8所示),该连动件(154)便会沿该斜面(153b)而顺势移入于该支撑座(151)的凹孔(151b)内,并同时挤压该弹簧(152)产生变形,使该连动件(154)便会受该斜面(153b)的限制,而逐渐自该调频轮(14)的凹槽(143)中脱出(如图7所示),使该调幅轮(12)与该调频轮(14)间便呈现分离而不同动的状态;因此该调频轮(14)便不再受该调幅轮(12)的带动而调整该叶片(5)的倾摆角度,使该调幅轮(12)可持续卷取该调幅拉绳(6)而收合叶片(5)。
接著,在欲开启(伸展)窗帘的叶片(5)时,由使用者操控该操控装置进行反方向(与收合叶片时的方向相反)旋转,使可由该入力件(21)、蜗杆(22)、蜗轮(23)及轴杆(25)的旋转,而带该调幅轮(12)转动,使原本收卷于该调幅轮(12)上的调幅扭绳(6)便可逐渐被放松下放,使该下轨(4)及叶片(5)便可受连动而下移,以使各叶片(5)呈现开启的状态;在当调幅轮(12)初始转动时,该调频轮(14)仍受该挡块(153)斜面(153b)的作用而与该调幅轮(12)间呈现分离不同动,当该调幅轮(12)沟槽(126)内的连动件(154)被调幅轮(12)所带动而位在该调频轮(14)的凹槽(143)对应位置处时,便会受该弹簧(152)的弹力而被推入于该凹槽(143)的中,使该调频轮(14)与该调幅轮(12),便又再度由该连动件(154)的连结而呈同动,因此当该连动件(154)受该调幅轮(12)的带动而抵触于该挡块(153)的另一斜面(153c)上时(如图9所示),便会再度受该斜面(153c)的阻隔而与该调频轮(14)脱离,使该各叶片(5)便不再倾摆,而仅以该调幅轮(12)松放该调幅拉绳(6)以达到开启该各叶片(5)的功效。
紧接著,在控制调频方面(即控制叶片倾斜)首先,由使用者控制该操控装置(30)进行旋转,促使该调幅轮(12)转动,并由该连动件(154)与该调频轮(14)的连结,而使该调频轮(14)与该调幅轮(12)同动,进而卷收该调频拉绳(7)以控制该各叶片(5)的倾摆角度,而由于各叶片(5)的倾摆角度并不需大广,因此在设计上,该调频轮(14)与该调幅轮(12)同步转动的范围仅在于该支撑座(151)周缘未设置挡块(153)的位置角度内(约为180度);而当该各叶片(5)倾摆至适当的位置后,即可停止该操控装置(30)的转动,使能达到调整叶片(5)倾摆角度的功效(上述的作业中,由于该调幅轮(12)因转动而微幅上扭或下降该下轨(4)的高度量极小,对操作的可靠性而言并不致有影响)。
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结构(100)各部构件及其使用方式,接著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简略介绍如下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操控装置(杆体)来控制窗帘叶片的升降及倾摆,因此并无外露的拉绳存在,而可避免幼童与外露拉绳间发生纠缠的危险情形。
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可由同一操作构件(操控装置),分别对窗帘叶片作升降及倾斜角度的调整,因此不仅可使操控上较为简易(单一操作源),亦可使窗帘外露的构件减少(可将常用外露的调频杆省去),使外观上更加的简洁大方,同时该上轨内可省却习用的分离式调频机构,因此原分离式调频机构所占用的横向空间省却后,将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轨更为精美小巧。
另外,为避免窗帘叶片在上升收合时,会有因其重量而使调幅组件及调频组件白行转动使叶片自行下降之虞,该连动装置亦为一自锁装置,以限制该连动装置可在不受该操控装置所控制时能确实定位,亦即能由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而无法由蜗轮带动该蜗杆转动(因此蜗轮蜗杆本身为一倍力机构),当然本实用新型在叶片组件的重量极重下,该蜗轮蜗杆的自锁效果不够时,亦可加设一自锁装置,此自锁装置必须由使用者的控制方能将自锁装置的限制解除,进行窗帘的升降及倾摆的控制,以增加窗帘的安全性,而由于该自锁装置已为市面所常用的构件,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便不加以赘述。
请参阅图10至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200),其中该百叶窗帘(1)、连动装置(20)及该操控装置(30)皆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只是其传动装置(40)与上述实拖例的差异在于该传动装置(40)调幅组件(41)的调幅轮(42)为一圆柱体,其内部同样具有一轴向贯通而呈非圆形断面的轴孔(423),用以与该连动装置(20)的轴杆(25)套接,该调幅轮(42)的外表面上则环设有一外螺纹段(421)及一长轴向的沟槽(422);该离合组件(45)具有一支撑座(451)、一弹簧(452)、一压环(453)、一挡块(454)、一连动件(455)及一限制件(456);该支撑座(451)同样形成有一穿孔(451a)及一凹孔(451b),且该穿孔(451a)的内壁面环周设有一内螺纹段(451c),并以该内螺纹段(451c)与该调幅轮(42)的外螺纹段(421)相互螺接;该弹簧(452)穿套于该调幅轮(42)上,并置位于该支撑座(45)的凹孔(451b)中,而以其一端抵靠于该凹孔(451b)与该穿孔(451a)间的壁面上;该压环(453)穿套于该调幅轮(42)上,并以其一端与该弹簧(452)的另一端抵接,该挡块(454)锁固于该支撑座(451)上,亦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有一缺口(454a)及二斜面(454b)(454c),且压靠于该压环(453)的另一端,使该弹簧(452)与该压环(453)可受制于该支撑座(451)的凹孔(451b)中;该连动件(455)为一L形键,嵌置于该调幅轮(42)的沟槽(422)中;而以该调频组件(43)调频轮(44)的圆孔(444)穿套于该调幅轮(42)上,使该连动件(455)可以一部份嵌入于该调幅轮(42)的沟槽(422)中,另一部份嵌入于该调频轮(44)的凹槽(443)中,使该调幅轮(42)与该调频轮(44)间,便可由该连动件(455)的连结而形成同动的状态;该限制件(456)锁置于该支撑座(451)上,使该调频轮(44)可受该限制件(456)所局限,而不致自该调幅轮(42)上脱落。
由此,可由该连动件(455)将该调幅轮(42)与该调频轮(44)间连结而呈同动的状态,亦可由该连动件(455)与该挡块(454)斜面(454b)(454c)间的作用,而使该调幅轮(42)与该频轮(44)间呈分离而不同动的状态,以达成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有可以单一驱动源(操控装置)来驱动叶片作调幅(叶片上下升降)或作调频(叶片倾摆)的双重功效;且由于该调幅轮(42)与该支撑座(451)间呈螺接的关系,而可于该调幅轮(42)作径向转动的同时,由与该支撑座(451)间的螺纹配合而作轴向的线性位移,使该调幅拉绳(6)便可顺著该外螺纹段(421)的螺距而呈平整的卷绕收卷(如图14所示)。
请参阅图15至图2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第三较佳实施例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300),其同样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有一百叶窗帘(1)、连动装置(20)、操控装置(30)及传动装置(50),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该传动装置(50)同样具有一调幅组件(51)、一调频组件(53)及一离合组件(55);该调幅组件(51)的调幅轮(52)由一长轴向的柱体(521)、一卷线轮(522)及一结合件(523)所组成;该柱体(521)内部形成有一通贯两轴端且与该连动装置(20)的轴杆(25)断面形状相同的轴孔(521a),用以供该轴杆(25)套入而呈连动,该柱体(521)的外部可依序界定出一套合部(521b)、一挡部(521c)及一结合合(521d),该挡部(521c)环凸设于该套合部(521b)与该结合合(521d)间,该结合部(521d)上则形成有一预定形态的凹槽(521e);该结合件(523)置设于该凹槽(521e)中,且其一部份凸伸于该凹槽(521e)之外;该卷线轮(522)的内部并由其两相对轴端面分别往内延伸而形成有一相互连通的第一内孔(522a)及一第二内孔(522b),且该第一内孔(522a)的孔径约与该柱体(521a)的结合部(521d)外径相等,该第二内孔(522b)的孔径则大于该结合部(521d)的孔径,并于该第二内孔(522b)的内壁面上凸设有一凸块(522c),而可以该第一内孔(522a)套设于该柱体(52)的结合部(521d)上,使该第二内孔(522b)正好对应于该凹槽(521e)的位置处,使该第二内孔(522b)与该结合部(521d)间呈不接触的状态,而形成有一间隙供该凸块(522c)容置,使该柱体(521)与该卷线轮(522)间可在该结合件(523)与该凸块(522c)相互抵触时呈连动的状态,该卷线轮(522)的外部一侧并形成有一锥面(522d);伸入于该上轨(2)中的调幅扭绳(6)便可以其顶端固接在该卷线轮(522)的一处,使该卷线轮(522)在卷绕该调幅拉绳(6)时,便可由该锥面(522d)的作用而使该调幅拉绳(6)呈平整地卷绕于其上。
该调频组件(53)的调频轮(54)外部一端面上设有一凸部(541),其内部则轴向贯穿有一第三内孔(542),用以套设于该柱体(521)的套合部(521b)外。
该离合组件(55)具有一支撑座(551)、一弹簧(552)及一限制件(553);该支撑座(551)二端面分别往内延伸形成有孔径不一且相互连通的一穿孔(551a)及一凹孔(551b),且该支撑座(551)形成有凹孔(551b)的端二侧上,还分别形成有一肩部(551c)(551d),使得该调频轮(54)的凸部(541)与该支撑座(551)形成有肩部(551c)(551d)的端面对向;该弹簧(552)置于该支撑座(551)的凹孔(551b)中,并以其一端抵靠于该凹孔(551b)与该穿孔(551a)间的壁面上,另一端则抵推于该调频轮(54)上,使该调频轮(54)可与该柱体(521)的挡部(521c)抵接;该限制件(553)锁置于该支撑座(551)上,使该调频轮(54)可受该限制件(553)所局限,而不致自该调幅轮(52)上脱落。
由此,可由该弹簧(552)所产生的弹力,对该调频轮(54)产生推力,进而使该调频轮(54)与该调幅轮(52)的挡部(521c)间由其摩擦力形成紧抵而连动的状态,并可由该调频轮(54)上的凸部(541)与该支撑座(551)肩部(551c)(551d)间的抵接作用(此一抵接的反作用力大于该调频轮(54)与该调幅轮(52)挡部(521c)间的摩擦力),使得该调频轮(54)止位于该抵接位置后,该调幅轮(52)可继续转动,而该调频轮(54)与该调幅轮(52)间则形成分离不同动的状态,而可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达成以单一驱动源带动百叶窗叶片的调幅或调频的动作。
其次,由于该柱体(521)在受该轴杆(25)的连动而转动之初,该卷线轮(522)的凸块(522c)未与该结合件(523)接抵,使该柱体(521)与该卷线轮(522)间形成空转的状态,而无法由该柱体(521)连动该卷线轮(522)转动,直至该柱体(521)上的结合件(523)抵触于该卷线轮(522)的凸块(522c)时(如图19或图20所示),该卷线轮(522)方能由该结合件(523)与该凸块(522c)的抵接带动而呈连动状态;由此一柱体(521)与该卷线轮(522)间的空转期,便可使得叶片在进行倾摆的调频动作时,该卷线轮(522)并不会受该柱体(521)的连动而上拉或下降该叶片及下轨的高度,使叶片在倾摆角度的同时,该叶片的高度并不会受任何的影响而改变,使操作时的可靠性更佳。
在此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操控装置为自该连动装置的入力件所一体延伸而成的杆体,但该操控装置亦可为一独立的杆体,即可与该入力件分离的杆体,而仅需在该杆体的一端设置一呈预定形状的第一接合部,并在该入力件的底端设置一与该第一接合部形状可相互啮合的第二接合部,即可由该第一接合部与该第二接合部的啮合而由使用者施力带动该入力件旋转,以达成调整该窗帘上下升降及角度倾摆的目的,而不需调整窗帘时,即可将该杆体与该入力件分离(杆体第一接合部与入力件第二接合部分离),以达窗帘构件的简洁。
另外,亦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操控装置中,即该杆体供使用者控制的一端上设置一马达,另一端则设置一可受该马达驱转的出力件,使可由该出力件与该入力件的结合,而以电动的方式出力控制该叶片的升降及倾摆。
权利要求1.一种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百叶窗帘包含一上轨及一叶片组件,该叶片组件置设于该上轨下方;该控制结构包含有一传动装置,设于该上轨,至少具有一与该叶片组件连接而可控制该叶片组件作上下升降的调幅组件、一与该叶片组连接而可控制该叶片组件于预定角度内倾摆的调频组件,以及一与该调幅组件及该调频组件连接而控制该调幅组件与该调频组件是否同动的离合组件;一连动装置,设于该上轨,至少具有一可受外力驱转的入力件,以及一随该入力件对应转动的引动件;该引动件与该传动装置连接,当该引动件转动时可带动该传动装置作动;一操控装置,与该连动装置的入力件连接,用以供使用者操控,使可由该操控装置的受控旋转而迫使该连动装置的入力件对应转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入力件是以原地旋转的方式枢设于该上轨内,其轴心大致呈纵向,该入力件的上段设有一双螺纹的蜗杆;该引动件为一蜗轮,轴心呈左右向,枢设于该上轨内并与该蜗杆啮合;该连动装置还包含有一轴杆,横向枢设于该上轨内,并与该蜗轮的轴心及该调幅组件连接。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操控装置为一杆体,自该入力件所一体延伸而成,并穿出于该上轨之外,供使用者操控。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操控装置为一杆体,其一端形成有一第一接合部,另一端用以供使用者握持;该入力件的底端形成有一可与该第一接合部对应啮接的第二接合部,且该第二接合部外露于该上轨的下方,使该由该第一接合部与该第二接合部的啮接,而由使用者驱控该入力件转动。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操控装置的一端具有一马达,另一端则设置一可受该马达驱转的出力件,使可由该出力件与该入力件的结合,而以电动的方式出力控制该叶片组件的升降及倾摆。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幅组件具有一调幅轮,该调幅轮内部形成有一通贯两相对轴端面的非圆形轴孔;该连动装置还具有一断面形状与该轴孔断面形状相同的轴杆,该轴杆与该引动件连接,使可由该轴杆与该轴孔的套接,而连接该调幅组件与该连动组件。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幅组件具有一调幅轮;该离合组件具有一支撑座,该支撑座形成有一凹孔,用以供该调幅轮置于其中,以局限该调幅轮的位置。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频组件具有一调频轮,该调频轮内部设有一圆孔,可供该调幅轮套入于其中;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限制件,锁置于该支撑座上,使该调频轮可受该限制件所局限,而不致自该调幅轮上脱离。
9.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幅轮具有一沟槽,位在该支撑座的凹孔中;该调频组件具有一调频轮,该调频轮上设有一凹槽;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弹簧及一连动件,该弹簧置设于该调幅轮的沟槽中,并以其一端抵靠于该沟槽的底部,该连动件置于该幅轮的沟槽中,并以其一端与该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使该连动可受该弹簧的弹力所抵推,而以其一部份位在该调频轮的凹槽内,使该调幅轮与该调频轮间可由该连动件的连结而形成同动的状态。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挡块,锁固于该支撑座形成有凹孔的端面上,其具有一呈半圆形的缺口,且该缺口的二侧端处,分别形成有一往下及往该凹孔倾斜的斜面,使该连动件与该斜面接抵时,可受该斜面的限制而与该调频轮分离,使该调频轮与该调幅轮间形成不同动的状态。
11.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幅组件具有一调幅轮,该调幅轮的外表面上环设有一外螺纹段;该离合组件具有一支撑座,该支撑座内形成有一穿孔,该穿孔的内壁环设有一内螺纹段,而可以该内螺纹段与该外螺纹段螺接,使该调幅轮可同时相对该支撑座作径向的旋转及轴向的位移。
12.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幅轮上还设有一沟槽;该调频组件具有一调频轮,该调频轮上形成有一凹槽,该调频轮以轴向贯穿的圆孔穿套于该调幅轮上;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连动件,该连动件同置于该调幅轮的沟槽及该调频轮的凹槽中,使该调幅轮与该调频轮便可由该连动件的连结而呈同动状态。
13.依据权利要求12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支撑座还形成有一与该穿孔连通的凹孔,该离合组件则还具有一弹簧及一压环,该弹簧穿套于该调幅组件的调幅轮上,而置于该支撑座的凹孔中,并以其一端抵靠于该凹孔与该穿孔间的壁面上,该压环穿套于该调幅轮上,并以其一端与该弹簧的另一端抵靠,该压环的另一端则抵靠于该连动件上,使可由弹簧的弹力将该压环抵推而压制于该连动件上,使该连动件可受压而以其一部份置入于该调幅轮的沟槽中,并以另一部份置入于该调频轮的凹槽中。
14.依据权利要求12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挡块,该挡块锁固于该支撑座上并形成有二斜面,使该连动件转至与该斜面接触时,可自该调频轮的凹槽中脱出,使该调幅轮与该调频轮间可不受该连动件的连结,而呈分离不同动的状态。
1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幅组件具有一调幅轮,该调幅轮由一柱体一卷线轮及一结合件所组成,该柱体与该连动装置连结,且其外部上形成有一凹槽;该结合件置设于该凹槽中,且其一部份凸伸于该凹槽之外,该卷线轮内部形成有一第一内孔及一孔径大于该第一内孔的第二内孔,该第二内孔的内壁面上凸设有一凸块,该第一内孔可套设于该柱体上,使该第二内孔与对应于该凹槽,使该凸块与该结合件相互抵触时,该柱体与该卷线轮可呈同动。
16.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柱体形成有一非圆形断面的轴孔;该连动装置具有一与该轴孔断面形状相同的轴杆,使可由该轴杆与该轴孔的套接,而使该传动装置与该连动装置间成同动的状态。
17.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卷线轮的第二内孔与该柱体间形成有一空隙,此一空隙可使该卷线轮的凸块与该柱体上的结合件有一不为接触的空转期,可使该柱体与该卷线轮间呈不连动的状态。
18.依据权利要求15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柱体的外部可界定出一结合部,该卷线轮的第一内孔孔径略等于该结合合的外径,而套设于该结合部上,使该卷线轮不致有松动的情形。
19.依据权利要求18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柱体外部并可还界定出一套合部及一挡部,该挡部环凸于该套合部与该结合部间;该调频组件具有一调频轮,该调频轮内部贯穿有一第三内孔,用以套设于兹柱体的套合部外,使该调频轮可与该挡部间接触而产生摩擦力。
20.依据权利要求19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离合组件具有一支撑座、一弹簧及限制件;该支撑座的二端面分别往内延伸形有孔径不一且相互连通的一穿孔及一凹孔;该弹簧置于该支撑座的凹孔中,并以其一端抵靠于该凹孔与该穿孔间的壁面上,另一端则抵推于该调频轮上,使该调频轮可与该柱体的挡部抵接,而由该弹簧所产生的弹力对该调频轮产生推力,使该调频轮与该调幅轮的挡部间可由其摩擦力而形成紧抵连动的状态。
21.依据权利要求20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离合组件还具有一限制件,该限制件锁置于该支撑座上,使该调频轮可受该限制件所局限,而不致自该调幅轮上脱落。
22.依据权利要求20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频轮的一端面上设有一凸部,该支撑座形成有凹孔的端面二侧上还分别形成有一肩部,使得该调频轮的凸部对向于该支撑座形成有肩部的端面上,而可由该调频轮上的凸部与该支撑座肩部间的抵接作用,使得该调频轮止位于该抵接位置,使该调频轮与该调幅轮间形成分离不同动状态。
23.依据权利要求22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凸部与支座撑抵接的反作用力大于该调频轮与该调幅轮挡部间的摩擦力。
2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动装置还具有一自锁组件,使该入力件可顺利带动该引动件转动,而无法由引动件带动该入力件转动。
专利摘要一种百叶窗帘的控制结构,该控制结构包含一传动装置、一连动装置及一操控装置;该传动装置设在窗帘的上轨中,并与该窗帘的叶片连动,该连动装置与该传动装置连接而呈同动,该操控装置与该连动装置连结,而可以供使用者操控,使可由使用者控制该操控装置来达成调整窗帘叶片的高度升降及窗帘叶片的倾摆角度。
文档编号E06B9/302GK2637688SQ0327582
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1日
发明者粘铭 申请人: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