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两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38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两用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尤其是用于建筑物并具有防盗功能的窗。
(2)背景技术门窗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门窗的造型美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目前翼扇滑移方式的推拉窗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但是推拉窗减少了通风面积,且不具备防盗功能,并难以清洗。为了防盗,很多人都采用了在窗外安装防盗栅栏的办法。但是此类结构不仅通风量小、不易清洗,而且在安装防盗栅栏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事故频频发生。与此同时,造成窗用成本大幅度增加,国家钢材资源大量浪费。
(3)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栅栏与玻璃窗合为一体,同时具有普通窗和防盗栅栏功能,通风量大,玻璃易更换、易清洗,成本较低的防盗两用窗。
本实用新型设有框架、翼扇、支承柱、铰接机构。支承柱设于框架内侧,翼扇的一侧边由铰接机构安装于支承柱和框架上。
所说的铰接机构可设套在支承柱上的可旋转活动套管,活动套管的一侧设铰接杆,各铰接杆由拉杆或连杆连接成可同步推移的机构,活动套管的侧边设翼扇支架,翼扇支架上设可固定翼扇(例如玻璃等)的螺孔,以便固定翼扇。
所说的支承柱最好纵向、平行设于上下框架之间,支承柱之间的间距以≤16cm为宜,最好为14~16cm。在支承柱之间可加设与左右框架平行的纵向防护柱或与上下框架平行的横向防护栏,或者纵向防护柱和横向防护栏。防护柱与支承柱之间的横向间距以≤16cm为宜,最好为14~16cm。
所说的框架或支承柱上,或框架和支承柱上设与翼扇相配接的沟槽,沟槽内设密封条。
由于采用横向间隔较小的纵向安装的支撑杆作为翼扇的固定杆(或框),因此支撑杆不仅可作为翼扇的固定构件,而且可作为防盗栅栏,将防盗窗与玻璃窗合为一体。同时具有普通窗和防盗窗两种传统窗子的功能。另外,与已有的窗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量大,据测算,通风量相当于传统推拉窗通风量的1.8倍,翼扇的角度可任意调整,以改变翼扇受风的方向;翼扇的宽度较小,其安全性能好。同时,翼扇易更换、易清洗,居家窗用成本可大幅度降低,尤其是美观实用。彻底改变了“住在鸟笼中”的现状。
(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铰接同步拉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璃翼扇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框架1、玻璃翼扇2、支承柱3和铰接机构。长方形框架1的上下框架设有与翼扇上下边配合的沟槽4,沟槽4上设密封条5。参见图3,4,玻璃翼扇2设6扇,并通过翼扇支架6固定在活动套管7上。活动套管7套在支承柱3上。活动套管7的侧边设铰接杆8,所有的铰接杆由拉杆或连杆9连接起来。纵向平行设置的支承柱之间的间距为14~16cm。
权利要求1.防盗两用窗,其特征在于设有框架、翼扇、支承柱和铰接机构;支承柱设于框架内侧,翼扇的一侧边由铰接机构安装于支承柱和框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两用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铰接机构设有套在支承柱上的可旋转活动套管,活动套管的一侧设铰接杆,各铰接杆由拉杆或连杆连接成可同步推移的机构,活动套管的侧边设翼扇支架,翼扇支架上设可固定翼扇的螺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两用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承柱纵向、平行设于上下框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盗两用窗,其特征在于支承柱之间的间距≤16cm。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盗两用窗,其特征在于支承柱之间的间距为14~16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两用窗,其特征在于在支承柱之间可加设与左右框架平行的纵向防护柱或与上下框架平行的横向防护栏,或者纵向防护柱和横向防护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两用窗,其特征在于防护柱与支承柱之间的横向间距≤16c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盗两用窗,其特征在于防护柱与支承柱之间的横向间距为14~16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两用窗,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框架或支承柱上,或框架和支承柱上设与翼扇相配接的沟槽,沟槽内设密封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建筑物并具有防盗功能的窗,设有框架、翼扇、支承柱和铰接机构;支承柱设于框架内侧,翼扇的一侧边由铰接机构安装于支承柱和框架上。由于采用横向间隔较小的纵向安装的支撑杆作为翼扇的固定杆(或框),因此支撑杆不仅可作为翼扇的固定构件,而且可作为防盗栅栏,将防盗窗与玻璃窗合为一体。同时具有普通窗和防盗窗两种传统窗子的功能。另外,与已有的窗相比,其通风量大,据测算,可大于传统推拉窗通风量的1.8倍,翼扇的角度可任意调整,以改变受风的方向。同时,翼扇易更换、易清洗,居家窗用成本可大幅度降低,而且美观实用。
文档编号E06B5/11GK2644636SQ03280860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4日
发明者刘玉恩 申请人:刘玉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