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头可藏入筷柄内的旅行卫生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筷头可藏入筷柄内的旅行卫生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旅行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具。
通常的筷子为两长条状散件,旅行携带旣易散失又易沾染脏物。1986年2月12日公告的专利申请(CN85201591)将筷柄与筷头分离,采用插接筷头随用随弃的方法,但旅行需备若干筷头还需另行包装防止沾染脏物,加之筷柄仍为散件,所以携带仍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旣可避免散失,又不会沾污筷头,且携带体积小巧的旅行卫生筷。
其解决方案是筷由空心筷柄〔1〕、上端有一纵向槽口的筷头〔2〕和安装在筷头上端并可向两侧转动的联接件〔3〕组成。使用时,将筷头〔2〕的上端插入筷柄下段空腔〔4〕即成,联接件即被藏入下段空腔〔4〕。不用时,将两筷头〔2〕 出掉头后即分别全部藏入筷柄空腔〔4〕,再将两联接件〔3〕各向一侧转动90度后分别插入相对的另一筷柄的上段空腔〔6〕中,两筷即成一体。且筷头全部内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插接简易,携带不易散失,筷头不致弄脏,更无需更换筷头,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式样新颖,所选用的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也可以是兽骨、竹木,还可以是陶瓷玻璃。
现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筷子使用时的插接纵向剖面图。
图2为筷子不用时的相互插接纵向剖面图。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筷柄〔1〕的外形为四棱柱形,也可为圆柱形,内部空腔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空腔〔6〕为四棱柱形,作为两筷拼合联结时插接联接件〔3〕的头部用。下段空腔〔4〕为圆柱形,作为容纳整个筷头〔2〕之用。上、下两端口的同侧各开有一个通空腔的槽〔8〕,作为拼合联结两筷时嵌入联接件〔3〕的腰部用。
筷头〔2〕为圆柱形,其上端开有一纵向槽〔7〕,并沿槽的垂直方向钻有一轴孔〔5〕,筷头〔2〕开槽段直径等于筷柄下段空腔〔4〕的直径,未开槽段直径小于筷柄空腔〔4〕的直径。
联接件〔3〕为片状,下端为半圆形,并在其圆心钻有一轴孔〔5〕,头部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腰部一侧开有一长方形缺口。
将联接件〔3〕的下端插入筷头〔2〕上的槽〔7〕中,用轴插入轴孔〔5〕,联接件〔3〕便可在筷头上端向两侧绕轴转动。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旅行携带和就餐的筷头可藏入筷柄内的旅行卫生筷,其特征是由空心筷柄[1]、上端带有纵向槽的筷头[2]和安装在筷头上端并可向两侧转动的联接件[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是筷柄〔1〕的外形可为四棱柱形,也可为圆柱形,内部下端空腔〔4〕为圆柱形、下端空腔〔6〕为四棱柱形,上、下两端口同侧各开有一个通空腔的槽〔8〕。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是筷头〔2〕为圆柱形,其上端开有一纵向槽〔7〕,并沿槽的垂直方向钻有一轴孔〔5〕,筷头〔2〕开槽段直径等于筷柄下段空腔〔4〕的直径,未开槽段直径小于筷柄下段空腔〔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是联接件〔3〕为片状,下端为半圆形,并在其圆心钻有一轴孔〔5〕,头部横截面为正方形,腰部一侧开有一长方形缺口。
专利摘要
一种筷头可藏入筷柄内的旅行卫生筷,由空心筷柄、上端有一纵向槽口的筷头和安装在筷头上的联接件组成。使用时,将筷头上端插入筷柄空腔即成,联接件即被藏入空腔。不用时,拔出筷头掉头后即可将筷头全部藏入筷柄空腔,再将联接件转动90度后向一侧插入另一筷柄的空腔上端,两筷即联成一体。其优点是筷头不会沾染脏物,两筷不易散失,便于携带,且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式样新颖。可用金属、塑料、兽骨、竹木、陶瓷、玻璃制造。
文档编号A47G21/00GK87204325SQ87204325
公开日1988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13日
发明者郭铁森 申请人:郭铁森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