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简便擦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1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灵活简便擦窗器的制作方法
一、本擦窗器相当于轻便灵活和加长的机械手,人在室内便能安全、方便、有效的将玻璃窗的里外两面都擦拭清洁,当取下本器的擦刷而夹上布条或排笔等物时还可用来打扫尘垢、拖地板或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等。所以它是一器多能的但主要用来擦拭玻璃窗的一种民用清洁和粉刷器具,它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二、至今城镇房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要将玻璃窗的外面上部擦拭清洁很困难,特别是人攀到窗外擦拭极不安全,因此而失手伤亡者时有所闻,1987年3月5日上海河滨大楼即有为此而丧生的一例。那种脏玻璃的状况甚至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许多街区至今未能摆脱,这种状况的存在既不卫生亦有损市容。所以城镇房屋脏玻璃状况的解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迫切,可是在市场上至今尚未见到足以解决这个问题的、灵活轻便有效价廉的擦窗器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要创造设计这样的擦窗器在技术上尚有相当难度,而决不是有一点构思作一点改进就能解决的。本擦窗器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创造设计的一种灵活轻便有效价廉的民用清洁和粉刷器具。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三、专利申请人是在对现有的擦窗器及其功能、效果进行了必要的调研并从机械原理等角度进行了周密的理论分析,特别是做了四个样器(其中一个是电动的)和若干部件反复进行试验和改进、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并考虑到用户和制造厂的利益而完成创造性设计的。所以本擦窗器的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经得起严格审查和考核,同时专利申请人抱着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作出说明。
四、只要玻璃窗的下部有一扇窗门可以开启,即人在室内便要能安全有效灵活轻便的实现里外面的擦窗并且该器要价廉美观耐用,这是对本擦窗器的总体要求。本器的各个部分包括它的机构、装置、尺寸、材料都是环绕并针对这一总体要求而严密设计的。
整个擦窗器相当于轻便灵活加长的机械手,全器的构造如图1所示。这里所说的轻便灵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轻便灵活性(a),擦窗器末端的擦刷〔I〕相对于下杆〔23〕有必要的自由度和可动范围以及擦刷工作面〔n〕能用任意姿态定位,使得人在室内甚至手也在室内(眼的视线从室内看出)即能方便的擦到玻璃窗里外面的任何地点包括玻璃的边角、甚至擦刷工作面的姿态朝下而擦去某些上表面的尘垢,与此同时擦窗器的其余部分不受到窗架等的阻挡。
轻便灵活性(b),可干擦也可湿擦,换刷、换刷面、换成布条或排笔等的操作均方便、省时。
轻便灵活性(c),全器重量轻、收拢时占据空间小,使得擦窗器的操作、携带均便利、省力以及存放空间小。
五、如图1所示,本擦窗器由擦刷〔Ⅰ〕、刷架〔Ⅱ〕、弹簧夹〔Ⅲ〕、弯杆〔21〕、上杆〔22〕、下杆〔23〕、关节〔N〕、〔V〕、〔Ⅵ〕及安全带装置组成。擦刷〔Ⅰ〕相当于机械手的末杆,因此擦刷〔Ⅰ〕相对于下杆〔23〕也有自由度、运动范围、姿态及定位锁紧等问题需要解决和确定,这些问题与擦窗器的机构结构、尺寸配比及锁紧装置有关,其中关节〔N〕、〔V〕、〔Ⅵ〕是为了实现自由度及定位锁紧用的。图2是为了描述擦刷〔Ⅰ〕相对于下杆〔23〕的空间状态的坐标轴位置关系图。图3是擦刷〔Ⅰ〕和刷架〔Ⅱ〕在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即图1中的A-A剖视。图4是关节〔V〕的剖视图,即图1中的B-B剖视。图5是关节〔V〕中的一个关键零件〔16〕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1.为实现以上方便灵活性(a),如图1和图2所示,擦刷〔Ⅰ〕相对于下杆〔23〕有五个自由度及其锁紧。现将这些自由度及其锁紧以及擦刷的位置和姿态状况说明如下擦刷〔Ⅰ〕连同刷架〔Ⅱ〕、弹簧夹〔Ⅲ〕相对于弯杆〔21〕的上端轴线(称y轴)能作360°转动的自由度和沿该轴的移动自由度以及利用关节〔N〕的定位锁紧;弯杆〔21〕相对于上杆〔22〕的能作大于180°转动(其转动轴线称x轴)的自由度及利用关节〔V〕的定位锁紧;上杆〔22〕可插入下杆〔23〕里面,上杆相对于下杆对于其共同轴线(称z轴)的移动自由度和转动自由度及利用关节〔Ⅵ〕的定位锁紧。所以擦刷〔Ⅰ〕相对于下杆〔23〕共有五个自由度和三个定位锁紧装置。
以上绕z轴转动的自由度可用手持上杆或下杆的姿态来代替。这一自由度的介入有利无弊,并且不必另加防转或定位锁紧装置。
以上沿y轴移动的自由度,如图1和如图2所示,它可以改变长度参数S的值(S为y轴与擦刷工作面的交点k至弯杆两垂直轴线的交点O2的距离),从而可调节半径R的大小(R=
)。当然我们取定合适的s值而不予调节也是可以的,但这一自由度的介入也有利无弊,并且也不必另加定位锁紧装置。
所以在上述五个自由度中,绕y轴转动的自由度、绕x轴转动的自由度、沿z轴移动的自由度是本擦窗器的三个基本自由度。
如图1和图2所示,让我们注意到本擦窗器机构的一个重要特征以上x、y、z三轴不交于一点,其中x轴与z轴垂直相交于O1点,而y轴与x轴垂直交叉并由于弯杆〔21〕的构造使其轴距为H。在x、y、z三轴的这种布置情况下,y轴切于在与x轴垂直的平面上的以O1为圆心以H为半径的圆周上,从而y轴与z轴不交于定点甚至这两轴可以平行,如图2的y′轴所示(y′轴与z轴的距离亦为H)。这一特征使得结合手持上杆或下杆可绕z轴转动的自由度而使擦刷工作面上k点在以O1为球心以R为半径的球面上,特别是擦刷工作面〔n〕的姿态很自由,甚至工作面可以朝下而擦去那些朝上表面的尘垢。例如图2所示,当y轴绕x轴转到y′位置时,k点跑到球面上的k′点而擦刷工作面即变为朝下的〔n′〕姿态。同时我们没有忘记,擦刷是可以绕y轴转动的,这就使擦刷工作面的姿态更为多样。在这里让我们特别注意到,上杆〔22〕和下杆〔23〕都是从O1点连接下来的,这就使得擦窗时上杆、下杆和弯杆都不易受到窗架的阻挡。
如果按常规,我们采用x、y、z三轴交于一点的布置而欲达到y轴与x轴垂直交叉的同样效果,则势必在弹簧夹〔Ⅲ〕处还需做一个能绕x′轴(x′轴与x轴平行)转动的自由度及其锁紧装置,但这样就增加了装置的麻烦和操作的不便。所以上述y轴与x轴垂直交叉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项创造。
2.在擦窗器操作时,由于过k点的反力与O1点之间有较大的力臂而使关节〔V〕受到较大的力矩。为了使关节〔V〕易于锁紧和防松,本装置有这样的特征如图4和图5所示,关节〔V〕的两个垫块〔16〕做成与弯杆〔21〕接触相配的一面是半径为r的圆弧面(r是弯杆下端的外半径)而与关节的耳架〔18〕接触的另一面是有着径向辐射齿的圆环面。
在关节〔V〕锁紧时,为不使弯杆〔21〕的下端被压坏,在弯杆下端的内壁套有一个加强环〔19〕,当然也可以将弯杆下端的壁厚增大甚至做成实心。
3.为实现以上轻便灵活性(b),如图1所示,由擦刷〔Ⅰ〕、刷架〔Ⅱ〕、弹簧夹〔Ⅲ〕组成一个擦试和夹持装置。
弹簧夹〔Ⅲ〕由上爿〔6〕、下爿〔7〕、轴销〔8〕、扭簧〔9〕及锁紧装置〔N〕组成。轴销〔8〕一方面作为上爿与下爿的转动轴销而另一方面用来套上扭簧〔9〕。扭簧〔9〕的一端顶住上爿〔6〕的后方而另一端顶住下爿〔7〕的后方,从而弹簧夹前方的虎口〔f〕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能够咬拢的状态。如图1和图3所示,虎口〔f〕的前方在上爿〔6〕和下爿〔7〕上有两排或四个梯形齿〔t〕,这些梯形齿能够咬入刷架〔Ⅱ〕的相应齿槽〔e〕中或者从这些齿槽中退出,从而刷架〔Ⅱ〕连同擦刷〔Ⅰ〕能被弹簧夹〔Ⅲ〕的虎口方便的抓紧咬牢或放脱。下爿〔7〕的后方有小柄〔d〕,只要在小柄〔d〕和上爿〔6〕后方的〔p〕处用手指捏下,虎口〔f〕便立即张开同时梯形齿从齿槽中退出,此时即可调换擦刷的工作面、调换擦刷、换上布条、换上排笔等物,待放好这些东西后只要将捏住〔d〕、〔p〕的手指一松手,这些东西便又被虎口〔f〕抓紧咬牢。
在换上布条时,因梯形齿后方的虎口腔〔g〕有必要的空间足以容纳咬住拖地板所需的布条。
在换上排笔时,在虎口喉部上爿〔6〕的两侧开有可将排笔后端嵌入的槽口〔h〕,从而可防止粉刷时排笔的摇摆浮动。
本装置的夹持操作是很方便的,除了整理布条需要一些时间之外,一般只需2到3秒钟。
本装置的夹持也是很牢靠的,因为擦窗器在擦拭时几乎只有单独作用于上爿〔6〕的力或单独作用于下爿〔7〕的力而没有使虎口张开的两力。其牢靠情况经多次实验证实无一失效。
4.在实现轻便灵活性(a)时,其擦刷〔Ⅰ〕与弯杆〔21〕之间绕y轴转动的自由度和沿y轴移动的自由度及其锁紧是这样实现的将弹簧夹(Ⅲ〕的上爿〔6〕后端直接做成与弯杆相配的、带有轴向槽口的、略有弹性的圆套管,将槽口的两个侧边凸成两耳并配上螺钉〔26〕和蝶形螺母〔25〕,旋松或旋紧蝶形螺母〔25〕即可方便的实现这两个自由度及其定位锁紧。至于绕x轴转动的自由度和沿z轴移动的自由度及绕z轴转动的自由度以及它们的定位锁紧,即只需旋松或旋紧关节〔V〕、〔Ⅵ〕上的相应的蝶形螺母便可得到实现。
5.为实现以上轻便灵活性(b)和(a),如图1和图3所示,刷架〔Ⅱ〕由上边框〔5〕、下边框和两侧边框〔10〕(两侧边框可与下边框做成一体)、螺孔片〔15〕及螺钉〔4〕组成。为增加边框的刚度,这四条边框的剖面都做成槽钢形,其中上边框和下边框的槽口朝里,两侧边框的槽口也可以朝里。上边框〔5〕的两端宽度略小于两侧边框的槽口宽度,以便上边框的两端可沿两侧边框的槽口进入。在上边框的两端有两个φ3.3的孔,在两侧边框中部的槽口内固结着两块M3的螺孔片〔15〕,两个M3的螺钉〔4〕穿过φ3.3孔而拧到螺孔片〔15〕上。将螺钉〔4〕旋转即可改变上边框与下边框的距离,因而在擦刷〔I〕的公差范围内只要旋转这两个螺钉,擦刷〔Ⅰ〕都能被刷架〔Ⅱ〕夹紧或放松。
从图1和图3我们注意到刷芯〔3〕的前、后、上、下四个面在长度方向的中线处各开有一条贯穿的槽口〔u〕而刷芯〔3〕的左、右两个侧面的中线处各开有两条贯穿的槽口,这些槽口允许擦刷〔Ⅰ〕被刷架〔Ⅱ〕的四个边框嵌入填平。这一措施的作用是,擦刷〔Ⅰ〕能被刷架〔Ⅱ〕固定得更牢;由于刷架〔Ⅱ〕是埋入擦刷〔Ⅰ〕的槽口内的,所以擦刷的工作面可以擦到玻璃的边角而刷架不会受到窗架等的阻挡。
刷架〔Ⅱ〕的上边框〔5〕和下边框〔10〕的中部都有齿槽〔e〕,这些齿槽允许弹簧夹〔Ⅲ〕上的虎口前边的梯形齿〔t〕咬入或退出。
在这里让我们特别注意到上述弹簧夹〔Ⅲ〕、刷架〔Ⅱ〕、擦刷〔Ⅰ〕的装置保证了擦刷的四个面都是可擦拭的工作面。其中前、后两个面的调换是通过张口弹簧夹的虎口来实现的,而上、下两面改为前、后两面的调换是通过将擦刷相对于刷架转90°后再夹紧来实现的。四个面都可工作的擦刷其利用率要比单面工作的擦刷高4倍。所以本擦窗器向用户提供2个四面工作的擦刷相当于向用户提供了8个单面擦刷,并且当擦刷的外层工作面〔1〕的毛巾布破损时用户还可方便的自行调换。
6.如图3所示,擦刷〔Ⅰ〕由刷芯〔3〕、吸振层〔2〕、外层工作面〔1〕组成,它们的材料分别为泡沫塑料、海棉、毛巾布。经多次实验表明,玻璃窗能否被较快的擦拭清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层工作面〔1〕的材料及擦刷的长度l。
实验表明,外层工作面的材料采用毛巾布时,擦污效果较好。
实验表明,用短的擦刷要擦遍一块玻璃的整个面积需要上下擦动的次数较多,而用长的擦刷虽然擦动次数可以减少但擦刷与玻璃之间的压强降低因而擦污效果也不理想。在实验的基础上并根据常见的玻璃宽度本实用新型取定合理的擦刷长度l=195毫米的擦刷两只给用户,当然也可以提供l=170毫米和l=240毫米的擦刷两只给用户。
吸振层〔2〕用海棉薄层,其作用一方面可帮助吸清洁剂或吸水,因为本擦窗器是可干擦也可湿擦的;另一方面可吸收擦窗时的振动使能量不传递到人手而返回去擦污,同时使擦刷工作面与玻璃表面接触得更密切。当然不用吸振层〔2〕也是可以的,然而经多次实验;吸振层的效果虽不显著,但可以觉察到。
7.为实现以上轻便灵活性(a)、(b)、(c),如图1所示,擦窗器机构的主要尺寸参数上杆长L1、下杆长L2、擦刷长l以及轴距H和距离s的定量配比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上述的轻便灵活性将得不到保证。为此,确定了本擦窗器的一个合理的尺寸配比l=170到250毫米;L1=800到1100毫米;L2/L1=1;H/L1=0.06到0.15;s/L1=0.12到0.17。
这一尺寸配比保证了擦窗时人在室内擦刷〔Ⅰ〕的工作面能方便的擦到玻璃窗里外两面的任何地点甚至某些朝上的表面,而擦窗器的其余部分不受到窗架等的阻挡。
这一尺寸配比使得仅使用上杆以上部分(包括上杆)时,即能方便的擦到2.5米高度以下的玻璃窗,也能粉刷到2.8米高度的天花板;上杆和下杆全部伸展时可擦到3.5米的高度。
这一尺寸配比使得弯杆弯转、上杆缩入下杆时,擦窗器成为长度大于1.06米的手杖,因而便于携带和占据小的存放空间。
在这里附带说明由于弹簧夹装置的灵活性,在擦拭直接用手能擦到的玻璃时,可将弹簧夹〔Ⅲ〕的虎口张开取下擦刷〔Ⅰ〕,用擦刷来擦。因擦刷是专门设计的并且其长度l较长,所以擦窗功效要比用通常的抹布擦来得好。当然,要把擦刷取下来清洗也是很方便的。
8.为实现以上轻便灵活性(a)、(b)、(c),整个擦窗器的重量要轻,特别是末端(擦刷端)的重量要轻从而使重心下移以减少擦窗时的倾倒力矩。这一重量大小和重心高低的指标,对于使人擦窗省力、减少疲劳影响显著。为此,对擦窗器的材料作了一些规定下杆〔23〕、上杆〔22〕、弯杆〔21〕均用硬塑料管或轻金属合金管;刷芯〔3〕用泡沫塑料;其他金属件除了垫块〔16〕和螺钉等标准件之外尽可能用0.4到1.5毫米的薄铁皮。
在这一规定之下,本擦窗器的总重量小于1±0.05公斤;上杆以上部分的重量小于0.5±0.07公斤;擦窗器全部伸展时重心在总高度的从下端起算的56%以下。本擦窗器的这一指标与本器设计人所见到的同类型擦窗器(包括电动的)比较是先进的。
9.如图1所示,安全带装置由销轴〔11〕、短套管〔12〕、绳子〔13〕、弹簧钩〔14〕组成。短套管〔12〕与下杆〔23〕的下端紧配合,销轴〔11〕穿过短套管及下杆的管壁而铆牢,绳子〔13〕的两端分别与销轴〔11〕和弹簧钩〔14〕结牢。安全带的作用是,当擦拭玻璃的外面时,防止万一失手以致擦窗器坠落而砸及行人。
安全带的操作很简便,只要将绳子〔13〕往窗架的杆上或室内的桌腿上绕一圈再将弹簧钩把绳子钩住就可以了。
平时为了消除安全带的拖累和避免损害美观,可将弹簧钩连同绳子全部藏入下杆〔23〕的管孔内。
六、专利申请人在设计时十分重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擦窗器的灵活、轻便、有效、多用、价廉、牢固、美观是用户所关心的,而投资省、设备少、制造方便、成本低、有利润、销路好、周转快则是制造厂特别是小厂的要求,这也是创造设计本擦窗器的出发点和职责所在。对此,本器设计人抱着负责的精神、投以最大的关注而不敢稍有怠懈。
从本说明书的以上说明可以清楚看到本擦窗器从机构、装置、尺寸、材料等各个环节都是环绕并针对用户的要求来设计并予实现的。同时从制造厂的要求出发,设计人在保证擦窗器的性能、功效前提下,极力使本器有最少的零件数、最少的加工和装配工作量、最方便的加工方法和最简易的设备(只需钻床、冲床而无需车床)即可达到精度要求、以及所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廉和市场供应充裕。经初步核算,本擦窗器的成本可控制在每架5元以下、零售价约12元。在具有良好的擦窗器性能、功效前提下,这样低的擦窗器成本在市场上至今没有发现可与本器相匹敌者。
所以本实用新型属于“短、平、快”项目,甚受小厂的欢迎,因而在此之前已有多人与我联系,希望转让技术。
七、在此之前不少人向我反映目前消费者的心里总是希望电动的,认为电气的民用器具就是先进。但对擦窗器来讲,其实不然,电动的固然有不容否认的优越性,但它也有电源、电器、电线甚至干电池的拖累和局限,并且其头部往往较重因而倾倒力矩大,以及成本高等不足。我有一位从国外回来的同事说在美国主要用于大玻璃的、基本上是进行独面擦拭的,手动擦窗器的使用仍颇普遍,也没有落后感。这就是明证。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坚信在专利权益的保障下,本擦窗器经实际试用后会很快获得用户的认识、欢迎和赞誉,本器在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的畅销景象,指日可待。
权利要求
1.一个由擦刷[Ⅰ]、刷架[Ⅱ]、弹簧夹[Ⅲ]、弯杆[21]、上杆[22]、下杆[23]和关节[N]、[Ⅴ]、[Ⅵ]组成的擦窗器机构装置,擦刷[Ⅰ]相当于机械手的末杆,其特征是擦刷[Ⅰ]相对于弯杆[21]上端的轴线(称y轴)能作360°的转动和沿该轴的移动及利用关节[N]的锁紧,弯杆[21]相对于上杆[22]能作大于180°的转动(其转动轴线称x轴)及利用关节[Ⅴ]的锁紧,上杆[22]可插入下杆[23]里面并可沿着或绕其共同轴线(称z轴)移动、拨出和转动及利用关节[Ⅵ]的锁紧,以上x轴与z轴垂直相交于O1点而y轴与x轴垂直交叉其轴距为H(H=60到15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装置,关节〔V〕由垫块〔16〕、螺钉〔17〕、耳架〔18〕、加强环〔19〕、垫片〔20〕、蝶形螺母〔24〕组成,其特征是垫块〔16〕与弯杆〔21〕的下端接触相配的一面是圆弧面而与耳架〔18〕接触的另一面是有着径向辐射齿的圆环面。
3.根据权利要求
1规定的装置,擦窗时为避免上杆〔22〕、下杆〔23〕受到窗架的阻挡以及擦刷〔I〕能实现高效率的擦窗,擦窗器机构的主要尺寸参数应有合理的定量配比,其特征是上杆长L1=800到1100毫米,L1与下杆长L2之比、L1与轴距H之比、L1与距离S之比分别为L2/L1=1、H/L1=0.07到0.12、S/L=0.12到0.17,擦刷长l=170到25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
1的装置,弹簧夹〔m〕及关节〔N〕由上爿〔6〕、下爿〔7〕、轴销〔8〕、扭簧〔9〕、螺钉〔26〕、蝶形螺母〔25〕组成,其特征是下爿〔7〕的后端有小柄〔d〕,在小柄〔d〕和上爿〔6〕后端的〔P〕处用手指一捏弹簧夹前方的虎口〔f〕即张开而松手时虎口即合拢,在虎口前边的上爿〔6〕和下爿〔7〕上有两排或四个梯形齿〔t〕,梯形齿后方有足以容纳拖地板所需布条的虎口腔〔g〕,虎口喉部两侧的上爿〔6〕上有两个允许排笔后端嵌入的槽口〔h〕,上爿〔6〕的后端与关节〔N〕做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
1规定的装置,刷架〔Ⅱ〕由上边框〔5〕、下边框及两侧边框〔10〕、螺孔片〔15〕、螺钉〔4〕组成,其特征是四个边框都是槽钢形剖面并且上边框和下边框的槽口朝里,在上边框和下边框的中部有两排或四个允许弹簧夹虎口上的梯形齿咬入或退出的齿槽〔e〕,两个螺孔片〔15〕固牢在两侧边框中部的槽钢形槽口内,上边框两端开有允许螺钉〔4〕的杆穿过而不允许螺钉头通过的圆孔,将螺钉杆穿过圆孔而拧入螺孔片〔15〕并且转动螺钉时即可改变上边框与下边框的距离,从而使擦刷〔I〕在公差范围内都能被刷架〔Ⅱ〕夹紧而刷架〔Ⅱ〕本身又能被弹簧夹的虎口抓紧咬牢。
6.根据权利要求
1规定的装置,擦刷〔I〕由刷芯〔3〕、吸振层〔2〕、外层工作面〔1〕组成,其特征是刷芯〔3〕的前、后、上、下四个面的长度方向的中线处各有一条贯穿的槽口〔u〕而刷芯〔3〕的左、右两个面的中线处各有两条贯穿的槽口,这些槽口允许擦刷〔I〕被刷架〔Ⅱ〕的四个边框嵌入填平。
7.根据权利要求
1规定的装置,整个擦窗器的重量轻特别是上端重量轻使全器重心下移以减少倾倒力矩是轻便灵活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特征是上杆〔22〕、下杆〔23〕、弯杆〔21〕均用硬塑料管或轻金属合金管,刷芯〔3〕用泡沫塑料,从而使全器重量小于1±0.05公斤,上杆以上部分的重量小于0.5±0.07公斤,全器最大伸展时的重心在总高度从下端起算的56%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
1规定的装置,上杆〔22〕与下杆〔23〕的长度有一合适比例,其特征是下杆〔23〕的下端管孔内留有一段不被上杆〔22〕插入的空间,该空间足以被安全带绳子〔13〕及弹簧钩〔14〕全部藏入。
专利摘要
本擦窗器相当于轻便灵活加长的机械手,它根据机械原理在构造、尺寸和材料等方面都保证了;人在室内即可安全、方便、有效的将玻璃窗的里外两面都擦拭清洁。将本器的擦刷换成布条或排笔还可用来打扫尘垢、拖地板或粉刷墙壁,所以它是一器多能的。本器构造轻巧、牢固并且造价低廉,只需钻床、冲床即可批量生产,故作为新产品极易被开发实施。
文档编号A47L1/00GK87208567SQ87208567
公开日1988年8月3日 申请日期1987年5月27日
发明者颜志仁 申请人:颜志仁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