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泡茶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8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泡茶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泡茶器具,其包括茶海、处于茶海上方的出液装置和处于出液装置上方的泡茶壶;所述泡茶壶包括设于泡茶壶底部的出液口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开关阀;所述出液装置包括有架设于茶海开口的托碗及控制开关阀开合的开关装置,所述托碗开设有连通茶海的出液通孔;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更简洁,操作方便,降低生产成本,且可控制泡茶时间,保证泡茶质量。
【专利说明】 改进型泡茶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尤其是指一种改进型泡茶器具。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泡茶过程,在倒茶水时,均需用手拿起整个泡茶壶倾斜才可使壶内茶水流出,此种泡茶器具不仅操作很不方便,易烫伤,而且影响卫生。因此就研发了一种手动出液壶。
[0003]如2009年11月18日公开的专利文献CN201346079Y,其涉及一种手动出液壶,包括壶体和座体,壶体上设有一出液口和按钮,按钮连接有压杆,壶体内侧设有导向座,一连杆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导向座内,连杆下端连接有一比出液口大的物块,通过按钮带动连杆上下移动来完成出液壶的开启与闭合,这种出液壶在泡茶时能防止手被烫伤,操作相对方便。然而,手动出液壶结构较复杂,零部件较多,故加大了生产成本,失去了传统泡茶器具的简洁结构。
[0004]但是,又如现有市面上的自动出液装置,包括出液装置和处于出液装置上方的泡茶壶;将泡茶壶放置在出液装置上时,就自动导通出液口,泡茶壶内的茶水就自动向茶海流动,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当茶叶还没泡开但茶水已经向茶海流动,所泡出的茶水口感不好,影响泡茶质量。
[0005]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茶具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宄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泡茶器具,其不仅结构更简洁,操作方便,降低生产成本,且可控制泡茶时间,保证泡茶质量。
[0007]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改进型泡茶器具,其包括茶海、处于茶海上方的出液装置和处于出液装置上方的泡茶壶;所述泡茶壶包括设于泡茶壶底部的出液口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开关阀;所述出液装置包括有架设于茶海开口的托碗及控制开关阀开合的开关装置,所述托碗开设有连通茶海的出液通孔。
[0009]所述开关装置包括有处于托碗内部的顶掣杆和伸出托碗外部的按压杆,所述顶掣杆具有顶开开关阀的抵顶部,所述托碗侧壁开设一供按压杆伸出的通槽,所述顶掣杆和按压杆以通槽为支点转动,所述顶掣杆的力矩大于按压杆的力矩。
[0010]所述开关装置还于抵顶部周缘环设有渐扩的凸环,所述凸环与抵顶部之间设有多个通孔。
[0011]所述凸环向上延伸有环形围壁。
[0012]所述顶掣杆具有与抵顶部连接的第一横向部及由第一横向部向上延伸的第一竖向部;所述按压杆具有由第一竖向部向外延伸的第二横向部。
[0013]所述按压杆还包括由第二横向部位于托碗外一端向下延伸的侧压杆。
[0014]所述通槽的高度高于出液口的高度。
[0015]所述开关阀包括活动球阀及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固设于出液口,并中部形成有贯通孔,所述活动球阀活动密封于所述贯通孔。
[0016]所述开关阀包括密封板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中部形成有贯通孔,该密封板位于第三密封圈的上部并活动密封住该贯通孔。
[0017]一种改进型泡茶器具,其包括有出液装置和处于出液装置上方的泡茶壶;所述泡茶壶包括设于泡茶壶底部的出液口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开关阀;所述出液装置包括有托碗及控制开关阀开合的开关装置,所述托碗开设有出液通孔;所述开关装置包括有处于托碗内部的顶掣杆和伸出托碗外部的按压杆,所述顶掣杆具有顶开开关阀的抵顶部,所述托碗侧壁开设一供按压杆伸出的通槽,所述顶掣杆和按压杆以通槽为支点转动,所述顶掣杆的力矩大于按压杆的力矩。
[001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在泡茶时,先将茶叶和开水放置于泡茶壶内,当茶叶浸泡一定时间后,可按压开关装置而顶掣开关阀,并导通出液口,茶水即可从泡茶壶流出,并经过托碗上出液通孔流入茶海中,即完成一次泡茶过程;本实用新型泡茶器具相对现有手动出液装置的结构简洁,操作方便;且相对自动出液的泡茶器具来说,可以控制茶叶浸泡时间,避免茶叶还没泡开而茶水就自动流出,所泡的茶水口感更好,保证泡茶质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另一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结合另一开关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又一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结合又一开关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另一种泡茶壶的剖视示意图。
[0027]符号说明
[0028]茶海10出液装置I 泡茶壶2
[0029]出液口 21开关阀22 托碗11
[0030]开关装置12出液通孔111 顶掣杆121
[0031]按压杆122抵顶部1211 凸环123
[0032]通孔124环形围壁125 通槽112
[0033]第一横向部126第一竖向部127第二横向部128
[0034]侧压杆129活动球阀221 第一密封圈222
[0035]贯通孔223密封板224 第三密封圈225
[0036]贯通孔226。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38]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改进型泡茶器具,其包括茶海10、处于茶海10上方的出液装置I和处于出液装置I上方的泡茶壶2 ;所述泡茶壶2包括设于泡茶壶2底部的出液口 21,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 21的开关阀22 ;所述出液装置I包括有架设于茶海10开口的托碗11及控制开关阀22开合的开关装置12 ;所述托碗11开设有连通茶海10的出液通孔111。
[0039]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在泡茶时,先将茶叶和开水放置于泡茶壶2内,当茶叶浸泡一定时间后,可按压开关装置12而顶掣开关阀22,并导通出液口 21,茶水即可从泡茶壶2流出,并经过托碗11上出液通孔111流入茶海10中,即完成一次泡茶过程;本实用新型泡茶器具相对现有手动出液装置的结构简洁,操作方便;且相对自动出液的泡茶器具来说,可以控制茶叶浸泡时间,避免茶叶还没泡开而茶水就自动流出,所泡的茶水口感更好,保证泡茶质量。
[0040]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所述开关装置12包括有处于托碗11内部的顶掣杆121和伸出托碗11外部的按压杆122,所述顶掣杆121具有顶开开关阀22的抵顶部1211,所述托碗11侧壁开设一供按压杆122伸出的通槽112,所述顶掣杆121和按压杆122以通槽112为支点转动,所述顶掣杆121的力矩大于按压杆122的力矩;使得开关装置12在无外力作用下,因其重力关系始终保持抵顶部1211不向上翘起,避免没有按压开关装置12就自动打开开关阀22,造成使用不便。
[0041]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所述开关装置12还于抵顶部1211周缘环设有渐扩的凸环123,所述凸环123与抵顶部1211之间设有多个通孔124;所述凸环123套设于泡茶壶2底部,避免抵顶部1211与开关阀22位置关系错位而无法顶开开关阀22,导致出液不顺畅;且所述凸环123向上延伸有环形围壁125,所述环形围壁125进一步限制泡茶壶2底部活动范围,避免抵顶部1211与开关阀22位置关系错位而无法顶开开关阀22,导致出液不顺畅。
[0042]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所述顶掣杆121具有与抵顶部1211连接的第一横向部126及由第一横向部126向上延伸的第一竖向部127;所述按压杆122具有由第一竖向部127向外延伸的第二横向部128 ;所述按压杆122还包括由第二横向部128位于托碗11外一端向下延伸的侧压杆129。
[0043]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所述通槽112的高度高于出液口 21的高度;在出液过程中,液体流至托碗11底部,并由出液通孔111导出,不会向上溢至通槽112处,所以本实用新型出液装置不会漏水。
[0044]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改进型泡茶器具,其包括有出液装置I和处于出液装置I上方的泡茶壶2 ;所述泡茶壶2包括设于泡茶壶2底部的出液口 21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 21的开关阀22 ;所述出液装置I包括有托碗11及控制开关阀22开合的开关装置12,所述托碗11开设有出液通孔111;所述开关装置12包括有处于托碗11内部的顶掣杆121和伸出托碗11外部的按压杆122,所述顶掣杆121具有顶开开关阀22的抵顶部1211,所述托碗11侧壁开设一供按压杆122伸出的通槽112,所述顶掣杆121和按压杆122以通槽112为支点转动,所述顶掣杆121的力矩大于按压杆122的力矩。
[0045]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一种泡茶壶,所述泡茶壶2的开关阀22包括活动球阀221及第一密封圈222,所述第一密封圈222固设于出液口 21,并中部形成有贯通孔223,所述活动球阀221活动密封于所述贯通孔223 ;可以起到密封泡茶壶2的出液口 21的效果即可。
[0046]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另一种泡茶壶,所述泡茶壶2的开关阀22包括密封板224和第三密封圈225,所述第三密封圈225中部形成有贯通孔226,该密封板224位于第三密封圈225的上部并活动密封住该贯通孔226 ;可以起到密封泡茶壶的出液口的效果即可。
[0047]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泡茶器具的所述托碗的出液通孔111设有第一过滤层;且所述通孔124设有第二过滤层;可对茶水进行多重过滤,提高茶水的质量。
[0048]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型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茶海、处于茶海上方的出液装置和处于出液装置上方的泡茶壶;所述泡茶壶包括设于泡茶壶底部的出液口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开关阀;所述出液装置包括有架设于茶海开口的托碗及控制开关阀开合的开关装置,所述托碗开设有连通茶海的出液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有处于托碗内部的顶掣杆和伸出托碗外部的按压杆,所述顶掣杆具有顶开开关阀的抵顶部,所述托碗侧壁开设一供按压杆伸出的通槽,所述顶掣杆和按压杆以通槽为支点转动,所述顶掣杆的力矩大于按压杆的力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还于抵顶部周缘环设有渐扩的凸环,所述凸环与抵顶部之间设有多个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向上延伸有环形围壁。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掣杆具有与抵顶部连接的第一横向部及由第一横向部向上延伸的第一竖向部;所述按压杆具有由第一竖向部向外延伸的第二横向部。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杆还包括由第二横向部位于托碗外一端向下延伸的侧压杆。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高度高于出液口的高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包括活动球阀及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固设于出液口,并中部形成有贯通孔,所述活动球阀活动密封于所述贯通孔。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包括密封板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中部形成有贯通孔,该密封板位于第三密封圈的上部并活动密封住该贯通孔。10.—种改进型泡茶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出液装置和处于出液装置上方的泡茶壶;所述泡茶壶包括设于泡茶壶底部的出液口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开关阀;所述出液装置包括有托碗及控制开关阀开合的开关装置,所述托碗开设有出液通孔;所述开关装置包括有处于托碗内部的顶掣杆和伸出托碗外部的按压杆,所述顶掣杆具有顶开开关阀的抵顶部,所述托碗侧壁开设一供按压杆伸出的通槽,所述顶掣杆和按压杆以通槽为支点转动,所述顶掣杆的力矩大于按压杆的力矩。
【文档编号】A47G19-16GK204273992SQ201420771395
【发明者】廖世芳 [申请人]廖世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