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自锁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5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循环自锁挂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自锁挂架,属于折叠架领域。循环自锁挂架包括挂杆、旋转臂、以及支座,旋转臂包括自锁机构,旋转臂通过自锁机构与支座连接,自锁机构包括壳体、棘轮和拨叉总成,壳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拨叉总成上,拨叉总成的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壳体与旋转臂固定连接,棘轮固定安装在拨叉总成上,棘轮设置在壳体内;自锁机构还包括轴、拨块和拨叉,轴可转动地插设在壳体内,拨块固定安装在轴的一端,拨叉固定安装在轴的另一端,拨叉与棘轮相匹配,拨块随着壳体的转动而与拨叉总成的另一端相抵,当拨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转臂顺时针旋转,当拨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旋转臂逆时针旋转。本实用新型节省了闲置的挂架对空间的占用。
【专利说明】
一种循环自锁挂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折叠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自锁挂架。
【背景技术】
[0002]衣柜等传统的用于挂置织物的家具十分占用室内空间,为了节省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使用织物挂架来挂置织物,节省了大量的室内空间。现在常见的挂架结构十分简单,通常包括两个支撑杆和挂杆,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墙壁上,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挂杆连接,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将织物挂置在挂杆上。
[0003]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虽然传统的挂架与衣柜相比,节省了大量的室内空间,但是,当挂架闲置时,支撑杆依然始终突出于墙壁,占用了不少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自锁挂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自锁挂架,所述循环自锁挂架包括:挂杆、两个旋转臂、以及与所述旋转臂一一对应的支座,两个所述旋转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挂杆连接,两个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支座可转动的连接,所述循环自锁挂架还包括自锁机构,所述旋转臂通过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支座连接,
[0006]所述自锁机构包括壳体、棘轮、和中轴及拨叉总成,所述壳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上,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的一端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臂固定连接,所述棘轮固定安装在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上,所述棘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07]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轴、拨块和拨叉,所述轴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轴与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间隔设置,所述拨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轴的一端,所述拨块与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拨叉固定安装在所述轴的另一端,所述拨叉与所述棘轮相匹配,所述拨块随着所述壳体的转动而与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的另一端相抵,使得所述拨块分别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所述拨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旋转臂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旋转,当所述拨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臂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转臂的顺时针可转角度和所述旋转臂的逆时针可转角度相同且至多为180°。
[0009]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棘轮的齿厚和齿距相同,且所述棘轮的齿厚和齿距所占分度圆的角度为1°至5°。
[0010]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拨叉包括连接部和“V”形的制动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轴上,所述制动部包括相连的第一制动齿和第二制动齿,所述第一制动齿和所述第二制动齿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制动齿和所述第二制动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棘轮相匹配,所述第一制动齿与所述棘轮的啮合方向和所述第二制动齿与所述棘轮的啮合方向相反。
[0011]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安装板,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均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同一侧面上,当所述拨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拨块的一侧边相抵,当所述拨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固定柱与所述拨块的另一侧边相抵。
[0012]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轴设置,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簧和顶块,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凹槽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块的一端连接,所述顶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抵。
[0013]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斜边与所述制动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块与所述三角形的另外两条斜边中的一条相抵。
[0014]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支座均包括与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一一对应的轴套和插销,所述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上,各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分别插设在各自对应的所述轴套内,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通过所述插销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
[0015]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循环自锁挂架还包括与各个所述旋转臂一一对应的连接组件,各个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带有插孔的连接套和带有通孔的连接环,所述连接套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环的外周壁上,各个所述旋转臂的与所述挂杆连接的一端分别插设在所述连接套的插孔内,所述挂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所述连接环的通孔内。
[0016]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各个所述连接环一一对应的螺钉组件,各个所述连接环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螺钉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挂杆上。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在旋转臂的一端设置自锁机构,并将旋转臂通过自锁机构与支座相连接,当挂架闲置时,挂杆位于挂架的最下端,且旋转臂紧靠墙壁,充分的节省了室内空间,此时自锁机构上的拨块被中轴及拨叉总成推至第一位置,旋转臂可以顺时针旋转;当有织物需要挂置时,使用者可以将旋转臂顺时针旋转至合适的位置,由于棘轮和拨叉构成的棘轮机构具有单向驱动的特性,所以此时旋转臂并不能反方向逆时针转动,即旋转臂自动锁死,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将织物稳当的挂置在挂杆上;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挂架时,用户可以将旋转臂继续顺时针旋转,直至中轴及拨叉总成与拨块相抵,并将拨块推至第二位置,此时旋转臂可以反方向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了自动换向的功能,接着逆时针转动旋转臂,直至旋转臂重新紧靠墙壁,以达到节省室内空间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一种循环自锁挂架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循环自锁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机构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机构的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机构的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轴及拨叉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座的俯视图;
[0027]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座的左视图;
[0028]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30]1-挂杆,2-旋转臂,3-支座,31-安装结构,32-轴套,33-插销,4-自锁机构,41-壳体,411-凹槽,412-弹簧,413-顶块,42-棘轮,43-中轴及拨叉总成,441-第一固定柱,442-第二固定柱,443-安装板,45-拨叉,451-连接部,452-制动部,453-第一制动齿,454-第二制动齿,46-轴,47-拨块,5-连接组件,51-连接套,511-插孔,52-连接环,521-通孔,53-螺钉组件,a-第一位置,b-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2]实施例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循环自锁挂架,如图1所示,该循环自锁挂架包括挂杆1、两个旋转臂2、以及与旋转臂2—一对应的支座3。两个旋转臂2的一端分别与挂杆I垂直连接,两个旋转臂2的另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支座3可转动的连接,循环自锁挂架还包括自锁机构4,旋转臂2通过自锁机构4与支座3连接。
[0034]结合图2,自锁机构4包括壳体41、棘轮42、和中轴及拨叉总成43,壳体41可转动地安装在中轴及拨叉总成43上,中轴及拨叉总成43的一端与支座3固定连接,壳体41与旋转臂2固定连接,棘轮42固定安装在中轴及拨叉总成43上,棘轮42设置在壳体41内;自锁机构4还包括轴46、拨块47和拨叉45,轴46可转动地插设在壳体41内,且轴46与中轴及拨叉总成43间隔设置,拨块47固定安装在轴46的一端,拨块47与中轴及拨叉总成43的另一端位于壳体41的同一侧,拨叉45固定安装在轴46的另一端,拨叉45与棘轮42相匹配,拨块47随着壳体41的转动而与中轴及拨叉总成43相抵,使得拨块47分别位于第一位置a或位于第二位置b,当拨块47位于第一位置a时,旋转臂2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旋转,当拨块47位于第二位置b时,旋转臂2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
[0035]本实施例通过在旋转臂的一端设置自锁机构4,并且将旋转臂2通过自锁机构4与支座3相连接,当挂架闲置时,挂杆I位于挂架的最下端,且旋转臂2紧靠墙壁,充分的节省了室内空间,此时自锁机构4上的拨块47被中轴及拨叉总成43推至第一位置a,旋转臂2可以顺时针旋转;当有织物需要挂置时,使用者可以将旋转臂2顺时针旋转至合适的位置,由于棘轮42和拨叉45构成的棘轮机构具有单向驱动的特性,所以此时旋转臂2并不能反方向逆时针转动,即旋转臂2自动锁死,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将织物稳当的挂置在挂杆I上;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挂架时,用户可以将旋转臂2继续顺时针旋转,直至中轴及拨叉总成43与拨块47相抵,并将拨块47推至第二位置b,此时旋转臂2可以反方向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了自动换向的功能,接着逆时针转动旋转臂2,直至旋转臂2重新紧靠墙壁,达到了节省室内空间的目的。
[0036]优选地,拨块47可以为外轮廓圆滑的桃型拨块,拨块47的桃尖可与中轴及拨叉总成43相抵,以便中轴及拨叉总成43能够顺利的推动拨块47,从而提高了挂架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拨块47的具体形状不仅局限于上述优选方案,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矩形、三角形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0037]在本实施例中,中轴及拨叉总成43可以由中轴和拨叉总成构成,中轴和拨叉总成为一体成型。
[0038]图3为拨叉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具体地,拨叉45包括连接部451和“V”形的制动部452,连接部451固定在轴46上,制动部452包括相连的第一制动齿453和第二制动齿454,第一制动齿453和第二制动齿454的一端均与连接部451固定连接,第一制动齿453和第二制动齿454的另一端均与棘轮42相匹配,第一制动齿453与棘轮42的啮合方向和第二制动齿454与棘轮42的啮合方向相反。上述拨叉45的结构将连接部451和制动部452结合在了一起,使得锁紧装置4的内部结构更为紧凑。
[0039]具体地,连接部45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一斜边与制动部452固定连接,顶块413与三角形的另外两条斜边中的一条相抵。
[0040]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三角形的另外两条斜边分别设为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当顶块413与第一触点相抵时,第一制动齿453与棘轮42相啮合,此时拨块47位于第一位置a(详见图4);当顶块413与第二触点相抵时,第二制动齿454与棘轮42相啮合,此时拨块47位于第二位置b(详见图5)。三角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并且三角形的尖角能够很好的隔离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有效的避免了误操作的发生。
[0041]图6为中轴及拨叉总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6,在本实施例中,中轴及拨叉总成43包括第一固定柱441、第二固定柱442和安装板443,第一固定柱441和第二固定柱442均垂直固定在安装板443的同一侧面上,当拨块47位于第一位置a时,第一固定柱441与拨块47的一侧边相抵,当拨块47位于第二位置b时,第二固定柱442与拨块47的另一侧边相抵,以保证了中轴及拨叉总成43能够准确的将拨块47推至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
[0042]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臂2的顺时针可转角度和旋转臂2的逆时针可转角度相同且至多为180°,从而限定了旋转臂2单方向的最大旋转角度,由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挂架具有自动换向功能,即当旋转臂2单方向旋转到最大角度时,中轴及拨叉总成43与拨块47相互配合实现自动换向,所以限制旋转臂2单方向的最大旋转角度可以保障挂架的自动换向功能。
[0043]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旋转臂2的顺时针可转角度和逆时针可转角度由第一固定柱441、第二固定柱442分别与安装板443的圆心之间连线的夹角决定,在本实施例中,当夹角为120°时,旋转臂2的顺时针可转角度和逆时针可转角度为180°。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的需求,旋转臂2的顺时针可转角度和旋转臂2的逆时针可转角度可以至多为360°,容易理解的,此时第一固定柱441、第二固定柱442之间的夹角为0°,即安装板上只设有一个固定柱。
[0044]具体地,棘轮42的齿厚和齿距相同,且棘轮的齿厚和齿距所占分度圆的角度为1°至5°,棘轮42的齿厚和齿距可以决定旋转臂2的最小旋转角度,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棘轮42的齿厚和齿距所占分度圆的角度均为2°,从而保证了旋转臂2旋转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棘轮42的齿厚和齿距并不局限于上述优选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棘轮42的齿厚和齿距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随之变换,如1°、3°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0045]再次参见图2,具体地,壳体41内设置有凹槽411,凹槽411的开口朝向轴46设置,凹槽411内设置有弹簧412和顶块413,弹簧412的一端与凹槽411连接,弹簧412的另一端与顶块413的一端连接,顶块413的另一端与连接部451相抵。
[0046]优选地,顶块413的与连接部451相抵的一端可以为拱形,使得顶块413可以更容易的推动拨叉45转动。
[0047]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循环自锁挂架的工作原理:
[0048]结合图4,当挂架闲置时,挂杆I位于挂架的最下端,且旋转臂2紧靠墙壁摆放,此时拨块47被中轴及拨叉总成43推至第一位置a,第一制动齿453与棘轮42啮合,旋转臂2可以顺时针旋转;当有织物需要挂置时,使用者可以将旋转臂2顺时针旋转至合适的位置,由于第一制动齿453与棘轮42啮合,使得棘轮42只能单向旋转,所以此时旋转臂2并不能逆时针转动,即旋转臂2自动锁死,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将织物稳当的挂置在挂杆I上;结合图5,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挂架时,用户可以将旋转臂2继续顺时针旋转,直至中轴及拨叉总成43与拨块47相抵,并将拨块47推至第二位置b,此时第二制动齿454与棘轮42啮合,使得棘轮42只能反方向旋转,即旋转臂2可以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了自动换向的功能,接着逆时针转动旋转臂2,直至旋转臂2重新紧靠墙壁摆放,以达到节省室内空间的目的。
[0049]再次参见图1,具体地,挂杆I可以为中空杆件,从而减轻了旋转臂2的承载负荷,同时减轻了挂架的整体重量,使得挂架更轻便。
[0050]具体地,如图7所示,在两个支座3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支座3的安装结构31,两个支座3可以通过安装结构31安装至窗台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当挂架闲置时,可以充分的利用窗台内凹的空间,将挂架收至窗台的内凹处,进一步的节省了室内的空间。并且,当挂架设置在窗台内时,还可以将挂架用于晾晒织物,使用者可以根据窗外阳光照射的角度调整旋转臂,使得织物始终能够充分的沐浴在阳光下。
[0051]优选地,安装结构31可以为膨胀螺栓,使得挂架可以牢固的安装在窗台内,增加了挂架的可靠性。
[005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图8,每个支座3均包括与中轴及拨叉总成43——对应的轴套32和插销33,轴套32垂直设置在支座3上,各个中轴及拨叉总成43分别插设在各自对应的轴套32内,且中轴及拨叉总成43通过插销33与轴套32固定连接,使得使用者能够快速的装卸旋转臂2,当挂架长期闲置时,使用者可以方便的将旋转臂2和挂杆I拆除,进一步的节省了室内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中轴及拨叉总成43的安装方式不仅局限于上述方案,也可以为其他方案,如使用螺栓连接、卡接结构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005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循环自锁挂架还包括与各个旋转臂2—一对应的连接组件5,各个连接组件5包括带有插孔511的连接套51和带有通孔521的连接环52,连接套51垂直固定在连接环52的外周壁上,各个旋转臂2的与挂杆I连接的一端分别插设在连接套的插孔511内,挂杆I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连接环的通孔521内,挂杆I通过连接组件5与各个旋转臂2垂直连接。将挂杆I与旋转臂2分开设置,使得使用者在需要搬运挂架时,可以将挂架拆分成多个较小的部件进行搬运,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0054]具体地,连接组件5还包括与各个连接环52——对应的螺钉组件53,各个连接环52通过各自对应的螺钉组件53与挂杆I相连接。
[00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循环自锁挂架,包括:挂杆、两个旋转臂、以及与所述旋转臂一一对应的支座,两个所述旋转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挂杆连接,两个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支座可转动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自锁挂架还包括自锁机构,所述旋转臂通过所述自锁机构与所述支座连接, 所述自锁机构包括壳体、棘轮、和中轴及拨叉总成,所述壳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上,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的一端与所述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臂固定连接,所述棘轮固定安装在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上,所述棘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自锁机构还包括轴、拨块和拨叉,所述轴可转动地插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轴与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间隔设置,所述拨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轴的一端,所述拨块与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拨叉固定安装在所述轴的另一端,所述拨叉与所述棘轮相匹配,所述拨块随着所述壳体的转动而与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的另一端相抵,使得所述拨块分别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所述拨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旋转臂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旋转,当所述拨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臂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自锁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的顺时针可转角度和所述旋转臂的逆时针可转角度相同且至多为1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自锁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的齿厚和齿距相同,且所述棘轮的齿厚和齿距所占分度圆的角度为1°至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自锁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包括连接部和“V”形的制动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轴上,所述制动部包括相连的第一制动齿和第二制动齿,所述第一制动齿和所述第二制动齿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制动齿和所述第二制动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棘轮相匹配,所述第一制动齿与所述棘轮的啮合方向和所述第二制动齿与所述棘轮的啮合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自锁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安装板,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均垂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板的同一侧面上,当所述拨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拨块的一侧边相抵,当所述拨块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固定柱与所述拨块的另一侧边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自锁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轴设置,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簧和顶块,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凹槽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顶块的一端连接,所述顶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自锁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斜边与所述制动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块与所述三角形的另外两条斜边中的一条相抵。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自锁挂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座均包括与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一一对应的轴套和插销,所述轴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支座上,各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分别插设在各自对应的所述轴套内,所述中轴及拨叉总成通过所述插销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自锁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自锁挂架还包括与各个所述旋转臂一一对应的连接组件,各个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带有插孔的连接套和带有通孔的连接环,所述连接套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环的外周壁上,各个所述旋转臂的与所述挂杆连接的一端分别插设在所述连接套的插孔内,所述挂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所述连接环的通孔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自锁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与各个所述连接环一一对应的螺钉组件,各个所述连接环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螺钉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挂杆上。
【文档编号】A47G25/02GK205728957SQ201521139764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发明人】王鸿
【申请人】王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