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33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电动方式启闭的推拉门/窗,特别涉及一种可内置于各种型材型腔内的推拉门/窗驱控器。
背景技术
门窗作为房屋必不可少的配套部件,一直是销售量很大并且品种规格极多的一种建材。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住宅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其中,为了满足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以电动方式开启和关闭的门窗也应运而生。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电动驱动的推拉式门/窗,其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减速传动机构和与减速传动机构相连的转动导杆机构,传动导杆机构包括转动导杆、导轨滑轮、导轨导杆,转动导杆的一端与减速传动机构的转动连接轴连接,另一端与导轨滑轮连接,导轨导杆设在转动导杆上部,该导轨导杆底部设有导轨槽,在该导轨槽内设置与转动导杆连接的导轨滑轮,该导轨导杆一端与窗框/门框的一端定位转动连接。因此电机通过减速传动机构带动转动导杆机构运动,实现门/窗的自动开启和关闭。
由于采用传动导杆机构带动窗扇移动,依靠外力也可以强行开启或关闭门窗,因此自锁性能不佳,导致防盗性能变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它具有很好的自锁功能并且适于各种门/窗的型材型腔。
一种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包括安装于型材型腔内的电机组件;安装于型材型腔内的传动机构,其包括蜗杆、蜗轮和齿轮,其中,所述蜗杆与电机组件输出轴共轴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并且转轴互相垂直,所述齿轮与蜗轮同轴并且随蜗轮一起转动;以及固定于门/窗扇边框的齿条,其与所述齿轮啮合。
比较好的是,在上述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减速传动机构。
比较好的是,在上述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中,进一步包括在所述门/窗扇边框开设的具有特定形状的凹槽。更好的是,在上述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中,所述凹槽和齿条的截面形状近似于“工”字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蜗杆和蜗轮作为传动机构,因此具有极强的自锁功能,除非施加在门/窗扇上的外力大到足以破坏驱控器内部结构,否则无法开启或关闭门/窗,而且这种传动方式的机构能够输出较大的力矩,从而可应用于特大型门/窗的启闭。此外,这种采用蜗轮和蜗杆的传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而紧凑的特点,便于隐蔽安装在各种门/窗的型材型腔内。最后,由于齿条通过插入凹槽而固定于门/窗扇的边框,因此方便了齿条的安装。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为采用按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驱控器的推拉窗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驱控器的顶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推拉窗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推拉窗包含型材1和窗扇2,型材1的下部设置有导轨,窗扇2的下部则安装有滑轮2a,因此窗扇2可沿水平方向移动。本实施例的驱控器包括电机组件3、传动机构4和齿条5,其中,电机组件3和传动机构4被安装在型材1上方的型腔内,电机组件3的输出轴平行于窗扇2的上框,传动机构4的齿轮4a围绕垂直于纸面的转轴转动,齿条5沿窗扇2上框的延伸方向固定于其上并且与传动机构4的齿轮4a相啮合。因此,当电机组件3工作时,电机的绕轴转动通过传动机构4被转换为齿条5的水平运动,从而带动窗扇2沿水平方向平移。
图2为图1所示驱控器的顶视图。由于这里有两扇独立开启和关闭的窗扇,因此为每扇窗扇都单独配置了相同的驱控器。为描述方便起见,以下仅描述图2右半部分的驱控器。
如图2所示,驱控器的电机组件3包括电机3a和减速传动机构3b,电机3a的高速转动经减速传动机构3b调节后变换为低速转动后输出。图1中的传动机构4安装于机架6内,包括齿轮4a、蜗杆4b和蜗轮4c,其中,蜗杆4b的一端与电机组件3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套7与机架6相连,蜗轮4c与蜗杆4b相啮合,齿轮4a与蜗轮4c嵌套在转轴4d上,齿轮4a与机架6之间设置有垫圈4e。由图2可见,蜗杆4b与电机组件3的输出轴共轴连接,蜗轮4c与蜗杆4b的转轴相互垂直,因此电机3a沿轴线A1的转动变换为沿转轴4d的转动。由于齿轮4a与蜗轮4c同轴,因此将随蜗轮4c一起围绕转轴4d转动。
在上述传动机构4中,之所以采用齿轮4a、蜗杆4b和蜗轮4c的传动结构,其原因有三,首先是当电机组件不工作时,除非在窗扇上施加非常大的平移外力从而损坏驱控器内部结构,否则根本无法开启或关闭窗扇,这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驱控器具有非常出色的自锁性能;其次,这种传动结构能够输出较大的力矩,从而可应用于特大型门窗的启闭;最后,采用蜗轮和蜗杆可以使传动机构的结构简单而紧凑,便于隐蔽安装在各种门/窗的型材型腔内。
再次参见图2,为了节省安装空间,两套驱控器的传动机构都安装在一个机架6内,各自的蜗轮通过端面轴套8隔开。
图3为图1所示推拉窗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中,在窗扇2的上框开设有凹槽2b,因此只要将齿条5沿着窗扇2上框的一端完全插入即可固定于窗扇,因此安装和更换非常方便。参见图3,为了使齿条5更加牢固地安装在窗扇2的上框,凹槽2b和齿条5的截面形状都加工为近似于“工”字形,这样,齿条5被紧密地压在凹槽2b的底面而不会翘起。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以推拉窗为例描述了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驱控器,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上述驱控器也完全可应用于推拉门。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齿条安装于窗扇的上框,窗扇的下框上设置滑轮,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将电机组件和传动机构设置在型材下部、左边或右边的型腔内,即可将齿条安装在窗扇的下框、左边框和右边框。最后,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驱控器结构对于型材型腔并无特殊的要求,因此可适用于各种型材型腔的门/窗。
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型材型腔内的电机组件;安装于型材型腔内的传动机构,其包括蜗杆、蜗轮和齿轮,其中,所述蜗杆与电机组件输出轴共轴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并且转轴互相垂直,所述齿轮与蜗轮同轴并且随蜗轮一起转动;以及固定于门/窗扇边框的齿条,其与所述齿轮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和减速传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门/窗扇边框开设的具有特定形状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齿条的截面形状近似于“工”字形。
专利摘要一种内置式推拉门/窗驱控器,包括安装于型材型腔内的电机组件;安装于型材型腔内的传动机构,其包括蜗杆、蜗轮和齿轮,其中,所述蜗杆与电机组件输出轴共轴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齿轮与蜗轮同轴并且随蜗轮一起转动;以及固定于门/窗扇边框的齿条,其与所述齿轮啮合以在齿轮的带动下使门/窗扇移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蜗杆和蜗轮作为传动机构,因此具有极强的自锁功能,而且这种传动方式的机构能够输出较大的力矩,从而可应用于特大型门/窗的启闭。此外,这种采用蜗轮和蜗杆的传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而紧凑的特点,便于隐蔽安装在各种型材型腔的门/窗内。最后,由于齿条通过插入凹槽而固定于门/窗扇的边框,因此方便了齿条的安装。
文档编号E06B3/46GK2672242SQ20032012286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刘江波 申请人:刘江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