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47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坐垫、沙发坐垫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已有汽车坐垫或沙发坐垫一般主要考虑夏季的凉爽问题,其中有木珠坐垫、竹片坐垫、亚麻坐垫等。木珠坐垫和竹片坐垫的结构是把加工成一定形状的木珠或竹片穿在一起,所制成的坐垫具有通风透气的功能,但夏季人们穿衣非常单薄,木珠或竹片坐垫质地较硬,珠与珠或片与片之间缝隙较突兀,久坐很不舒服,坐后臀部和背部留有压痕,很不雅观;亚麻坐垫虽然解决了木珠坐垫或竹片坐垫久坐不舒适的缺点,但其在结构上没有什么创新,使它的凉爽、透气功效大打折扣,其最大缺点是洗涤之后,坐垫全面变形,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坐垫,它具有结构新颖,通风、透气性能好,坐躺舒适凉爽,洗涤不变形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由头垫1、背垫3、臀垫5、头背垫连接带2、臀背垫连接带4组成,头背垫连接带2的一端与头垫1的下端相连接,头背垫连接带2的另一端与背垫3的上端相连接,臀背垫连接带4的一端与背垫3的下端相连接,臀背垫连接带4的另一端与臀垫5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头背垫连接带2至少由两个组成,两个头背垫连接带2及头垫1和背垫3围成的空间形成上通风口6;所述臀背垫连接带4至少由两个组成,两个臀背垫连接带4及背垫3和臀垫5围成的空间形成下通风口7;所述头垫1、背垫3和臀垫5的表面上设有凸起8,凸起8之间形成通气沟9,通气沟9内设有通风孔10。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别致,通风透气性能良好,炎热季节坐躺舒适凉爽,多次洗涤不变形不走样,久坐后在臀部和背部不会留有压痕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3)本实施方式由头垫1、背垫3、臀垫5、头背垫连接带2、臀背垫连接带4组成,头背垫连接带2的一端与头垫1的下端相连接,头背垫连接带2的另一端与背垫3的上端相连接,臀背垫连接带4的一端与背垫3的下端相连接,臀背垫连接带4的另一端与臀垫5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头背垫连接带2由六个组成,每两个头背垫连接带2与头垫1和背垫3围成的空间形成上通风口6;所述臀背垫连接带4由九个组成,每两个臀背垫连接带4与背垫3和臀垫5围成的空间形成下通风口7;所述头垫1、背垫3和臀垫5的表面上设有凸起8,凸起8之间形成通气沟9,通气沟9内设有通风孔10。本实用新型中的头垫1、头背垫连接带2、背垫3、臀背垫连接带4,臀垫5是由亚麻绳编结而成,采用了编结工艺中的平结和斜卷结的编法,坐垫整体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洗涤后平整如新,除通风透气性能好之外,还具有抑菌、吸汗的功能,其独特的结构,是洗涤后不变形的基础。坐垫的两面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双面可交替使用。可编织成各种图案,使结构与外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坐垫在享用的同时产生美的感受。
权利要求1.坐垫,它由头垫(1)、背垫(3)、臀垫(5)、头背垫连接带(2)、臀背垫连接带(4)组成,其特征在于头背垫连接带(2)的一端与头垫(1)的下端相连接,头背垫连接带(2)的另一端与背垫(3)的上端相连接,臀背垫连接带(4)的一端与背垫(3)的下端相连接,臀背垫连接带(4)的另一端与臀垫(5)的一侧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头背垫连接带(2)至少由两个组成,两个头背垫连接带(2)及头垫(1)和背垫(3)围成的空间形成上通风口(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臀背垫连接带(4)至少由两个组成,两个臀背垫连接带(4)及背垫(3)和臀垫(5)围成的空间形成下通风口(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垫(1)、背垫(3)和臀垫(5)的表面上设有凸起(8),凸起(8)之间形成通气沟(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通气沟(9)内设有通风孔(10)。
专利摘要坐垫,它涉及汽车坐垫、沙发坐垫结构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头背垫连接带(2)的一端与头垫(1)的下端相连接,头背垫连接带(2)的另一端与背垫(3)的上端相连接,臀背垫连接带(4)的一端与背垫(3)的下端相连接,臀背垫连接带(4)的另一端与臀垫(5)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头背垫连接带(2)至少由两个组成,两个头背垫连接带(2)及头垫(1)和背垫(3)围成的空间形成上通风口(6);所述臀背垫连接带(4)至少由两个组成,两个臀背垫连接带(4)及背垫(3)和臀垫(5)围成的空间形成下通风口(7);所述头垫(1)、背垫(3)和臀垫(5)的表面上设有凸起(8),凸起(8)之间形成通气沟(9),通气沟(9)内设有通风孔(10)。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别致,通风透气性能良好,炎热季节坐躺舒适凉爽,多次洗涤不变形不走样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C31/00GK2678484SQ200420018348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5日
发明者李勇 申请人:李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