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16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组装容易的电磁锁。
背景技术



图1、图2所示,现有的电磁锁,是在一E形铁芯10内设置线圈组,并灌胶形成磁力件,然后将铁芯10及其控制电路11,安装于一凵形框20中,再在凵形框20的两端锁固端板21,并在该控制电路11上方锁固一盖板22。显然,该现有的电磁锁存在组件多,其组装过程繁琐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组件多,且组装过程较为繁琐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锁,其具有组装容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锁,包括E形铁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E形铁芯本体的中央杆短于两侧杆,在两端形成容置区,而两条形槽及两容置区设置有线圈组,并于铁芯本体的两端固定有定位体;该定位体对应该容置区向内形成有嵌固块,该嵌固块及铁芯本体的侧边对应形成有组装孔,供组装梢插设,而该定位体的主体设有贯穿的定位孔。
前述的电磁锁,其中定位体择一设置该线圈组的控制电路。
前述的电磁锁,其中线圈组上缘配设一盖板,该盖板用螺合件固定于所述嵌固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组装容易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电磁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电磁锁的组合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使一E形铁芯本体30的中央杆35短于两侧杆36,并在两端形成容置区32,而两条形槽31及两容置区32设置有线圈组40,并在铁芯本体30的两端固定有定位体50。其中,该定位体50对应该容置区32向内形成有嵌固块51,并使嵌固块51及铁芯本体30的侧边对应形成有组装孔52、33,供组装梢34插设,而该定位体50的主体设有贯穿的定位孔53。该定位体50择一设置该线圈组40的控制电路41。该线圈组40上缘配设一盖板42,该盖板42用螺合件43固定于该嵌固块51。
基于上述结构,两定位体50因对应铁芯本体30的容置区32形成有嵌固块51,可方便定位于铁芯本体30的两端,且在相对的组装孔52、33插设组装梢34而快速组装。又如图5所示,当电磁锁整体结构欲固定于门框之际,只要将螺固件60穿过定位体50贯穿的定位孔53,即可直接固定于门框。故本实用新型具有组装容易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锁,包括E形铁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E形铁芯本体的中央杆短于两侧杆,在两端形成容置区,而两条形槽及两容置区设置有线圈组,并于铁芯本体的两端固定有定位体;该定位体对应该容置区向内形成有嵌固块,该嵌固块及铁芯本体的侧边对应形成有组装孔,供组装梢插设,而该定位体的主体设有贯穿的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择一设置该线圈组的控制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上缘配设一盖板,该盖板用螺合件固定于所述嵌固块。
专利摘要一种电磁锁,包括E形铁芯本体;该E形铁芯本体的中央杆短于两侧杆,在两端形成容置区,而两条形槽及两容置区设置有线圈组,并于铁芯本体的两端固定有定位体;该定位体对应该容置区向内形成有嵌固块,该嵌固块及铁芯本体的侧边对应形成有组装孔,供组装梢插设,而该定位体的主体设有贯穿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具有组装容易的优点。
文档编号E05B47/00GK2743486SQ20042002996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9日
发明者廖礼士 申请人:廖礼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