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36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茶几由面板和四条与地面垂直的腿构成,这种茶几笨重,仅有对称性美感而缺乏韵律性美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制作简便,美观实用的茶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茶几由面板(1)和支架(2)构成,面板(1)为矩形板或圆形板或椭圆形板或多边形板或异形板,面板(1)固定在二组支架(2)上,其特征在于每组支架(2)由二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形构件交叉组成“χ”形,各构件在交叉点固定。
上述方案中,二组支架(2)之间安装有横杆(3),横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二组支架(2)上。
上述方案中,二组支架(2)之间安装有台板(4)或/和抽屈,台板(4)或/和抽屉固定在面板(1)下面。
上述方案中,二组支架(2)和二根横杆(3)之间安装有“V”形板(5),“V”形板(5)的一个面的四个边分别固定在二个“∫”形构件和二根横杆(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茶几支架为“χ”形,是一种非对称的交叉,这种非对称的交叉比传统的对称交叉结构更稳定,体现了一种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美感。利用对称性连结,让使用者有“稳定、平衡”的安个感,同时俯视中的非对称性交叉又丰富了韵律性美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茶几具有稳定性好,制作简便,美观实用的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茶几由面板(1)和支架(2)构成,面板(1)为矩形玻璃板,面板(1)通过金属吸盘(6)固定在二组支架(2)上,每组支架(2)由三个“∫”形构件交叉组成“χ”形,三个“∫”形构件在交叉点通过螺杆固定,其中二个相互平行的“∫”形构件之间在近地端由螺杆固定。二组支架(2)之间安装有横杆(3),横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二组支架(2)上。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茶几由面板(1)和支架(2)构成,面板(1)为矩形玻璃板,面板(1)通过金属吸盘(6)固定在二组支架(2)上,每组支架(2)由三个“∫”形构件交叉组成“χ”形,三个“∫”形构件在交叉点通过螺杆固定,其中二个相互平行的“∫”形构件之间在近地端由螺杆固定。二组支架(2)之间安装有横杆(3),横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二组支架(2)上。二组支架(2)之间安装有玻璃台板(4),玻璃台板(4)通过丝杆(7)和吸盘固定在面板(1)下面。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茶几由面板(1)和支架(2)构成,面板(1)为矩形玻璃板,面板(1)通过金属吸盘(6)固定在二组支架(2)上,每组支架(2)由四个“∫”形构件交叉组成“χ”形,其中三个“∫”形构件相互平行,四个“∫”形构件在交叉点通过螺杆固定,二组支架(2)之间安装有横杆(3),横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二组支架(2)上。二组支架(2)和二根横杆(3)之间安装有“V”形板(5),“V”形板(5)的一个面的四个边分别固定在二个“∫”形构件和二根横杆(3)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茶几,由面板(1)和支架(2)构成,面板(1)为矩形板或圆形板或椭圆形板或多边形板或异形板,面板(1)固定在二组支架(2)上,其特征在于每组支架(2)由二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形构件交叉组成“χ”形,各构件在交叉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几,其特征在于二组支架(2)之间安装有横杆(3),横杆(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二组支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几,其特征在于二组支架(2)之间安装有台板(4)或/和抽屉,台板(4)或/和抽屉固定在面板(1)下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几,其特征在于二组支架(2)和二根横杆(3)之间安装有“V”形板(5),“V”形板(5)的一个面的四个边分别固定在二个“∫”形构件和二根横杆(3)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茶几,由面板(1)和支架(2)构成,面板(1)为矩形板或圆形板或椭圆形板或多边形板或异形板,面板(1)固定在二组支架(2)上,其特征在于每组支架(2)由二个或三个或四个或五个“∫”形构件交叉组成“χ”形,各构件在交叉点固定。本实用新型的茶几支架为“χ”形,是一种非对称的交叉,这种非对称的交叉比传统的对称交叉结构更稳定,体现了一种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美感。利用对称性连结,让使用者有“稳定、平衡”的安全感,同时俯视中的非对称性交叉又丰富了韵律性美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茶几具有稳定性好,制作简便,美观实用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B31/00GK2757662SQ20042003459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30日
发明者李其 申请人:冯小敏, 陈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