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36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进出,人们在房屋的墙壁上开了门洞装上了门;为了防盗,人们在门上装了各式各样的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盗贼的偷盗技术也越来越高,有许多门锁因结构所限,往往不能向主要报警或及时向主人报警;如家里没有人或人离家太远,虽然有报警器,最终还是被盗。因此,人们对锁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需要更先进的,性能良好的,能及时报警的、且在较远距离也能防盗报警的门锁。
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服克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包括锁体、与锁体连接的锁壳、装在锁舌运动控制箱内的单片机和与其配合的遥控器、与控制箱连接的控制箱盖板,锁体上有直流电机,直流电机连接的传动减速机构,位于锁体内的锁芯上有轴,轴与传动减速机构连接,锁体内的锁舌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锁壳上有与单片机连接的振动报警感应器,控制箱内的单片机的另一端与整流器相连,整流器与变压器相连,变压器的另一端通过电源线和插头与外接电源相连,单片机还与三个继电器相连,其中两个继电器串联,并与直流电机连接,另一个继电器与电话线相连,单片机还与报警铃相连,与控制箱连接的控制箱盖板上有微型电话机和控制键及盖板。
上述的传动减速机构是皮带传动减速机构,是由固定在直流电机轴上的皮带轮、在锁体顶边固定在轴上的直径不等的皮带轮和皮带组成的,皮带轮固定在同一轴上,皮带分别与皮带轮连接,位于锁体内的锁芯上的轴由螺栓固定在皮带上。
上述的遥控器上有指示灯,有至少三个控制按键。
上述的与单片机连接的振动报警感应器至少有两个,除锁壳上安装的外,还安装在门窗等处。
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在使用时,首先将其牢固的安装在门上,将锁舌运动控制箱牢固的安装在家里适当的地方,将带插头的电源线上的插头、插入220V的外接电源中,电源通过变压器转换成12V交流电,通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整流器与锁体上装的单片机和锁壳上的与单片机连接的振动报警感应器及门、窗等处盗贼易进出的地方安装的振动报警感应器相连,单片机通过两个串联的继电器与直流电机连接,直流电机的转速可以通过传动减速机构减小,与传动减速机构连接的锁芯上的轴随着直流电机的正、反转(由两个串联的与直流电机相连的继电器控制),可以带动锁芯将门锁上或打开。因为锁体的锁舌形状的改进,所以锁舌既可以定位于门框上安装的锁舌槽内,也可以用遥控器或钥匙方便的开启,将门打开。单片机与电话线相连的另一个继电器及报警铃相连,当盗贼进入,触到安装在任一处的振动报警感应器时,引起其振动,感应信号传输到单片机,报警铃响起报警,警示盗贼。锁壳上的微型电话机和控制键用于主人手机电话号码的设定,设定完成后,用盖板将键盘盖上。当盗贼再次触动振动报警感应器时,继电器会自动接通主人的手机,主人可在盗贼行窃的第一时间里马上得知家里有情况,赶快通知邻居或赶回或报警,主人有充足的时间采取最有效的对付措施,保护家庭、财产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自动报警门锁的遥控器的指示灯亮,表示遥控器处于工作状态,当按动按键时,锁舌伸出并开启(或不开启)防盗功能,当按动另一按键时,锁舌收回,不用钥匙也可开锁,遥控器在30M范围内非常有效。
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遥控、防盗、报警自动安全可靠,能在盗贼行窃的第一时间里,让主人采取最有效的对付措施保护家庭、财产的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的锁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的锁壳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的锁舌的运动控制箱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的锁体的运动控制箱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的遥控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包括锁体1、与锁体1连接的锁壳2、装在锁舌3运动控制箱4内的单片机5和与其配合的遥控器6、与控制箱4连接的控制箱盖板7,锁体1上有直流电机8,直流电机8的轴上有皮带轮23,皮带轮23的直径为5mm,锁体1顶边有固定在轴上的直径不等的皮带轮24、25、26,皮带轮24直径为15mm,皮带轮25的直径为5mm,皮带轮26直径为15mm,皮带、27、28分别与皮带轮23、24、25、26连接,皮带轮24、25固定在同一轴上,组成皮带传动减速机构9,位于锁体1内的锁芯10上的轴11,由螺栓固定在皮带27上。位于锁体1内的锁舌3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锁壳2上有与单片机5连接的振动报警感应器12,控制箱4内的单片机5的另一端与整流器13相连,整流器13与变压器14相连,变压器14的另一端通过电源线和插头与外接电源相连,单片机5还与三个继电器15、16、17相连,其中两个继电器15、16串联,并与直流电机8连接,另一个继电器17与电话线18相连,单片机5还与报警铃19相连,与控制箱4连接的控制箱盖板7上有微型电话机20和控制键21及盖板22。
上述的遥控器6上有指示灯29、有三个控制按键30、31、32。
上述的与单片机5连接的振动报警感应器12有两个,除锁壳2上安装的外,还安装在窗处。
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在使用时,首先将其牢固的安装在门上,将锁舌3运动按制箱4牢固的安装在家里适当的地方,将带插头的电源线上的插头、插入220V的外接电源中,电源通过变压器14转换成12V交流电,通过整流器13转换为直流电,整流器13与锁体1上装的单片机5和锁壳2上的与单片机5连接的振动报警感应器12及门、窗等处盗贼易进出的地方安装的振动报警感应12器相连,单片机5通过两个串联的继电器15、16与直流电机8连接,直流电机8的转速可以通过直径不等的皮带轮23、24、25、26减小。锁芯10上的轴11由螺栓固定在皮带27上,随着直流电机8的正、反转(由两个串联的与直流电机8相连的继电器15、16控制),可以带动锁芯10将门锁上或打开。因为锁体1的锁舌3形状的改进,所以锁舌3既可以定位于门框上安装的锁舌槽内,也可以用遥控器6或钥匙方便的开启,将门打开。单片机5与电话线18相连的另一个继电器17及报警铃19相连,当盗贼进入,触到安装在锁壳2上或窗上任一处的振动报警感应器12时,引起其振动,感应信号传输到单片机5,报警铃19响起报警,警示盗贼。锁壳2上的微型电话机20和控制键21用于主人手机电话号码的设定,设定完成后,用盖板22将键盘盖上。当盗贼再次触动振动报警感应器12时,继电器17会自动接通主人的手机,主人可在盗贼行窃的第一时间里马上得知家里有情况,赶快通知邻居或赶回或报警,主人有充足的时间采取最有效的对付措施,保护家庭、财产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自动报警门锁的遥控器6的指示灯29亮,表示遥控器6处于工作状态,当按动按键30或31时,锁舌3伸出并开启(或不开启)防盗功能,当按动另一按键32时,锁舌3收回,不用钥匙也可开锁,遥控器6在30M范围内非常有效。
权利要求1.一种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包括锁体(1)、与锁体(1)连接的锁壳(2)、装在锁舌(3)运动控制箱(4)内的单片机(5)和与其配合的遥控器(6)、与控制箱(4)连接的控制箱盖板(7),其特征在于锁体(1)上有直流电机(8),直流电机(8)连接的传动减速机构(9),位于锁体(1)内的锁芯(10)上有轴(11),轴(11)与传动减速机构(9)连接,锁体(1)内的锁舌(3)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锁壳(2)上有与单片机(5)连接的振动报警感应器(12),控制箱(4)内的单片机(5)的另一端与整流器(13)相连,整流器(13)与变压器(14)相连,变压器(14)的另一端通过电源线和插头与外接电源相连,单片机(5)还与三个继电器(15、16、17)相连,其中两个继电器(15、16)串联,并与直流电机(8)连接,另一个继电器(17)与电话线(18)相连,单片机(5)还与报警铃(19)相连,与控制箱(4)连接的控制箱盖板(7)上有微型电话机(20)和控制键(21)及盖板(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其特征在于传动减速机构(9)是皮带传动减速机构,是由固定在直流电机(8)轴上的皮带轮(23)、在锁体(1)顶边固定在轴上的直径不等的皮带轮(24、25、26)和皮带(27、28)组成的,皮带轮(24、25)固定在同一轴上,皮带(27、28)分别与皮带轮(23、24,25、26)连接,位于锁体(1)内的锁芯(10)上的轴(11)由螺栓固定在皮带(2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其特征在于遥控器(6)上有指示灯(29),有至少三个控制按键(30、31、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其特征在于与单片机(5)连接的振动报警感应器(12)至少有两个,除锁壳(2)上安装的外,还安装在门窗等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遥控自动防盗报警门锁。该门锁包括锁体、与锁体连接的锁壳、装在锁舌运动控制箱内的单片机和与其配合的遥控器、与控制箱连接的控制箱盖板,在锁体上有直流电机和传动减速机构,在控制箱内有变压器、有控制直流电机正、反转的继电器,有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有至少两个与单片机连接的振动报警感应器和报警铃,与控制箱连接的控制箱盖板上有微型电话机和控制键等。该门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遥控、防盗、报警自动安全可靠,能在盗贼行窃的第一时间里,让主人采取最有效的对付措施保护家庭、财产的安全。
文档编号E05B47/06GK2707908SQ200420034439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1日
发明者李勇, 李洪国 申请人:李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