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的速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46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锁的速开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合门锁作用的重要构件,特别是一种通过转动把手实现连动动作,在门内就能快速将门锁打开的门锁的速开机构。
背景技术
现市售的门锁往往在锁上设计有多个旋扭和钥匙孔,虽安全系数高,但给用户的使用却带来操作上的繁琐不便,若碰到紧急情况,小孩被关在家中或老年人生病或发生火灾等意外,室内人急需外出,便会发生因操作麻烦,不能迅速打开门而延误时间,造成不该发生的事故。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99236664.X“速开救生防盗门锁”、专种号03225807.0“一种执手门锁”虽也提供了一种具有应急逃生功能的门锁,但其结构还不够简单、零件形状复杂不易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门锁配合的门锁的速开机构,其结构简单、易制作、生产成本低,可在不同结构的门锁中安装使用,使门锁使用更方便,并有应急逃生功能,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门锁的速开机构由在内把手面板上安装的内把手、锁头转扭,内把手上连接有把手带动片、方捧、螺母片,锁头转扭上连接有锁头尾片、卡簧圈及传动组件所组成,所述的传动组件由一端连接在内把手面板上的杠杆片,杠杆片上连接有复位弹簧、转扭拉杆和把手拉杆的一端,转扭拉杆的另端与固定在锁头转扭上、带有腰形槽的转扭带动片配合,把手拉杆的另端与把手带动片连接,复位弹簧的另端固定在内把手面板上所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此速开机构结构简单,只需在内把手面板的内壁上,增加拉杆和杠杆片、转扭带动片,安装在门锁中,由拉杆的多次传动就可实现连动快速打开门锁,而拉杆、转扭带动片、杠杆片的形状简单、易制作,精度和配合要求低,生产成本低,使用时操作简单,只需将把手向下稍微转动一角度25°~28°,就可快速打开门锁,为逃生赢得时间,平时也方便用户,使用者再无需一个旋扭、一个旋扭的慢慢繁琐操作,使用更方便,尤其适合小孩、老人使用。


图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速开机构结构示意图(门锁状态)。
图3、保护板示意图。
图4、速开机构结构示意图(门开状态)。
图5、速开机构结构示意图(回归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内把手面板3,在长条形内壁的上端,锁头转扭1的尾部上,活动连接在0~90°范围内有腰形槽的转扭带动片5,再固定有卡簧圈7和锁头尾片6,中间连接柱8上固定弹簧9的一端,固定柱10上连接可转动的、上有通孔的杠杆片15的一端,杠杆片15的一侧边缘与弹簧9的另端连接。把手拉杆14、转扭拉杆16为细长杆,两端各有一钩头,把手拉杆、转扭拉杆其中一钩头钩在杠杆片15上的两通孔内,另端钩头分别钩在把手带动片13上的通孔内,和转扭带动片5上的腰形槽内,将转扭带动片5、杠杆片15、把手带动片13连接成整体的传动组件。为使传动组件工作可靠,不会滑出,在两连接柱8、两固定柱10处,还用螺钉固定有保护板17。如图2所示,为关门状态。
内把手面板3装配好后,再将装配有锁芯、锁孔及外把手的外把手面板2,分别装配在门上,用螺钉通过内、外把手面板3、2上的通孔、螺孔固定在门上,如图1所示。
使用时,用手将内把手4向下转动一角度,与其连接的把手带动片13就反时针方向转动相同的角度,同时由把手带动片13带动连接在其上的把手拉杆14,将其向下拉,并将与其连接的杠杆片15,以固定柱10为中心反时针转动一角度,再通过杠杆片15上的另一转扭拉杆16,带动转扭带动片5反时针方向转动90°,使转扭拉杆16处在最低位置上,将锁舌缩回锁体内,把门锁打开,如图4所示,为开门状态。
门打开后,松开内把手4,这时与其连接的把手带动片13就转动恢复原位,在复位弹簧9和把手拉杆14的作用下,使杠杆片15复位,因转扭带动片5有0~0°的腰形槽,转扭拉杆16沿着槽从一端移动到另端故与其连接的转扭带动片5不会动作,所以门不会自动锁上,如图5所示,为回归状态,即不用拨动转扭,在门内只需转动一下内把手4,就可将门锁快速打开。且复位时不会关上门锁,使用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门锁的速开机构,由在内把手面板(3)上安装的内把手(4)、锁头转扭(1),内把手(4)上连接有把手带动片(13)、方棒(12)、螺母片(11),锁头转扭(1)上连接有锁头尾片(6)、卡簧圈(7)及传动组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由一端连接在内把手面板(3)上的杠杆片(15),杠杆片(15)上连接有复位弹簧(9)、转扭拉杆(16)和把手拉杆(14)的一端,转扭拉杆(16)的另端与固定在锁头转扭(1)上、带有腰形槽的转扭带动片(5)配合,把手拉杆(14)的另端与把手带动片(13)连接,复位弹簧(9)的另端固定在内把手面板(3)上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开机构,其特征在于内把手面板(3)内壁的固定柱(10)上连接可转动,上有通孔的杠杆片(15)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开机构,其特征在于内把手面板(3)的内壁中间,两连接柱(8)、两固定柱(10)处,还用螺钉固定保护板(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开机构,其特征在于把手拉杆(14)、转扭拉杆(16)为细长杆,两端各有一钩头,把手拉杆(14)、转扭拉杆(16)其中一钩头钩在杠杆片(15)上的两通孔内,另端钩头分别钩在把手带动片(13)上的通孔内,转扭带动片(5)上的腰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开机构,其特征在于转扭带动片(5)上在0~90°范围内有腰形槽。
专利摘要一种门锁的速开机构,可安装在不同结构的门锁中,在门内不用转动转扭就能快速将门锁打开。由内把手面板上安装内把手、锁头转扭,内把手上连接把手带动片、方棒、螺母片,锁头转扭上连接锁头尾片、卡簧圈及传动组件组成,所述传动组件由一端连接在内把手面板上的杠杆片,杠杆片上连接复位弹簧、转扭、把手拉杆的一端,转扭拉杆另端与连接在锁头转扭上带有腰形槽的转扭带动片配合,把手拉杆另端与把手带动片连接,复位弹簧另端固定在内把手面板上构成。在内把手面板内壁上增加拉杆和相应固定拉杆的杠杆片、转扭带动片,由拉杆的传动实现连动,其易制作、生产成本低,省去转动旋扭的繁琐操作,使门锁使用更方便,为逃生赢得时间。
文档编号E05B59/00GK2720035SQ20042003704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
发明者刘宏 申请人:彭日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