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50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锁,特别是一种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防盗锁。
(二)、技术背景现有的机械锁一般包括有锁体、锁头上的锁胆和锁芯构成,锁体上设置有钥匙防开装置,用户在使用该锁的过程中,人在室内可以用该钥匙防开装置防止室外的人用钥匙打开锁,一旦人离开房间后,就无法使用钥匙防开装置,造成不法者就可以从室外用盗窃技术手段将锁打开,从而降低了防盗性能。再有,目前的遥控电子密码防盗锁一般是由锁体、接收控制电路和遥控发射电路构成,它只能用遥控器通过密码进行开锁,而不需用钥匙,功能较为单一,在专业的密码破译人员面前也一愁莫展,防盗性能也比较低。
(二)、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不论人是否在家,都可以通过密码信号将锁内部锁定,防止不法者通过钥匙孔将锁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锁体上的锁定机构和锁头、遥控发射电路和接收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接收控制电路包括有供电电路和输入、输出依次连接的接收电路、中央处理电路、驱动电路和执行电路,执行电路与锁定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需要关锁时,先用钥匙关闭机械锁,然后用遥控发射电路向接收控制电路发出密码指令信号,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的密码指令信号与自身设置的密码相比较,当两密码一致时,发出控制信号,经中央处理电路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执行电路使锁定机构锁定锁。当需要开锁时,先通过遥控发射电路向接收控制电路发出密码指令信号,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的密码指令信号与自身设置的密码进行对比后,当两密码一致时,经中央处理电路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执行电路使锁定机构打开锁。这样一来,无论人是否在房屋中,都可以将锁从内部锁定,防止不法者通过钥匙孔将锁打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等优点,不论人是否在家,都可以用遥控器将锁从内部锁定,防止不法者用盗窃技术手段通过钥匙孔将锁打开,增强了防盗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控制电路第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为锁定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锁定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触动机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触动机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控制电路第二种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中1.供电电路;2.接收电路;3.中央处理电路;4.驱动电路;5.执行电路;6.锁胆;7.通孔;8.锁芯;9.孔;10.限位销;11.盲孔;12.通孔;13.电机;14.齿轮;15.纵向齿;16.电磁铁;17.套筒;1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锁体上的锁定机构和锁头、遥控发射电路和接收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接收控制电路包括有供电电路1和输入、输出依次连接的接收电路2、中央处理电路3、驱动电路4和执行电路5,执行电路5与锁定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需要关锁时,先用钥匙关闭机械锁,然后用遥控发射电路向接收控制电路发出密码指令信号,接收电路2将接收到的密码指令信号与自身设置的密码相比较,当两密码一致时,发出控制信号,经中央处理电路3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4、执行电路5使锁定机构锁定锁。当需要开锁时,先通过遥控发射电路向接收控制电路发出密码指令信号,接收电路2将接收到的密码指令信号与自身设置的密码进行对比后,当两密码一致时,经中央处理电路3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经驱动电路4、执行电路5使锁定机构打开锁。这样一来,无论人是否在房屋中,都可以将锁从内部锁定,防止不法者通过钥匙孔将锁打开。
如图2所示,中央处理电路3包括有微处理器IC1,驱动电路4包括有第五光耦IC5和第六光耦IC6,执行电路包括有第一、二继电器J1、J2,接收电路的二个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1的第19、20脚连接,微处理器IC1的第5脚接地,微处理器IC1的第9脚通过第四电阻R4与驱动电路的第五光耦IC5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IC1的第10脚通过第五电阻R5与驱动电路的第六光耦IC6的输入端连接,第五光耦IC5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继电器J2的线圈与供电电路的12V输出连接,第六光耦IC6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继电器J1的线圈与供电电路的12V输出连接,第二继电器J2和第一继电器J1的公共端分别与锁定机构连接,第二继电器J2和第一继电器J1的一个接线端与地连接,它们的另一个接线端与供电电路的12V输出连接。
上述电路中,接收电路2、供电电路1均是现有的成熟技术,因此,对其结构不再详细描述,微处理器IC1的型号可以采用P87LPC762,属于现有的市售产品,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号。该接收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接收电路1接收到遥控发射电路发来的密码指令信号后,将自身设置的密码与之相比较,如果两密码一致时,通过输出端向微处理器IC1的第19、20脚输送判断信号,经微处理器IC1处理后,通过微处理器IC1的第9、10脚输出控制信号,再经第五、六光耦IC5、IC6进行隔离驱动,使锁定机构工作,如电机正转或反转、电磁铁通电等,从而实现从内部锁定锁或打开锁的功能。
如图2所示,中央处理电路3还包括有限制开锁时间电路,限制开锁时间电路可以是由第一电阻R1、第二十二电容C22和第一按钮开关FW1构成,第一按钮开关FW1设置于与锁体上的连动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处,第一电阻R1的两端并接在微处理器IC1的第4脚与供电电路的5V输出端之间,第二十二电容C22和第一按钮开关FW1的两端均并接在微处理器IC1的第4脚与地之间,或者,限制开锁时间电路还可以是由第二按钮开关FW2构成,第二按钮开关FW2设置于与锁体上的连动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处,第二按钮开关FW2串接在供电电路的5V输出端的总路上。
如图2所示,中央处理电路3还包括有限制开锁时间调节电路,限制开锁时间调节电路是由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可调电阻RW和第六电容C6构成,可调电阻RW的两端并接供电电路的5V输出端与地之间,其可调端通过第七电阻R7与微处理器IC1的第17脚连接,第六电阻R6并接在微处理器IC1的第16脚与第13脚之间,第六电容C6并接在微处理器IC1的第16脚与地之间。
如图2所示,中央处理电路3还包括有传感报警电路,它是由传感开关SB1、SB2构成,驱动电路4还包括有第三光耦IC3、第四光耦IC4,执行电路还包括有第三、四继电器J3、J4,微处理器IC1的第1、2脚均分别通过第一传感开关SB1、第二传感开关SB2与地连接,第一、二传感开关SB1、SB2安装在与门、窗相对应的位置处,微处理器IC1的第3脚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三光耦IC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光耦IC3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继电器J4的线圈与供电电路的12V输出端连接,第四继电器J4的公共端和一个接线端分别连接供电路的12V输出端和风鸣器的一端上,风鸣器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结合上述的电路,将整个接收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1.关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接通电源后,通过遥控发射电路向接收控制电路的接收电路发送关锁和启动报警监控程序的密码指令信号,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的密码指令信号与自身设置的密码进行比较,当两密码一致时,接收电路向微处理器IC1的第20脚输入将锁定机构锁定锁和启动报警监控程序的控制信号,经微处理器IC1处理后,若此时第一传感开关SB1或第二传感开关SB2处于长闭合状态,微处理器IC1通过第3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三光耦IC3驱动第四继电器J4吸合使风鸣器发出三声提示声,以告知第一传感开关SB1或第二传感开关SB2处于长闭合状态,即第一传感开关SB1或第二传感开关SB2所处的门或窗未关到位,此时,必须先手动解除第一传感开关SB1或第二传感开关SB2的长闭合状态,使它断开,即将门或窗关到位,微处理器IC1才能发出控制信号使锁定机构锁定锁和启动报警监控程序;若此时第一传感开关SB1或第二传感开关SB2处于长开状态,即说明门或窗已关好,微处理器IC1发出控制信号启动报警监控程序,同时将锁定机构锁定锁,并经微处理器IC1第3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三光耦IC3驱动第四继电器J4吸合使风鸣器发出半秒提示声,以表示报警监控程序已启动,锁芯已锁定。此后,一旦出现因人为因素导致第一传感器SB1闭合,从微处理器IC1第1脚输入低电平,微处理器IC1处理后,从微处理器IC1第3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三光耦IC3驱动第四继电器J4吸合使风鸣器发出1分钟的报警声,同时,从微处理器IC1第8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第三电阻R3、第四光耦IC4驱动第三继电器J3吸合输出开关信号。如果出现因人为因素导致第二传感器SB2闭合,从微处理器IC1第2脚输入低电平,微处理器IC1处理后,从微处理器IC1第3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三光耦IC3驱动第四继电器J4吸合使风鸣器发出5秒钟的报警声。
2.开启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通过遥控发射电路发出开锁和关闭报警监控程序的密码指令信号,接收电路将接收到的密码指令信号与自身设置的密码进行比较,当两密码一致时,接收电路向微处理器IC1的第19脚输入将锁定机构打开锁和关闭报警监控程序的控制信号,经微处理器IC1处理后,自动关闭报警监控程序,微处理器IC1发出控制信号使锁定机构打开锁,同时,微处理器IC1启动延时报警程序,开始计时,并经微处理器IC1的第13脚输出高电平,通过第六电阻R6为第六电容C6充电,微处理器IC1的第16脚读取升高的电压,将此电压与从微处理器IC1第17脚读取的由可调电阻RW设定的电压不断进行比较,当第六电容C6两端的电压升高到可调电阻RW设定的电压值时,微处理器IC1确定限制开锁延时时间已到,发出控制信号启动报警监控程序,同时将锁定机构锁定锁。延时的时间可以通过可调电阻RW进行调节。在延时时间未到之前,用钥匙手动打开机械锁芯锁杆,利用连动机构的动作使第一按钮开关FW1闭合或者第二按钮开关FW2断开,向微处理器IC1输入信号,微处理器IC1立即停止向第六电容C6充电,并复位到初始状态,整套机械锁被打开。
3.限制开锁时间在将锁定机构打开锁后,如果在可调电阻RW设定的延时时间内尚未手动打开机械锁芯和锁杆,利用连动机构的动作使第一按钮开关FW1闭合或者第二按钮开关FW2断开,向微处理器IC1输入控制信号,控制微处理器IC1立即停止向第六电容C6充电,则当第六电容C6的电压冲至与可调电阻RW的电压相同时,微处理器IC1首先启动报警监控程序,同时发出控制信号将锁定机构锁定锁,并经微处理器IC1第3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第二电阻R2、第三光耦IC3驱动第四继电器J4吸合使风鸣器发出1分钟报警声,同时从微处理器IC1第8脚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第三电阻R3、第四光耦IC4驱动第三继电器J3吸合输出开关信号。与此同时,微处理器IC1自动进入在一段时间内不再识别接收电路输出的任何信号。在这段时间内,即使通过遥控发射电路发出的正确的操作指令,也不能将锁定机构打开锁,从而实现了限制开锁的时间和自锁一段时间的目的。总之,将锁定机构打开锁后,机械锁芯必须在设定的时间内开启,否则微处理器IC1会将锁定机构锁定锁,并使机械锁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打开。
如图3所示,所述的锁定机构可以是锁胆6上设置有通孔7,锁芯8上设置有与通孔7相对应的孔9,接收控制电路通过触动机构控制限位销10活动地伸缩在锁胆6的通孔7、锁芯8的孔9中。
上述的锁定机构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需要关锁时,先用钥匙关闭机械锁,然后用遥控发射电路向接收控制电路发出密码指令信号,接收控制电路将接收到的密码指令信号与自身设置的密码相比较,当两密码一致时,发出控制信号,使触动机构动作,把限位销10通过锁胆6的通孔7、锁芯8的孔9插入来限制锁胆6与锁芯8之间的相对转动。当需要开锁时,先通过遥控发射电路向接收控制电路发出密码指令信号,接收控制电路将接收到的密码指令信号进行对比后,当两密码一致时,发出控制信号,通过触动机构将限位销10从锁胆6的通孔7、锁芯8的孔9中抽出,再用钥匙通过锁孔将锁打开。这样一来,无论人是否在房屋中,都可以将锁芯从内部锁定,防止不法者通过钥匙孔将锁打开。
如图4所示,所述锁芯8的孔9可以是盲孔11。限位销10插入盲孔11中后,他人根本无法接触到限位销10,从而实现锁芯的根本性锁定。
如图3所示,所述锁芯8的孔9是与锁孔相通的通孔12。这样,限位销10可以通过锁芯8的通孔12插入到锁孔内,不仅限制了锁胆6与锁芯8之间的相对转动,还可以防止其它物体进入锁孔,防止不正常的开锁行为,并防止锁孔被其它物体堵住。
如图5所示,触动机构可以是由电机13、齿轮14、限位销10上的纵向齿15构成,设置于锁体上的电机13通过齿轮14与限位销10上的纵向齿15相啮合。
如图6所示,触动机构是电磁铁16、套筒17和复位弹簧18构成,设置于锁体上的电磁铁16与限位销10相对应,限位销10活动地位于套筒17内,套筒17内的复位弹簧18一端抵在套筒17上,另一端抵在限位销10上。
权利要求1.一种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包括有锁体上的锁定机构和锁头、遥控发射电路和接收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接收控制电路包括有供电电路(1)和输入、输出依次连接的接收电路(2)、中央处理电路(3)、驱动电路(4)和执行电路(5),执行电路(5)与锁定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其特征在于中央处理电路(3)包括有微处理器(IC1),驱动电路(4)包括有第五光耦(IC5)和第六光耦(IC6),执行电路包括有第一、二继电器(J1、J2),接收电路的二个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1)的第19、20脚连接,微处理器(IC1)的第5脚接地,微处理器(IC1)的第9脚通过第四电阻(R4)与驱动电路的第五光耦(IC5)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IC1)的第10脚通过第五电阻(R5)与驱动电路的第六光耦(IC6)的输入端连接,第五光耦(IC5)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继电器(J2)的线圈与供电电路的12V输出连接,第六光耦(IC6)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继电器(J1)的线圈与供电电路的12V输出连接,第二继电器(J2)和第一继电器(J1)的公共端分别与锁定机构连接,第二继电器(J2)和第一继电器(J1)的一个接线端与地连接,它们的另一个接线端与供电电路的12V输出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其特征在于中央处理电路(3)还包括有限制开锁时间电路,限制开锁时间电路是由第一电阻(R1)、第二十二电容(C22)和第一按钮开关(FW1)构成,第一按钮开关(FW1)设置于与锁体上的连动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处,第一电阻(R1)的两端并接在微处理器(IC1)的第4脚与供电电路的5V输出端之间,第二十二电容(C22)和第一按钮开关(FW1)的两端均并接在微处理器(IC1)的第4脚与地之间,或者,限制开锁时间电路是由第二按钮开关(FW2)构成,第二按钮开关(FW2)设置于与锁体上的连动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处,第二按钮开关(FW2)串接在供电电路的5V输出端的总路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其特征在于中央处理电路(3)还包括有限制开锁时间调节电路,限制开锁时间调节电路是由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可调电阻(RW)和第六电容(C6)构成,可调电阻(RW)的两端并接供电电路的5V输出端与地之间,其可调端通过第七电阻(R7)与微处理器(IC1)的第17脚连接,第六电阻(R6)并接在微处理器(IC1)的第16脚与第13脚之间,第六电容(C6)并接在微处理器(IC1)的第16脚与地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其特征在于中央处理电路(3)还包括有传感报警电路,它是由传感开关(SB1、SB2)构成,驱动电路(4)还包括有第三光耦(IC3)、第四光耦(IC4),执行电路还包括有第三、四继电器(J3、J4),微处理器(IC1)的第1、2脚均分别通过第一传感开关(SB1)、第二传感开关(SB2)与地连接,第一、二传感开关(SB1、SB2)安装在与门、窗相对应的位置处,微处理器(IC1)的第3脚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三光耦(IC3)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光耦(IC3)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继电器(J4)的线圈与供电电路的12V输出端连接,第四继电器(J4)的公共端和一个接线端分别连接供电路的12V输出端和风鸣器的一端上,风鸣器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6.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其特征在于锁定机构是锁胆(6)上设置有通孔(7),锁芯(8)上设置有与通孔(7)相对应的孔(9),接收控制电路通过触动机构控制限位销(10)活动地伸缩在锁胆(6)的通孔(7)、锁芯(8)的孔(9)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8)的孔(9)是盲孔(1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8)的孔(9)是与锁孔相通的通孔(12)。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其特征在于触动机构是由电机(13)、齿轮(14)、限位销(10)上的纵向齿(15)构成,设置于锁体上的电机(13)通过齿轮(14)与限位销(10)上的纵向齿(15)相啮合。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其特征在于触动机构是电磁铁(16)、套筒(17)和复位弹簧(18)构成,设置于锁体上的电磁铁(16)与限位销(10)相对应,限位销(10)活动地位于套筒(17)内,套筒(17)内的复位弹簧(18)一端抵在套筒(17)上,另一端抵在限位销(10)上。
专利摘要一种遥控电子密码机械锁,包括有锁体上的锁定机构和锁头、遥控发射电路和接收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接收控制电路包括有供电电路和输入、输出依次连接的接收电路、中央处理电路、驱动电路和执行电路,执行电路与锁定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等优点,不论人是否在家,都可以用遥控器将锁从内部锁定,防止不法者用盗窃技术手段通过钥匙孔将锁打开,增强了防盗性能。
文档编号E05B49/00GK2721811SQ20042006050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7日
发明者刘健 申请人:刘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