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升降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01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座椅升降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旋转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坐椅升降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坐椅的升降旋转机构,大多通过螺杆和螺母组成的升降杆来实现升降旋转的。由于螺杆和螺母主要由金属材料制作的,螺杆上的螺纹是直接在其本体上车出来的,容易磨损、生锈,使用时间久后就会出现升降晃动、转动不灵、噪声增大等现象;如专利号为99229074.3的中国专利,它是将转椅升降杆的螺纹改为用金属丝在螺杆本体上绕制,同时将螺母套改用耐磨、抗压的尼龙材料制成。它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仍存在结构复杂、不甚合理、浪费材料等缺点,而且其绕制的金属丝也容易脱落,造成升降、转动不灵,是使用者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升降转动灵活的坐椅升降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升降旋转机构,设置在坐板与支脚之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旋转内套、一旋转外套、一弹簧、一固定装置;所述旋转外套套罩设在旋转内套上,所述弹簧设置在旋转外套的另一端,所述弹簧、旋转外套以及旋转内套通过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内套上部设有一第一斜坡,所述旋转外套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斜坡相配的第二斜坡,所述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可相互旋转以使所述旋转外套与所述旋转内套产生一定范围的轴向相对运动;所述固定装置最好是一螺栓及螺母;在所述螺栓的六角头与弹簧之间最好还设置有一轴承;所述旋转内套下部最好再设置一弧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效果好,可360度旋转,用材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外套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内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座椅升降旋转机构,设置在坐板与支脚之间,它包括一旋转内套1、一旋转外套2、一弹簧3、一螺栓41及螺母42;所述旋转外套套2罩设在旋转内套1上,所述弹簧3设置在旋转外套2的另一端,所述弹簧3、旋转外套2以及旋转内套1通过所述固定装置4连接;所述旋转内套1上部设有一第一斜坡11,所述旋转外套2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斜坡11相配的第二斜坡21,所述第一斜坡11和第二斜坡21可相互旋转以使所述旋转外套2与所述旋转内套1产生一定范围的轴向相对运动;在所述螺栓41的六角头与弹簧3之间还设置有一轴承5;所述旋转内套1下部还设有一弧型板6。
权利要求1.一种座椅升降旋转机构,设置在坐板与支脚之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旋转内套(1)、一旋转外套(2)、一弹簧(3)、一固定装置(4);所述旋转外套套(2)罩设在旋转内套(1)上,所述弹簧(3)设置在旋转外套(2)的另一端,所述弹簧(3)、旋转外套(2)以及旋转内套(1)通过所述固定装置(4)连接;所述旋转内套(1)上部设有一第一斜坡(11),所述旋转外套(2)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斜坡(11)相配的第二斜坡(21),所述第一斜坡(11)和第二斜坡(21)可相互旋转以使所述旋转外套(2)与所述旋转内套(1)产生一定范围的轴向相对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椅升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是一螺栓(41)及螺母(4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椅升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栓(41)的六角头与弹簧(3)之间还设置有一轴承(5)。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坐椅升降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套(1)下部还设有一弧型板(6)。
专利摘要一种座椅升降旋转机构,设置在坐板与支脚之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旋转内套(1)、一旋转外套(2)、一弹簧(3)、一固定装置(4);所述旋转外套套(2)罩设在旋转内套(1)上,所述弹簧(3)设置在旋转外套(2)的另一端,所述弹簧(3)、旋转外套(2)以及旋转内套(1)通过所述固定装置(4)连接;所述旋转内套(1)上部设有一第一斜坡(11),所述旋转外套(2)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斜坡(11)相配的第二斜坡(21),所述第一斜坡(11)和第二斜坡(21)可相互旋转以使所述旋转外套(2)与所述旋转内套(1)产生一定范围的轴向相对运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效果好,可360度旋转,用材省。
文档编号A47C3/24GK2831905SQ20052001374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钮敦 申请人:钮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