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椅扶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11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椅扶手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椅扶手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坐椅大多在坐垫、靠背的二侧固定坐椅扶手架,其不足之处在于扶手架的纵向和横向以及高度均没有调节装置,而人群的体格和体态又各不相同,很难适应多种人群就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多种人群就坐的纵向横向以及高度可调节的坐椅扶手架。
本实用新型坐椅扶手架的技术方案,包括扶手直管和安装于扶手直管上端部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直管与扶手纵向活动连接,所述扶手的内侧面设有按钮及按钮锁扣,按钮锁扣伸入扶手内腔并在端部固定肖柱与固定于扶手直管上部的锁扣齿条的齿槽相嵌;所述扶手直管的内腔还设有连接直管,连接直管的下部设有连接横管,所述扶手直管的前侧面设有揿钮,揿钮固定着的定位肖穿过扶手直管横孔与连接直管设置的齿条的齿条槽相嵌。
所述按钮锁扣由按钮夹板定位。所述按钮锁扣设有复位弹簧,由弹簧定位柱、弹簧定位凸台定位。
所述揿钮的内腔前部与所述扶手直管之间设有回位弹簧。
所述连接横管的中部设有限位螺栓。
所述扶手的上表面设有扶手盖与扶手底平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坐椅扶手架的有益效果在于扶手架的纵向和横向以及高度均设有调节装置,就坐的人群可根据自己体格情况调整合适的扶手位置,使人们就坐时更舒适。


图1是本实用新型坐椅扶手架的主视图;图2是图1沿A-A切面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3沿B-B切面的剖视图;图5是图1沿C-C切面的旋转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坐椅扶手架,包括扶手直管10和安装于直管10上端部的扶手1,其扶手直管10与扶手1纵向活动连接,其扶手1的内侧面设有按钮6及按钮锁扣7,按钮锁扣7伸入扶手1内腔并在端部固定肖柱18与固定于扶手直管10上部的锁扣齿条9的齿槽19相嵌;其扶手直管10的内腔还设有连接直管15,其连接直管15的下部设有连接横管16,其扶手直管10的前侧面设有揿钮11,揿钮11固定着的定位肖13穿过扶手直管横孔21与连接直管15设置的齿条14的齿条槽20相嵌。按钮锁扣7设有复位弹簧2,由弹簧定位柱5、弹簧定位凸台3定位。按钮锁扣7由按钮夹板8定位。揿钮11的内腔前部与扶手直管10之间设有回位弹簧12。连接横管16的中部设有限位螺栓17。其扶手1的上表面设有扶手上盖22与扶手底平板23用螺钉4连接。
使用时,如需调整侧面宽度,可拉动连接横管16,如需升降扶手,可压下揿钮11进行上下调整,如需调整扶手1的前后可压下按钮6调整扶手的前后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坐椅扶手架,包括扶手直管和安装于扶手直管上端部的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直管(10)与所述扶手(1)纵向活动连接,所述扶手(1)的内侧面设有按钮(6)及按钮锁扣(7),按钮锁扣(7)伸入扶手(1)内腔并在端部固定肖柱(18)与固定于扶手直管(10)上部的锁扣齿条(9)的齿槽(19)相嵌,所述扶手直管(10)的内腔还设有连接直管(15),所述连接直管(15)的下部设有连接横管(16),所述扶手直管(10)的前侧面设有揿钮(11),揿钮(11)固定着的定位肖(13)穿过扶手直管横孔(21)连接直管(15)设置的齿条(14)的齿条槽(20)相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椅扶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锁扣(7)由按钮夹板(8)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椅扶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锁扣(7)设有复位弹簧(2),由弹簧定位柱(5)、弹簧定位凸台(3)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椅扶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揿钮(11)的内腔前部与所述扶手直管(10)之间设有回位弹簧(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椅扶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横管(16)的中部设有限位螺栓(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椅扶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的上表面设有扶手上盖(22)与扶手底平板(23)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椅扶手架,扶手直管与扶手纵向活动连接,扶手的内侧面设有按钮及按钮锁扣,按钮锁扣伸入扶手内腔并在端部固定肖柱与固定于扶手直管上部的锁扣齿条的齿槽相嵌,扶手直管的内腔还设有连接直管,连接直管的下部设有连接横管,扶手直管的前侧面设有揿钮,揿钮固定着的定位肖穿过扶手直管横孔与连接直管设置的齿条的齿条槽相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就坐人可根据自己体格情况调整合适的扶手位置,使人们就坐时更舒适。
文档编号A47C1/03GK2817605SQ20052001473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8日
发明者王江林 申请人:王江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