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开窗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791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开窗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开窗铝型材。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饰、装潢行业,人们广泛使用铝型材来制作窗户、门以及各种隔断,铝型材也以其轻便、美观、防火等特征而手到广大用户的喜爱,但使用中也存在着铝合金物件之间密封不严、纱窗安装困难,特别是一些设计不合理的型材,还存在着开启时噪音太大,构件易变形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开窗铝型材,以克服现有铝型材存在的开启时噪音大、构件易变形、制作过程复杂、制作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框型材、扇型材和中梃型材,所述框型材的断面呈带空腔的倒Q型,其上端尾部设有一道安装胶条的密封槽,其底部设有对称的卡钩,在其空腔与密封槽相对的一端设有卡槽;中梃型材的断面呈横放的亚字型,其亚字型的顶端设有对称的的卡槽;在其亚字型的底面两端对称设有两道安装胶条的密封槽;扇型材的断面呈带空腔的S型,其上下端头分别设有密封槽;其空腔的上面设有上卡槽,其空腔的下面设有下卡槽,其空腔的右侧面呈阶梯状。
本实用新型为70型铝合金平开窗型材,其结构特征是1、型材采用空腹式设计,框扇搭接采用两道密封,加工工艺以机械挤合为主。2、设计了简单的料型,整个窗户仅需用三种类型的型材,再外加纱窗料以及转角料即可。3、中梃连接件是利用“膨胀”的原理,在框与梃两者间装上连接件,用“头小尾大、头实后空”的铅制弹头,从中梃侧面,用铆锤把弹头铆紧,使得弹头涨紧中梃连接件,从而实现牢固连接;4、180°拼接型材的空腔式设计以及“四耳”式设计,增加了窗框间的拼接强度增加了窗框间的拼接强度。5、使用“框厚扇薄”的设计理念,纱窗隐藏在窗扇外侧,纱窗加窗扇的总厚度设计成与窗框等厚,保证了窗户的外形美观。6、型材上设有一道安装胶条的密封槽,提高了门窗整体的密封性能,降低了窗扇开启时的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设计了相关的内嵌式隐形纱窗配套型材,和同行业内70系列平开窗铝合金料相比,不仅成本有所降低,而且在使用了内嵌式隐形纱窗后,使窗户的整体外形更加紧凑美观。同时,也提高了平开铝合金窗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铝合金平开窗与隐形纱窗为一体的性能,不但密封性能好,而且结构牢固、开启时噪音低,且可以安装外挂式隐形纱窗和内嵌式隐形纱窗。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框型材的截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梃型材的截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扇型材的截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玻压线的截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玻压线的截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角部连接件的截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180°拼接型材的截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纱窗安装型材的截面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90°转角料的截面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梃连接件的截面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用180°拼接型材拼装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一种平开窗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I部的放大图;图14是图12的俯视图;图15是图12中边框与中梃拼装的侧视图;图16的图12中的A-A剖视图;图17的图12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边框1、角部连接件2、自攻螺钉3、中梃连接件4、铅制弹头铆钉5、中梃6、凹坑7、框型材8、密封槽9、扇型材10、纱窗安装型材11、拼接型材12、卡钩13、卡槽14、中梃型材15、上卡槽14-1、下卡槽14-2、卡槽14-3、卡钩13-1;本实用新型整个窗户需用三种类型的型材——框型材8、扇型材和中梃型材,再外加纱窗安装型材以及转角料即可。
如图1所示,框型材8的断面呈带空腔的倒Q型,其上端尾部设有一道安装胶条的密封槽9,使玻璃与框型材、扇与框型材,并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胶条进行软连接;提高了门窗整体的密封性能,降低了窗扇开启时的噪声;其底部设有对称的卡钩13,该卡钩13与安装门窗时所用的固定件上的卡钩相配套;在其空腔与密封槽9相对的一端设有卡槽14;与安装玻璃时所用单玻压线或双玻压线(见图4和图5)上的卡钩相配合。
如图2所示,中梃型材15的断面呈横放的亚字型,其亚字型的顶端设有对称的图2中卡槽14-3,与安装玻璃时,所用压线上的卡钩相配合;在其亚字型的底面两端对称设有两道安装胶条的密封槽9,其作用与框型材8上密封槽的作用相同。
如图3所示,扇型材10的断面呈带空腔的S型,其上下端头分别设有密封槽9,可穿胶条,用于与框型材8进行搭接和支撑玻璃;其空腔的上面设有上卡槽14-1,用于安装传动器等五金件,其空腔的下面设有下卡槽14-2,则起着与框型材8上卡槽14相同的作用;另外,扇型材有个重要的特征其空腔的右侧面呈阶梯状,该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窗体的密封性能,同时,使其从外侧观看时,也能产生一种美观的效果。
如图7所示,框型材8通过中空的180°拼接型材12连接,拼接型材1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组对称的图7中卡钩13-1(即“四耳”),这种设计增加了窗框间的拼接强度。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呈L形的纱窗安装型材11,该设计使该门窗既可安装内嵌式的隐形纱窗又可安装外挂式的隐形纱窗。对于安装各种隐形纱窗比较方便,若要安装外挂式隐形纱窗,可以不加L型料,若要安装内嵌式隐形纱窗,则可以在框型材8和中梃6上与扇型材10搭接处装L型料,此时,L型料就起到了滑道的作用,适合安装内嵌式隐形纱窗。其安装位置如图16所示。使用“框厚扇薄”的设计理念,纱窗隐藏在窗扇外侧,纱窗加窗扇的总厚度设计成与窗框等厚,内外与整窗平齐。
以图12所示窗体为例,图中窗框的四个边框1均由一种框型材8构成,下料时,两端切45°角;立框与横框的连接如图13所示,将角部连接件2按照窗框内腔的宽度尺寸,切割后,插入立框和横框,将框角水平置于组角机上,通过挤压使框料外侧腔壁局部发生凹陷,紧扣于角部连接件2上,挤压造成凹坑7。从而达到牢固连接的目的。窗户中中梃与边框间的连接,通过在中梃6内部安装角部连接件2,实现中梃与窗框的连接,如图12所示,中梃连接件是利用“膨胀”的原理,将中梃连接件4,按照中梃6内腔的宽度尺寸,切割后,插入中梃6内部,从中梃6的侧面,用铆锤把“头小尾大、头实后空”的铅制弹头铆钉5铆紧,使得弹头涨紧中梃连接件4,将其与中梃6牢固连接(参见图15),然后从窗框外侧用自攻螺钉3将中梃连接件4与框型材8牢固连接,从而使中梃6与窗框得以牢固连接(参见图14)。
本实用新型产品中框\扇的拼装采用内置角部连接件2,进行挤压实现连接。角部连接件2既是窗框的角部连接件,又是窗扇的角部连接件,区别仅在于下料时的长度不同。
窗扇的组装方式与窗框的组装方式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在于角部连接件2的切割尺寸,因所拼装型材内腔尺寸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另外,参见图15对窗户内部进行分格时,需要将中梃型材15的两端按照窗框型材的表面结构,铣出相应的凹坑7,从而实现中梃端面能与外框的凹凸表面完全紧密接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中,需要一些模具来提高生产效率。如从中梃的侧面铆铅制弹头铆钉5时,需要事先用模具进行冲孔;而中梃型材15端面的铣切更需要相应模具参与。
本实用新型70型铝合金平开窗型材的设计制造增加了平开铝合金窗型材产品的系列,增加了铝合金门窗以及与其配套的纱窗的种类、规格。
权利要求1.一种平开窗铝型材,包括框型材、扇型材和中梃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材(8)的断面呈带空腔的倒Q型,其上端尾部设有一道安装胶条的密封槽(9),其底部设有对称的卡钩(13),在其空腔与密封槽(9)相对的一端设有卡槽(14);中梃型材(15)的断面呈横放的亚字型,其亚字型的顶端设有对称的的卡槽(14-3);在其亚字型的底面两端对称设有两道安装胶条的密封槽(9);扇型材(10)的断面呈带空腔的S型,其上下端头分别设有密封槽(9);其空腔的上面设有上卡槽(14-1),其空腔的下面设有下卡槽(14-2),其空腔的右侧面呈阶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开窗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型材(8)通过中空的180°拼接型材(12)连接,拼接型材(1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组对称的卡钩(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开窗铝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梃(6)由弹头铆钉(5)与中梃连接件(4)固定连接,中梃连接件(4)通过自攻螺钉(3)与框型材(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开窗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呈L形的纱窗安装型材(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开窗铝型材,以克服现有铝型材存在的开启时噪音大、构件易变形、制作过程复杂、制作成本高等问题。它包括框型材、扇型材和中梃型材,所述框型材的断面呈带空腔的倒Q型,其上端尾部设有一道安装胶条的密封槽,其底部设有对称的卡钩,在其空腔与密封槽相对的一端设有卡槽;中梃型材的断面呈横放的亚字型,其亚字型的顶端设有对称的卡槽;在其亚字型的底面两端对称设有两道安装胶条的密封槽;扇型材的断面呈带空腔的S型,其上下端头分别设有密封槽;其空腔的上面设有上卡槽,其空腔的下面设有下卡槽,其空腔的右侧面呈阶梯状。本实用新型不但密封性能好,开启时噪音低,且可以安装外挂式隐形纱窗和内嵌式隐形纱窗。
文档编号E06B7/16GK2811512SQ20052007887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31日
发明者钟永海, 倪本超, 秦社教, 韩灵, 孙现法, 王子江, 何霞霞, 杨希辉, 茹国忠, 杨永宏, 吕小明, 李承平 申请人:玉门石油管理局, 甘肃宏达铝型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