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衣柜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79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衣柜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衣柜支架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衣柜为框架式组合衣柜,采用三通、螺丝等方式插销链接,使用者在拆卸组装时有诸多不便,并且长度单一,不能随着空间的改变而改变衣柜的大小,由于在结构方面有不足之处,因此影响了衣柜的稳定性,安装不便,功能的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低成本、能伸缩、折叠式衣柜支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叉形结构相链接形成衣柜支架的侧支撑结构,用伸缩式杆体与交叉形结构链接做柜体横边柱和挂杆,用杆体与交叉形结构相链接作为柜体竖边柱,采用抽拉式置物架。易组装、易拆卸、可以随意改变大小。使用者可以直接打开使用,把结构稍加变动就可以作为晾衣架或置物架使用,是一种多功能便携衣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叠式衣柜支架,包括有立柱(10),柜体横梁(50),柜体侧梁(20),其主要特点是还包括有多个铰接的交叉铰接架(30)与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相链接的衣柜侧支架;多节柱形件(12)经铰链(13)连接的立柱(10)设于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之间;在两衣柜侧支架之间设有柜体横梁(50)。
交叉铰接架(30)为两根杆件(31)经活铰链(32)连接。改变交叉铰接架(30)两根杆件(31)之间的夹角的角度,柜体支架可打开或折叠。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的多个铰接的交叉铰接架(30)可为25个。通过增减交叉铰接架(30)的数量等可调节柜体高度。
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在两衣柜侧支架之间设有挂杆(70)。
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还包括有在两衣柜侧支架之间设有置物架(40),由挂件(41)连接于柜体;挂件(41)的一端可固连,另一端可活套或固连。
所述的在两衣柜侧支架之间设有的置物架(40)的挂件(41)可为直杆(41)或为铰接的交叉铰接架(41a)或为绳索。
折叠式衣柜支架还包括有柜体横梁(50)及挂杆(70)由杆件(52、72)与杆件(53、73)相对应的一端相互插入,其上设有锁紧件(51、71),杆件(52)与杆件(53)的另一端与立柱(10)相固连。将杆件(52、72)从杆件(53、73)中抽出到不同位置可以控制柜体的宽度,以便适应放置空间大小的变化。
折叠式衣柜支架的置物架(40)为由杆件组成的左/右框架(42)的一端插入与其对应的右/左框架(43)上设有的滑套(44)内组成抽拉式套接置物架。
立柱(10)的铰链(13)可与两铰接的交叉铰接架(30)的端点铰链(33)相连接或不连接。立柱(10)或为绳索。
所述的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的一端可固连于立柱(10)的上、下两端点,另一端的端头可设卡接挂钩(21)或套接固定件(22)。
本实用新型折叠式衣柜支架在柜体底部设有调平式滚轮(1)或为固定支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便于安装拆卸,使用者在购买以后可直接将侧支撑结构、置物架拉开,将柜体两侧上下边上的卡接结构锁定便可使用;拆卸时将卡接结构打开,把侧支撑结构、柜体的边柱、挂杆以及置物架收起,即可形成一个体积很小的箱体,便于携带运输。
2.当柜体收起时所形成的箱体可以容纳一定的衣物,可以改变它的厚度以便增加容量。
3.可随着放置空间的变化和衣服的多少改变箱体的宽度,灵活性强。
4.结构与功能有前瞻性,将结构稍加改变就可以作为晾衣架、置物架使用,这样就使其在功能上有延续性,避免了使用周期短、功能单一、材料的浪费等。
5.结构简单,只需一般的机加工设备即可生产。
6.造价低廉,适合普通大众消费。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吊挂式置物架俯视示意图。
图4为交叉挂式置物架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折叠时左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左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左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折叠时的左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左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折叠式衣柜支架,包括有立柱10,柜体横梁50,挂杆70,柜体侧梁20,有两个铰接的交叉铰接架30与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相链接的衣柜侧支架。由4节柱形件12经铰链13连接的立柱10设于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之间;在两衣柜侧支架之间设有柜体横梁50。交叉铰接架30为两根杆件31经活铰链32连接。改变交叉铰接架30两根杆件31之间的夹角的角度,柜体支架可打开或折叠。在两衣柜侧支架之间设有置物架40,由挂件41连接于柜体横梁50。挂件41的一端固连置物架40,另一端活套在柜体横梁50上。置物架40的挂件41为直杆41。柜体横梁50由杆件52与杆件53相对应得一端相互插入,其上设有锁紧件51,杆件52与杆件53的另一端与立柱10的上端点相固连。挂杆70由杆件72与杆件73相对应得一端相互插入,其上设有锁紧件71,杆件72与杆件73的另一端与衣柜侧支架相固连。
见图1、图3,吊挂式置物架40为由杆件组成的左框架42的一端插入与其对应的右框架43上设有的滑套44内组成抽拉式套接置物架。
见图4,交叉挂式置物架40由4个铰接的交叉铰接架41a连结在柜体横梁50上。
见图5,折叠式衣柜支架折叠时的状态,将上、下柜体侧梁的卡接挂钩21从柜体横梁50的端头取下,按住柜体向下折叠,交叉铰接架30围绕铰链31向下,立柱10围绕其铰链13交错向下,直到折叠为框形。
见图6,实施例2,为上交叉铰接架30的杆件31、34不等长,衣柜侧支架由上交叉铰接架30与下交叉铰接架及柜体底梁60组成。
见图7,实施例3,有三个铰接的交叉铰接架30与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相链接的衣柜侧支架。
见图8,实施例3,折叠式衣柜支架折叠时的状态。立柱10的杆件11不等长。
见图9,实施例4,有4个铰接的交叉铰接架30与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相链接的衣柜侧支架。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的一端用套接固定件22与交叉铰接架30相连接。立柱10的铰链13不与交叉铰接架30的铰链33相连接。
见图10,实施例5,有五个铰接的交叉铰接架30与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相链接的衣柜侧支架。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衣柜支架,包括有立柱(10),柜体横梁(50),柜体侧梁(20),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多个铰接的交叉铰接架(30)与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相链接的衣柜侧支架;多节柱形件(12)经铰链(13)连接的立柱(10)设于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之间;在两衣柜侧支架之间设有柜体横梁(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其特征是交叉铰接架(30)为两根杆件(31)经活铰链(32)连接;所述的多个铰接的交叉铰接架(30)可为2-5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其特征是在两衣柜侧支架之间设有挂杆(70)。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在两衣柜侧支架之间设有置物架(40),由挂件(41)连接于柜体;挂件(41)的一端可固连,另一端可活套或固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在两衣柜侧支架之间设有的置物架(40)的挂件(41)可为直杆(41)或为铰接的交叉铰接架(41a)或为绳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柜体横梁(50)及挂杆(70)由杆件(52、72)与杆件(53、73)相对应的一端相互插入,其上设有锁紧件(51、71),杆件(52)与杆件(53)的另一端与立柱(10)相固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置物架(40)为由杆件组成的左/右框架(42)的一端插入与其对应的右/左框架(43)上设有的滑套(44)内组成抽拉式套接置物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其特征是立柱(10)的铰链(13)可与两铰接的交叉铰接架(30)的端点铰链(33)相连接或不连接;立柱(10)或为绳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其特征是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的一端可固连于立柱(10)的上、下两端点,另一端的端头可设卡接挂钩(21)或套接固定件(2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衣柜支架,其特征是在柜体底部设有调平式滚轮(1)或为固定支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衣柜支架的结构。一种折叠式衣柜支架,包括有立柱(10),柜体横梁(50),柜体侧梁(20),其主要特点是还包括有多个铰接的交叉铰接架(30)与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相链接的衣柜侧支架;多节柱形件(12)经铰链(13)连接的立柱(10)设于柜体侧梁(20)柜体底梁(60)之间;在两衣柜侧支架之间设有柜体横梁(50)。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拆卸,使用者可直接将侧支撑结构、置物架拉开,将柜体两侧上下边上的卡接结构锁定便可使用;拆卸时将卡接结构打开,把侧支撑结构、柜体的边柱、挂杆以及置物架收起,即可形成一个体积很小的箱体,便于携带运输。
文档编号A47B43/00GK2819924SQ20052007886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9日
发明者朱守会, 陈丽伶 申请人:朱守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