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15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的床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床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床架包括一个床头架;一个床尾架;一个第一支撑架;一个第一纵梁组件,其均包括两个对接的第一纵梁,两个第一纵梁的对接端都靠接于第一支撑架上端面;一个第二支撑架;一个第二纵梁组件,其均包括两个对接的第二纵梁,两个第二纵梁的对接端都靠接于第二支撑架上端面;若干个横梁,所有横梁都均匀间隔地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之间;其中,第一纵梁组件的头端、第二纵梁组件的头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床头架,第一纵梁组件的尾端、第二纵梁组件的尾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床尾架。该床架存在有如下的缺点该床架需要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则结构复杂,装配麻烦,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床架所存在的结构复杂、装配麻烦、成本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床架,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的床架,它包括一个床头架;一个床尾架;一个第一纵梁组件,其包括一个第一插接梁和一个第一被插接梁,第一插接梁的插接端可拆卸地固定插接于第一被插接梁的被插接端;一个第二纵梁组件,其包括一个第二插接梁和一个第二被插接梁,第二插接梁的插接端可拆卸地固定插接于第二被插接梁的被插接端;若干个横梁,所有横梁都均匀间隔地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之间;其中,第一纵梁组件的头端、第二纵梁组件的头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床头架,第一纵梁组件的尾端、第二纵梁组件的尾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床尾架。
所述第一插接梁包括一个第一杆件及一个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固定联接于第一杆件的后端;第一被插接梁为一个第一管件;其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完全插接于第一管件的前端内孔内;所述第二插接梁包括一个第二杆件及一个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固定联接于第二杆件的后端;第二被插接梁为一个第二管件;其中,所述第二插接部完全插接于第二管件的前端内孔内。
所述第一杆件为一个管件,其结构和第一管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杆件为一个管件,其结构和第二管件结构相同;第一纵梁组件的结构和第二纵梁组件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杆件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前凸耳,其上开设有一个开口朝后的第一前定位孔,第一管件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后凸耳,其上开设有一个开口朝前的第一后定位孔,第一前定位孔和第一后定位孔的轴线重合;且,另匹配有一个第一联接销,其插设于第一前定位孔和第一后定位孔之间;所述第二杆件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二前凸耳,其上开设有一个开口朝后的第二前定位孔,第二管件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二后凸耳,其上开设有一个开口朝前的第二后定位孔,第二前定位孔和第二后定位孔的轴线重合;且,另匹配有一个第二联接销,其插设于第二前定位孔和第二后定位孔之间。
所述第一前定位孔和第一后定位孔中至少有一个定位孔是通孔;所述第二前定位孔和第二后定位孔中至少有一个定位孔是通孔。
所述第一前定位孔是通孔,第一联接销的锁接端穿过第一前定位孔并锁接于第一后定位孔;所述第二前定位孔是通孔,第二联接销的锁接端穿过第二前定位孔并锁接于第二后定位孔。
所述第一前凸耳的后端面靠接于第一后凸耳的前端面;第二前凸耳的后端面靠接于第二后凸耳的前端面。
另匹配有一个第一定位螺钉,其螺接端依次螺接穿设第一管件的一个侧面及第一插接部;另匹配有一个第二定位螺钉,其螺接端依次螺接穿设第二管件的一个侧面及第二插接部。
还包括第三纵梁,其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若干个横梁的下端面。
还包括若干个横板,所有横板都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之间,且所有横板还都靠接于第三纵梁上端面。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方案的床架,通过第一插接梁的插接端和第一被插接梁的被插接端之间的相互插接而固定联接,即可不需要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则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其二,本技术方案的床架,由于纵梁组件可以拆卸,则,拆卸后,占用空间小,运输时,不需要专门的小货车,只需要小轿车即可运输,便于运输贮藏;其三,第一插接部完全插接于第一管件的前端内孔内,则第一管件和第一杆件之间相靠接,从外部看不到插接结构,外观美观;第二插接部完全插接于第二管件的前端内孔内,则第二管件和第二杆件之间相靠接,从外部看不到插接结构,外观美观;其四,匹配有一个第一联接销,其插设于第一前定位孔和第一后定位孔之间,则增强第一纵梁组件的联接结构;匹配有一个第二联接销,其插设于第二前定位孔和第二后定位孔之间,则增强第二纵梁组件的联接结构;其五,第一前定位孔和第一后定位孔中至少有一个定位孔是通孔,则插接第一联接销方便;第二前定位孔和第二后定位孔中至少有一个定位孔是通孔,则插接第二联接销方便;其六,第一联接销的锁接端穿过第一前定位孔并锁接于第一后定位孔,则拉紧第一插接梁和第一被插接梁,防止第一插接梁和第一被插接梁的联接处下压变形。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床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床架的第一纵梁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良的床架,如
图1所示,它包括一个床头架1、一个床尾架2、一个第一纵梁组件3、一个第二纵梁组件4、三个横梁5、一个第三纵梁6及若干个横板7。
床头架1包括两个前支撑腿11和一个前联接杆组件12;前联接杆组件12固定联接于两个前支撑腿11之间。
床尾架2包括两个后支撑腿21和一个后联接杆组件22;后联接杆组件22固定联接于两个后支撑腿21之间。
如图3所示,第一纵梁组件3包括一个第一插接梁31和一个第一被插接梁32。第一插接梁31包括一个第一杆件311及一个第一插接部312,第一插接部312固定联接于第一杆件311的后端。第一插接部312构成第一插接梁31的插接端。第一被插接梁32为一个第一管件,第一管件的前端内孔构成被插接端。第一插接梁31的插接端可拆卸地固定插接于第一被插接梁32的被插接端,即,第一插接部312完全插接于第一管件的前端内孔内。第一杆件311也为一个管件,其结构和第一管件结构相同。
第一杆件311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前凸耳313,其上开设有一个水平的第一前定位孔314,其为通孔。第一管件32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后凸耳321,其上开设有一个开口朝前的第一后定位孔322,其为盲孔。第一前定位孔314和第一后定位孔322均为水平轴线,且轴线还重合。另匹配有一个第一联接销33,其螺接端穿过于第一前定位孔314,并螺接于第一后定位孔322。第一前凸耳321的后端面靠接于第一后凸耳33的前端面。
根据需要可以,另匹配有两个第一定位螺钉34,其螺接端均依次螺接穿设第一管件32的侧面及第一插接部312,以用于防止第一插接部312脱出第一管件32。
如图2所示,第一杆件311上开设有一个设于第一杆件311前部的第一前插接孔、设于第一杆件311后端一个第五前半插接孔、若干个第三前插接孔。第一管件32上开设有一个设于第一杆件311后部的第一后插接孔、设于第一杆件311前端一个第五后半插接孔、若干个第三后插接孔。第五前半插接孔和第五后半插接孔配合构成第五插接孔。

图1所示,第二纵梁组件4包括一个第二插接梁41和一个第二被插接梁42。第二插接梁41包括一个第二杆件及一个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固定联接于第二杆件的后端。第二插接部构成第二插接梁41的插接端。第二被插接梁42为一个第二管件,第二管件的前端内孔构成被插接端。第二插接梁41的插接端可拆卸地固定插接于第二被插接梁42的被插接端,即,第二插接部完全插接于第二管件的前端内孔内。第二杆件也为一个管件,其结构和第二管件结构相同。
第二杆件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二前凸耳,其上开设有一个水平的第二前定位孔,其为通孔。第二管件42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二后凸耳,其上开设有一个开口朝前的第二后定位孔,其为盲孔。第二前定位孔和第二后定位孔均为水平轴线,且轴线还重合。另匹配有一个第二联接销,其螺接端穿过于第二前定位孔,并螺接于第二后定位孔。第二前凸耳的后端面靠接于第二后凸耳的前端面。
根据需要可以,另匹配有两个第二定位螺钉,其螺接端均依次螺接穿设第二管件的侧面及第二插接部,以防止第二插接部脱出第二管件42。
第二杆件上开设有一个设于第二杆件前部的第二前插接孔、设于第二杆件后端一个第六前半插接孔、若干个第四前插接孔。第二管件42上开设有一个设于第二管件后部的第二后插接孔、设于第二管件前端一个第六后半插接孔、若干个第四后插接孔。第六前半插接孔和第六后半插接孔配合构成第六插接孔。
第一纵梁组件3的头端(第一插接梁31的前端)、第二纵梁组件4的头端(第二插接梁41的前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床头架1的两个前支撑腿11;第一纵梁组件3的尾端(第一被插接梁32的后端)、第二纵梁组件4的尾端(第二被插接梁42的后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床尾架2的两个后支撑腿21。
第一纵梁组件3和第二纵梁组件4都水平固定于床头架1和床尾架2之间,且第一纵梁组件3和第二纵梁组件4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纵梁组件3的结构和第二纵梁组件4的结构对称设置。
如图2所示,三个横梁5,其中,一个横梁5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前插接孔和第二前插接孔之间;另一个横梁5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五插接孔和第六插接孔之间;另一个横梁5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后插接孔和第二后插接孔之间。
第三纵梁6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三个横梁5的中线的下端面。
如图2所示,若干个横板7,其中,一部分的横板7的两端都分别插接于第三前插接孔和第四前插接孔之间;其余的横板7的两端都分别插接于第三后插接孔和第四后插接孔之间。且所有横板7还都靠接于第三纵梁6上端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床架,包括一个床头架、一个床尾架、一个第一纵梁组件及一个第二纵梁组件,若干个横梁;所有横梁都均匀间隔地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之间;第一纵梁组件的头端、第二纵梁组件的头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床头架,第一纵梁组件的尾端、第二纵梁组件的尾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床尾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纵梁组件包括一个第一插接梁、一个第一被插接梁及若干个横梁,第一插接梁的插接端可拆卸地固定插接于第一被插接梁的被插接端;所述包括一个第二插接梁和一个第二被插接梁,第二插接梁的插接端可拆卸地固定插接于第二被插接梁的被插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床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插接梁包括一个第一杆件及一个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固定联接于第一杆件的后端;第一被插接梁为一个第一管件;其中,所述第一插接部完全插接于第一管件的前端内孔内;所述第二插接梁包括一个第二杆件及一个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固定联接于第二杆件的后端;第二被插接梁为一个第二管件;其中,所述第二插接部完全插接于第二管件的前端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床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杆件为一个管件,其结构和第一管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杆件为一个管件,其结构和第二管件结构相同;第一纵梁组件的结构和第二纵梁组件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床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杆件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前凸耳,其上开设有一个开口朝后的第一前定位孔,第一管件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一后凸耳,其上开设有一个开口朝前的第一后定位孔,第一前定位孔和第一后定位孔的轴线重合;且,另匹配有一个第一联接销,其插设于第一前定位孔和第一后定位孔之间;所述第二杆件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二前凸耳,其上开设有一个开口朝后的第二前定位孔,第二管件的后端下端部设有一个第二后凸耳,其上开设有一个开口朝前的第二后定位孔,第二前定位孔和第二后定位孔的轴线重合;且,另匹配有一个第二联接销,其插设于第二前定位孔和第二后定位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床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前定位孔和第一后定位孔中至少有一个定位孔是通孔;所述第二前定位孔和第二后定位孔中至少有一个定位孔是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的床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前定位孔是通孔,第一联接销的锁接端穿过第一前定位孔并锁接于第一后定位孔;所述第二前定位孔是通孔,第二联接销的锁接端穿过第二前定位孔并锁接于第二后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改良的床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前凸耳的后端面靠接于第一后凸耳的前端面;第二前凸耳的后端面靠接于第二后凸耳的前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的床架,其特征是另匹配有一个第一定位螺钉,其螺接端依次螺接穿设第一管件的一个侧面及第一插接部;另匹配有一个第二定位螺钉,其螺接端依次螺接穿设第二管件的一个侧面及第二插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床架,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三纵梁,其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若干个横梁的下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良的床架,其特征是还包括若干个横板,所有横板都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之间,且所有横板还都靠接于第三纵梁上端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床架,其包括一个床头架;一个床尾架;一个第一纵梁组件,其包括一个第一插接梁和一个第一被插接梁,第一插接梁的插接端可拆卸地固定插接于第一被插接梁的被插接端;一个第二纵梁组件,其包括一个第二插接梁和一个第二被插接梁,第二插接梁的插接端可拆卸地固定插接于第二被插接梁的被插接端;若干个横梁,所有横梁都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第一纵梁组件和第二纵梁组件之间;其中,第一纵梁组件的头端、第二纵梁组件的头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床头架,第一纵梁组件的尾端、第二纵梁组件的尾端均可拆卸地固定联接于床尾架。本技术方案的床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成本低。
文档编号A47C19/00GK2827149SQ200520086420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9日
发明者陈旭升 申请人:厦门俊同进出口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