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密码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16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密码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利用随机生成密码进行开锁的电子密码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密码锁都是以机械方式或密码键盘方式进行加密和开锁的,也就是说机械方式的密码锁是通过拨动密码盘,使密码盘上的数字与所设密码相同,然后再打开密码锁;密码键盘方式的密码锁是通过键盘输入密码与所设置的密码进行比较打开密码锁的一种方式。这两种方法和装置存在着以下几个缺点一是需要人工记忆密码。用户开始时往往容易将密码忘记,造成不能开锁。尤其是对于稍有点年纪的人,这一缺陷就特别明显。二是密码易被窃取或破解,从而造成贵重物品失窃。为了记住密码,用户往往将密码设置成与其某些特征相同的数字,或者将密码记录在本子上,或者在开锁过程中密码会被旁观者暗自记下,这样就容易使密码被破解或被盗取,从而造成贵重物品损失。三是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机械方式的密码锁开锁前,需要将密码盘多次转圈,直至其几位数字与所设密码相同。开锁时,需要钥匙将锁打开。开锁后,还要将密码盘转圈,将其数字打乱。密码键盘式的密码锁开锁前需通过键盘输入密码,不但需要记忆密码,同时需在键盘上按键,容易泄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电子密码随机生成、保密性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电子密码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密码锁装置包括用户钥匙和密码锁,所述用户钥匙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和通讯插头,所述密码锁包括电源、微处理器、存储器、通讯插口和机械机构。
上述一种电子密码锁装置,它还包括有指纹识别系统,该指纹识别系统包括指纹数据采集器、指纹比对系统和机电一体控制系统,所述机电一体控制系统与所述密码锁的机械机构相连。
上述一种电子密码锁装置,它还包括有管理钥匙,该管理钥匙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和通讯插头。
上述一种电子密码锁装置,所述密码锁上设有指示灯和按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管理钥匙和用户钥匙插入密码烧写器中,通过电脑将随机生成的32字节出厂密码通过密码烧写器写入管理钥匙及用户钥匙的存储器(EERAM)中。然后,在密码锁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将管理钥匙插入密码锁,将出厂密码写入密码锁内。这样,用户将用户钥匙插入该密码锁内2秒后即可开锁。开锁时,可先利用指纹识别系统控制锁的开启。在指纹识别系统无法控制密码锁开启时,将用户钥匙插入密码锁内,钥匙及密码锁上电复位并对内部各寄存器进行初始化操作。密码锁发送握手代码至用户钥匙,如握手代码正确,则钥匙程序读取EERAM内的32字节开锁密码并对其进行解密,然后再用此32字节开锁密码对16字节开锁命令加密后发送至密码锁。密码锁程序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标志位来读取用户钥匙EERAM内所存的32字节开锁密码后进行解密,用解密出来的32字节开锁密码对接收到的16字节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后得到开锁命令。然后比较解密后的开锁命令是否正确,如正确则执行开锁操作。密码锁程序用原32字节开锁密码进行换算后得到新的32字节伪随机密码,对此新密码进行加密运算后发送至用户钥匙及存入EERAM内,并控制机械机构进行开锁。钥匙接收到新的32字节开锁密码后对其进行解密运算,再对其进行加密运算后存入EERAM内。第一次开锁操作中,锁程序使用的32字节开锁密码是通过出厂密码进行换算得到的数据作为开锁密码,即开锁成功后产生的新开锁密码都是基于出厂密码来产生的。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128位(16字节×8位)密码开锁,密码随机生成,每次进行密码开锁成功以后,将重新生成新的128位开锁密码用以下次开锁,并且在密码传输及保存时都对密码进行了128位加密,能更有效的防止他人复制密码钥匙和猜测密码。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保密性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将指纹系统与密码开锁系统结合起来,可以在开锁时先采用指纹比对方法开锁,在指纹比对无法开锁的情况下再使用电子密码钥匙开锁,这样就更加安全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密码锁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密码开锁方法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密码锁密码开锁部分的电路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密码锁机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电子密码锁装置包括用户钥匙1、管理钥匙2、密码锁3和指纹识别系统4,用户钥匙1与管理钥匙2包括微处理器CPU、存储器EERAM、指示灯10及I2C通讯插头(USB接口),密码锁3包括微处理器CPU、存储器EERAM、按键和扬声器9、I2C通讯插口(USB接口)和机械机构8。指纹识别系统4包括指纹数据采集器5、指纹比对系统6和机电一体控制系统7,机电一体控制系统7与密码锁3的机械机构8相连。指纹识别系统4与目前常用的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密码开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管理钥匙和用户钥匙插入密码烧写器中,通过电脑将随机生成的32字节出厂密码通过密码烧写器写入至管理钥匙及用户钥匙的EERAM中。2、在密码锁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将管理钥匙插入密码锁,3秒后,密码锁发出“嘟---嘟!嘟!”的1长2短声,表明出厂密码已成功写入密码锁内。这样,将用户钥匙插入该密码锁内2秒后即可开锁。3、开锁时,先利用指纹识别程序控制锁的开启,即通过指纹数据采集器采集指纹信息,将指纹信息与存储的指纹数据进行比对,然后利用机电一体控制系统控制锁的机械机构开启。4、在利用指纹识别系统无法控制密码锁开启时,在密码锁供电正常的情况下将用户钥匙插入密码锁内,钥匙及密码锁上电复位并对内部各寄存器进行初始化操作。5、密码锁发送握手代码至用户钥匙,如握手代码正确,则钥匙程序读取EERAM内的32字节开锁密码并对其进行解密,然后再用此32字节开锁密码对16字节开锁命令加密后发送至密码锁。6、密码锁程序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标志位来读取用户钥匙EERAM内所存的32字节开锁密码后进行解密,用解密出来的32字节开锁密码对接收到的16字节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后得到开锁命令。然后比较解密后的开锁命令是否正确,如正确则执行开锁操作。7、密码锁程序用原32字节开锁密码进行换算后得到新的32字节伪随机密码,对此新密码进行加密运算后发送至用户钥匙及存入EERAM内,并控制机械机构进行开锁。8、钥匙接收到新的32字节开锁密码后对其进行解密运算,再对其进行加密运算后存入EERAM内。第一次开锁操作中,锁程序使用的32字节开锁密码是通过出厂密码进行换算得到的数据作为开锁密码,即开锁成功后产生的新开锁密码都是基于出厂密码来产生的。
如图3所示,左侧部分I为密码钥匙的电路框图,它采用AT89C2051集成电路作为微处理器,X5045存储器作为EERAM,连接有发光二极管。右侧部分II为密码锁的电路框图,它采用AT89S52集成电路作为微处理器,X5045存储器作为EERAM,连接有按键和扬声器。两者的密码信息经比对无误后,经过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开锁。
如图4所示,密码锁3的机械机构包括电机11、传动齿轮12、传动齿条13、锁扣14和锁杆15,锁扣14固定在密码箱体19上,其上设有锁孔20。传动齿轮12与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相连,传动齿条13和传动齿轮12相互啮合,锁杆15固定连接在传动齿条13的两侧,它与锁扣14相互配合。传动齿条13上开设有滑槽16,安装于密码箱体19上的固定支板17上设有定位螺杆18,定位螺杆18卡设于滑槽16内,使传动齿条13在移动过程中不会上下偏位。电机11由指纹识别系统4的机电一体控制系统7和密码锁3分别控制启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密码锁装置,包括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户钥匙,所述用户钥匙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和通讯插头,所述密码锁包括电源、微处理器、存储器、通讯插口和机械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密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管理钥匙,该管理钥匙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和通讯插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子密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指纹识别系统,该指纹识别系统包括指纹数据采集器、指纹比对系统和机电一体控制系统,所述机电一体控制系统与所述密码锁的机械机构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子密码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钥匙和密码锁上分别设有指示灯和按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密码锁装置,包括用户钥匙和密码锁,用户钥匙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和通讯插头,密码锁包括电源、微处理器、存储器、通讯插口和机械机构。本实用新型电子密码锁具有电子密码随机生成、保密性好、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E05B49/00GK2797547SQ20052010306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0日
发明者张七利, 王伟 申请人:张七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