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隐形防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53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隐形防护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盗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智能隐形防护网。
背景技术
楼房是人们普遍采用的一种居住形式,但是住在低层的住户的出于治安状况的担心,为防备盗窃大都在窗户上安装防护网,住在高层的住户为防止孩子不慎跌落也在窗户上加装了防护网,传统的安全防护网虽然起到了安全防护作用,但与市政部门对楼房外观的要求相矛盾;中国专利ZL01201701.9公开了一种隐形安全防护网,该安全防护网由上下轨道组成,每个轨道上设有滑槽,滑块位于滑槽内,用作防护网的金属丝缠绕在滑块的凸台上,该防护网存在所用塑料滑块易老化,自攻螺丝受力点不够,易松脱,该产品整体性差,外形不美观,外壳受力不均匀,固定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受力合理,易于控制,安装简便,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的智能隐形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隐形防护网,它包括有轨道和金属丝构成,所述金属丝固定在轨道上形成网格,所述轨道包括有外壳、连接筋,T型槽、紧固螺钉和固定板构成,所述外壳近似为L形,所述T型槽与L形外壳的竖直边相垂直,并通过连接筋与外壳相固连,所述T型槽内设有若干个固定块,在固定块上设有螺钉孔,所述固定板位于T型槽底部,在固定板上按一定间距设有若干个螺钉孔,所述紧固螺钉上套装有导套,其紧固螺钉分别旋装在固定块和固定板上的螺钉孔中。
所述轨道外壳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设有卡头和卡座,在所述外壳上的卡头和卡座上卡装有侧盖,所述侧盖的上边缘对应紧固螺钉的位置上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保障防护网金属丝通过构成网格状。
本实用新型智能隐形防护网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方案,可以有效的固定金属丝构成的网格间隔,延长金属丝的使用寿命,通过卡装侧盖,不但使轨道内的设施免于风雨的侵蚀,并且使轨道外形更加美观,同时便于开启和封盖,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摘掉侧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连接筋、3导套、4紧固螺钉、5卡头、6卡座、7侧盖、8开口槽、9固定块、10固定板、11螺钉孔、12T型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隐形防护网,它包括有轨道和金属丝构成,所述金属丝固定在轨道上形成网格,所述轨道包括有外壳1、连接筋2,T型槽12、紧固螺钉4和固定板10构成,所述外壳1近似为L形,所述T型槽12与L形外壳1的竖直边相垂直,并通过连接筋2与外壳1相固连,所述T型槽12内设有若干个固定块9,在固定块9上设有螺钉孔11,所述固定板10位于T型槽12底部,在固定板10上按一定间距设有若干个螺钉孔11,所述紧固螺钉4上套装有导套3,其紧固螺钉4分别旋装在固定块9和固定板10上的螺钉孔11中。
所述外壳1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设有卡头5和卡座6,在所述外壳1上的卡头5和卡座6上卡装有侧盖7,所述侧盖7的上边缘对应紧固螺钉4的位置上设有开口槽8。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隐形防护网的轨道主体为铝型材一次拉拔而成,可以根据用户所需任意截取长度,其表面光洁度高,外形更加美观,受力均匀;通过本设计方案构成的防护网,在配合其它防护报警装置,能够很好的实现防盗预警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隐形防护网,它包括有轨道和金属丝构成,所述金属丝固定在轨道上形成网格,所述轨道包括有外壳、连接筋,T型槽、紧固螺钉和固定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近似为L形,所述T型槽与L形外壳的竖直边相垂直,并通过连接筋与外壳相固连,所述T型槽内设有若干个固定块,在固定块上设有螺钉孔,所述固定板位于T型槽底部,在固定板上按一定间距设有若干个螺钉孔,所述紧固螺钉上套装有导套,其紧固螺钉分别旋装在固定块和固定板上的螺钉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隐形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外壳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设有卡头和卡座,在所述外壳上的卡头和卡座上卡装有侧盖,所述侧盖的上边缘对应紧固螺钉的位置上设有开口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房阳台及窗户的隐形防护网轨道,所述轨道包括有外壳、连接筋,T型槽、紧固螺钉和固定板构成,所述外壳近似为L形,所述T型槽与L形外壳的竖直边相垂直,并通过连接筋与外壳相固连,所述T型槽内设有若干个固定块,在固定块上设有螺钉孔,所述固定板位于T型槽底部,在固定板上按一定间距设有若干个螺钉孔,所述紧固螺钉上套装有导套,其紧固螺钉分别旋装在固定块和固定板上的螺钉孔中;本设计方案,有效的固定金属丝构成的网格间隔,延长金属丝的使用寿命,通过卡装侧盖,不但使轨道内的设施免于风雨的侵蚀,并且使轨道外形更加美观,同时便于开启和封盖,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E06B9/02GK2806731SQ20052011415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9日
发明者胡智永 申请人:胡智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