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可收折桌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收折桌子。
背景技术:
目前桌子为节省收藏空间,通常将其支撑架设计成可折叠的结构。使用时,将支撑架展开支起;不使用时,则将其折叠以减少收藏空间。而常见折叠桌的折叠方式通常是将支起的桌脚折叠于桌面的一侧,从而使整个折叠桌成为一平板状,然而,这种折叠方式虽可减少折叠体积,但折叠后的平面空间还是很大,并且不利于携带,尤其对于桌面较大的产品来说,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一般折叠桌通常配备可折叠的椅子或凳子,但折叠桌和折叠椅/凳只能分开放置,收藏和携带时也只能分开携带和收纳,这样使用起来就显得不够方便,且占据较大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一步减少收折体积,且可方便携带的可收折桌子,且该桌子可将折叠椅/凳收纳于其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收折桌子,该桌子的桌面由相互铰接在一起的两桌板组成,且每一桌板底部四周皆设有凸缘,从而在桌板底部形成容置腔;在桌面的底部四角各铰接有一桌脚,每一桌脚与桌板底面之间均铰接设有一可将桌脚收折于桌板容置腔内的可收叠支撑杆,该可折叠支撑杆由上支杆及下支杆相互铰接而成。
所述两桌板的外侧面设置一把手。
所述可折叠支撑杆的上支杆另一侧是铰接在两桌板底面内侧。
所述同侧两桌脚之间连接有一加强杆,而所述可折叠支撑杆则设置于该加强杆及两桌板底面内侧,且该可折叠支撑杆的上支杆由两根组成,该两根上支杆与下支杆一起令可折叠支撑杆构成“Y”字型结构;另在两侧相对的可折叠支撑杆中部铰接点之间连接有钢绳。
所述同侧两桌脚之间连接有一加强杆,而所述可折叠支撑杆则设置于该加强杆及两桌板底面内侧,且该可折叠支撑杆的下支杆由两根组成,该两根下支杆与上支杆一起令可折叠支撑杆构成倒“Y”字型结构;另在两侧相对的可折叠支撑杆中部铰接点之间连接有钢绳。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桌子的桌面由两块可对折的桌板组成,并可将桌脚收折于两桌板底部的容置腔内,整个桌子收折后,仅为原有桌面的一半大小,且形成一方形体,如再于其外侧设置把手,则不仅可大幅缩小收折体积,且可方便提行。另一方面,使用者还可将若干收折后的折叠椅/凳放置于桌板底部的容置腔,这样不需要占据额外的空间,即可将桌椅整合在一起,且携带时也可整体携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无形中还节省了放置折叠椅/凳的空间、且便于收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收折动作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收折状态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收折时放置折叠凳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收折时放置折叠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桌子的桌面1由相互铰接在一起的两桌板11、12组成,且每一桌板11、12底部四周皆设有凸缘111、121,从而在桌板11、12底部形成容置腔112、122;在桌面1的底部四角各铰接有一桌脚2,每一桌脚2与桌板11、12底面之间均铰接设有一可收叠支撑杆3,而该可折叠支撑杆3由上支杆31及下支杆32相互铰接而成。
这样,当令所述可折叠支撑杆3的上下支杆31、32向内弯折时,可将各桌脚2收折于两桌板11、12的容置腔112、122内(如图2所示),然后再将两桌板11、12对折,即可将整个桌子折叠成一方形箱体(如图3所示),使收折后桌子只有原有桌面1的一半大小,大大缩小了收折后的体积。此时,如果在两桌板11、12的外侧面再设置一把手4,可配合图3所示,则使用者可象提箱子一样将折叠桌提起,因此携带非常方便。
由于上述实施例的桌子在展开时,是靠两桌板11、12之间向内的顶撑力将桌面撑起,但此顶撑力对于桌面较大、需要承受较大支撑力的桌子来说,则无法撑起桌面。为解决上述不足,如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桌子也包括由两桌板11、12铰接而成的桌面1、四桌脚2及四可折叠支撑杆3,该四可折叠支撑杆3也由两相互铰接而成的上、下支杆31、32组成。本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所述可折叠支撑杆3的上支杆31另一侧是铰接在两桌板11、12底面内侧,这样即可加大两桌板11、12中央的支撑力度,而防止桌面1中部塌陷。
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同样也解决了桌面1支撑力度不足的缺陷。该实施例在同侧两桌脚2之间连接有一加强杆5,而所述可折叠支撑杆3则设置于该加强杆5及两桌板11、12底面内侧,且该可折叠支撑杆3的上支杆31由两根组成,该两根上支杆31与下支杆32一起使可折叠支撑杆3构成“Y”字型结构,从而稳固地将桌面1支起。此外,为防止两侧脚桌脚2向外撇开,在两侧相对的可折叠支撑杆3中部铰接点A之间连接有钢绳6,在桌子展开时,可将两侧桌脚2拉住,而防止其外撇,令桌子支撑更稳固。
此外,所述可折叠支撑杆也可设置成由一根上支杆及两根下支杆组成,从而构成倒“Y”字型结构,在侧可折叠支撑杆中部铰接点之间同样连接一钢绳,该种结构形式同样可达到稳固的目的。
另一方面,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折叠桌的两桌板11、12底部设置了容置腔112、122,当将两桌板11、12对折后,两容置腔112、122将形成一更大的容置空间,该空置容间除可容纳桌脚外,还有很多多余空间,因此可将若干折叠凳7(如图6所示,图中以四个折叠凳为例),或若干折叠椅8(如图7所示,图中以两个折叠椅为例)放置于多出的容置空间内,因此不需要占据额外的空间,即可将桌椅/凳整合在一起,且携带时也可整体携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无形中还节省了放置折叠椅/凳的空间、且便于收藏。
权利要求1.一种可收折桌子,其特征在于该桌子的桌面由相互铰接在一起的两桌板组成,且每一桌板底部四周皆设有凸缘,从而在桌板底部形成容置腔;在桌面的底部四角各铰接有一桌脚,每一桌脚与桌板底面之间均铰接设有一可将桌脚收折于桌板容置腔内的可收叠支撑杆,该可折叠支撑杆由上支杆及下支杆相互铰接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折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桌板的外侧面设置一把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折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支撑杆的上支杆另一侧是铰接在两桌板底面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折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侧两桌脚之间连接有一加强杆,而所述可折叠支撑杆则设置于该加强杆及两桌板底面内侧,且该可折叠支撑杆的上支杆由两根组成,该两根上支杆与下支杆一起令可折叠支撑杆构成“Y”字型结构;另在两侧相对的可折叠支撑杆中部铰接点之间连接有钢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折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侧两桌脚之间连接有一加强杆,而所述可折叠支撑杆则设置于该加强杆及两桌板底面内侧,且该可折叠支撑杆的下支杆由两根组成,该两根下支杆与上支杆一起令可折叠支撑杆构成倒“Y”字型结构;另在两侧相对的可折叠支撑杆中部铰接点之间连接有钢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收折桌子,该桌子的桌面由相互铰接在一起的两桌板组成,且每一桌板底部四周皆设有凸缘,从而在桌板底部形成容置腔;在桌面的底部四角各铰接有一桌脚,每一桌脚与桌板底面之间均铰接设有一可将桌脚收折于桌板容置腔内的可收叠支撑杆,该可折叠支撑杆由上支杆及下支杆相互铰接而成。该桌子在收折时,可将桌脚收折于两桌板底部的容置腔内,再对折两桌板,即可将整个桌子收折成一方形体,从而大幅缩小收折体积。此外,还可将收折后的折叠椅/凳放置于上述容置腔内,而不需要占据额外的空间即可将桌椅/凳整合在一起,使携带更方便。
文档编号A47B3/00GK2867994SQ20052012163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1日
发明者黄少伟 申请人:黄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