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55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对号锁及其线路,尤其涉及采用电话及无线传输、指纹识别和声音识别的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有采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C)技术,通过随身携带的智能卡内的芯片感应自动开关门锁的方案,也已有采用指纹识别技术开启门锁的技术,如申请号0315322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名为“锁紧装置”的技术方案,说的是一种即使钥匙丢失也可锁紧或打开门的锁紧装置,它包括一个锁紧传动装置,用于电动锁紧和打开门;一个生物信息检验装置,用于接收来自人的生物信息,通过将其与已经登记的生物信息进行比较来检验接收到的生物信息,如果生物信息检验证实了该人身份,则指令锁紧传动装置进行电动操作;其技术核心是在机械和电子两套装置同时锁门时,机械钥匙丢失,仅用指纹就可以打开两把锁。但该方案没有解决用户被人挟持,被迫用指纹开锁的问题,也没有解决锁被人强行撬坏时无法报警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射频卡遗失如何开锁的问题。也没有解决被人强性撬坏锁体时,如何防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盗锁,该锁在射频卡遗失时,可以通过电话输入身份识别及密码信息开锁。还可以通过指纹识别开锁,还可以实现录入报警指纹信息,在被人挟持,被迫用指纹开锁时,用其他手指输入指纹信息实现报警;还可以在有人撬锁时,根据撬锁声音发出报警信号。还可以在被人强行撬坏锁体时,拒绝任何外来电源接入,不接受任何解码信息,安装在锁内的加密模块只允许本身主电路发来的加密信息通过,其滚动式加密编码拒绝任何非法信息和外加电源。即便是门把手和外壳被破坏,仍然保证锁芯不会动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制造一种智能防盗锁,该锁包括电动开锁的锁芯及相应的锁芯控制模块;所述锁芯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入端通过锁芯加密模块与一微处理器相接,接受开锁、闭锁信号。
所述的锁还包括一射频读卡模块,其信号输出端接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读卡、验证结果决定是否向锁芯加密模块、锁芯控制模块发出开锁指令,或是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的锁还包括一指纹模块,其信号输出端接入微处理器;一电话接入模块,将其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耦合,所述耦合为有线或无线;所述电话接入模块的输入端与电话网络联通,所述联通为有线或无线;所述电话接入模块中设置密码甄别单元、授权电话号码存储器、第二微处理器。
所述的锁还包括一数据存储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并在其中存储各个用户信息、权限级别、开锁密码,微处理器收到电话接入模块传来的开锁请求、用户信息、开锁密码数据后,与数据存储模块中数据进行比对,比对正确后,微处理器通过锁芯加密模块向锁芯控制模块发出开锁指令,比对错误则通过电话接入模块向用户回馈一错误告知信息或不做处理。
在所述指纹模块中设置指纹数据存储单元,将各个用户的开锁指数据和报警指纹数据存储其中,指纹模块中的指纹数字信号处理器检测到用户正确的开锁指纹数据时,向微处理器传输相应信息,检测到用户的报警指纹数据时,向微处理器传输相应信息,微处理器通过电话接入模块向设定的电话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的锁还包括一声控模块与微处理器联接,在所述声控模块中设置声音数据存储单元,在其中存储各用户的锁门指令数据、提示语音数据、留言数据以及存储金属撞击声音数据,收到金属撞击声音,声控模块向微处理器发出报警信息,微处理器通过电话接入模块向设定的电话发送报警信息。
所述指纹模块、电话接入模块、射频读卡模块和声控模块在系统中各设置唯一的序列号,向微处理器传输的开锁指令数据中,包含三级以上的密钥数据,在微处理器中进行比对认证。
所述锁芯控制模块、锁芯加密模块和锁芯封装在门锁内,所述锁芯加密模块只允许通过本身验证的密码及开锁指令通过,不接受任何非法信息和外加的驱动电压。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实时对门锁状态、开门时间、开门方式进行记录,并在用户调用记录数据时,验证用户身份及权限后将数据传出。
所述的锁还包括一红外发射接收模块与微处理器联接,用以监测可控范围内是否有人员闯入,如果有,通过电话接入模块向用户手机或固定电话发报警信息;所述锁芯还设置机械钥匙开锁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锁在射频卡遗失时,可以通过电话输入身份识别及密码信息开锁。还可以通过指纹识别开锁,还可以实现录入报警指纹信息,在被人挟持,被迫用指纹开锁时,用其他手指输入指纹信息实现报警;还可以在有人撬锁时,根据撬锁声音发出报警信号。还可以在被人强行撬坏锁体时,拒绝任何外来电源接入,不接受任何解码信息,安装在锁内的加密模块只允许本身主电路发来的加密信息通过,其滚动式加密编码拒绝任何非法信息和外加电源。即便是门把手和外壳被破坏,仍然保证锁芯不会动作。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防盗锁及构成方法的方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防盗锁主电路的电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防盗锁电话接入模块中来电识别、振铃检测、电话输入和语音存储单元的电原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防盗锁电话接入模块中来无线传输接口、声光提示、拨号和存储单元的电原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防盗锁电话接入模块中第二微处理器、用户按键解码和有线控制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尽的描述。
参照图1,设计制造一种智能防盗锁,包括电动开锁的锁芯65及相应的锁芯控制模块60;所述锁芯控制模块60的控制输入端通过锁芯加密模块61与一微处理器10相接,接受开锁、闭锁信号。
所述的锁还包括一射频读卡模块20,其信号输出端接入微处理器10,微处理器10根据读卡、验证结果决定是否向锁芯加密模块61、锁芯控制模块60发出开锁指令,或是发出报警信号。
所述的锁还包括一指纹模块70,其信号输出端接入微处理器10;一电话接入模块90,将其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10耦合,所述耦合为有线或无线;所述电话接入模块90的输入端与电话网络联通,所述联通为有线或无线;所述电话接入模块90中设置密码甄别单元、授权电话号码存储器、第二微处理器。
所述的锁还包括一数据存储模块50与微处理器10连接,并在其中存储各个用户信息、权限级别、开锁密码,微处理器10收到电话接入模块90传来的开锁请求、用户信息、开锁密码数据后,与数据存储模块50中数据进行比对,比对正确后,微处理器10通过锁芯加密模块61向锁芯控制模块60发出开锁指令,比对错误则通过电话接入模块90向用户回馈一错误告知信息或不做处理。
在所述指纹模块70中设置指纹数据存储单元,将各个用户的开锁指纹数据和报警指纹数据存储其中,指纹模块70中的指纹数字信号处理器检测到用户正确的开锁指纹数据时,向微处理器10传输相应信息,检测到用户的报警指纹数据时,向微处理器10传输相应信息,微处理器10通过电话接入模块90向设定的电话发出报警信息。
所述的锁还包括一声控模块80与微处理器10联接,在所述声控模块80中设置声音数据存储单元,在其中存储各用户的锁门指令数据、提示语音数据、留言数据以及存储金属撞击声音数据,收到金属撞击声音,声控模块80向微处理器10发出报警信息,微处理器10通过电话接入模块90向设定的电话发送报警信息。
指纹模块70、电话接入模块90、射频读卡模块20和声控模块80在系统中各设置唯一的序列号,向微处理器10传输的开锁指令数据中,包含三级以上的密钥数据,在微处理器10中进行比对认证。
所述所述锁芯控制模块60、锁芯加密模块61和锁芯65封装在门锁内,所述锁芯加密模块61只允许通过本身验证的密码及开锁指令通过,不接受任何非法信息和外加的驱动电压。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50实时对门锁状态、开门时间、开门方式进行记录,并在用户调用记录数据时,验证用户身份及权限后将数据传出。
所述的锁还包括一红外发射接收模块30与微处理器10联接,用以监测可控范围内是否有人员闯入,如果有,通过电话接入模块90向用户手机或固定电话发报警信息;所述锁芯65还设置机械钥匙开锁机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电路,芯片U1为图1的微处理器10,芯片U2是无线传输接口,相应引脚接入U1的I/O引脚,晶体管A11、A12、A13和A14组成电机正反转驱动电路,受微处理器的控制,决定开锁还是闭锁,芯片U7是图1中数据存储模块50,存储有各种数据;模块U3是图1中的锁芯控制模块60。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芯片U21、U22为主构成电话传输、来电识别、振铃检测电路91,芯片U23组成语音存储电路。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芯片U15构成电话接入模块90的无线传输电路92,它与主电路中芯片U2组成的无线传输接口匹配进行无线数据通讯;其他器件构成诸如声光提示、暂存、拨号电路。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芯片U30构成电话接入模块90的第二微处理器93,芯片U33构成电话接入模块90的有线传输接口电路94,电路94有多种选择,在本实施例中,选用CAN总线。
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的锁在射频卡遗失时,可以通过电话输入身份识别及密码信息开锁。还可以通过指纹识别开锁,还可以实现录入报警指纹信息,在被人挟持,被迫用指纹开锁时,用其他手指输入指纹信息实现报警;还可以在有人撬锁时,根据撬锁声音发出报警信号。还可以在被人强行撬坏锁体时,拒绝任何外来电源接入,不接受任何解码信息,安装在锁内的加密模块只允许本身主电路发来的加密信息通过,其滚动式加密编码拒绝任何非法信息和外加电源。即便是门把手和外壳被破坏,仍然保证锁芯不会动作。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开锁的锁芯(65)及相应的锁芯控制模块(60);所述锁芯控制模块(60)的控制输入端通过锁芯加密模块(61)与一微处理器(10)相接,接受开锁、闭锁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还包括一射频读卡模块(20),其信号输出端接入微处理器(10),微处理器(10)根据读卡、验证结果决定是否向锁芯加密模块(61)、锁芯控制模块(60)发出开锁指令,或是发出报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还包括一指纹模块(70),其信号输出端接入微处理器(10);一电话接入模块(90),将其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10)耦合,所述耦合为有线或无线;所述电话接入模块(90)的输入端与电话网络联通,所述联通为有线或无线;所述电话接入模块(90)中设置密码甄别单元、授权电话号码存储器、第二微处理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还包括一数据存储模块(50)与微处理器(10)连接,并在其中存储各个用户信息、权限级别、开锁密码,微处理器(10)收到电话接入模块(90)传来的开锁请求、用户信息、开锁密码数据后,与数据存储模块(50)中数据进行比对,比对正确后,微处理器(10)通过锁芯加密模块(61)向锁芯控制模块(60)发出开锁指令,比对错误则通过电话接入模块(90)向用户回馈一错误告知信息或不做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纹模块(70)中设置指纹数据存储单元,将各个用户的开锁指纹数据和报警指纹数据存储其中,指纹模块(70)中的指纹数字信号处理器检测到用户正确的开锁指纹数据时,向微处理器(10)传输相应信息,检测到用户的报警指纹数据时,向微处理器(10)传输相应信息,微处理器(10)通过电话接入模块(90)向设定的电话发出报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一声控模块(80)与微处理器(10)联接,在所述声控模块(80)中设置声音数据存储单元,在其中存储各用户的锁门指令数据、提示语音数据、留言数据以及存储金属撞击声音数据,收到金属撞击声音,声控模块(80)向微处理器(10)发出报警信息,微处理器(10)通过电话接入模块(90)向设定的电话发送报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指纹模块(70)、电话接入模块(90)、射频读卡模块(20)和声控模块(80)在系统中各设置唯一的序列号,向微处理器(10)传输的开锁指令数据中,包含三级以上的密钥数据,在微处理器(10)中进行比对认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锁芯控制模块(60)、锁芯加密模块(61)和锁芯(65)封装在门锁内,所述锁芯加密模块(61)只允许通过本身验证的密码及开锁指令通过,不接受任何非法信息和外加的驱动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50)实时对门锁状态、开门时间、开门方式进行记录,并在用户调用记录数据时,验证用户身份及权限后将数据传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防盗锁,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一红外发射接收模块(30)与微处理器(10)联接,用以监测可控范围内是否有人员闯入,如果有,通过电话接入模块(90)向用户手机或固定电话发报警信息;所述锁芯(65)还设置机械钥匙开锁机构。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防盗锁,由微处理器、指纹模块、电话接入模块、射频读卡模块、锁芯、锁芯控制模块和声控模块为主构成;本实用新型的锁在射频卡遗失时,可以通过电话输入身份识别及密码信息开锁。还可以通过指纹识别开锁,还可以实现录入报警指纹信息,在被人挟持,被迫用指纹开锁时,用其他手指输入指纹信息实现报警;还可以在有人撬锁时,根据撬锁声音发出报警信号,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E05B49/00GK2866731SQ20052012157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1日
发明者谢学武 申请人:谢学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