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防盗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05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防盗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防盗窗,特别是一种将摩擦噪音最小化的同时,无破损顾虑且耐久性优秀的折叠式防盗窗。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外部侵入,在安装窗户或门等时,连折叠式防盗窗一同安装。
上述以往的折叠式防盗窗21如图1所示,在由垂直框架22a和水平框架22b形成的四角形外框22内侧,以垂直方向安装多个垂直条23,使其沿着水平框架22b滑行,且在多个垂直条23上/下侧(及中间)以‘X’型将折叠条24用铆钉25固定结合,并以可折叠的结构构成。
但是,因为上述防盗窗21在推拉过程中,发生垂直条23和折叠条24摩擦所造成的严重的摩擦噪音,又因每个构成部件都是铝制的,受外力易弯曲,从而频繁发生防盗窗21功能及启动功能丧失的问题。为此,需要开发能够克服上述结构性缺陷的新型防盗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除如上所述广泛被使用的防盗窗上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即推拉时产生的摩擦噪音和耐久性问题而研发的。
具体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由具有优秀耐磨性和耐久性的合成树脂材质的导件外部罩上铝制外罩的折叠条固定部,和插入而结合于折叠条固定部且通过铰链与相邻部件连接的不锈钢连接管构成的垂直条,消除折叠条折叠时所发生的启动噪音和受外力而破损等的顾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及作用的折叠式防盗窗1,通过由两个内侧结合有用来结合并引导折叠条4的合成树脂材质的导件6a、6b、6a’6b’的折叠条固定部6、6’、将其相互连接且相邻的部件、通过铰链11相连起来的具有优秀耐久性的不锈钢连接管7构成垂直条3,提高耐久性、提供圆滑的启动性而显著减少启动时发生的摩擦噪音、从设计角度,也不同于以往的折叠式防盗窗,是具有实用性的非常有效的一项发明。


图1是以往的折叠式防盗窗的正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防盗窗的优选实施例斜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重要部分分解斜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条固定部与外框结合的侧面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条固定部与折叠条结合状态的平面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条固定部与连接管结合状态的平面剖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是连接管上有多个铰链结合状态的正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是由3个折叠条固定部和2个连接管构成状态的正面图图中1折叠式防盗窗2外框 2a垂直框架2b水平框架 2c导杆 3垂直条4折叠条 5铆钉 6,6’折叠条固定部6a、6b、6a’、6b’导件 6c、6c’凹槽6d,6d’结合槽 7连接管8外罩9导轮10导槽 11铰链11a轴销 11b,11c铰链部件 11d结合环21铝制折叠式防盗窗 22四角形外框 22a垂直框架22b水平框架 23垂直条 24折叠条25铆钉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式防盗窗的优选实施例斜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重要部分分解斜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条固定部与外框结合状态的侧面剖面图,以下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积极改良的是,在由垂直框架2a和水平框架2b形成的四角形外框2内侧,以垂直方向安装多个垂直条3,使其沿着水平框架2b滑行,且多个垂直条3的上/下侧(及中间)以‘X’型排列多列的折叠条4,用铆钉5固定结合,使其形成可折叠的折叠式防盗窗1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防盗窗1的垂直条3,由与折叠条4结合的上/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6’和插入结合于上/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6’的不锈钢连接管7构成。
上/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6’,由耐磨性和耐久性优秀的合成树脂材质制成的导件6a、6b、6a’、6b’外部罩上铝制外罩8的状态下,以‘X’型多列排列的折叠条4的中间结合部和两端部用铆钉5连接,而两侧合成树脂材质的导件6a、6b、6a’、6b’上下侧形成向内侧互对的凹槽6c、6c’,致使连接相邻两个折叠条4上下端的铆钉5在槽内随折叠而做升降运动。
另外,上述上侧折叠条固定部6的导件6a、6b上端结合导轮9,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的导件6a’、6b’的下端形成导槽10,使垂直条3沿着组成外框2的水平框架2b滑行,且在上/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6’的导件6a、6b、6a’、6b’形成互对的结合槽6d、6d’,将连接管7插入到此槽,同上述外罩8一起用铆钉5结合固定。插入而结合于折叠条固定部6、6’的连接管7,考虑到其耐久性,采用了不锈钢材质,且为了使相邻的连接管7牢固结合,用铰链11互连起来,并使其可随推拉而折叠,同时被连接管7上固定的支撑环7a支撑。
结合于连接管7的铰链11,如图7所示,以复数个构成也无妨。
上述铰链11是将以轴销11a结合的两个铰链部件11b 11c、有连接管7插入的结合环11d,以锯齿形结合而成的。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例,是由三个折叠条固定部6、6’、6”和两个连接管7构成垂直条3的例子。
图中未说明符号2c是形成于水平框架2b的导杆,与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内形成的导槽10结合。
如上所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防盗窗1,将安装于窗户及门外侧等,用来预防外部侵入,以下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所起的作用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式防盗窗1如图3所示,首先将构成垂直条3的上/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6’的一侧导件6a、6a’并排,然后结合以‘X’型多列排列的折叠条4和连接管7,再结合另一侧的导件6b、6b’,之后两侧导件6a、6b、6a’、6b’的外部罩上外罩8并用铆钉5固定,最后将其结合于四角形外框2而组装构成。由此,可保障启动安全性、将启动时的摩擦噪音最小化、耐久性方面,较以往的铝制折叠式防盗窗21,更加优秀。
即,连接以‘X’型排列并以上下端相邻的折叠条4的铆钉5,将结合于折叠条固定部6、6’的导件6a、6b、6a’6b’上下部内侧形成的凹槽6c、6c’,且在折叠过程中被升降。因铝制折叠条4通过合成树脂材质的导件6a、6b、6a’、6b’滑行,可提高启动安全性且将启动摩擦噪音最小化。
另外,本实用新型将上/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6’用连接管7连接起来,且相邻的连接管7通过铰链11互连而构成,较目前的折叠式防盗窗21,外观上可提供独特的设计,又通过用不锈钢制作连接管7,可解除受外力而损伤的顾虑。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防盗窗,包括由垂直框架(2a)及水平框架(2b)形成的四角形外框(2)、在外框(2)内侧与水平框架(2b)结合且带有用来滑行的导轮(9)和导槽(10)的多个垂直条(3)、以‘X’型多列排列且与垂直条(3)通过铆钉(5)结合的折叠条(4),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垂直条(3)都带有导轮(9)和导槽(10),由用来结合折叠条(4)的上/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6’)和插入结合于上/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6’)互对而形成的结合槽(6d)、(6d’)上且通过铆钉(5)固定的不锈钢连接管(7)、将相邻的连接管(7)互相连接起来的铰链(11)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防盗窗,其特征在于,上/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6’)由耐磨性、耐久性优秀且呈两瓣并设有可与连接在上下部内侧相邻的两个折叠条(4)上下端的铆钉(5)结合的互对凹槽(6c)、(6c’)的合成树脂材质的导件(6a)、(6b)、(6a’)、(6b’)、结合于导件(6a)、(6b)、(6a’)、(6b’)外部的状态下,以‘X’型排列多列的折叠条(4)的中间结合部及两端部通过铆钉(5)结合的铝制外罩(8)所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将摩擦噪音最小化,且无破损顾虑的优耐久性折叠式防盗窗,包括由垂直框架(2a)及水平框架(2b)形成的四角形外框(2)、在外框(2)内侧,结合于水平框架(2b),且带有用来滑行的导轮(9)和导槽(10)的多数个垂直条(3)、以“X”型排列,并通过铆钉(5)与垂直条(3)结合的折叠条(4),其中每个垂直条(3)都带有导轮(9)和导槽(10),由用来结合折叠条(4)的上/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6’)和插入结合于上/下侧折叠条固定部(6)、(6’)互对而形成的结合槽(6d)、(6d’)上,且通过铆钉(5)固定的不锈钢连接管(7)、将相邻的连接管(7)互相连接起来的铰链(11)所构成。
文档编号E06B9/02GK2849105SQ200520144380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1日
发明者朴钟荣 申请人:朴钟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