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平滑推杆元件的遮光卷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791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平滑推杆元件的遮光卷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遮光卷帘,具体涉及用于汽车的遮光卷帘。
背景技术
从DE 10057764中已知一种用于窗口的后窗遮光卷帘,其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后座架下的卷轴。遮光卷帘的一边固定在卷轴上。遮光卷帘的另一边连接在拉出构形件上。拉出构形件的末端在导轨中受引导,导轨例如集成在汽车的C柱的内衬中。
该遮光卷帘通过连接在卷轴上的发条驱动装置而保持在拉紧状态下。借助于构造成圆齿条形式的线性推杆元件,来拉出遮光卷帘。推杆元件包括圆柱形芯杆,螺纹绕着圆柱形芯杆缠绕成螺旋形,从而形成周围带有斜齿的柔性齿条。齿条两端中的一端连接在导轨受引导的拉出构形件的端件上。各推杆元件从这里向外延伸穿过导轨空腔而进入连接管中,连接管在另一端通向齿轮电动机的齿轮箱。齿轮电动机的输出轴携带旋转式地锁定的齿轮,其与推杆元件的齿相啮合。
这种装置的实践经历显示,当推杆元件在连接齿轮箱的连接管或连接导轨的连接管的任何接头上滑动时,推杆元件上的螺纹会产生噪声。这种噪声被视为是不可接受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问题是设计一种新颖的遮光卷帘,其在操作期间不会产生由推杆元件造成的噪声。
根据本发明,这个问题由具有如下所述特征的遮光卷帘来解决。
在这种新颖的遮光卷帘中,提供了卷轴,遮光卷帘的一边连接在卷轴上。遮光卷帘的外形轮廓对应于将被遮住的窗口的梯形或近似长方形。
在背离卷轴的边缘上设有拉出构形件,根据其构造,该拉出构形件至少在一端可通过导轨来引导。发条驱动装置在将遮光卷帘卷在卷轴上的方向上拉紧卷轴。为了将遮光卷帘克服发条驱动装置的作用力拉离卷轴,并将遮光卷帘固定在所指窗口的前面,设有至少一个线性联接元件,其具有平滑的外表面。因为该表面不再如同现有技术一样为带齿的,而是整个为平滑的,因此,当驱动装置向前拉动或收回联接元件时,与该联接元件接触的过渡部分和边缘不再产生咯咯响的噪音。相反,驱动装置变得比较安静。
联接元件设置成可在一种电动线性驱动装置的帮助下运动。
为了变换线性驱动装置,若干种变型可起作用。
首先,它可以是螺杆传动装置,其中主轴螺母连接在推杆元件的从动端。另一可能性是使环带绕两个偏转滑轮旋转,其中一个偏转滑轮是电动驱动的。通过这种方式,这两个滑轮之间就具有两个彼此平行运转的皮带分段。联接元件的从动端连接在相关的皮带分段上,并因此可来回地线性移动。这种设计是一种非常节省空间的设计,并传递两个在相反方向上起作用的线性驱动装置,以便用于两个导轨的这两个联接元件可以相同的冲程而被同步驱动。皮带绕两个皮带轮旋转的优势在于,对一个方向上的空间需求较低。在这个方向上的空间需求受到皮带轮的直径的限制,而皮带轮彼此之间的距离选择成略大于遮光卷帘所需的冲程。转换到例如用于后窗的安装关系方面,这意味着线性驱动装置在无需其它措施的条件下可集成在后座架的区域中。在这个位置,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几乎没有空间,但是在横向方向上存在较大空间,在此空间内无需额外的措施即可容纳带有环带的驱动装置。
皮带优选是齿形带,以保证不会出现滑移的驱动。然而,也可使用平滑的皮带,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防夹紧的优势,通过由此引起的滑移而自动地保证这种防夹紧的保护。另外,对于平滑的皮带,当驱动两个联接元件时,这两个联接元件也被迫彼此同步,并且即使在发生滑移时也不能失去同步的状态。
为了驱动联接元件,还可使用线绳装置。除了使环带绕两个滑轮旋转之外,可使用线绳来替代环带,线绳的两端刚性地连接在被电动驱动的各偏转滑轮上。同时,在一端的位置处,相应量的绕组积聚在这个偏转滑轮上,以便当滑轮被设定在相反方向上旋转时,积聚的绕组逐渐减少,而在线绳的另一端,积聚绕组逐渐积聚起来。这样,当这两个推杆元件将其驱动端连接在这两个滑轮之间运行的分段上时,无滑移的驱动也是可行的。当由芳族聚酰胺纤维或芳族聚酰胺丝线构成的线绳用于驱动时,这种设置就变得非常稳固和可靠。
这样,就可将驱动力正确地传送到推杆元件上,用于保持推杆元件的导轨优选紧接于线绳或皮带或轴螺母的平直分段运行。导轨包括引导凹槽,其横截面由凹槽腔和凹槽缝组成。凹槽腔的开口宽度大于凹槽缝的开口宽度,因而当推杆元件的直径小于凹槽缝的宽度时,可实现对推杆元件的防弯曲引导。
为了将作用力从线绳或皮带传递至推杆元件,可使用在凹槽腔中运行的滑架。它经由穿过凹槽缝突出的连接件而连接在皮带或线绳上。
对于导轨相对于皮带对准的设置而言,几种变型可起作用导轨可在皮带所限定的平面的上面或下面延伸或沿着线绳的路径而延伸,或者它可根据这种几何关系而定位在皮带或线绳附近。
当遮光卷帘的拉出构形件在两端受到引导时,可实现对遮光卷帘的特别稳定的引导。为此目的设有两个导轨,其在拉紧的遮光卷帘两侧延伸。
所述导轨则还可包括引导凹槽,其几何形状基本上与线性驱动装置上的导轨的引导凹槽的几何形状相符。顺便提一句,本发明的改进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在阅读附图的详细描述时,应该清楚它涉及实施例;为此目的,将解释一些基本的原理,其绝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主题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些附图显示了图1是客车后部区域的视图,其以断面显示了部分延伸的后窗遮光卷帘;图2以框图显示了图1中所示后窗遮光卷帘的基本结构;图3是图2所示后窗遮光卷帘的线性驱动装置在使用环带时的详图;图4和图5是使用了线绳的线性驱动装置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显示了客车后部区域的断面图。图中显示了内部右侧,其是内部左侧的断面的反向镜像图。该图是简化的;例如,其没有显示内部的车身结构,例如支架和连接装置,因为这些结构的图示对于理解本发明并非是必要的。
所示的车身部分1具有车顶2,B柱3在侧面从车顶2向下延伸到未示出的底盘组件上。可以想象,在汽车的断面侧也具有对应的B柱。车顶2在其后缘过渡到后窗4。后窗4在两侧终止于C柱5上,C柱定位成离B柱3有一定的距离。C柱5携带有内衬6。
在B柱3和C柱5之间,右后侧门7以已知的方式铰接在B柱上。
在右后侧门的高度处设有后座椅8,其包括座位面9和座背11。座位面9位于底座面12上,底座面12属于底盘组件,并且在座位面9的前方形成了足部空间13。
在车内,在后窗4的前面设有后窗遮光卷帘14。对于后窗遮光卷帘14,可以看到其部分伸展开的遮光卷帘15以及其中一个侧导轨16。导轨16起始于后座背11之后的后座架17,并延伸到窗口侧边附近。导轨由塑料构成,并可集成在C柱5上的内衬中。
另外,后座架17包括连续的拉出狭缝18,从中可拉出展开时的遮光卷帘15。
图2中显示了后窗遮光卷帘14的基本结构。
在后座架17下面,如图2中所示,可旋转地安装的卷轴19延伸出,并且遮光卷帘15于一边固定在卷轴19上。在示意性显示的发条驱动装置21的帮助下,卷轴19在遮光卷帘15卷绕到卷轴19上的方向上是预张紧的。为此目的,设有螺杆传动装置,其一端固定在车身上,而另一端固定在卷轴19上。
遮光卷帘15具有大致梯形的轮廓,并且在其背离卷轴19的边缘上设有管状套筒。拉出构形件或环箍22被引导穿过该管状套筒,端件23,24以伸缩方式安装在该拉出构形件22中。端件23,24具有颈段25,其具有比连接于其上的引导元件26更小的直径。引导元件26具有短圆柱形分段的形状。
引导元件26在导轨16中运行,导轨16彼此相对地镜像对称设置,并紧邻于后窗4或拉紧的遮光卷帘15的两个侧边。各导轨16包含引导凹槽27,其横截面形状由凹槽缝28和凹槽腔29组成。圆形凹槽腔29的直径与引导元件26的直径相当,而凹槽缝28的宽度小于圆形凹槽腔29的直径,而允许颈段25通过。
各导轨16的下端经由导管30,31而连接在线性驱动装置32上。
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推杆或联接元件32在右导轨16的凹槽腔29中运行。推杆或联接元件基本上是防压缩的,并且当在导轨以及导管31的帮助下被引导时,受到防弯曲的保护。这样,由线性驱动装置34施加的压缩力以及拉力可传递给合适的引导元件26。这在图纸中用小间距显示,以允许观察者区分引导元件26和推杆元件32,但实际上两个部件彼此相连,而受到免于拉紧和压缩的防护。
通过类似的方式,推杆元件33在左导轨16的凹槽腔29和导管30中运行,以便拉出构形件20的左端连接在线性驱动装置34上,同时受到免于拉紧和压缩的防护。
图3放大显示了线性驱动装置的构造。
可旋转地安装的两个轴线平行的齿形皮带轮35和36,其具有相同的有效直径,并且属于线性驱动装置34。齿形皮带轮35安装成可自由旋转,而齿形皮带轮36以锁定旋转的方式承坐在齿轮电动机38的输出轴37上。齿轮电动机38具有永久励磁的直流电动机39,其可通过汽车的车载电力网而选择性地启动,以便使齿形皮带轮36根据极性而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旋转。
拉紧到某种程度的齿形环带41绕两个齿形皮带轮35和36运转。这样,就产生了两个平行的皮带分段42和43。
连接在导管31末端上的导轨44相邻于皮带分段42而延伸。该导轨44包括引导凹槽45,其由凹槽腔46和凹槽缝47组成。凹槽缝47和凹槽腔46的尺寸与导轨16的凹槽缝28和凹槽腔29的尺寸相符,以便在导轨44中的推杆或联接元件32的末端也可被引导,同时受到防弯曲的保护,从而不会向外脱离凹槽缝47。
滑架48在凹槽腔46中运行,推杆或联接元件32的合适末端插入到滑架48中,并利用铆钉49来铆固。颈段51从滑架48向外朝着皮带分段42延伸,并在穿过皮带分段42的螺钉或铆钉52的帮助下被固定在那里。
另一导轨53具有与导轨44相同的构造,这就是为什么对导轨53的单个的元件采用与导轨44相同标号的原因,导轨53相邻于皮带分段43的平直后侧而延伸。
带颈段55的滑架54在导轨53的凹槽腔46中运行。在滑架54中,推杆或联接元件33的相关末端被固定,而颈段55穿过凹槽缝47而突出来,并且通过螺钉或铆钉56而连接在皮带分段43上。
如图3中所示,两个导轨44和53不仅位于齿形环带41所形成的椭圆形的不同侧上,而且还指向相反的方向,即,连接管31从上导轨44向右侧延伸,而连接管30从下导轨53向左侧延伸。这样,就可用同一冲程来产生相反的运动。
这种设置的功能如下,并且从该功能描述中可以清楚所缺少的任何尺寸信息。
在收回位置中,遮光卷帘15的大部分卷绕在卷轴19上,并如同以前一样在发条驱动装置21的帮助下保持在拉紧状态。图3还显示了处于遮光卷帘收回位置中的线性驱动装置34。如图所示,在这个位置,滑架48定位在导轨44的自由端附近,并因此位于松开的齿形皮带轮35附近。相同情况类似地适用于滑架54,其也位于导轨53的自由端附近,并因此位于从动齿形皮带轮36的附近。
从这个末端位置开始,当通过激励供电电压在相应旋转方向上启动齿轮电动机38时,即相对于图3所示,使从动的齿形皮带轮36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皮带分段42将滑架48相对于图3从左至右,即在从导轨44的开口端朝向连接管31的方向上拉动。另外,以这种方式驱动的齿形带41使滑架44相对于图3从右至左以相同的幅度同步移动。滑架54随固定连接的推杆或联接元件33一起,在朝向松开的齿形皮带轮35的方向上移动。刚性地连接在合适滑架48和54上的推杆或联接元件32,33因此而在相关导轨16中以相同的速率和幅度向前推进。随着其向前运动,所述推杆元件就推动了其前面的拉出构形件20,并因此克服发条驱动装置31的作用而使遮光卷帘15从卷轴19上解绕展开。卷轴15在末端处固定在后窗4的前面。
如从功能描述中所述,两个齿形皮带轮35和36的旋转轴的间距必须足够长。当遮光卷帘15到达完全伸展开的位置时,滑架48在齿形带4上的固定器和滑架54在齿形带51上的固定器都不允许与两个皮带轮35,36中的一个发生碰撞。因此,在冲程的末端,滑架48靠近皮带轮36,而滑架54靠近皮带轮35。
为了收回遮光卷帘,齿轮电动机38在相反的旋转方向上被启动,从而通过皮带分段43将拉力传送至两个滑架48和54。根据皮带41绕两个皮带轮35和36的旋转运动,推杆或联接元件32,33从导轨16上被拉回。联接元件32,33随同刚性地连接在其相关末端上的导向装置26一起移动。在拉出构形件20朝着卷轴19的方向而运动的同时,通过发条驱动装置21将遮光卷帘15卷绕在卷轴19上。
所示设置所具有的基本优势在于,这两个推杆或联接元件32,33在其外周面上是完全平滑的。这样,当两个推杆或联接元件32,33在任何边缘上运行时,都不会产生大的噪音,而在收回或展开期间,由于导管30,31与导轨16或44和53之间的连接原因,噪音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所示遮光卷帘的实际实施例,因为图2所示导管30,31可能由于其装配所特有的原因而由几个不同分段构成,因此,在用于推杆或联接元件32,33的导向装置中可形成其它的接头。
图4显示了用于线性驱动装置34的一个备选实施例。基本的区别在于,使用线绳58来取代了齿形带41。图4限于线绳58的驱动装置的图示,因为导轨54和53的设置与图3所示的相同。
根据线绳的使用,提供了线绳偏转滑轮59。线绳驱动滑轮61相对于这个偏转滑轮安装成轴线平行。线绳驱动滑轮61被可旋转地锁定在齿轮电动机38的输出轴37上,齿轮电动机38具有与图3所述设置相同的配置。
线绳58的一端固定在线绳驱动滑轮的连接狭缝中。它从线绳驱动滑轮61延伸到线绳偏转滑轮59,并围绕该线绳偏转滑轮59而返回到线绳驱动滑轮61。在线绳58的接入点与相关的固定在锚固狭缝62中的线绳末端63之间,线绳58形成了积聚绕组64。换句话说,线绳58以绕线绳驱动滑轮61形成若干圈绕组的形式而处于该接入点与该锚固结构之间。积聚线绳的长度至少相当于线绳偏转滑轮59与线绳驱动滑轮61之间的轴线间距。
当这类线绳驱动装置开始启动时,即当通过齿轮电动机38使线绳驱动滑轮61在图4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数量增加的线绳部分61卷绕在线绳驱动滑轮60上。同时,在线绳部分61的区域中,线绳从线绳驱动滑轮60上解绕展开,即,积聚绕组65逐渐减少,同时绕组积聚在与线绳部分61相关的线绳驱动滑轮60上。
对于这两个线绳部分61和62,如结合图3所述,相应的滑架48和54分别与其相连,如图4所示。因为这两个线绳部分61,62可在相反的方向上以与皮带分段42,43相同的方式来运动,因此,为了相应地连接两个滑架48,54,推杆和联接元件32,33可如上所述而产生必要的相反运动。
根据图4的驱动装置是无滑移的。
当线绳由芳族聚酰胺纤维、例如Kevlar构成时,就可获得一种特别可靠的装置。它还可包括单丝。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邻于线性驱动装置34的推杆或联接元件32,33的相应两端经由带恒定间距的齿形带41或线绳58而相连起来。因此,在驱动电动机38与皮带41或线绳58之间所产生的滑移对于这种功能是完全无害的。因此,也可使用带滑移的驱动装置,来替代如图3和图4所示的正向闭锁驱动装置。
图5以大致示意性的形式显示了这种驱动装置。除了带两个锚固在线绳驱动滑轮60上的开口端的线绳58之外,也可使用闭合的线绳环67。这种线绳环缠绕在线绳偏转滑轮59上,同时它还在线绳驱动滑轮60上形成了一个或两个完整的绕组。因此,线绳驱动滑轮60可类似于绞盘地起作用,以便可以使固定在两个线绳部分61和62上的滑架48和54运动。
这样,根据图5的装置就可以进行正确操作,例如,线绳滑轮59安装成可在平行于双箭头68移动的方向上运动,以便将线绳环67保持一直处在充分拉紧的状态下。
以上已经结合后窗遮光卷帘和两个导轨来解释了本发明。因为导轨在汽车中的位置对于本发明的构思而言是无关的,因此,所示的利用线性驱动装置和平滑的推杆和联接元件来进行驱动的构思也可用于侧窗。具体地说,这种驱动构思还可结合汽车遮阳篷顶和/或侧窗或前窗来使用。例如,在专利DE 10040624中显示了遮光卷帘在侧窗口和遮阳篷顶上的使用,该专利DE 10040624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
除了该遮光卷帘之外,用于汽车窗的遮光卷帘还包括导轨。带平滑外观的推杆或推压元件在导轨上运行,并且受到防弯曲的保护。在线性驱动装置的帮助下,来实现这些推杆或推压元件的驱动,该线性驱动装置用皮带或线绳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的遮光卷帘装置(14),其具有可旋转地安装的卷轴(19)、连接在所述卷轴(19)上以便使所述卷轴(19)可在旋转方向上旋转的发条驱动装置(21)、拉出构形件(20)、一边安装在所述卷轴(19)上而另一边安装在所述拉出构形件(20)上的遮光卷帘(15)、至少一个导轨(16)、至少一个线性联接元件(32,33),以及电动线性驱动装置(34),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轨(16)在所述伸展开的遮光卷帘(15)的一侧延伸,所述拉出构形件(20)至少在其一端上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导轨(16)来引导,所述至少一个线性联接元件(32,33)与所述拉出构形件(20)的在所述导轨(16)上被引导的那一端相互作用,以便使所述拉出构形件(20)至少在拉出所述遮光卷帘(15)的方向上运动,其中,所述推杆元件(32,33)在其整个长度上在其外周面上是平滑的,所述电动线性驱动装置(34)作用在所述联接元件(32,33)上,以便使所述联接元件(32,33)在拉出所述遮光卷帘(15)的方向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元件(32,33)被引导,而使其在其从动端上在拉出所述遮光卷帘(15)所必须的整个运动冲程中免受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装置(34)包括平直的引导凹槽(45),滑架(48,54)在所述引导凹槽(45)内被引导,所述联接元件(32,33)的背离所述拉出构形件(20)的那一端连接在所述滑架(48,54)上,而免受拉紧和/或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48,54)具有从所述引导凹槽(45)向外延伸出的启动突出体(51,5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凹槽(45)从横截面来看由凹槽腔(46)和凹槽缝(47)构成,其中所述凹槽腔(46)的宽度比所述凹槽缝(47)的开口宽度更大,从而产生了顶部切槽的引导凹槽(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装置(34)具有环带(41)或闭合的线绳环(67),其绕在两个滑轮(35,36;59,60)上运行,其中一个所述滑轮是电动驱动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驱动装置(34)具有两个可旋转地安装的滑轮(59,60),其中一个滑轮是电动驱动的,而另一个滑轮可自由旋转,线绳(58)绕在所述两个滑轮(59,60)上运行,其自由端连接在所述电动驱动的滑轮(60)上,而免于产生滑移。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32,33)的背离所述拉出构形件(20)的那一端连接在所述皮带或线绳上,而免受拉紧和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绳(58,67)由芳族聚酰胺丝线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运转的偏转滑轮(35,59)安装成可允许平移运动,所述平移的轴线与所述另一滑轮(36,60)的旋转轴线相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了两个导轨(16),其靠近所述遮光卷帘(15)的两侧而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6)的间距从所述卷轴(19)开始,在朝着背离所述卷轴(19)的所述末端的方向上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6)包括引导凹槽(27),其横截面轮廓由凹槽腔(29)和凹槽缝(28)组成,所述凹槽腔(29)的开口宽度比所述凹槽缝(28)的开口宽度更大,从而产生了顶部切槽的凹槽(27)。
14.根据权利要求5或13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腔(29,46)具有圆形的横截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出构形件(20)具有带末端元件(26)的端件(23,24),其横截面轮廓适合于所述凹槽腔(29)的横截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32,33)在所述侧导轨(16)的所述凹槽腔(29)中被引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遮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32,33)连接在所述拉出构形件(20)的所述引导元件(26)上,而免受压缩和拉紧。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车窗的遮光卷帘,除了具有遮光卷帘之外,还具有导轨。带平滑外观的推杆或推压元件在导轨中被引导时,受到防弯曲的保护。借助于线性驱动装置,来实现这些推杆或推压元件的驱动,该线性驱动装置由皮带或线绳构成。
文档编号E06B9/56GK1936260SQ20061010819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B·施塔茨曼, H·瓦尔特 申请人: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