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141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合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合的折合桌。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一般折合桌1,所述折合桌1具有二个脚架单元11,及一连接于所述脚架单元11顶端的桌板12。每一脚架单元11具有相互交叉枢接的一内脚杆111与一外脚杆112、一枢接于所述内脚杆111顶端的枢接板113,及一固定于所述枢接板113上的支撑杆114。所述脚架单元11的支撑杆114底端借由一连杆115连接而呈U字形。当所述折合桌1需收合不用时,所述脚架单元11的内脚杆111及支撑杆114相对弯折,而将桌板12与脚架单元11并合,以避免其占用过多空间。
但是所述折合桌1折合后,所述脚架单元11相互并合于桌板12底面时占用空间仍然过大,不利收藏与运输。此外支撑杆114及内脚杆111间是由枢接板113相互枢接,所以支撑杆114的长度需较长,以于桌子使用时,所述支撑杆114底端可抵靠于内脚杆111的上侧面,以避免枢接处弯折并支撑桌面平稳,由于所述支撑杆114较长且又需要所述连杆115以连接,所以整体桌子所需的金属材料成本较高,构造也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折合桌,包含二个左右间隔直立设置的脚架单元,及一安装于所述脚架单元上端的桌板。
每一脚架单元具有交叉设置且相互枢接的一内脚杆与一外脚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脚杆顶端的枢接件,及一枢接于所述枢接件另一端的支撑杆,所述枢接件具有至少一两端分别枢接内脚杆顶端及支撑杆底端的枢接板,及一位于枢接板上侧缘以抵靠支撑杆及内脚杆上侧面的抵板,且所述桌板的底面连接于所述外脚杆及支撑杆顶端。
借由所述枢接件以将支撑杆底端与内脚杆顶端相互枢接,以简化脚架单元的结构,降低材料成本,且收折后体积小,方便储放与运输。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折合桌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般折合桌的立体图;图2本实用新型折合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所述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一桌板水平架设于所述脚架单元顶端的情形;图4是所述实施例一脚架单元枢接件的立体图;图5是所述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所述脚架单元的一支撑杆及内脚杆弯折收合的过程;及图6是所述实施例的侧视图,说明折合桌收折后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与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折合桌的实施例包含二个左右间隔设立的脚架单元2、一个连接所述脚架单元2间的连接杆3、多个连动横杆4,及一个水平架设于所述脚架单元2顶端的桌板5。
每一脚架单元2具有交叉设置且相互枢接的一内脚杆21与一外脚杆22、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脚杆21顶端的枢接件23,及一枢接于所述枢接件23另一端的支撑杆24。本实施例中所述外脚杆22近中间部位与所述内脚杆21的顶端部位相互连接,且所述支撑杆24与内脚杆21的长度相加是与外脚杆22的长度相等。
所述枢接件23具有两端分别枢接内脚杆21顶端与支撑杆24底端的枢接板231,及一衔接所述枢接板231上侧缘以抵靠于支撑杆24及内脚杆21的上侧面的抵板232。所述枢接板231平行位于所述支撑杆24及内脚杆21两侧,而抵板232是位于所述枢接板231顶侧缘间,也就是说所述枢接件23的横截面是呈倒U字型。
所述连接杆3是左右横向延伸地以其两相反端分别穿过所述脚架单元2的内、外脚杆21、22,而将所述内、外脚杆21、22连接在一起。所述连动横杆4分别连接于所述脚架单元2的内脚杆21底端间与外脚杆22底端间。且所述连动横杆4是安装于所述内脚杆21上侧面与外脚杆22的上侧面,以避免内、外脚杆21、22收合过程因连动横杆4的阻碍而不能靠合。
所述桌板5安装于所述脚架单元2上端,且其底面连接于所述外脚杆22及支撑杆24顶端。本实施例的桌板5具有一个网状且呈水平片状的桌面部51、一个由桌面部51周缘往下延伸的围框部52、多个位于所述桌面部51底面的支撑梁53,及多个间隔固定于支撑梁53上的连接板54。也就是所述连接板54是位于所述桌面部51底面以供所述脚架单元2的外脚杆22及支撑杆24顶端连接。
因此,当本实用新型折合桌在使用状态下,所述脚架单元2的支撑杆24及内脚杆21借由枢接件23而呈直线轴向延伸,且枢接件23的抵板232前、后端缘分别抵靠于支撑杆24及内脚杆21的上侧面,使支撑杆24及内脚杆21保持斜向直线延伸并与外脚杆22交叉呈X状,以撑立于所述桌板5下方,且所述桌板5保持水平架设于所述支撑杆24及外脚杆22顶端。
当本实用新型折合桌需要收折时,只需如图5所示,由脚架单元2的内脚杆21顶端及支撑杆24底端间弯折,使脚杆21及支撑杆24如图6所示前后折叠,同时所述内脚杆21收合于所述外脚杆22间,桌板5也与所述脚架单元2相叠合,以降低储放或运输的空间。
其次,所述脚架单元2的内脚杆21及支撑杆24是借由枢接件23的顶撑而伸展,支撑杆24底端不需叠靠于内脚杆21上侧,所以内脚杆21及支撑杆24长度相加与外脚杆22长度相等就可,不需如一般折合桌需要较长的支撑杆24,借以降低材料成本,简化脚架单元2结构,且外观也较为美观与时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折合桌利用所述枢接件23以将支撑杆24底端与内脚杆21顶端相互枢接,以简化脚架单元2的结构,降低材料成本,且收折后体积小,方便储放与运输,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
权利要求1.一种折合桌,包含二个左右间隔直立设置的脚架单元,及一安装于所述脚架单元上端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脚架单元具有交叉设置且相互枢接的一内脚杆与一外脚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脚杆顶端的一枢接件,及一枢接于所述枢接件另一端的支撑杆,所述枢接件具有至少一两端分别枢接内脚杆顶端及支撑杆底端的枢接板,及一位于枢接板上侧缘以抵靠于支撑杆及内脚杆上侧面的抵板,且所述桌板的底面连接于所述外脚杆及支撑杆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折合桌还包含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是左右横向延伸地以其两相反端分别穿过所述二脚架单元的内、外脚杆,而将内、外脚杆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折合桌还包含有二连动横杆,连动横杆分别连接于所述二脚架单元的内脚杆底端间与外脚杆底端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合桌,其特征在于每一脚架单元的枢接件是具有二枢接板,抵板衔接于所述二枢接板上侧缘以抵靠于支撑杆及内脚杆上侧面,也就是所述枢接件的横截面是呈倒U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折合桌,包含两个左右间隔直立设置的脚架单元,及一安装于所述脚架单元上端的桌板。每一脚架单元具有交叉设置且相互枢接的一内脚杆与一外脚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脚杆顶端的一枢接件,及一枢接于所述枢接件另一端的支撑杆,所述枢接件具有至少一两端分别枢接内脚杆顶端及支撑杆底端的枢接板,及一位于枢接板上侧缘以抵靠于支撑杆及内脚杆上侧面的抵板。所述桌板的底面连接于所述外脚杆及支撑杆顶端,并利用枢接件使脚架单元可折叠合并于桌板下方以减少折合桌收合时的体积。
文档编号A47B3/08GK2891786SQ20062000376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日
发明者曾春荣 申请人: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